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腧穴功能的探讨及应用

人们对腧穴功能的认识,是通过长期大量的医疗实践获得的,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目前,虽然对腧穴的功能及其治病机制有了一定认识,但仍处在探讨研究阶段,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深入探讨,系统研究,使之更加完备。

1.探讨腧穴功能的目的

腧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接受针灸的刺激;二是反应病痛(病候);三是防治疾病。其中以防治疾病为腧穴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病候的表现并不全在腧穴,反应于腧穴的异常现象,只能看作是全身证候的一个部分。腧穴作为接受针灸治疗的刺激点来说,从压痛点或自发病痛点来选定腧穴可算选取腧穴的一种方法,而这并不是针灸取穴的全部方式。离开腧穴的反应点只谈刺激点,或专门探索反应点来决定腧穴,都是片面的。如对每一病证都按压痛点(反应点)来取穴,就会使针灸治疗停留于阿是穴法的初级阶段。

根据过敏点(反应点)来取穴,其反应点也就作为刺激点,但当无特殊反应点时,仍可按照主治腧穴施行治疗,此时其刺激点并不兼有反应变化。例如肺结核在肺俞穴处出现反应点,可在肺俞穴加以针治,阑尾炎在上巨虚出现压痛反应点,可在上巨虚穴加以针治。而当其不出现反应过敏点时,也还是要按其证候取施肺俞、上巨虚进行治疗。可见针灸取穴,不能完全以痛点(反应点)的出现为依据,而必须从全身证候综合诊察,并进行整体治疗。

腧穴(刺激点)→经络→脏腑,脏腑→经络→腧穴(反应点),联结成为从内及外与从外达内的治疗反应通路。反应点,是腧穴在辨证阶段的运用;刺激点,是腧穴在施治阶段的运用,而防治疾病则是腧穴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探讨研究腧穴所具有的基本特性─腧穴功能,尚需针灸同道们共同努力。

腧穴是增强和改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针灸体表刺激点。探讨腧穴功能的目的,就是通过探讨了解腧穴功能对疾病的疗效和对机体内在的影响,灵活地掌握运用腧穴,而不致受某穴治某病所局限,或墨守成方,呆板地选配腧穴。

历代医家对于腧穴的功能及临床应用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如“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治脏者,治其俞”“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等等。这对指导我们临床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腧穴功能,不掌握腧穴功能特性,只是机械地搬用古人经验,死记某穴治某病,某病取配某几个腧穴,孤立地认识疾病,机械地使用腧穴,教条地选穴配方,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使我们在临床上受到限制,特别是遇到复杂病证或治疗无效的病证时,往往会束手无策。就是治疗,也是取穴不清,治证不明,病轻不知其因,病重不知其故。

以腰痛、头痛为例:

针灸治疗腰背痛、头痛,同样是根据病因、病机、疼痛特点及其体征等,运用四诊八纲,进行辨证施治,选取腧穴的。如果仅根据“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等,不分病理类型和辨证,凡是腰背疾患都取委中穴,凡是头痛、偏头痛都取列缺穴,就不够全面,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

有人治疗急性肠梗阻这样取穴配方:

常用穴:天枢、关元、上巨虚、下巨虚;备用穴:腹痛选加中脘、合谷、大肠俞、次髎、脾俞,呕吐加足三里、内关,便秘加大肠俞。本来大肠募穴、小肠募穴、大肠下合穴和小肠下合穴配伍,就有通肠开结、消导积滞的作用,取这些穴呕吐、腹痛、便秘等主要症状便可随之而愈,没有必要再加备用穴。如果为了防止服药后呕吐而取内关是必要的。本病主要矛盾是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腑气机不通,不通则痛,气滞则腹胀,气逆则呕吐,大肠闭结则便秘。此四大症状改善与否,主要看呕吐、腹痛、排气和排便的情况如何,不能把这一系列的证候分割开来。这种取穴配方,既违背了辨证取穴原则,又是取穴不明的具体表现。

以通利小便为例:

通利小便的腧穴很多,取穴不当会起反作用。中极、关元、肾俞、阴陵泉都有通利小便的作用,但它们能使小便通利的机制各不相同。中极增气化、开水道以利小便;肾俞补肾气、益气化以利小便;阴陵泉助运化、行水湿以利小便;关元壮元阳、助气化以利小便。其因在于中极是膀胱之募穴,肾俞是肾经经气输注于背部之腧穴,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之合水穴,关元是小肠募穴、壮阳要穴之故。如果属于肾阳不足,膀胱不能化气而小便不利,可取补关元或补灸肾俞,若取泻中极通利小便,反使小便更为不利;如属膀胱湿热壅结而小便不利,应取泻中极清利湿热,通利小便,若针补关元或中极,则湿热壅结更甚,小便更为不利。

