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证古今通论:杂病分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历代文献摘录

[秦、汉代及其以前文献摘录]

《足臂十一脉灸经》:“足阳明脉……热汗出。”“足少阴脉……□瘅,上气。”

《阴阳十一脉灸经》:“足厥阴之脉……其所产病,热中。”

《素问·通评虚实论》:“掖痈大热,刺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

《素问·热论》:“二日阳明受之……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

《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刺手少阴、太阳。”“脾热病者……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刺足太阴、阳明。”“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肾热病者……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刺足少阴、太阳。”“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荣在骶也,项上三椎,陷者中也。”

《素问·刺疟》:“足太阳之疟……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足少阳之疟……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针灸甲乙经》补‘及调冲阳’]。”“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针灸甲乙经》补‘取太溪’]。”“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针灸甲乙经》补‘是谓神门’]。”“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

《素问·厥论》:“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素问·水热穴论》:“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也。”“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藏之热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厥阴……不足,病生热痹。”“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

《灵枢经·热病》:“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以第四针,针嗌里。”

《灵枢经·经脉》:“胃足阳明之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

《灵枢经·寒热病》:“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口鼻,取天府。”“热厥取足太阴、少阳,皆留之。”

《灵枢经·热病》:“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眩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热病先身涩,烦而热,烦悗,唇嗌干,取之脉,以第一针,五十九。”“热病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安,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热病数惊,瘛疭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刺。”“热病头痛,颞颥目瘛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腧及下诸指间,索气于胃络,得气也。”“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傍三,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

《灵枢经·刺节真邪》:“刺节言彻衣……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两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嗌燥。饮食不让美恶……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痏,又刺中膂以去其热,补足手太阴以去其汗。”“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

《难经·六十八难》:“荥主身热。”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神灸经纶》载:‘常器之云:当灸少阴太溪二穴’]。”

[晋代文献摘录]

《脉经》(卷二·第二):“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厥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刺三里。”

《脉经》(卷二·第三):“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寸口脉细,发热呕[一本作吸]吐,宜服黄芩龙胆汤,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汤,灸中府。”“尺脉弱,阳气少,发热骨烦,宜服前胡汤、干地黄汤、茯苓汤,针关元补之。”

《脉经》(卷六·第三):“心病,其色赤,心痛气短,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春当刺中冲,夏刺劳宫,季夏刺太陵,皆补之;秋刺间使,冬刺曲泽,皆泻之;又当灸巨阙五十壮,背第五椎百壮。”

《针灸甲乙经》(卷七·第一中):“头痛身热……曲差主之。”“热病汗不出,上星主之,先取,后取天牖,风池。”“热病汗不出,而苦呕,百会主之[此症原属承光主治,据承光条目原文及《黄帝明堂经辑校》改]。”“头痛身热,引两颔急,脑空主之。”“醉酒风热发,两角眩痛……率谷主之。”“热病汗不出,天柱及风池、商阳、关冲、掖门主之。”“伤寒热盛,烦呕,大椎主之。”“身热头痛,进退往来,神道主之。”“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瘛疭,寒热,汗[一本有‘不’字]出恶寒,里急,腰腹相引痛,命门主之。”“热汗不出,腰背痛,大杼主之。”“热病汗不出,上髎及孔最主之。”“热病头痛身重,悬颅主之。”“热病,头痛,[《黄帝明堂经辑校》补‘身热,甚者偏头痛’七字]引目外眦而急,烦满汗不出,引颔齿,面赤皮痛,悬颅主之[原为悬厘主治,据《黄帝明堂经辑校》改]。”“热病偏头痛,引目外眦,悬厘主之。”“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热病,胸中澹澹,腹满暴痛……巨阙主之。”“头眩病[一本作痛]身热,汗不出,上脘主之。”“热病象疟,振栗鼓颔……少商主之。”“寒厥及热,烦心……鱼际主之。”“热病振栗鼓颔……身热汗不出……肩背寒热,脱色,目泣出,皆虚也。刺鱼际补之。”“病温身热,五日已上汗不出,刺太渊,留针一时取之。”“热病先手臂痛,身热瘛疭……列缺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七·第一下):“热病烦心,心闷而汗不出,掌中热,心痛,身热如火,浸淫烦满,舌本痛,中冲主之。”“热病发热,烦满而欲呕哕,三日以往不得汗……掌中热[一本有‘饮呕’二字],劳宫主之。”“热病烦心而汗不止……身热如火,头痛如破,短气胸痛,太陵主之。”“热病烦心,善呕,胸中澹澹善动而热,间使主之。”“面赤皮热,热病汗不出,中风热……内关主之。”“心澹澹然善惊,身热,烦心……曲泽主之。”“身热,喉痹如哽……二间主之。”“鼻鼽衄,热病汗不出……合谷主之[此条目主治原属阳溪,据山东本及《黄帝明堂经辑校》改]。”“热病烦心……阳溪主之[‘热病烦心’四字原无,据山东本及《黄帝明堂经辑校》补]。”“热病肠澼……阳溪主之。”“伤寒余热不尽,曲池主之。”“烦满,身热恶寒……后溪主之。”“热病汗不出……阳谷主之。”“气喘,热病……逆息热气,足胫中寒,不得卧,气满胸中热……隐白主之。”“热病汗不出,且厥……大都主之,并取太[一本作隐]白。”“热病先头重……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以俯仰……热中足清,腹胀食不化……先取三里,后取太白、章门主之。”“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身热,脊胁相引,忽忽善忘,涌泉主之。”“热病[一本有‘痛’字]烦心,足寒清多汗,先取然谷,后取太[一本作大]溪,大指间动脉,皆先补之。”“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少腹热……太溪主之。”“热病刺陷谷,足先寒,寒上至膝乃出针。”“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痛,冲阳主之。”“热病汗不出,善噫,腹胀满,胃热谵语,解溪主之。”“手足清,烦热汗不出……窍阴皆主之。”“热病汗不出……侠溪主之。”“热甚恶人,心惕惕然,取光明[一本作飞扬]及绝骨,跗上临泣,立已;淫泺胫酸,热病汗不出,皆主之。”“身热痛……束骨主之。”“下部寒,热病汗不出……飞扬主之。”“热病侠脊痛,委中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七、第二):“身热狂走,谵语见鬼,瘛疭,身柱主之。”“热病汗不出……厉兑主之。”“热病汗不出……内庭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七·第四):“胸中郁郁,身热……烦满里急,身不安席,大杼[一本作椎]主之。”“热痓,脾俞及肾俞主之。”“热痓互引,汗不出反折,尻臀内痛,似瘅疟状,膀胱俞主之。”“痓,互引身热,然谷、主之。”“热病汗不出……腰痛不可以顾,顾而有似拔者,善悲,上下取之出血,见血立已。”

《针灸甲乙经》(卷七·第五):“疟,振寒,热甚狂言,天枢主之。”“疟,寒厥及热厥……刺少商出血立已。”“热疟口干,商阳主之。”“疟……热多寒少……太溪主之。”“疟,热少气[一本有‘间’字]……复留主之。”“疟……先寒后热,渴,渴[一本有“不”字]止,汗乃出,委中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八·第一下):“唾血,时寒时热,泻鱼际,补尺泽。”“乍寒乍热,缺盆中相引痛……太渊主之。”“寒热,唇口干,[一本有‘身热’二字],……三间主之。”“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曲池主之。”“呕厥寒,时有微热……太冲主之。”“若脉陷,寒热身痛,唇[一本有‘渴不’二字]干,不得汗出,毛发焦,脱肉少气,内有热……巨虚下廉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八·第四):“身尽热,关元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九·第二):“寒厥急[一本有‘热’字]烦心……太渊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九·第七):“淫泺,身热……冲门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九·第九):“热,腹中䐜满,身热,厥痛,行间主之。”“筋急身热……内控八髎,委中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九·第十一):“实则身热头[一本作疼]痛,汗不出……时有热气……曲泉主之[此条目主症原属涌泉,据《黄帝明堂经辑校》改属曲泉]。”“劳瘅,小便赤难,前谷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十·第二下):“风热善怒……劳宫主之。”“头身风[一本有‘热’字]……间使主之。”“身热痱,缺盆中痛,临泣主之。”“振寒,时有热,四肢不举,付[一本作趺]阳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十一·第二):“身热狂走,欲自杀……肺俞主之。”“身热,惊狂……曲池主之。”“热病汗不出……支沟主之。”“热病汗不出……前谷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十一·第六):“消渴身热,面目[一本有‘赤’字]黄,意舍主之。”“身黄,时有微热,不嗜食……中封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十二·第十):“淫泺身热,腹中绞痛……腹满不得反复,正偃卧,屈一膝,伸一膝,并气冲,针上入三寸,气至泻之。”“乳痈有热,三里主之。”

《肘后备急方》(卷二·第十四):“卒阴易病……尚有热毒,与之交接者即得病……男初觉,便灸阴三七壮。若已尽,甚至百壮即愈。”

[隋、唐代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疽候):“首疽发背,发热八十日,大热汗头引身尽加嗽,身热同同如沸者,皮泽颇肿处浅刺之,不刺,入腹中二十日死。”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养小儿候):“若壮热者,即须熨,使微汗,微汗不瘥,便灸两风池及背第三椎、第五椎、第七椎、第九椎,两边各二壮,与风池凡为十壮……唯风池特令多,七岁以上可百壮,小儿常须谨护风池。”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第一):“热病后发豌豆疮,灸两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壮,男左女右。”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第八):“五脏热及身体热,脉弦急者,灸第十四椎与脐相当五十壮,老少增损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第五):“虚热闭塞,灸第二十一椎,两边相去各一寸五分,随年壮。”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第一):“肝俞主热病差后,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鱼际主舌上黄,身热。”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第二):“关元……劳热石淋。”“绝骨主病热欲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第四):“脾俞、膀胱俞,主热痓引骨痛。”“列缺主热痫,惊而有所见。”“劳宫、太陵,主风热善怒。”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第五):“鱼际、阳谷,主热病,振栗鼓颔。”“经渠、阳池、合谷、支沟、前谷、内庭、后溪、腕骨、阳谷、厉兑、冲阳、解溪,主热病,汗不出。”“列缺、曲池,主热病烦心,心闷,先手臂身热,瘛疭。”“中冲、劳宫、大陵、间使、关冲、少冲、阳溪、天髎,主热病,烦心,心闷而汗不出,掌中热,心痛,身热如火。”“通里主热病先不乐数日。”“液门、中渚、通理,主热病先不乐,头痛,面热无汗。”“悬厘、鸠尾,主热病,偏头痛。”“神道、关元,主身热头痛,进退往来。”“肾俞主头重,身热赤,振栗。”“支正、少海,主热病先腰胫酸,喜渴数饮食,身热项痛而强,振寒寒热。”“热病先腰胫酸,喜渴数饮……先取涌泉及太阳井荥。”“委中、委阳,主筋急身热。”“冲阳主疟,先寒洗淅甚久而热,热去汗出。”“商丘、神庭、上星、百会、完骨、风池、神道、掖门、前谷、光明、至阴、大杼,主痎疟热。”“阴都、少海、商阳、三间、中渚,主身热疟病。”“大陵、腕骨、阳谷、少泽,主乍寒乍热疟。”

《千金翼方》(卷二十四·第六):“夫甘湿之为病也,或热或寒,如病虎状……先以绳拘项向心厌头,令当齐骨下尖处,即插著转绳向背,背上当脊骨插头,横量病人口两吻头,作定于捉绳头,脊骨上点两处,灸,必须细意点处,齐平即灸……若灸疮发脓者易差。”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第七):“肩髃,主偏风半身不随,热风……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在膊骨头陷中,平手取之,偏风不随时可灸至二百壮,过多则臂强……又针曲池,入七分,得气即泻,然后补之,太宜灸日十壮至一百壮止……又针列缺,入三分,留三呼,泻五吸,亦可灸之,日七壮至一百,总至三百壮。”“阳池上一夫两筋间陷中,主刺风热风。”“商丘在内踝前陷中……热风,阴痹,针入三分,留三呼,泻出五吸,疾出之,忌灸。”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第一):“诸烦热,时气温病,灸大椎百壮,针入三分泻之,横三间寸灸之。”“头身热,灸胃管百壮,勿针。”“烦热头痛,针虎口入三分。”“骨热烦,胸满气闷,针三里,入五分。”“身体烦热针中府,又灸绝骨五十壮。”

