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套装10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科学的故事

The Science of Science

爱因斯坦在有生之年发表了248篇论文,达尔文发表了119篇,路易·巴斯德发表了172篇,迈克尔·法拉第发表了161篇,泊松发表了158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则发表了330篇1(5)相比之下,彼得·希格斯的成果数量就很少了,他在84岁因预测希格斯玻色子而获得诺贝尔奖时,仅发表了25篇论文。而遗传学家孟德尔的署名论文仅有7篇,却为他带来了不朽的声誉2

这些差别表明,从长远来看,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因素并不是产出量,而是影响力。的确,论文的影响力存在巨大的差异。即使是明星科学家,发表的所有论文也仅有少数能被后辈所铭记。我们倾向于将爱因斯坦与相对论,或将玛丽·居里与放射性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他们做出的其他科学发现。换句话说,某一项或者少数几项重大发现,也就是那些离群值(outliers),似乎成了某位科学家职业生涯的标签。那么,这些离群值真的能准确地表现一位科学家的职业发展吗?或者说这些巨星科学家在其职业发展道路上仅是靠一两次运气而得以成功吗?

而且,如果仅有一篇或少数几篇论文能被大家记住,那么科学家是什么时候做出的那些决定性的发现呢?爱因斯坦曾经诙谐地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在30岁之前达成最大成就,那么他终生也不会再有这种机会了。”3确实,爱因斯坦发表奇迹年论文(6)时年仅26岁。但他对年龄与科学发现之间关系的观察并不仅针对自己,与他同时代的许多物理学家也都是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做出了决定性的科学发现: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和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24岁;费米(Fermi)和维格纳(Wigner),25岁;卢瑟福(Rutherford)和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28岁。但青春年少就是能够做出杰出科学贡献的必要条件吗?显然不是。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在发现青霉素时已经47岁,卢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51岁时才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而约翰·芬恩(John Fenn)直到67岁才开始从事后来使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相关研究。那么,由重大发现所反映出的创造力,在职业生涯中是如何分布的呢?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深入探讨这些有关科研生涯令人着迷的问题。的确,当审视那些年轻和不那么年轻的科研同行时,我们禁不住会问:突破性研究成果何时在科研生涯中产生,是否存在可量化的规律?是什么机制控制着科学家的产出量和影响力?这一部分的各章,将对这些问题做出量化回答,并对如何培养科学家以及如何认可和奖励英才等问题提供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