2.探讨腧穴功能的基础和条件

腧穴分布在一定的经脉循行通路上,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之所在。腧穴由于经络的内外联系而与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等息息相通。因此,探讨腧穴功能,必须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腧穴部位和特定穴为根据,以针刺补泻、艾灸、放血等方法为条件,通过辨证施治,究其临床效果,则是对其腧穴功能正确性的最好验证。

以合谷为例:

手阳明经脉、经别循行于头面,本穴针感沿本经走达口、鼻、面、齿等处,以上部位的病证又多因风热、风寒、热邪郁结所致。该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本穴具有祛风散邪、清散阳明经邪热、清泻头面诸窍热邪的功效。

以神门穴为例:

要从神门穴的位置、所属经脉、五行所属、所用补泻法以及经脉的相互联系和心同他脏的关系入手,探讨该穴的功能。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腧穴,是心经的原穴和子穴,五行属土。心主血脉又主神明,五行属火,本穴五行属土,火能生土,故为心之子穴。阴经输穴,输原合一,又为心之原穴。原穴能补能泻,故用补法有补心气、养心血、安心神的作用,实者泻其子,用泻法有清心火、宁心神、通心络的功效。基于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阴、足少阴经脉和足阳明、手太阴、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阳经别的循行及其相互联系,心与肺、脾、肾、肝、胆、胃、小肠的关系密切。因此,同心有关的病证,如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肝血虚、心胆气虚、心肺气虚以及胃不和则卧不安等病证,都可配取神门穴施治。针刺补泻法对于腧穴功能的改变起着决定作用。若以泻为补,或以补为泻,均可导致相反的效果。

以艾灸神阙穴为例:

神阙穴之所以有温补下元、振奋中阳、回阳固脱、逐冷散结、温通血脉等功效,是与所在部位和艾灸等(包括其他灸法)的作用分不开的。神阙位居于脐,脐位大腹中央,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介于中下焦之间,脐下肾间动气之处。艾叶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等。神阙借助艾绒燃烧温热之力,渗透皮肤,深达内部而起到以上功效。

以曲泽放血为例:

曲泽之所以有凉血解毒、开窍启闭、消散郁热、行血祛瘀等功效,是因该穴为心包络经的腧穴。心主血脉,又主神明,五行属火,心包卫护其外,代心受邪而为病,“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依据“宛陈则除之”“泄血开闭”“泄其血而散其郁热”的治疗原则和治病机制,通过在曲泽放血,对心、心包、血和血行有一定作用。如气滞血瘀的病证,放血即可行血散瘀,血瘀散,络脉通,疼痛自止。故曲泽有行血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放血即可散热,散热即可清心火,心火得清,心神自宁,故曲泽放血有清心安神、散热除烦的功效。

3.腧穴功能的临床应用

掌握腧穴功能方能使腧穴应用广泛,选配腧穴精专和辨证取穴恰当。

(1)掌握腧穴功能,腧穴应用广泛:

药物和腧穴虽然治病途径不同,但都是通过解决机体内在矛盾而治愈疾病的。认识腧穴,分析腧穴,如同认识和分析药物一样,只有辨明腧穴功能和其对机体的联系及影响,才能更广泛地运用于临床。

以太冲穴为例:

太冲穴有疏肝解郁、理气散滞的功能,临床上凡属肝气郁结、肝气横逆、肝乘脾土、肝气犯胃、肝胆失和、气滞血瘀等所导致的胃痛、胁痛、泄泻、痛经、月经不调等病,均可取泻本穴以治其本。太冲穴又有平肝泻火、息风潜阳的功能,临床上凡属于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风内动所导致的病证,均可取泻本穴以治其因。

再以复溜穴为例:

用补法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凡属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水不上承,心肾不交;子盗母气,肺阴耗伤所致的病变都可取补本穴以治其本。

又如三阴交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凡因瘀血所导致的病变或伴有的症状,均可取泻本穴。本穴有养血的功效,凡因血虚所引起的病证或伴有的症状,均可取补本穴。所以说,只有掌握了腧穴功能,才能使其在临床应用上更为广泛。

(2)掌握腧穴功能,选配腧穴精专:

用穴在精,不在多,只有明辨腧穴功能,才能少而精地选配腧穴。如针治一例肾阴不足,肝阳上亢之眩晕病人,症见头晕、目眩、头痛、耳鸣、腰部酸痛等,施用患野取穴的局部疗法,头晕头痛针风池、百会,耳鸣加听会,腰痛加肾俞、大肠俞,取穴虽多,但疗效并非满意。若用育阴息风潜阳之法,针补复溜,泻太冲,整体治疗,取穴虽少,疗效却好。

