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话说新时期彭泽文学——写在《西门口,北门口》出版之际
蔡勋
己亥年初,红日东升,彭泽县文联主席吴问根偕同县文学创作协会主席欧阳伟庆专程来到市文联,彭泽文学人形成共识,将出版一部彭泽新时期原创文学作品专集。
彭泽县文学创作协会成立以来,文学队伍快速壮大,一大批民间写手进入主流文学视野,《彭泽文学》这片厚实肥沃的园地,飞花吐艳,翰墨飘香,一篇篇原创力作雨后春笋一般呈现在我们面前,记录龙城历史变迁,反映时代社会新貌,代言人民群众心声,为龙城的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今,众人拾柴,火焰正高,着力推出一部三十余人作品集,不失一件美雅之事。
编委会把这部文集命名为《西门口,北门口》,我琢磨许久,不解其意,请教得知:西门、北门乃是龙城古地名,缘江而筑,两门相距三里,历史上曾经繁华一时,乃集散胜地,取此名,料是拾掇记忆、追怀过往、叩问沧桑岁月之意趣尔。据彭泽县地方史料记载,清代九江唯一的文状元汪鸣相就出生于斯,由此揣推,文脉相传,薪火不息,彭泽文风之昌盛由来久矣。
说起彭泽,除文状元汪鸣相,还有两位文化名人与彭泽相关,一是断案如神的狄公狄仁杰,被一代女皇武则天尊为“狄阁老”,“阁老走了,整个朝堂空了”,而今,狄公祠堂犹在,给后人以审时度势、曲直分明之教诲;二是日益为世人所尊崇的文学大家陶渊明,因在彭泽为官八十余日,被尊为“陶彭泽”。陶公生平爱酒,借以酒力,通达神祇,对生死名利、荣辱得失、皇朝更迭等超拔思考,留下千秋美谈。陶公创田园诗派先河,其质木诗文,日益为学林之人所求证、所诠释、所推崇。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之节度,更是天下清望之士的懿范。陶之思想和精神气场,必为后世彭泽儿女所追怀、所传唱。我观彭泽,时有奇异之人,一半酒气,一半文气,陈离、刘伟林、张小砚、欧阳伟庆等,皆中国文坛不俗之辈。
彭泽有山,名“帽子山”,盖以形状之,帽子山底,据探测蕴含巨万核能,一旦开发,或将气壮山河、名动天下。彭泽的文学能量,亦如这帽子山一般,含而不露,壮而不威,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丰蕴其内,洪波涌浪,断然不可低估!
翻开这部作品集,创作题材丰富多彩,百花齐放;作品思想比较成熟,新人辈出。文眼诗题,字里行间,透散出作家内心深处的坚守,对精神世界的朝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短篇小说和小小说,撷取生活中一些片断,在有限的时空内,把各种冲突表现出来,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谋篇布局、结构故事、刻画人物、表现手法、小说语感等方面,都值得肯定。散文易写难工,难就难在散文的思考深度与生活宽度。散文篇目里,我读到不少关于生命疼痛的文字表达,一些作品明显受到徽派文化的影响,有自觉的创新融合和精神提炼,令人欣喜。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好的诗歌应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灵动的语感节奏、厚实的生命情感。品读诗歌作品,时有怦然心动。
这部作品集的出版,是对彭泽文学新时期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更是对未来文学攀登高峰的激励和动员。除了盘点,更有延续和传承。希望彭泽的文学人,继续深入生活,不忘文学初心,用如椽之笔,用鼎力之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繁荣地方文化、服务彭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作者系九江市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