《千金翼方》(卷二十八·第五):“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遇之肿成,不须灸,从手掌后第一横文后两筋间当度头,灸五壮立愈,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千金翼方》(卷二十八·第八):“治热暍,灸两乳头七壮。”

敦煌医书《火灸疗法》P·T127:“由热转寒,食欲不振……于胸骨下凹陷处向腹部直下量四指,此处谓之‘胃脚’,火灸十一壮即可治愈。”“热症入血……妇女产后受风,发烧致使神志昏愦……于肚脐上侧量一指,火灸十三壮即可治愈。”“一切热病,风邪侵入三焦……于肚脐直接向下量三指,至腹腔横膜的缝隙处,火灸九壮即可治愈。”“旧热病,妇女经血不止,变成白带,于脊椎末节,火灸五壮,即可治愈。”“热病引起骨节酸痛,黄水痼疾……于足小趾与中趾之间,火灸五壮,即可治愈。”“脑炎[一本此处译作‘头刺痛’],昏厥后仰等症状,称为瘟热症,得病后第三天,于头顶囟门火灸七壮。”“瘟热症……于枕骨结突起处,火灸九壮,治疗昏愦。”“瘟热症……如果流鼻血,则用波斯纸或五色彩缎的大块布头,点燃以烟熏烤,余下灰烬撒入鼻孔,如鼻血仍未止住,再于鼻眼之间,成以细艾灸七壮,这时鼻血可能更多,则于头顶(百会穴)再灸。”“瘟热症……如果仍然昏迷不醒,于胸窝正后方脊背的‘海鸟细木’和‘布玛’两处,直接火灸十五壮。”

敦煌医书《火灸疗法》P·T1044:“妇女小便不畅而尿频和患热瘟,从肚脐往上量三个一寸,于三处各灸九次即可。”

敦煌医书《吐番医疗术》P·T1057:“高烧者……可在两肺脉处割刺放血治疗,病人如胆小不敢割者,在脐下四指之地灸三次,大便通利即愈。”

敦煌医书《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寸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桂枝汤、葛根汤,摩风膏,覆令微似汗出,针风府、天柱,灸大杼。”

敦煌医书《杂证方书第五种》:“头院一穴,主治天行黄热……灸二七壮。”“治骨蒸、瘦病,灸两手间使穴。”“治天行时气,热病后变成骨蒸……灸病人手臂内大横纹后四指……”

敦煌医书《杂疗病药方》:“疗发热吸吸,骨中烦而吐……针中府,在直两乳上,缺盆骨下二肋间亦得。”

《外台秘要》(卷十三·灸骨蒸法图):“灸骨蒸及邪,但梦与鬼神交通,无不差之法:使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细绳,令于脚下紧踏,男左女右,其绳前头,使与大拇指端齐,后头令当脚根后,即引向上至曲腘中大横文,便截绳使断,又使患人解发分两边,使见分头路,仍平身正坐,乃取向所截绳一头,与鼻端齐,引向上路头通过,逐脊骨引绳向下,尽绳头即点著,又别取小绳一头,与唇端齐,合口处,一头向上至鼻底便截断,将此短小绳于前所点处中折,横分两边,两头各点记,使与中央初点处正横相当,此小绳两头是灸处,当脊初点者非灸处,只借为度,其点拭却[《针灸大全》《医学入门》名之为‘患门’]。”“灸骨蒸法:使患人平身正坐,稍缩膊,取一绳绕其项,向前双垂,共鸠尾齐即截断……翻绳向后,取中屈处,恰当喉骨,其绳两头还双垂,当脊骨向下尽绳头点著,又别取一小绳,令患人合口,横度两吻便割断,还于脊上所点处,横分点如前,其小绳两头是灸处,长绳头非灸处,拭却,以前总通灸四处,日别各灸七壮以上,二七以下,其四处并须满二十壮,未觉效,可至百壮,乃停,候疮欲差。又取度两吻小绳子,当前双垂绳头所点处,逐脊骨上下中分,点两头,如横点法,谓之四花,此后点两头,亦各灸百壮。”“张文仲说荆州人王元礼,尝家患骨蒸传尸……欲灸复病儿,面向下著地,取撅肋头,以病儿大拇指自捻著,展中指直向脊骨,指头脊膂中肉少肋上点记,从点记处向上至耳下尖头,即中央,屈绳从初点处向上,还当脊膂点绳所到记之,又更再屈绳从元点记处向上,还进前点记,又以杖量,取患儿中指头两节折断,还从元点记向下当脊膂点记,一边点四处,两边俱点总八处,各须去脊骨远近一种,并须上下相当,下从撅肋,上至耳根,取直,其八处一时下火,艾炷如枣核,坚实作之。”“神素师灸骨蒸咳法:当头耳孔横量,相离三寸许,相当灸有穴,日灸三壮,至第八日灸二七壮了。第三椎上,第二椎下,男取左手,女取右手,头指依两指头东西灸,日上七壮,至第八日,各灸五十壮,复五日,日灸各十五壮;胫取系鞋横大文,量至膝䯊下中分,当胫骨外,日灸一七壮,满第八日,日灸满三十五日了;当臂上皆男左女右,取头指从腕文当指当头灸,日七壮,至第八日满百壮。”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第一):“孔最……主热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五壮,汗即出。”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第七):“神门……疟……寒则欲处热,热中……喘逆身热。”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第十):“鸠尾……血瘀热病,胸中痛。”“巨阙……烦热善呕,膈中不通利。”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第十一):“瘖门……此以泻诸阳气热。”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第十二):“中渚……热病汗不出。”

[宋、金、元代文献摘录](含同时代外国文献)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三十六黄点烙方):“肺黄者……遍身生赤粟子,壮热……烙肺俞二穴、大肠俞二穴、天窗穴、手阳明二穴、下廉二穴、丹田二穴、承山二穴,及手足心、背心、两乳头上二寸。”“脑黄者,由热邪在于骨髓,而脑为髓海,故热气从骨髓流入于脑,则令身体发黄,头疼眉疼,烙百会穴、风府穴。”“癖黄者……因热气相搏,则郁蒸不散,服下满痛,而身体发黄,烙胃俞二穴、上管穴、胃管穴。”“体黄者……好盖衣被,又欲冷处睡卧,烙百会、背心,及心下,一寸至二寸、三寸、四寸、五寸。”“劳黄者……身热疼闷,渐觉羸瘦,寒热不定,若喘息气粗者难治,烙心俞二穴、玉枕穴、章门二穴、百会、劳宫二穴、曲骨穴。”“髓黄者……身不壮热,爱冷处卧,烙下廉二穴、百会穴、肺俞二穴、接脊穴、绝骨二穴。”“血黄者……若身热如火,头面肿者难治,烙心俞二穴、百会穴、足阳明二穴、下廉二穴,及手足心。”“惊黄者……身体壮热,烙风池二穴,后烙天窗穴、心俞二穴。”“疟黄者,面色萎黄,增寒壮热……烙肺俞二穴、百会穴、风府穴、天窗穴、太阳二穴、玉枕穴,及耳尖上五分。”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鱼际……虚热。”[原出《铜人针灸经》卷二]“巨阙……疗心中烦闷,热风。”[原出《铜人针灸经》卷三]“上管……风痫热病[一本作痛],宜可泻之后补。”[原出《铜人针灸经》卷三]“颅息……身热头痛。”[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四]“肺俞……传尸骨蒸,肺嗽。”[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四]“小肠俞……烦热㽲痛。”[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四]“巨虚下廉……偏风热风。”[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六]“下昆仑……一名内昆仑,在外踝下一寸,大筋后内陷者宛宛中,是穴,主刺风,胗[原作胙]风,热风。”[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六,并据改]“承筋……风劳热。”[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六]

《太平圣惠方》(卷一百):“天池……㾬疟,热病汗不出。”“脾俞……四肢烦热。”“三里……大小人热,皆调三里。”“阳刚……消渴身热,面目黄。”“三焦俞……身热。”“小儿热毒风盛,眼睛痛,灸手中指本节头三壮,名拳尖也,炷如小麦大。”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偃伏头):“上星……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侧头部):“悬厘……热病汗不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四·背腧部):“风门……若频刺,泄诸阳热气,背永不发痈疽。可灸五壮。”“膈腧……热病汗不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四·腹部):“水道……膀胱有寒,三焦结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手太阴):“少商……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藏热凑……不宜灸。”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足太阴):“大都……烦热闷乱,吐逆。”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足少阴):“涌泉……淳于意云,汉北齐王阿母患足下热,喘满,谓曰热厥也,当刺之足心立愈。”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足太阳):“委中者血郄也,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

《琼瑶神书》(卷二·九十六):“妇人赤白带下黄瘦潮热九十六法:妇人赤白下愈多,子宫虚冷奈渠何,中极圆盘取下气,精宫双盘搓热过,三里三阴升阳法,连取升阳取调和,次日又行三阴交,连取升阴取调和。”

《琼瑶神书》(卷二·一百):“妇人五心发热月水淋漓一百法:五心潮热渐相侵,申酉阴阴热自法,先刺劳宫提出血,涌泉升阳气至心,若人四穴针出大,来日中极圆盘针,圆盘一次停呼数,重摄伸提血气沉。”

《琼瑶神书》(卷二·一百三):“男子五心潮热一百三法:男子五心发热来,百劳五壮战提催,内关二穴宜气下,三里气下升阴回,再用停呼三十度,后取百劳刮战开,三里调匀急下取,诸穴伸提一例推。”

《琼瑶神书》(卷二·一百九十五):“满身发热是虚证,淋淋盗汗变成劳,百劳妙穴搓提上,先升阴后升阳高。”

《琼瑶神书》(卷二·二百六十二):“治虚损蒸劳瘵二百六十二法:肺俞先提补刮行,膏肓艾灸百劳迎,膻中喘泻三里下,提刮涌泉补要明。”

《琼瑶神书》(卷二·二百六十八):“治妇人五心烦热头目昏花二百六十八法:心俞先针提刮通,劳宫泻取七提中,忙将三里加气下,用涌泉凭出血功。”

《琼瑶神书》(卷三·四十一):“鱼际二穴:治五心烦热、咳嗽等证。”“经渠二穴:治五心烦热、诸虚不足、腕疼等证。”

《琼瑶神书》(卷三·四十二):“曲池二穴:治四肢瘫痪、半身不遂、伤寒热病,泻之。”

《琼瑶神书》(卷三·四十三):“劳宫二穴、大陵二穴:治心胸气疼、浑身发热等证。”

《琼瑶神书》(卷三·四十五):“少冲二穴:治热病、心腹胀痛、寒热往来、伤寒未解。”

《琼瑶神书》(卷三·四十六):“前谷二穴:治热病、汗不出。”“腕骨二穴:治浑身发热、五痫等证。少海二穴:同上。”

《琼瑶神书》(卷三·四十九):“大都二穴:治手足厥冷、五心烦热、不思饮食,灸七壮。”

《琼瑶神书》(卷三·六十三):“合谷……热病汗不出。”“委中……热病不能凉。”

《琼瑶神书》(卷三·六十四):“内关……妇人无血热相攻。”“外关内穴起三焦,手足发热痛眉梢。”“外关……伤寒病瘥后发潮。”

《琼瑶神书》(卷三·六十五):“发热舌强难言语,照海开关便安宁。”

《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二·治五脏中风法):“热风灸两乳头,各一七壮,兼灸足外踝后一寸,各三壮,末损,灸顶中旋毛,一七壮。”

《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二·治黄疸):“鱼际二穴……各灸三壮,主热病恶寒。”

《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三·治骨蒸):“传尸、伏连、殗殜、骨蒸……灸大椎上一穴,又灸大椎两旁近下少许,对椎节间,各相去一寸五分,二穴,又灸两肋下二穴,名章门,又当心脊骨上,两旁各相去一寸,二穴,以上七穴,日别灸,皆取正午时。”[原出《医心方》卷十三·第十三]“又骨蒸痃癖,灸两肩井二穴,若人面热带赤色者,灸之即差……上廉二穴……三里下三寸是,下廉二穴,在上廉下三寸是,当心脊骨上,平立以物柱地,当心点记,回量脊上,点即是穴,以上七穴,灸之如前法。”[原出《医心方》卷十三·第十四]“又骨蒸痃癖,令患者于板上,平身正立,以杖拄板向上度,当脐点杖记之,又回杖量脊中点之,又令患人合口,别以物横口两吻,当中折之,以折处点灸,又两乳一夫肋间,二穴,总六穴,灸之并如前法……又法取男左女右手中指,以物从指本,量至指端,仍将此度于脚趺上系鞋处横纹,当胫面上量一度,是穴。”“鬼气、传尸、骨蒸等诸穴,胃腧二穴……肾腧二穴……又章门二穴……又太冲二穴……膏肓二穴……又肝腧二穴……又神堂穴……以上七名,总十四穴,若不能遍灸,当取紧者灸之。

