中国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首先,本书将对R&D活动研究领域的基础性文献进行回顾,重点对R&D投入绩效的内涵及评价、R&D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R&D投入绩效评价方法、提升R&D投入绩效的对策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缩小研究范围,进一步将研究目标锁定在我国区域R&D活动的发展,通过对R&D投入与R&D活动的互动机理研究和基础理论的梳理,为进一步探索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做好准备。

其次,在对我国各区域R&D投入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分析影响区域R&D投入绩效的因素;初步建立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投入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初选指标的统计检验,确立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R&D投入绩效方式、方法、模型进行梳理和比较,阐明本书所选方法和模型的理由,探讨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下的R&D投入绩效评价。

再次,对我国R&D投入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并得出综合性的绩效评价结论。实证研究立足于区域R&D的发展过程,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以《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及各地方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使用面板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和模型对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进行评价,并对R&D投入绩效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得出评价结论并划分类别。

最后,通过SWOT分析模型对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水平的划分类别进行战略解剖,对每类区域提出提高R&D投入绩效的战略与发展建议,促进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二 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为以下几种。

第一,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外R&D投入绩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从发展程度不同的绩效区域R&D活动出发,进行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综合性研究。

第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总结多种定性与定量方法及模型,兼顾现阶段绩效评价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传统定量方法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充分考虑指标数据时滞性和阶段性的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进行最优尺度回归,为提高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的战略建议提供良好的实证基础。

第三,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对我国区域R&D投入的连续年度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对我国区域R&D投入空间领域进行横向比较,以及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进行综合指标的比较和筛选,为提高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提供良好的基础研究。

第四,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梳理了当前我国区域R&D投入与产出的现状,结合动态分析方法,通过利用SWOT模型等,为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发展提出长远的、科学的、可持续的战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