腧穴配伍是严谨的,只有掌握好腧穴功能,才能精巧地配穴组方。例如:泻神门有清心火的作用,补复溜有滋阴补肾之功,二穴配伍具有滋阴清火、交通心肾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证;补合谷有补气的作用,补三阴交有养血之功,二穴配伍具有补益气血之功效,适用于气血双亏之证;补神门有补心气的作用,配补三阴交有补脾益血的作用,二穴配伍适用于心脾不足之证;补关元能壮命门火,补肾俞能补肾壮腰,补太溪有补肾气作用,三穴配伍,温补肾阳,壮腰益髓;针泻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有理气和胃作用,配泻通于冲脉的公孙穴有通肠和胃、降冲逆之效,二穴配伍具有理气降逆、和胃通肠、宣通上下的功效。

药物的组合,成为汤方剂型;腧穴的配伍,同样也成为精当的处方。穴有各自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腧穴处方,往往具有药物处方所不能发挥之效。针灸与其他各科治病都是一样的,属于某某证,用某某汤方;属于某某证,用某某腧穴(方)。如属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证,针补合谷、足三里、百会补中气,类似补中益气汤之效;阳明气分热盛,针泻合谷、内庭清阳明之热,类似白虎汤之效;痰湿内阻,风痰上扰,针补阴陵泉,泻丰隆、百会,祛湿化痰息风,类似半夏白术天麻汤之效;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泻神门补复溜,滋阴清火,交通心肾,类似黄连阿胶汤之效;肾阳虚衰,补关元、复溜、肾俞,温补肾阳,类似金匮肾气丸之效;等等。

(3)掌握腧穴功能,辨证取穴恰当:

中医学的治病精髓就是辨证施治。对于一个病证,首先要通过四诊八纲,辨别其属何种类型的病证,然后根据其病理类型选穴配方。若辨证明确,而用穴不当,如不明腧穴功能,不能依证选穴,病必不能达到预期疗效,终将为糊涂之师。

如治疗一例患两年多慢性结膜炎的病人,使用温中散寒之法,针灸五次痊愈。是因急性结膜炎失治误治而转为慢性,久服寒凉药品,致使寒滞中焦,脾胃乃伤,真火不升,浮火不降,久久不愈。施用温中散寒之法,泻灸上脘、中脘,温散中焦寒邪,使寒邪消散,真火上升,浮火下降,故不仅眼病治愈,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寒之证也随之治愈。

又如热痹证:

症见一处或多处关节肿痛,或红肿热痛,得凉则舒,痛不可近,伸屈不利,活动受限,伴有脘闷纳呆、溲黄、便秘或溏、口渴或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或滑数,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口苦等症状。湿热留滞关节,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关节红肿热痛,伸屈不利;湿热蕴郁中焦,则脘闷纳呆,便秘或溏;湿热下注,则溲黄,舌苔、脉象,均属湿热征象。伴有恶寒发热、口渴口苦等症状者,是病情加重的反应或夹有表证。整体治疗辨证取穴,取泻阴陵泉、合谷(或曲池),清热利湿。胃肠症状明显者,加泻足三里和胃畅中;热胜于湿者,曲池配透天凉;伴有血分症状者,加泻三阴交活血通络;胃热症状明显,加泻内庭或解溪清降胃火;小便黄赤涩少明显者,加泻中极(或配透天凉)清利小便。如此辨证取穴要较患野取穴疗效好而易根除。

再如治疗一例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患儿,症见神志昏迷,两目呆视,手足搐搦,语言不能,吞咽不利,颈软不支,头向后倾,溲清便溏,饮食极少,四肢厥冷,身瘦如柴,入睡露睛,唇淡鱼口,哭啼无泪,啼声低微,左侧手指手腕不能活动,口唇干燥,舌尖淡白,舌心灰黑,脉迟无力,病情重笃。以慢脾风治疗,用温阳救逆、培元固本之法,艾灸关元、神阙,每日两次,每次每穴艾灸10~15分钟,共灸治16天,基本痊愈,仅遗留左侧手腕发软而出院。

本病之所以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是由于辨证明确,治法得当。此例之慢脾风属于脾肾阳气将绝之危候,关元为壮阳要穴,可回脾肾阳气之危,神阙能温运脾阳,长期施灸二穴,能回垂危之阳,固先后天之本。

总之,掌握腧穴功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探讨腧穴功能,必须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腧穴特点和临床实践进行。探讨腧穴功能的目的,在于掌握腧穴,更好地辨证取穴,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