《西方子明堂灸经》(卷一·头第三行):“目窗……诸阳之热。”“正营……诸阳之热。”

《西方子明堂灸经》(卷二·手少阴):“通里……热病烦心。”

《西方子明堂灸经》(卷三·伏人头):“后顶……诸阳之热逆。”“脑空……羸疾体热。”

《西方子明堂灸经》(卷三·脊中):“灵台……热病……温疟汗不出。”“……五心热。”

《西方子明堂灸经》(卷六·足太阳):“浮郄……太阳膀胱经热。”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足少阳):“窍阴为井胆中行,胁痛烦热又头疼。”“阳溪……热病心惊针下痊。”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足厥阴):“大敦……中热尸厥如死状。”“太白……身热腹胀血便脓。”“经渠……热病喘疼心吐逆,禁灸神针有大功。”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手太阳):“腕骨……热病相连汗出频。”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手少阴):“少冲……热病烦满上气多。”“大都……热病相连是逆行。”“曲泉……身热喘中风劳病。”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足太阴):“鱼际为荥热汗风。”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手阳明):“商阳……喘逆热病并牙痛。”“合谷……痹痿漏下热生风。”“阳谷……热病过时汗不出。”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手少阳):“液门……惊悸痫热共头痛……三棱针刺即时灵。”“中渚……热病头疼耳不闻……针入三分时下明。”“支沟……热病[原作痛,据《针灸四书》改]臂肘肿且疼。”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手厥阴):“中冲……掌中烦热及头疼,热病烦闷汗不出。”“间使……热时咽痛并惊悸,神针邪忤也须安。”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足少阴):“涌泉……身热喘时同日刺。”“神门……身热呕血多痫病,下针得刺有神功。”

《扁鹊心书》(卷上·黄帝灸法):“妇人产后热不退,恐渐成痨瘵,急灸脐下三百壮。”

《扁鹊心书》(卷上·扁鹊灸法):“三里……须灸中脘,脐下,待灸疮发过,方灸此穴,以出热气自愈。”

《扁鹊心书》(卷上·窦材灸法):“虚劳咳嗽,潮热……急灸关元三百壮,内服保元丹,可保性命。”“暑月发燥热,乃冷物伤脾胃肾气所致,灸命关二百壮,或心膈胀闷作疼,灸左命关五十壮,若作中暑服凉药,即死矣。”

《扁鹊心书》(卷中·劳复):“伤寒瘥后,饮食起居劳动,则复发热,其候头痛,身热烦躁,或腹疼,脉浮而紧,此劳复也……灸中脘五十壮。”

《扁鹊心书》(卷中·肺伤寒):“一人患肺伤寒,头痛,发热,恶寒……昏睡谵语,四肢微厥,乃肾气虚也,灸关元百壮。”

《扁鹊心书》(卷中·虚劳):“一人病咳嗽,盗汗发热……乃肾气虚也,先灸关元五百壮。”“一幼女病咳嗽,发热咯血减食,先灸脐下百壮。”“一妇人伤寒瘥后转成虚劳……发热咳嗽,吐血少食,为灸关元二百壮。”

《扁鹊心书》(卷中·伤脾发潮热):“伤脾发潮热……俗医用下药,致病危笃,六脉沉细,灸中脘五十壮,关元一百壮可保。”

《扁鹊心书》(卷中·脾疟):“一人病疟月余,发热未退……灸命关才五七壮,胁中有气下降,三十壮全愈。”

《扁鹊心书》(卷下·咳嗽):“久咳而额上汗出,或四肢有时微冷,间发热,困倦者,乃劳咳也,急灸关元三百壮,服金液丹、保命丹、姜附汤。”

《针灸资生经》(卷三·骨蒸):“灸十二种骨蒸,崔知悌序云……凡取四花穴,以稻杆心量口缝如何阔,断其长多少,以如此长裁纸四方,当中剪小孔,别用长稻杆踏脚下,前取脚大指为止,后取脚曲踿横文中为止,断了却环在结喉下垂向背后,看杆止处,即以前小孔纸当中安,分为四花,盖灸纸四角也,又一医传一法,先横量口吻取长短,以所量草就背上三椎骨下直量至草尽处,两头用笔点了,再量中指长短为准,却将量中指草横直量两头,用笔圈四角,其圈者是穴,(不圈不是穴),可灸七七壮止。”

《针灸资生经》(卷三·劳瘵):“灸劳法,其状手足心热,多盗汗,精神困顿,骨节疼寒,初发咳嗽,渐吐脓血,肌瘦面黄,减食少力,令身正直,用草子,男左女右,自脚中指尖量过脚心下,向上至曲踿大纹处截断,却将此草自鼻尖量,从头正中至脊,以草尽处用墨点记,别用草一条,令病人自然合口,量阔狭截断,却将此草于墨点上平摺,两头尽处量穴,灸时随年多灸一壮,(如年三十,灸三十一)累效,(《集效》)[《针灸大全》《医学入门》名之为‘患门穴’]。”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第十):“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葛根续命主之……宜针陷谷,刺厉兑,针陷谷者,去阳明之贼,刺厉兑者,泻阳明经之实也。”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第二十):“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洪大,当灸太溪及昆仑。”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第三十二):“热无度不可止,刺陷骨穴出血。”“骨热不可治,前板齿干燥,当灸百会、大椎。”“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

《医说》(卷十·小儿丹毒):“小儿丹者……其热如火,轻轻着手,则痛不可忍,急为砭出血为上策。”

《儒门事亲》(卷六·二十五):“年六十余岁,身热数日不已,舌根肿起,和舌尖亦肿,肿至满口,比元舌大二倍,一外科以燔针刺其舌两旁下廉泉穴,病势转凶,将至颠。戴人曰:血实者宜决之。以针磨令锋极尖,轻砭之,日砭八九次,血出约一二盏,如此者三次,渐而血少,痛减肿消。”

《脾胃论》(卷中·胃气下溜):“若成痿者,以导湿热;若善多涕,从权治以辛热……其穴在太溪。”

《卫生宝鉴》(卷五·虚中有热治验):“病发热,肌肉消瘦……先灸中脘……又灸气海……又灸三里。”

《针灸四书》(针经指南·标幽赋):“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体热劳嗽而泻魄户。”

《针经指南》(流注八穴):“(足)临泣……手足发热(胃心主)。”“外关……伤寒表热(膀胱)。”“外关……手足发热(三焦)。”

《济生拔粹》(卷二·刺热病汗不出):“夫伤寒热病汗不出者……手阳明有商阳、合谷,手太阳有腕骨、阳谷,足少阳有侠溪,足阳明有厉兑,手厥阴有劳宫。”

《济生拔粹》(卷三·治病直刺诀):“治热劳上气喘满,腰背强痛,刺足太阳经肺俞二穴……次针手太阴经尺泽二穴。”“治风痫热病……刺任脉上脘一穴,次针足阳明经三里二穴。”“治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尺寸脉俱浮,宜刺手阳明经合谷二穴,依前法刺之,候遍体汗出即出针,此穴解表发汗大妙。”“治伤寒四肢热不已,泻手太阴经云门二穴……次针手阳明经肩髃二穴……次太阳经委中二穴,次督脉腰俞一穴。”

《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喉病):“又有一证潮热者,有作寒者,於合谷穴用针,左转发寒,右转发热。”“喉病……又气急者,实热针足三里,虚热灸足三里。”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六十六穴治证):“列缺……伤寒,发热无汗。”“合谷……伤寒发热无汗。”“神门……疟,恶寒发热。”“阴郄……盗汗,小儿骨蒸。”“前谷……伤风,发热无汗。”“内关……伤寒发热。”“外关……发热恶风。”“太冲……发热发寒。”“绝骨……伤寒大热无汗,心疼腹胀,中焦寒热。”“大都……热病遗热不解,足心发热。”“太白……热病无汗,脾胃虚弱。”“厉兑……热病无汗,如疟。”“照海……伤寒发热。”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磐石金直刺秘传):“伤寒一二日,发热如火:曲池(泻)、委中。”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歌):“腹连殗殜骨蒸患,四花一灸可无忧。”“伤寒热病身无汗,细详孔最患无妨。”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歌·又歌):“小儿骨蒸偏历尊。”

外国文献

《医心方》(卷十三·第十四):“五蒸病者……三曰皮蒸……急与芒消一两,日不过三,服之讫,冷水浸手,以熨胁间及腋上,自下第三胁间下腋下空中七壮灸之。”“主骨蒸痃癖气等灸方……夹脐两旁各相去一寸二分,两乳下一夫肋间,灸如前法。”

《医心方》(卷十五·第二):“痈疽……其用冷薄帖者治其热已成,以消热,使不成脓也。”

《医心方》(卷十六·第六):“《救急单验方》疗热毒肿方:取桑树东南根下土,和水作泥饼安肿上,以艾灸之,取热应即止,男女并同。”

[明代文献摘录](含同时代外国文献)

《神应经》(灸四花法):“先令患人平身正立,取一细绳,用蜡蜡之,勿令展缩,以绳头于男左女右脚大拇指端比齐,顺脚底下缠定,引绳至脚跟,直上脚肚,至曲踿中大横纹截断……将先比绳子一头于鼻端上按定,引绳向上,循头缝至脑后,贴肉垂下,当脊骨正中绳头尽处,以墨点记之……却令患人合口,以短蜡绳一头自口左角按定,钩起绳子向上至鼻根,斜下至口右角作厶此样,就齐口角截断,将此绳展令直,摺[一本作折]取中,以墨点记之,将于先脊骨墨点处,以绳子上中心墨点正压脊骨墨点上,两头取,手勿令高下,于绳子两头以墨圈记之,此是二穴也。”

《神应经》(伤寒部):“身热头疼:攒竹、大陵、神门、合谷、鱼际、中渚、液门、少泽、委中、太白。”“身热:陷谷、吕细(足寒至膝乃出针)、三里、复溜、侠溪、公孙、太白、委中、涌泉。”“余热不尽:曲池、三里、合谷。”“大热:曲池、三里、复溜。”

《神应经》(痰喘咳嗽部):“传尸骨蒸肺痿:膏肓、肺俞、四花穴。”

《神应经》(疟疾部):“疟……热多寒少:间使、三里。”

《神应经》(肿胀部):“红瘅:百会、曲池、合谷、三里、委中。”

《神应经》(头面部):“头重身热:肾俞。”

《神应经》(疮毒部):“热风瘾疹:肩髃、曲池、曲泽、环跳、合谷、涌泉。”

《针灸大全》(卷一·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曲池……发热更无休。”[原出《琼瑶神书》(卷三·治病手法歌)]“合谷……疟疾热又寒。”[原出《琼瑶神书》(卷三·治病手法歌)]“合谷……体热身汗出。”[原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天星十一穴歌诀)]“委中……热病不能当。”[原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天星十一穴歌诀)]

