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腹痛病理生理学
对疼痛来说,并不存在特异的痛觉感受器。一般认为,痛觉的感受器是游离的神经末梢,它同时亦是触、温、冷觉的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到达组织内以后,其末梢神经轴突的髓鞘消失,成为裸露的纤细分支,分散在组织细胞之间。当组织损伤时,由此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如K+、H+、缓激肽、组胺等,则刺激游离的神经末梢引起相应的传入纤维产生一系列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特殊形式的动作电位,传至中枢而产生痛觉。
腹痛的性质多种多样,如刺痛、绞痛、压榨痛、钝痛、烧灼痛、刀割样痛等,不同的腹痛性质与刺激的性质、传入神经的特性及其冲动的频率有关。关于痛觉的传入纤维,目前认为有两种类型:①细胞有髓鞘的Aδ(Ⅲ类)纤维,直径为3~4μm,其兴奋的传导速度为15~30m/s,主要分布于皮肤及肌肉,它传导急性损伤所引起的快而尖锐的、定位精确的,但不很剧烈的疼痛;②更细而无髓鞘的C(Ⅳ类)纤维,其兴奋的传导速度为1~2m/s,分布于肌肉、骨膜、壁腹膜及内脏。引起腹痛的感觉性传入途径属于此类,由其所传导的冲动而产生的疼痛性质是慢而钝、定位不精确,持续的时间较长,严重时可发展为极度不适及强烈的痛感,当传入冲动频率增大时痛觉也就更为严重。
迷走神经纤维的90%为感觉性的,但它并不传入消化道的痛觉冲动,因此切断迷走神经对腹痛无影响。除盆腔器官外,腹腔内脏的痛觉冲动传入纤维主要是经过交感神经。
食管经疼痛刺激时冲动经交感神经传入支进入脊髓,肝包膜及韧带、横膈中部、肺包膜及心包的内脏传入神经纤维经膈神经到达C3~5;肝、胆、胰、胃、脾及小肠的传入纤维经腹腔神经丛及内脏大神经进入T6~9;结肠、阑尾及盆腔的内脏传入纤维经过肠系膜神经丛及内脏小神经进入T10~11;乙状结肠、直肠、肾盂及包膜、输尿管及睾丸的刺激经内脏最小神经进入T11~L1;膀胱及乙状结肠、直肠的传入神经经下腹神经丛进入S2~4。
内脏传入神经的神经元位于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内。来自内脏的冲动经内脏神经、交感干的交通支而至脊根,其纤维与支至后角细胞,有些分支则经Lissauer’s束向上或向下1~6个节段,终于后角神经元,接受外周及皮层冲动的影响,使疼痛冲动改变或减弱。由后角神经元发出轴突,经前联合至对侧的脊髓血脑侧束上行,终止于延脑及中脑的网状结构,部分纤维直达丘脑的后腹核及内侧核群,再投射到中央后回的皮层感觉区,产生痛觉。
内脏传入途径与躯体传入途径本质上是相同的,如前所述两者的神经元也类似,但内脏传入途径尚有一些特点:①传入纤维的数目较少,且以C纤维占多数。内脏的痛阈较高,挤压、切割、烧灼内脏常不引起疼痛。在正常情况下,内脏对能引起皮肤疼痛的刺激不敏感,而对肠壁迅速膨胀(如急性肠积气)、平滑肌痉挛(如急性食物中毒),尤其是对缺血引起的平滑肌强烈收缩、化学刺激等,常可引起强烈的疼痛。当器官发生病理性充血时,如果再受到机械刺激也可引起疼痛。充血降低了痛阈,同时有一些致痛物质,如缓激肽、5-羟色胺、组胺等作用所致。②传入通路比较弥漫分散,因此内脏痛往往是弥散的,定位也不精确。③内脏传入冲动与躯体传入冲动的会聚。从内脏发出的冲动能够引起距离受到刺激的脏器有相当距离的体表产生疼痛,称为内脏牵涉痛。牵涉痛往往发生在内脏传入神经纤维进入脊髓之前所经过的后根支配的皮肤区,这样就使得内脏传入冲动和躯体传入冲动在脊髓背角细胞上有可能发生会聚与相互作用。如阑尾炎早期,由于其传入神经纤维传入脊髓T10~12,所以其牵涉痛发生在脐周围区域。脊椎关节病可引起节段性腹痛,呈痛性假腹部外科综合征表现。T6~S1神经根刺激腹壁和内脏痛。新近认为胃肠动力障碍引起腹痛是一类常见的腹痛原因。
(池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