《针灸大全》(卷四·八法主治病症):“公孙……肝疟,令人气色苍苍,恶寒发热:中封二穴、肝俞二穴、绝骨二穴。”“公孙……肾疟,令人洒热,腰脊强痛:大钟二穴、肾俞二穴、申脉二穴。”“公孙……疟疾大热不退:间使二穴、百劳一穴、绝骨二穴。”“公孙……疟疾先寒后热:后溪二穴、曲池二穴、劳宫二穴。”“公孙……疟疾先热后寒:曲池二穴、百劳一穴、绝骨二穴。”“公孙……女痨疸,身目俱黄,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关元一穴、肾俞二穴、然谷二穴、至阳一穴。”“后溪……破伤风,因他事搐发,浑身发[原有‘血’字,据《针灸大成》删]热颠强:大敦二穴、合谷二穴、行间二穴、十宣十穴、太阳紫脉[《针灸大成》补注:‘宜锋针出血’]。”“外关……五脏结热,吐血不已:取五脏腧穴,并血会治之,心俞二穴、肝俞二穴、脾俞二穴、肺俞二穴、肾俞二穴、膈俞二穴。”“外关……六腑结热,血妄行不已:取六腑腧,并血会治之,胆俞二穴、胃俞二穴、小肠俞二穴、膀胱俞二穴、三焦俞二穴、大肠俞二穴[《针灸大成》补‘膈俞’二字]。”“列缺……伤风面赤,发热头痛:通里二穴、曲池二穴、绝骨二穴、合谷二穴。”“列缺……伤风,四肢烦热头痛:经渠二穴、曲池二穴、合谷二穴、委中二穴。”“列缺……三焦极热,舌上生疮:关冲二穴、外关二穴、人中一穴、迎香二穴、金津一穴、玉液一穴、地仓二穴。”“列缺……冒暑大热,霍乱吐泻:委中二穴、百劳一[原作二,据义改]穴、中脘一[原作二,据义改]穴、曲池二穴、十宣十穴、三里二穴、合谷二穴。”“列缺……中暑自热,小便不利:阴谷二穴、百劳一[原作二,据义改]穴、中脘一穴、委中二穴、气海一[原作二,据义改]穴、阴陵泉二穴。”“列缺……黑痧,腹痛头疼,发热恶寒,腰背强痛,不能睡卧:百劳一穴、天府二穴、委中二穴、十宣十穴。”“照海……女人血气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皆痛,头目昏沉:百会一穴、膏肓二穴、曲池二穴、合谷二穴、绝骨二穴、肾俞二穴。”“照海……寒湿脚气,发热大痛:太冲二穴、委中二穴、三阴交二穴。”“照海……肾虚,脚气红肿,大热不退:气冲二穴、血海二穴、太溪二穴、公孙二穴、委中二穴、三阴交二穴。”“照海……四肢、面目浮肿,大热不退:人中一穴、合谷二穴、三里二穴、临泣二穴、曲池二穴、三阴交二穴。”

《针灸集书》(卷上·虚损):“中髎、肩井、大椎、肺俞、肾俞、膏肓、三里、、气海、下焦俞等穴……寒热喘满,虚烦口干,传尸骨蒸。”

《针灸集书》(卷上·马丹阳天星十一穴):“曲池穴……伤寒过经余热不止。”“委中穴……热病,风痹,身无汗,脊膂痛肿,于此穴中出血,甚妙,刺者入五分。”“通里穴:治头目眩痛,面赤,热病。”

《针灸集书》(卷上·八法穴治病歌):“手足麻热多惊[先申脉,后后溪]。”

《针灸捷径》(卷之下):“伤寒,发热强:百会、百劳、间使、合谷、后溪、涌泉。”“一切脾寒发疟,先热宜先泻,先寒宜先补,单热泻,单寒补:大椎、脾俞、中管、列缺、合谷、后溪、间使。”

《针灸聚英》(卷一上·手太阴):“云门……伤寒,四肢热不已。”

《针灸聚英》(卷一上·手阳明):“三间……伤寒气热。”“合谷……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手]五里……身黄,时有微热。”“肩髃……伤寒热不已。”

《针灸聚英》(卷一上·足阳明):“三里……伤寒热不已。”

《针灸聚英》(卷一上·手少阴):“少冲……乍寒乍热。”

《针灸聚英》(卷一上·足太阳):“风门……发背痈疽,身热。”“肺俞……劳热。”“膈俞……骨蒸。”“肝俞……热病后目暗泪出。”“胆俞……骨蒸劳热。”“委中……伤寒四肢热。”“委阳……伤寒热甚。”“膏肓俞……如病人已困,不能正坐,当令侧卧,挽上臂,令取穴灸之,又当灸脐下气海、丹田、关元、中极四穴中取一穴,又灸足三里以引火气,实下,主无所不疗,羸瘦虚损,传尸骨蒸。”

《针灸聚英》(卷一下·督脉):“腰俞……伤寒四肢热不已。”“命门……骨蒸。”“大椎……骨热,前板齿燥。”

《针灸聚英》(卷一下·任脉):“中脘……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

《针灸聚英》(卷二·伤寒):“身热恶寒:后溪。”“身热汗出,足厥冷:取大都。”“身热头痛,食不下:取三焦俞。”“身热而喘:取三间。”“身热头痛,汗不出:取曲泉。”“身热进退头痛:取神道、关元、悬颅。”“少阴发热:灸太溪。”“少阴吐[此三字原作‘小便自’,据《伤寒论》改]利,手足不冷,反发热,脉不至,灸少阴太溪穴。”

《针灸聚英》(卷二·杂病):“热病汗不出:商阳、合谷、阳谷、侠溪、厉兑、劳宫、腕骨。”“热无度不止:陷谷,血以泄热。”

《针灸聚英》(卷四上·玉龙赋):“壅热盛乎三焦,关冲最宜。”

《针灸聚英》(卷四上·拦江赋):“申脉能除寒与热,头风偏正及心惊。”

《针灸聚英》(卷四上·肘后歌):“疟疾三日得一发……热多寒少用间使。”“或患伤寒热未收,牙关风壅药难投,项强反张目直视,金针用意列缺求。”“伤寒……热则绝骨泻无忧。”

《针灸聚英》(卷四上·百证赋):“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湿寒湿热下髎定。”“厥寒厥热涌泉清。”“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

《针灸聚英》(卷四下·八法八穴歌):“[手足]痛麻发热拘挛……[足]临泣。”“手足热麻盗汗……外关。”“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针灸聚英》(卷四下·六十六穴歌):“热病汗不出……刺其前谷痊。”“热病厥烦心……阳溪可下针。”“乍寒并乍热,宜向少冲针。”“热病连牙痛,伤寒汗过期……合谷穴中推。”“五脏诸家热,少商针有功。”“汗后多余热,宜针手曲池。”“热病时无汗……中渚刺安康。”“一身如火热……中冲急下针。”“逆气身潮热,烦心唇口干;问君何以治,曲泽下针安。”

《外科理例》(卷一·五十一):“若丹瘤及痈疽,四畔赤焮,疼痛如灼,宜砭石砭之,去血以泄其毒,重者减,轻者消。”

《外科理例》(卷二·八十一):“肿疡……焮痛或不痛及麻木者,邪气盛也,隔蒜灸之。”

《外科理例》(卷三·一百):“风热上壅,头面赤肿,焮痛,饮冷……急砭患处,出黑血盏许。”

《外科理例》(卷三·一百一):“一妇久溃发热,月经过期且少……更灸前穴[肘尖、肩尖]而痊。”

《外科理例》(卷三·一百二):“流注……一人臂患,年余尚硬,饮食少思,朝寒暮热……附子饼灸,两月余脓成,针之。”“流注……一人臂患,出腐骨三块尚不敛,发热作渴,脉浮大而涩……外以附子饼,仅年而差。”“流注……一老伤寒,表邪未尽,股内患肿发热……灸香附饼。”

《外科理例》(卷三·一百四):“囊痈……一人焮肿痛甚,小便涩,发热脉数……脓已成,针之,肿痛悉退。”

《外科理例》(卷四·一百七):“一妇久郁,右乳内结三核,年余不消,朝寒暮热,饮食不甘,此乳岩也……更以木香饼灸[《名医类案》(卷十·乳痈)为‘熨’]之。”“一妇因怒,左乳内肿痛,发热……热止脓成,焮痛,针之……脓大泄。”

《外科理例》(卷四·一百九):“一妇六十,左耳下天容穴间一疔……发热谵语,时时昏沉……就用铍针刺,疮心不痛,周遭再刺十余下,紫黑血出,方知疼痛。”

《外科理例》(卷四·一百十一):“鬓疽……一老肿痛发热,脓清作渴,脉软而涩,此气血俱虚也……或用灸法。”

《外科理例》(卷四·一百十四):“一人脑疽已十余日,面目肿闭,头焮如斗,脉洪数,烦燥饮冷……此脓已成,于颈额肩颊各刺一孔,脓并涌出。”

《外科理例》(卷五·一百十五):“臂疽……一人臂患漏,口干发热,喜脓不清稀,脉来迟缓,灸以豆豉饼。”

《外科理例》(卷五·一百十六):“背疽……一妇素弱,未成脓,大痛发热,予欲隔蒜灸以拔其毒,令自消,不从而殁。”“一宜人年逾六十,发背三日,肉色不变,头如粟许,肩背重,寒热饮冷,脉洪数……又隔蒜灸五十余壮,毒始发,背始轻。”

《外科理例》(卷五·一百十八):“腰疽……一妇年逾二十,腰间突肿寸许,肉色不变,微痛不溃,发热脉大……更以香附饼熨之。”

《外科理例》(卷五·一百十九):“脱疽……一人足指患此,焮痛色赤发热,隔蒜灸之。”

《外科理例》(卷六·一百二十三):“咽喉……肿痛发热便秘者,表里俱实也,宜解表攻里,如症紧急,便刺患处,或刺少商穴。”

《外科理例》(卷七·一百三十二):“一人患丹毒,焮痛便秘,脉数而实……令砭患处去恶血。”

《外科理例》(卷七·一百四十三):“一人患疮疥多在两足,午后痛甚,腿腕筋紫而胀,脉洪大,此血热也,于紫处砭去毒血。”

《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图十五):“大椎:治劳伤虚损,发热……窦太师《针经》名百劳,治诸虚寒热,可灸七壮。”

《名医类案》(卷二·内伤):“一妇年四十余,七月间患脾虚中满,痰嗽发热……薛曰寒淫于内,治以辛热,然药莫能进矣,急用盐、艾、附子炒热,熨脐腹,以散寒回阳,又以口气接其口气,以附子作饼,热贴脐间,一时许神气少苏。”

《名医类案》(卷五·麻木):“一人年七旬,病体热麻,股膝无力……李诊脉,左手洪大而有力,是邪热客于经络之中也……又缪刺四肢,以泻诸阳之本,使十二经络相接,而泄火邪,不旬日而愈。”

《名医类案》(卷六·首风):“菑川王病,召臣意诊脉,曰:蹶上(蹶逆,气上也),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诊如前,所以蹶,头热至肩(《史记》)。”

《名医类案》(卷八·血症):“一壮年患嗽而咯血,发热肌瘦……但使吐多于泻耳,兼灸肺俞……灸五次而愈。”

《名医类案》(卷九·疮疡):“薛己治四明屠寿卿……鼻上发一疮,面肿黯痛……恶寒内热,此毒炽血瘀,药力不能骤敌,乃数砭患处,出紫血,服犀角解毒之剂,翌日,肿痛尤甚,又砭患处与唇上,并刺口内赤脉,各出毒血,再服前药至数剂而愈。”

《名医类案》(卷十·脑项疽):“年逾五十,患脑疽内溃,热渴,头面肿胀如斗,胸背色焮如涂丹,烦热,便秘……针周顶出脓,及用清凉饮。”

《名医类案》(卷直·臀痈):“一男子漫肿而色不变,脉滑数而无力,脓将成矣……乃用攻伐之剂,顿加发热恶寒自汗,用十全大补汤数剂,肿起色赤,针之,仍以大补而愈。”

《名医类案》(卷十二·胎毒):“颈患热毒,溃而脓出,感风发热,翌日头面黯肿,如斗大,两耳厚寸许,此风热上攻,血得热而然,急砭两额出黑血二盏许,次砭面额亦如之,随用清热化毒汤,肿黯十退七八,翌日,又砭各处,血不甚黑,乃止。”

《古今医统大全》(卷七·诸证针灸经穴):“伤寒……身热汗不出:曲池、合谷、厉兑、解溪。”

《古今医统大全》(卷十四·陶氏伤寒十四法):“伤寒热邪传里,服药后用盐炒麸皮一升,将绢包于病人腹上,款款熨之,使药气得热则行,大便易通矣。”

《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相火动为诸证):“热从脚下起入腹者,虚之极也……以附子末津调,贴涌泉穴,引火下行。”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六·灸法):“崔氏四花六穴灸法,专治男妇五劳七伤,气血虚弱,骨蒸潮热。”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一·针灸法):“合谷……治阳明热郁,翳障赤肿,大抵目疾多宜灸此穴,永不再发也。”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三·口疮通治诸剂):“贴脐散,治元气虚而浮阳上攻,口舌生疮不已,吴茱萸、干姜、木鳖子,上为细末,每用五分,冷水调,以纸靥贴脐。”

《薛氏医案》(保婴撮要·卷十一·胎毒发丹):“一小儿患此,砭之而愈,但面赤作呕饮冷……用仙方活命饮。”

《薛氏医案·保婴撮要·卷十一·热毒疮疡》:“肿硬色赤,热毒凝聚也,用活命饮,佐以隔蒜灸。”

《薛氏医案》(保婴撮要·卷十二·时毒):“一小儿肿赤焮痛……脓成针之,肿痛顿减。”

《薛氏医案》(保婴撮要·卷十二·头面疮):“一小儿十三岁,右颊患肿,作痛饮冷……先用托里散二剂,针之。”

《薛氏医案》(保婴撮要·卷十四·便痈):“一小儿疮势已成,用消毒之药,其肿散漫,自汗发热,恶寒少食,此气血虚甚也,用大补汤四剂,针之脓出,肿消。”

《薛氏医案》(保婴撮要·卷十八·痘疔):“一小儿有疔二枚,诸痘焮赤作痒而不贯,先君以针挑破,隔蒜灸至五十余炷而贯,又十余壮而痛止。”“一小儿患痘疔,遍身焮如丹毒,内紫色者三枚,用活命饮、隔蒜灸,其势渐退。”

《薛氏医案》(保婴撮要·卷二十·痘疮痛):“一小儿痘疮焮痛……用隔蒜灸,服活命饮,痛止贯脓。”

《薛氏医案》(钱氏小儿直诀·卷一·丹瘤):“丹瘤之症,因热毒于腠理,搏于气血,发于皮肤……若延及胸背胁腹者为重,须用活命饮,令人用力于各患处遍吮毒血,各聚于一处,急砭出之。”

《薛氏医案》(钱氏小儿直诀·卷一·伤风兼变症治):“小儿伤风发热,鼻塞,或痰壅发搐,多因乳母鼻吹囟门,但服惺惺膏,或用葱头三茎,细切擂烂,以纸寸余,摊葱在上,两掌合葱,待温,贴于囟门,其邪即解,乃去其葱,却用缎绢寸余,涂以面糊,仍贴囟门,永无伤风之患。”

《薛氏医案》(外科发挥·卷三·鬃疽):“一男子因怒后发际肿痛,发热……脓成针之,更以托里消毒药而愈。”

《薛氏医案》(外科发挥·卷三·时毒):“肿甚焮痛者,砭去恶血。”

《薛氏医案》(外科心法·卷四·漏疮):“一男子臀患漏,口干发热,喜脓不清稀,脉来迟缓,以豆豉饼灸。”

《薛氏医案》(外科枢要·卷二·二十):“多骨疽……腿患流注,年余出腐骨少许,午前畏寒,午后发热……外用豆豉饼,诸症渐愈。”

《薛氏医案》(外科枢要·卷三·十三):“脱疽……一男子肿痛色赤,发热作渴,大小便秘结……先用隔蒜灸。”

《薛氏医案》(正体类要·上卷·扑伤之症治验):“瘀血作痛:有一患者,肿痛发热,作渴汗出,余曰:此阴血受伤也,先砭去恶秽,以通壅塞。”

《薛氏医案》(正体类要·上卷·坠跌金伤治验):“瘀血肿痛……窗友黄汝道环跳穴处闪伤,瘀血肿痛,发热作渴,遂砭去瘀血。”

《薛氏医案》(口齿类要·五):“咽喉肿痛,痰涎不利,手足发热,喜冷饮食……刺少商穴……患处出紫血,稍宽。”

《薛氏医案》(疠疡机要·上卷·兼症治法):“其热昼见夜伏,夜见昼止,或去来无定时,或起作无定处,或从脚起者,此无根虚火也……以附子末唾津调,搽涌泉穴。”

《薛氏医案》(疠疡机要·上卷·本症治验):“一男子面赤发紫泡,下体痒痛,午后发热,大便燥黑……刺腿指缝出毒血。”“一儒者脚心或痒痛,或麻痒,或肿胀,二年后身体作痒,渐变疙瘩,发热耳鸣,日晡益盛,此属肾虚也,乃砭刺臂腕腿[据上下文义,当改为‘臂腿腕’]及手足指缝,去其瘀血。”

《医学入门》(卷一·杂病穴法):“一切风寒暑湿邪,头疼发热外关起。”“足太阳疟,先寒后热,汗出不已,刺金门。”“足阳明疟,寒甚久乃热,汗出,喜见火光,刺冲阳。”“一切内伤内关穴,痰火积块退烦潮(兼针三里尤妙)。”

《医学入门》(卷一·治病要穴):“大杼:主遍身发热。”“曲池……疟疾,先寒后热。”“内关……劳热,疟疾。”“患门:主少年阴阳俱虚,面黄体瘦,饮食无味,咳嗽遗精,潮热盗汗……初病即依法灸之,无有不效。”“华佗云:风虚冷热,惟有虚者不宜灸;但方书又云,虚损痨瘵,只宜早灸膏肓四花,乃虚损未成之际。如瘦弱兼火,虽灸亦只宜灸内关、三里,以散其痰火,早年欲作阴火,不宜灸,论而未果。”

《医学纲目》(卷五·痨瘵骨蒸热):“(《撮要》)治骨蒸劳热:膏肓、三里。”“痨瘵骨蒸……(《撮要》)又法:鸠尾(灸二七壮,补之)。”

《医学纲目》(卷十·中深半身不收):“如身热无汗,不恶寒者……宜针陷谷,刺厉兑……阳明中风也。”

《医学纲目》(卷十七·盗汗):“虚损盗汗劳热……百劳、肺俞。”

《医学纲目》(卷二十一·痞):“假令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足太阳膀胱受病,当治阳井至阴是也。”

《医学纲目》(卷二十一·不能食):“(东)三焦停水,气攻不食,身黄微热,胃中有寒故也:维道、中封、胃俞、肾俞。”“(《撮》)三焦邪热,不嗜饮食:关元(一分,沿皮向后三分,灸)。”

《医学纲目》(卷三十·太阳病发热续法):“(《密》)遍身发热如火,狂言妄语气虚者,补手三里,气实者,泻足三里。”“(《集》)伤寒大热不退:曲池(泻)、绝骨(补)。”

《奇经八脉考》(二为病):“阴……阴病则热,可灸照海、阳陵泉。”

《经络全书》(齿):“《针经》曰:上齿痛,喜寒而恶热,取足阳明之原冲阳穴。”

《经络全书》(季胁):“不能食而热,可灸章门。”

《杨敬斋针灸全书》(下卷):“伤寒发热:大椎、合谷、中冲。”“伤寒恶寒发热:外关、合谷、内庭、申脉。”“伤寒大热不退:曲池、合谷、少泽、委中、绝骨、复溜。”“伤寒热退再发:百劳、风门、曲池、合谷、委中、绝骨。”“伤寒热病:间使、三间、关冲、少冲、合谷、曲池、委中、太溪。”“杂病大寒大热:风池、百劳、肺俞、膈俞、三焦俞、复溜、大杼、风门、关冲、少冲、水道、[足]临泣。”[以上六条均原出《针灸捷径》(卷之下)]

《针灸大成》(卷三·玉龙歌):“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以上三条均原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

《针灸大成》(卷三·胜玉歌):“五疟寒多热更多,间使大杼真妙穴。”

《针灸大成》(卷五·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弃衣骤步身中热……冲阳、公孙。”“目不明兮发热狂……太溪、飞扬。”

《针灸大成》(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列缺……伤寒发热:曲差、内关、列缺、经渠、合谷。”“照海……五心烦热:内关、涌泉、十宣、大陵、合谷、四花。”

《针灸大成》(卷六·手太阴):“尺泽……劳热。”

《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第七十三. 疟,先寒后热:绝骨、百会、膏肓、合谷。”“第七十四. 疟,先热后寒:曲池(先补后泻)、绝骨(先泻后补)、膏肓、百劳。”“第七十五. 疟……热多寒少:后溪、间使、百劳、曲池。”“第九十九. 五心烦热,头目昏沉:合谷、百劳、中泉、心俞、劳宫、涌泉……复刺后穴:少商、曲池、肩井、心俞。”“第一百十三. 伤寒大热不退:曲池、绝骨、三里、大椎、涌泉、合谷(俱宜泻)。”“第一百十四. 伤寒热退后余热:风门、合谷、行间、绝骨。”[本条原出《医学纲目》(卷三十·太阳病)]

《针灸大成》(卷九·崔氏取四花穴法):“崔氏四花穴法:治男妇五劳七伤,气虚血弱,骨蒸潮热。”

《针灸大成》(卷九·医案):“患痰火炽盛,手臂难伸……针肩髃……复灸肺俞穴。”“患痢兼吐血不止,身热咳嗽……脐中一块,高起如拳大……急针气海,更灸至五十壮而苏,其块即散,痛即止。”“崩不止,身热骨痛,烦躁病笃……灸膏肓、三里而愈。”

《针方六集》(纷署集·第五):“[头]窍阴……骨蒸劳热。”

《针方六集》(纷署集·第七):“大椎……骨蒸发热。”“大椎……诸虚潮热。”

《针方六集》(纷署集·第八):“大杼……骨痿骨蒸。”

《针方六集》(纷署集·第九):“魂门……体热劳嗽。”

《针方六集》(纷署集·第十六):“屋翳……阳明湿热水肿。”

《针方六集》(纷署集·第二十三):“鱼际……肤热。”

《针方六集》(纷署集·第三十一):“复溜……骨蒸寒热。”

《针方六集》(纷署集·第三十三):“侠溪……脚气烦热。”“悬钟……治伤寒发热不退,针曲池穴,泄此穴良。”

《针方六集》(兼罗集·第三十五):“间使……[治疟疾]先寒后热,先补后泻;先热后寒,先泻后补;热多单泻。”

《针方六集》(兼罗集·第三十八):“关冲……治三焦邪热,单泻……应穴支沟。”

《针方六集》(兼罗集·第五十一):“百劳穴在背中行第一椎陷者中……发热,单泻……应穴肺俞。”

《经络汇编》(手少阴心经):“手少阴经心,其见证也……身热,腹痛而悲。”

《经络汇编》(足厥阴肝经):“足厥阴经肝,其见证也……四肢满闷挺长,热。”

《类经图翼》(卷六·手阳明):“三间……治身热气喘,口干目急。”“冲阳……胃疟先寒后热,喜见日月光,得火乃快然者,于方热时刺之,出血立寒。”

《类经图翼》(卷六·手太阳):“腕骨……浑身热盛,先补后泻。”

《类经图翼》(卷七·足太阳):“肺俞……主泻五藏之热。”“肺俞……骨蒸虚劳,可灸十四壮。”[本条原出《神农皇帝针灸图》十二图]“心俞……主泻五藏之热。”“膈俞……此血会也,诸血病者,皆宜灸之……血热妄行。”“肝俞……主泻五藏之热。”“脾俞……烦热嗜卧。”“脾俞……泻五藏之热。”“肾俞……泻五藏之热。”“魄户……治虚劳发热,可灸十四壮。”[本条原出《神农皇帝针灸图》十三图]“膏肓俞……痰火发狂健忘。”

《类经图翼》(卷七·手厥阴):“间使……治热病频哕。”

《类经图翼》(卷七·手少阳):“关冲……久热不去。”“支沟……凡三焦相火炽盛,及大便不通,胁肋疼痛者,俱宜泻之。”

《类经图翼》(卷八·任脉):“上脘……治风痫热病。”

《类经图翼》(卷八·督脉):“中枢……此穴能退热进饮食,可灸三壮,常用常效。”“陶道……此穴善退骨蒸之热。”“大椎……能泻胸中之热及诸热气。”“大椎……治热不至肩。”

《类经图翼》(卷十·奇俞类集):“崔氏四花六穴:凡男妇五劳七伤,气血虚损,骨蒸潮热……亦宜灸足三里泻火方妙。愚按前法,灸脊旁四穴,上二穴近五椎,心俞也;下二穴近九椎,肝俞也。”[原出《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崔氏四花六穴并辨)]

《类经图翼》(卷十一·伤寒):“头疼身热:二间、合谷、神道、风池、期门、间使、足三里。”“余热:曲池、间使、后溪。”

《类经图翼》(卷十一·虚痨):“骨蒸寒热夜热:百劳、膏肓、肺俞、魄户、脾俞、肾俞、四花穴、间使、足三里。”

《类经图翼》(卷十一·疟疾):“疟疾:后溪,先寒后热。”

《类经图翼》(卷十一·外科):“热毒:大陵。”

《循经考穴编》(手太阴):“少商……宜刺一分,治皮卧针向上三分,以宣泄脏热,或棱针出血亦妙。”

《循经考穴编》(手阳明):“下廉……发热无时,名曰髓干。盖大肠主津液,若液干,则肘臂痛而发热,此穴主之。”

《循经考穴编》(足阳明):“冲阳……热病寒疟。”

《循经考穴编》(手少阴):“阴郄……骨蒸盗汗。”

《循经考穴编》(足太阳):“攒竹……宜棱针刺之,宣泄诸阳之热,若三度刺,目当大明。”“三焦俞……此穴能生津液,若三焦热壅……宜单泻之。”“大肠俞……主脏腑邪热。”“……虚烦劳热。”

《循经考穴编》(足少阴):“腧府……亦治骨蒸,及妇人血热妄行。”

《循经考穴编》(手厥阴):“郄门……五心烦热。”

《循经考穴编》(手少阳):“会宗……主三焦邪热上壅。”

《循经考穴编》(督脉):“灵台……骨蒸劳瘵。”“上星……棱针出血,能宣泄诸阳热气。”

《循经考穴编》(任脉):“上脘……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立愈。”

外国文献

《东医宝鉴》(杂病篇三·寒):“伤寒大热不止,取曲池泻,绝骨补,陷谷(出血),八关大刺(十指间出血)(易老)。”

《东医宝鉴》(杂病篇三·火):“骨蒸劳热,形气未脱者,灸崔氏四花穴,无有不安(《正传》)。”“身热如火,足冷如冰,灸阳辅(易老)。”

《东医宝鉴》(杂病篇四·内伤):“三焦邪热,不嗜食,取关元。”

[清代文献摘录](含同时代外国文献)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秋夫疗鬼十三针):“舌缝中间出紫血,身重、舌肿难言、心经邪热,出为妙。”

《太乙神针》(正面穴道证治):“热病腹鸣……针上脘穴。”“伤寒余热不尽,举体痛痒如虫啮,皮脱……针曲池穴。”

《太乙神针》(背面穴道证治):“大椎……五劳七伤[此四字一本作“劳疾”二字],遍身发热。”“身柱……瘛疭发热[《育麟益寿万应神针》补:环跳穴、膏肓穴]。”“肺俞……传尸骨蒸。”“肾俞……身热,耳聋[《育麟益寿万应神针》补:环跳穴、阳陵穴、三阴交穴、涌泉穴]。”“骨蒸劳热……并诸血症,针胆俞穴。”

《医宗金鉴》(卷七十九·十二经表里原络总歌):“心经原络应刺病……热烦好笑善忘惊。”“肾经原络应刺病……唾血渴热两足寒。”

《医宗金鉴》(卷八十五·头部主病):“百会……痰火癫痫。”“大杼主刺身发热。”

《医宗金鉴》(卷八十五·手部主病):“尺泽……伤寒热病汗不解。”“通里主治温热病。”“曲泽……身热烦渴肘掣疼。”“内关……劳热疟疾审补泻,金针抽动立时宁。”“阳溪主治诸热证,瘾疹痂疥亦当针。”“曲池……兼治一切疟疾病,先寒后热自然平。”“外关主治藏府热。”“支沟……能泻三焦相火盛。”

《医宗金鉴》(卷八十五·足部主病):“大都主治温热病。”“然谷……疝气温疟多渴热。”“侠溪……伤寒热病汗难出。”“[足]窍阴……咳不得息热躁烦。”

《续名医类案》(卷三·温病):“身热自汗,或乍寒,倦卧懒言,手足心热,日轻夜重……杂进寒凉解毒等剂,势垂危……但以附子作饼,热贴脐上时许,便觉稍安矣。”

《续名医类案》(卷六·瘴):“治瘴法,宜温中固下,升降阴阳,及灸中脘、气海、三里、或灸大指及第五指,皆能止热。”“瘴疾吐下,皆不可治,治之法,惟灸中脘、气海、三里三处,并灸大指,再用针多刺头额及上唇,令多出血;又以楮叶擦其舌,令出血;然后用药解楮叶之毒,内热即除,瘴毒自消矣。”

《续名医类案》(卷十·痞):“年廿六,生痞块已十年,在脐上,月事先期,夜则五心发热,火嘈膨闷,忽一日痞做声,上行至心下,则闷痛欲绝,为针上脘,痞下而痛定,然脐旁动气不息,复针天枢穴,动气少止。”

《续名医类案》(卷十一·虚损):“一人年三十余,积病而多欲,遂起热兼旬……随灸百劳、膏肓二穴。”

《续名医类案》(卷十七·耳):“素有火症,两耳肿痛,系少阳风热,劝延针灸科,刺听会、合谷、临泣寻愈。”

《续名医类案》(卷十八·咽喉):“太守叶咽喉肿痛,痰涎不利,手足发热……刺少商穴,喉少宽,痰从鼻出如胶,患处出紫血稍宽,五七日咳出秽脓而愈。”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二·邪祟):“鬼身,异名舌缝是也,针入舌缝中间一分,出紫血,治身肿难言,心经邪热,微出血便效。”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七·腰痛):“一儿年十四,痘后腰脊痛不能俯仰,午后潮热,此骨髓枯,少水不胜火,肾气热也,灸昆仑穴、申脉穴各三壮。”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二·发背):“一男子背患毒,焮痛,饮冷发热,多汗便秘,谵语……脓成开之。”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痃癖):“年七十有三……忽左胯肿痛,憎寒作热……验痛处红肿如匏,按之烙手,此便毒也……今其色青中隐黑,脓成久矣,乃令外科针之,出青黑脓五六碗。”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四·疣):“大行时疫,人多湿热病,若伤寒,头疼发热不恶寒……前后胸背渐长数十瘤,如核桃大,其皮甚薄,以针挑破,每瘤出虱数千,遍抓四处,人人寒禁,莫敢近视,瘤破虱出调服,后人仿此俱愈。”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四·流注):“凡痈溃发热恶寒,皆属气血虚甚……遂以十全大补加香附、陈皮,三十余剂始针之,出白脓二碗,仍用前药倍参,及以豆豉饼灸之,渐愈。”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五·疠风):“一男子赤痛热渴,脓水淋漓,心烦掌热……却行砭刺,外邪渐退。”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六·天泡疮):“一小儿患此症,焮痛发热,脉浮数,挑去毒水,以黄柏、滑石末敷之。”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六·杖伤):“一人杖后,发热烦躁……忽牙关紧急,患处作痛,始针去脓血,即安也。”“有一人杖后,臀腿胀痛,发热烦躁,刺去死血,胀痛少宽。”“一人杖后,寒热口干……此脓内焮,类破伤风也,遂砭去之,即安。”“一人杖后……此症若脓瘀内焮者,宜针之。”

《重楼玉钥》(卷上·喉风三十六症):“双搭颊风……初起面颊两边红肿,发热恶寒……宜用破皮针出血,不可针挑深。”“粟房风……初起发热,满面红肿,先如粟米黄疮,日久合成大泡……凡初起不可针破,俟合成大泡,以针口向下挑出脓血,自效。”

《周氏经络大全》(经络分说·十二):“足三里……伤寒转热不疹,针两穴。”

《针灸易学》(卷上·五脏俞穴):“凡病治于外寒,终归外热,治在背之各脏俞穴,即暑湿燥火,亦取背上各俞穴。”

《针灸易学》(卷下):“猴腰翻,其形蹶跌壅心,发热呕吐,胳捞肢内有紫泡。治法,用针刺破紫泡,即愈。”

《采艾编翼》(卷一·肺经综要):“孔最:热病汗不出。”

《采艾编翼》(卷一·膀胱经综要):“委中:热病,不屈伸,取血俞。”

《采艾编翼》(卷一·心包经综要):“本经[心包经]配三焦,多治热。”

《采艾编翼》(卷一·三焦经综要):“支沟:热病不汗。”

《采艾编翼》(卷一·经脉主治要穴诀):“合谷曲池热病并。”“久疟热病除。”

《采艾编翼》(卷二·中风):“退火补虚:足三里。”

《采艾编翼》(卷二·痉痓):“热,肝俞、脾俞、膀胱俞,三穴择用。”

《采艾编翼》(卷二·厥病):“诸阳之热:后顶。”

《采艾编翼》(卷二·伤寒):“少阳,尺寸俱弦,热留烦闷,闷宜和解,绝骨、阳陵泉、京门。”“热病汗不出,加孔最、风池。”“身热恶寒,加后溪。”“大热谵语,加大陵、大柱。”

《采艾编翼》(卷二·中寒):“余热不尽,曲池。”

《采艾编翼》(卷二·热症):“热症,即伤寒冒[原作胃,据义改]热:曲差、脑空、玄厘、大杼、命门、肾俞、后顶、太白、阳溪、少冲、通里、三间、上脘、廉泉、曲泉、上星、玄颅、孔最、前谷、腕骨、风池、大都、后溪、窍阴、章门、神门、大陵、涌泉。”“身热头痛:曲差。”“诸阳之热:后顶。”“心烦渴:太白。”“热喘[原作踹,据义改]:三间。”“热而痛:曲泉。”“汗不出:上星。”“温病不汗:风池。”“身热汗出足冷:大都。”“恶寒:后溪。”“手足烦热:窍阴。”

《采艾编翼》(卷二·疟症):“间使:此穴截热。”

《采艾编翼》(卷二·痢疾):“下痢,发热不退,乃肠胃有邪风,加三间、尺泽、解溪、上廉。”“下痢,发热便闭,乃表里有实热,加三间、尺泽、大肠俞、大溪、曲泉。”

《采艾编翼》(卷二·泄泻):“足三里:退热补虚。”

《采艾编翼》(卷二·头部):“[头痛]阳明,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大迎、丰隆、解溪。”

《采艾编翼》(卷二·外科·痈疽):“凡手指及诸处,疮将发,觉痒不可忍,身热恶寒,或麻木,此极毒之疮,一时医药不便,急用针刺破痒处,挤出恶血数次,忽口含凉水嘬之,必吮至痒痛皆止,即好。”

《针灸逢源》(卷五·中风门):“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针陷谷,去阳明之贼,针厉兑,泻阳明经之实热。”

《针灸逢源》(卷五·伤寒热病门):“头痛身热:风池、风府、上星、攒竹、悬颅、商阳、鱼际、神道、期门、足三里、陷谷、太溪(一名吕细)。”“热无度,汗不出:陷谷(泄阳明之热)。”“余热不尽:曲池、间使、合谷、后溪。”

《针灸逢源》(卷五·瘟疫):“瘟疫六七日不解,以致热入血室,发黄身如烟熏,目如金色,口燥而热结砭刺曲池出恶血,或用锋针刺肘中曲泽之大络,使邪毒随恶血而出,极效。”

《针灸逢源》(卷五·疟疾):“久疟,热多寒少:间使、太溪、丘墟。”

《针灸逢源》(卷五·虚劳门):“骨蒸寒热……肺俞、膏肓俞、足三里。四花穴,令病人平身正立,用草一条约长三四尺,一头与足中指端(一作大指)比齐,顺脚心至后跟贴肉直上,比至曲大纹截断……又取短草一条双折,按定鼻柱根,左右分开,至两口角截断,如人字样,展直取中,横加于背脊墨点上,两边草尽处为第一次,应灸二穴,即五椎心俞……又取前所量足之草中折,正按结喉上,其草两头垂脊间,至尽处以墨点记,次以前所量短草,亦如前法横加于墨点上,两旁草尽处为第二次应灸二穴,即七椎膈俞……初灸七壮或二七壮,三七壮,再灸膏肓二穴。”

《针灸逢源》(卷五·目病):“怕热羞明……行间。”

《针灸逢源》(卷五·耳病):“新聋多热,取少阳、阳明。”

《针灸逢源》(卷五·痈疽门):“荣主身热,疮赤色。”

《针灸逢源》(卷五·八穴主客证治歌):“伤寒盗汗热难捐……外关。”

《针灸内篇》(手太阴肺经络):“鱼际……治虚热。”

《针灸内篇》(手太阳小肠络):“前谷……热病无汗。”

《针灸内篇》(手阳明大肠络):“阳溪……热病。”“温溜……身热,头疼。”

《针灸内篇》(足太阳膀胱络):“曲差……身热。”“……五心烦热。”“委阳……头疼身热,飞尸。”

《针灸内篇》(足少阳胆经络):“悬厘……热病。”“目窗……治诸阳之热。”

《针灸内篇》(足阳明胃经络):“水道……治三焦热。”

《针灸内篇》(督脉经络):“哑门……治阳气热盛。”“大椎……治五劳七伤,遍身发热,疟疾。”“灵台……治热病,温疟无汗。”“命门……治头疼如破,身热如火。”

《针灸内篇》(任脉经络):“关元……身热,头疼。”

《太乙离火感应神针》:“肩髃……风热瘾疹。”

《神灸经纶》(卷三·证治本义):“躁热皆冲脉逆也。”

《神灸经纶》(卷三·伤寒宜灸):“伤寒发热,烦燥口干,灸曲泽、阴窍。”“遍身发热:百劳。”

《神灸经纶》(卷三·身部证治):“诸虚劳热:气海、关元、膏肓、足三里、内关。”“内关治劳热良。”

《神灸经纶》(卷四·外科证治):“心疽,当心两乳之中,先热后寒,赤肿引背痛:阴谷。”“侵脑,在目锐眦穴中,发下一寸,其症寒战发热,双目痛:支正。”

《太乙神针集解》(足太阳膀胱经穴):“肝俞……骨蒸劳热。”“肾俞……身热。”

《针灸集成》(卷二·头面部):“欲泻诸阳之气,先刺百会,次引诸阳热气,使之下行,比之如开砚滴之上孔也。”“若热极不能下气者,以绸系颈,则头额太阳及当阳血络自现,即以三棱针贯刺其血络,弃血如粪,神效。”

《针灸集成》(卷二·心胸):“心悲恐烦热:神门、大陵、鱼际、通里、太渊、公孙、肺俞、隐白、三阴交、阴陵泉。”

《针灸集成》(卷二·脚膝):“鹤膝风……身热痛,中脘、委中、风池并针,神效。”“肌肤温,而病人自言,寒冷不可忍者:是气不通也,即针十宣、八邪穴,立效,一身同然。”

《针灸集成》(卷二·食不化):“饮食困惫,四肢怠惰,烦热嗜卧:脾俞、然谷、肾俞、解溪。”

《针灸集成》(卷二·疮肿):“肺痈:胸胁引痛,呼吸喘促,身热如火,咳嗽唾痰,不能饮食,昼歇夜剧,即灸骑竹马穴七壮,尺泽、太渊、内关、神门,并针刺通气,以泄毒气;若不愈,更灸骑竹马穴七壮……已脓矣,即以边刃大针,刺破痛边,乳旁腋下向前肋间,使之出脓,后即插纸燃,插与拔,逐日行之,使不塞孔。”“热风瘾疹:曲池、曲泽、合谷、列缺、肺俞、鱼际、神门、内关。”

《针灸集成》(卷二·汗部):“身热如火汗不出:命门、中脘、胆俞、孔最三壮,肺俞、太溪、合谷、支沟。”

《针灸集成》(卷二·伤寒及瘟疫):“伤寒犯色:发热,饮食咽塞而还出鼻孔。然谷针,使之饮食即吞,神效。”“阴症伤寒弥留,不能退热:乃中气不足之致,脐中百壮,不愈加灸五十壮,或填盐炼脐。”

《针灸集成》(卷二·伤寒及瘟疫):“余热未尽:曲池、合谷、太冲、下三里、内庭。”“热病烦心,足寒多汗:先针然谷、太溪、行间,皆补。”“热病烦心,汗不出:中冲、劳宫、少冲、关冲、大陵、阳溪、曲泽、孔最,三壮至五壮,即汗。”“热病极热,头痛引饮三日:以柔索缠肩下臂上,左右尺泽穴上下青络血,贯刺多出血,弃如粪汁,神效,出血与汗出同,故也。”“虾蟆瘟……瘟热大炽,咽肿闭塞,口噤不语、不食,颔下也肿……急以三棱针,贯刺头额上当阳血络及太阳血络,多出恶血,继以绸系其肩下臑上,即针刺左右尺泽大小血络及委中血络,并弃血如粪,则不日而饮水,神效。大头瘟……治法如上。”

《针灸集成》(卷二·呕吐):“呕吐,乍寒乍热,心烦:中脘、商丘、大椎、中冲、胆俞、绝骨。”

《刺疔捷法》(治疔歌):“迎香疔刺商阳穴,合谷曲池尾骶决,地合百劳与天庭,阳明热毒即除灭。”“耳门疔属三焦火,肩井合谷刺甚妥,腕后外关与关冲,中冲穴内刺亦可。”

《灸法秘传》(劳伤):“骨蒸劳热,药石乏效者,先灸大椎,并灸胆俞。”“久嗽劳热者,灸肺俞。”

《灸法秘传》(伤寒):“伤寒……余热解不尽者,当灸曲池可也。”

《灸法秘传》(热病):“热病……当灸上脘。若烦闷者,须灸行间。”

《灸法秘传》(疹病):“风疹、热疹宜乎合谷、环跳。”

《痧惊合璧》:“弱症兼痧:劳弱之症……烦躁发热,且治其痧,方可治本病……左腿弯有青筋数条,故昏迷痰喘,先刺其痧筋,出其毒血,倍用宝花散,微冷饮之。”“卷螺痧:刺印堂一针,刺两嘴角一针,刺承浆一针(即下唇髭须处),刺舌尖一针,并舌下两旁紫筋,刺膻中穴一针,刺大指缝叉口一针。此症舌卷面红,满口痰涎壅盛,气急肚痛身热。”“经期发热,鼻血如珠,昏迷沉重,肚腹作胀,延余诊之,脉伏兼痧而经逆者也,宏先善放痧,刺腿弯两针,出紫黑毒血,不愈,余用桃仁、红花、独活、细辛、山查、香附、青皮、童便饮之,经行调理而愈。”“喘惊症:小儿喘气似风症,潮热如同火上蒸,饮食受寒风呛乳,脐下三火气和平。”“苏厥惊症:今有小儿发热发寒,而且啼哭,一时死去,渐渐醒来,或两手竖起,惊撺不定,或乍时听喊,此因物受吓故也,将两乳上离一指用二火,脚复下离一指用三火,两脚心各用一火(手足脚心分左右)。”“吐泻惊症:乳食不纳兼恶心,腹胀热还如火熏,乳上心下脐上下,灸治洗浴效如神。”“蛇舌惊症:小儿将舌缩又伸,发热烦躁不转睛,莫论男女人中灸,洗浴出汗即安宁。”“哑风惊症:今有小儿忽然昏去,不哭不语,遍身发热,手足不动,十分沉重,原因饮食之时惊吓得病……将男左女右顶后一火离三指,人中一火,手足背上大指交骨处俱一火,治迟者不可救。”“猛行惊症:夜眠咬牙睡中醒,发热身撺哭又惊,两耳垂下离指半,印堂一炷即安宁。”“痴眠惊症:今有小儿发热眼涩,贪眠不醒,及醒又睡……将男左女右耳垂下离一指,用火一炷即安然。”“老鸦惊症:今有小儿时当咳嗽啾唧,啼哭不眠,肚腹胞胀,日夜发热不安……将男左女右乳上离一指,用火一炷,如不能转而作眼反变惊悸,心与脐下各离一指,俱用一火。”“兔儿惊症:今有小儿乳食不纳,发寒发热,恶心呕吐,肚腹膨胀,指弹如水响一般……将男左女右乳上、心下、脐上下各一火,手足心及肘俱一火。”“尪羸惊症:今有小儿饮食如常加倍,身瘦面黄,皮寒内热,[骨蒸]……攒心、攒脐俱离一指,各四火。”“扳春惊症:今有小儿遍身发热,气急咳嗽,头仰在后,唇紫目定,不论男女,两手伸开,对中一火,心上下两火,攒脐四火,俱离一指,背后当心上下各一火。”“摇摆惊症:今有小儿遍身发热,不思乳食,[腹时疼],睡梦中手足惊指,又贪睡不语,此因跌扑受吓所致,将两手足掌边大指高骨处火一炷,心下离一指一火,脐上下左右俱离一指,各一火。”“足摆惊症:今有小儿遍身发热,睡卧中忽然惊哭,叫喊不已,以致手足齐战,此因被吓得病,不论男女,将两手足大指高骨处、两肘、两膝俱用各一火,乳上、脐下俱离一指,各灸一火。”“风寒惊症:今有小儿发热,一时肚腹胀痛,嗽唧不已……将两手足虎口及掌心、脚心、脐上下离一指处,各一火。”“猴厥惊症:今有小儿忽然双目不动,口中不语,十分沉重,[冷热相兼]……将两手足大指高骨处、两手肘、两脚膝俱各灸一火,心下、脐下俱离一指,各一火。”“鼻塞惊症:今有小儿鼻孔闭塞,出气如喘,[发热],此因感冒风寒,当顶门一火,鼻孔左右二火,心窝上下二火。”“烂风惊症:今有小儿遍身火起浮烂,治用可将黄柏煎水,待温洗刷即消散,忌久油火。”“牛舌惊症:今有小儿遍身发热,舌头伸出口外两边,不时进出,死如牛舌一般,[哭肚疼],此因被打受吓之故,当顶门一火,两腮二火。”“尖梦惊症:今有小儿肚痛,啼哭啉啷,发热,睡着手足惊撺……两乳旁、两脚[膝]胯、两手[足]虎口、心下、脐下离一指,各一火。”“霍肠惊症:今有小儿肚腹饱胀,疼痛不止,发热啼哭……乳旁一火,心下一火,脐上下左右俱离一指四火。”“抽肠惊症:今有小儿遍身发热,叫喊腹痛,肚子郝上郝下,气甚喘急……男左女右,乳旁一火,当心一火,[两肋],脐上下俱离一指,二火。”“肿头惊症:今有小儿发热,头肿身不肿,唇紫腹痛,此因被热太过,当顶一火,耳垂、脐下各一火,对心一火[前心一火后三重]。”“吐血惊症:今有小儿口中吐血,发热身瘦[乳食少思痛腹中],此因饮食感受风寒,延久成痨,印堂一火,乳旁上居中一火,心上下左右一火[攒脐治]。”“蛇窝惊症:小儿发热眼眶青,原因乳食受风惊,两手大指高节处,一灸能令儿病轻。”

《小儿烧针法》(乌鸦惊):“此症因哺乳被唬,或吃食物致伤脾胃,大叫一声一厥,眼闭,一掣一跳,闻响即惊,此乃心经有热,烧囟门四点,两口角二点,两肘及手掌心各一点,解溪穴各烧一点,鼻梁上印堂烧一点。”

《小儿烧针法》(肚胀夜啼惊):“此症肚胀如鼓,青筋现露,哭声大叫,一哭一厥,手足热跳,用生姜、潮粉渣、桃皮、飞盐推之,用灯火烧眉心一点,两太阳穴各一点,囟门四点,平心三点,烧脐四点,即愈。”

《小儿烧针法》(潮热惊):“此因失饥伤饱,饮食不纳,脾胃虚弱,身体发热,手足向后乱舞,用灯火烧两手鱼际穴各一点,两虎口各一点,烧脐四点,即好。”

《小儿烧针法》(鹰爪惊):“此症因喂乳受惊,夜眠受唬,致手爪入衣,头仰上,大哭大叫,捏拳,身上发寒,此乃肺经热也,用灯火烧眉心,两太阳穴各一点,两手掌心各一点,涌泉穴各一点,烧脐四点,大敦后灸一点,即好。”

外国文献

《针灸则》(七十穴·手足部):“少商……手臂身热。”

《名家灸选三编》(缓治病·虚劳骨蒸):“治骨蒸劳瘵法(一医家传):先以蜡绳度男左女右,足大拇指端比齐,令其顺脚心至后跟踏定,却引绳向后,从足跟、足肚,贴肉直上,比至膝湾曲腘中大横纹截断;次令病者平身正坐,解发分顶,中露头缝,取所比蜡绳,一头齐鼻端按定,引绳向上,循头缝、项背,贴肉垂下,至绳头尽处,以墨点记是穴;次别以一绳比量男左女右,从五指本节至指端,先以绳头从大指比,次第至小指,每指以墨记绳讫,当绳头于脊中,初点墨上垂下,即当蜡绳每指墨记之处,假以墨点脊中(非是穴);次以同身寸亦当脊中最下假点,垂下尽处点记(是穴);次当每五指假点各开五分,第一指,男灸左旁,第二指,灸右旁,以下三穴准之,女则反之,都七穴点记毕,当以所比之蜡绳,投弃川流,又灸之,则当有虫下,亦须投去川流云。又法,名新四穴(一医家传):先当七椎、九椎节下间点记,次当二穴中间左右二穴点记,要两旁开与上下二穴方正。又法(竹田家古传):十一俞、章门、五俞、十四俞、四华穴,右同时下火。”

[民国前期文献摘录]

《西法针灸》(第三章·第一节):“扁桃腺炎……扁桃腺肿胀发痛,咽下困难,口角流涎,甚者发热……单纯者用含漱剂,颈部卷湿温绷带,扁桃腺部,施针术按摩术。”“盲肠炎……右肠骨窝部作痛殊剧,恶寒发热……以均匀之手势,徐徐按摩腹部,并于下列之部针之:巨阙、上脘、天枢、大横、腹结、气冲、章门、承山、膀胱俞。”“腹膜炎……恶寒发热,烦渴呕吐,腹部剧痛,紧张膨满……须先令病者仰卧静息,少腹施冰罨法,此病之痛者,即微触亦疼痛不堪,故难施按摩术,针术苟非纯熟者,亦不得妄刺,其可针之部位则如下:上脘、公孙、三里(足)、水分、内庭、章门、关元、期门、肝俞、幽门、天枢、阴都、承山。”

《西法针灸》(第三章·第六节):“急性肾脏炎……恶寒战栗,发热头痛,肾脏部疼痛……宜灸下列之部:期门、风池、天枢、肾俞、石门、关元、章门、脾俞、肝俞、膀胱俞、痞根。”

《西法针灸》(第三章·第七节):“脑膜炎……恶寒战栗,体温暴升,头痛眩晕,谵语昏睡,呕吐痉挛,牙关紧急……头部施冰罨法,后于下列之部针之:哑门、风府、风门、心俞、印堂、百会、人中(人事不省之时,乃针此穴)、中冲、大敦、隐白,灸法亦佳,但须在下列之部:心俞、章门、天枢、神阙、气海。”

《针灸秘授全书》(头风眼花):“若头痛如破,身热骨蒸:灸命门。”

《针灸秘授全书》(头风头痛脑痛):“若头痛如破,身热如火:命门。”

《针灸秘授全书》(伤寒发热头痛):“伤寒,发热头痛:侠溪、神道、后溪、通里、命门、灸合谷、刺至阴。”

《针灸秘授全书》(身热骨痛一):“身热骨痛:中冲、大陵、后溪、大杼、大椎。”

《针灸秘授全书》(身热骨痛二):“身热骨痛:命门、膏肓、三里、大陵、刺中冲。”

《针灸秘授全书》(热极妄语):“热极妄语:灸身柱、风池,又神庭(禁灸),刺头维。”

《针灸秘授全书》(寒热(即疟疾)):“先寒后热:绝骨、膏肓、百会、合谷、后溪、公孙、侠溪。”“热多寒少:内关、后溪、间使、百劳、曲池、然谷。”

《针灸秘授全书》(骨蒸痨热):“骨蒸痨热:重膈俞、次之膏肓(此穴灸后,宜灸足三里,引火于下,以固其本)、又次胆俞、刺中冲、大椎。”

《针灸秘授全书》(痰火):“痰火:肩髃、肺俞、劳宫(肩肺二穴,清痰降火)。”

《针灸秘授全书》(鹅掌疯):“灸劳宫,此穴惟痰火、口疮、手疮,俱有灵验。”

《针灸简易》(放痧分经诀):“遍体热燥不衣被,手少阳痧三焦分(放手无名指)。”

《针灸简易》(审穴歌):“大杼治发热遍身。”“支沟能治相火脏。”

《针灸简易》(穴道诊治歌·后身部):“大杼……遍身发热并痰痎。”

《针灸简易》(穴道诊治歌·手部):“阳溪……头痛热病鬼惊狂。”

《针灸简易》(穴道诊治歌·足部):“窍阴……胁痛咳逆热燥烦。”

《针灸治疗实验集》(2·一):“一小孩,年四岁,今夏五月间,被寒壅塞经络,偶患急惊风症,两目上窜,手足摇战,舌舞,浑身烧热,纹色紫赤,透达气关,病势危急,即针百会、人中、承浆、手三里、少商、中脘、气海,立刻奏效。”

《针灸治疗实验集》(7):“年一周又五月……面黄肌瘦,不思饮食,腹胀溲赤,便溏消化不良,搔鼻搔手,啼哭无常,潮热无定……据婶氏言猴子疳积之情状,与上述无差异,特征乃在两手四指中节纹内,呈有红色络纹瘀点一二粒,审之舍侄指上果然。用缝针刺其瘀点约一分深,流出黄色稠粘之浓液,性甚坚韧,以指引之,可成丝状,伸长寸余,以棉试净,至出清血为度。”

《针灸治疗实验集》(13):“十一岁,于二月八日,患脊髓脑膜炎,脊强反折,炎热如火,呕吐头痛……刺大陵、人中、关冲而退热,刺天柱而鼻涕出,刺百会而头项亦能俯仰,当场见效,越日而火复上炎,再灸百会五壮,灸夹脊各七壮,即完全治愈。”

《针灸治疗实验集》(19):“年三十四岁,患白喉,身热,背寒……即将合谷、颊车二穴各针七分,立时热减能咽水。”

《针灸治疗实验集》(23·1):“年方四岁……因感受风温发热,四天不退,邀峰诊治,至其家欲察指纹,而该儿惊搐,遂起手足抽掣,角弓反张,目回视,急投以紫雪丹,勉强灌入,神智稍苏,抽搐仍然,再用三棱针一刺少商、人中、大椎、曲池,其搐立止。”

《针灸治疗实验集》(24):“伤寒……三十左右,男性,住汤家桥,症状头疼发热,无汗脉浮数,治一次针中脘、曲池、合谷、外关、大都、经渠、风府、风池、头维、攒竹,治之历二小时,出汗,至翌日愈。”

《针灸治疗实验集》(26):“九十岁,于夜间受病,先不省人事,约二小时苏,见神见鬼之乱撤,口眼㖞斜,目珠红色,烧热甚重,予到前诊治之,二脉微微,施之针术,合谷、少商、曲泽、百会、风府及十三鬼穴,皆针灸之,于鸡鸣时就平安矣。”

《针灸治疗实验集》(31·二):“年十六岁……咳嗽潮热,痰中夹血,风寒袭于肺络,致肺血夹痰而出,第一次针肺俞灸五壮,针百劳灸三壮,第二次针百劳,灸足三里,第三次针肺俞、中脘,第四次针列缺、风门,痊愈。”

《针灸治疗实验集》(32):“年三十八岁……因受风寒外感,故作头疼眩晕,烧冷身痛不食之症……视其头则筋脉跳动,诊其脉则两寸浮数,以针向患者头顶中央百会穴处刺入约二三分深,又向项部风府穴处刺入约二三分深,又向两手虎口合谷处刺入约五六分深,以上针穴,均行针大约一小时之久,然后次第将针退出。”

《针灸治疗实验集》(40):“年十五岁,忽然壮热面赤,咽痛唇干,心中流热,舌胎黄而干燥,两脉洪大,此系温郁而成,余遂刺少商、中冲、关冲、少冲、委中,俱出血,又微觉烦渴,刺人中出血,即日奏效,三日全愈。”

《针灸治疗实验集》(41):“乳痈……忽来恶寒热,热度至三十八度三十九度,全身违和,食欲不振,次日拂晓,寒退热低,左乳房内生硬结大如碗圆一块,肿胀潮红,痛不堪言,小孩吸乳,痛叫欲哭。遂于乳根、三里各针泻一次,越数时,痛虽未平,红肿已消,胀亦稍舒,当晚复灸,乳根、步廊、肝俞各三壮,一觉醒来,诸症全消,惟硬结尚有如小桃核大,过二三日,无形消失,体健亦如常人。”

《针灸治疗实验集》(47):“年念五岁,右乳根结块坚硬,红肿胀痛,形寒发热,大有作脓之势……余为之针足三里、乳根、太冲三次,一次而肿退块消。”

《针灸治疗实验集》(49):“年二十六岁……患霍乱时疫,吐泻腹痛,身热,为针少商、合谷、曲池、中脘、委中、阴陵、承山、阳辅、太白、中封、大都、昆仑等穴而愈。”

《金针秘传》(针验摘录·膈食):“膈症,三年来不能进粒米,仅以流汁度其生命,咽中如有物窒塞,腹虽觉饥而不能下咽,夜来必有潮热,经亦不调而多带,细思非舒肝和脾,不能开其生机,徒治胃病,如以石投水,乃先刺期门,再针膈俞、白环俞、中脘、中极等穴,食欲大增,并能经调带止,今年已育麟儿。”

《金针秘传》(针验摘录·干血):“曹女年十七,忽停经九月,人渐瘦,脉沉实,舌白口渴心烧,中脘痛,少腹左胁下痛而拒按,夜来潮热盗汗,便结溲少而热,微咳无痰,皮肤枯燥,肌如甲错,无一不是干血痨之症状……乃一方用去瘀之法,刺其肝脾各经之穴,其腹痛拒按之状渐解,一方又以培养新血之法,从期门等穴启其生机,心烧潮热等症亦退,前后月余,其经复至,诸病霍然。”

《黄帝明堂经辑校》:“热病汗不出,陷谷主之。”

[现代文献题录]

(限本节引用者,按首位作者首字的汉语拼音排序)

白雪媛,卢凤彩. 刮痧针刺治疗发热. 中国针灸,2003,23(8):467.

毕克进. 针刺治疗小儿高热88例. 中国中医急症,2001,10(4):231.

曹文钟,徐慧聊,刘玉萍,等. 三部法治疗发热393例. 中国针灸,1997,17(1):49.

陈克勤. 火针点刺常有奇效//胡熙明. 针灸临证指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39.

陈宋娟. 应用敷贴法治婴幼儿疾病的体会.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4(3):46.

程桂凤. 锋勾针治疗发热的初步观察. 甘肃中医,1995,8(3):31.

丛方方,朱姬莲,石秀丽. 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 国医论坛,2013,28(2):32.

崔周燮,王慧琚. 安痛定加地塞米松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高热.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2):722.

邓玲,赵建国. 针刺大椎治疗感冒高热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2006,26(8):554-556.

邓秋妹.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感冒480例临床观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4(1):19.

董全声,董新民,先茂全. 强弱电针对内毒素致热兔散热过程影响对比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1999,18(5):34.

方红,楼建华. 生山栀外敷治疗小儿发热60例. 中医杂志,1991,32(12):32.

方剑乔,高镇五,林咸明. 不同腧穴针刺对内毒素致热家兔模型的影响. 中医药学报,1996,24(6):39.

方剑乔,林咸明,徐晓. 不同时机针刺对内毒素致热家兔肛温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1997,16(5):30.

冯润身. 针灸论治时-空结构初探. 内蒙古中医药,1987,6(1):15.

冯晓纯,冯晓娜,张强,等. 刮痧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吉林中医药,2014,21(5):486-488.

高国巡. 针刺治疗急性发热521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1989,9(1):4.

郭佳土. 半刺疗法治疗功能性发热. 中国针灸,1998,18(10):631.

韩艾,吕英,徐占光,等.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高热40例报告.中国中医急症,1993,2(6):282.

韩选明,杨茹,郭建春,等. 吴茱萸穴位贴敷配合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研究. 陕西中医,2014,35(3):295-296.

何平,唐彦,程毅,等. 栀黄退热散外敷佐治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53-1154.

何伟. 误补困邪医案. 针灸临床杂志,1996,12(5-6):90.

贺普仁. 贺普仁临证经验//陈佑邦,邓良月. 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20.

洪恩四,伍学洲,苏东明. 刺络放血对实验性发热家兔的体温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针灸,1993,13(1):30.

洪恩四. 刺络放血对实验性发热家兔溶菌酶含量及白细胞总数的影响. 中国针灸,1995,15(1):34.

侯健,孙红兵,王家祥. 孙学全针刺治疗壮热经验. 针灸临床杂志,1996,12(5-6):14.

黄羡明. 黄羡明临证经验//陈佑邦,邓良月. 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86.

黄向红. 栀子桃仁泥贴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发热40例临床疗效观察. 四川中医,2013,31(8):159-161.

黄选玮,麻福昌,梅国胜. 针灸结合辨证用药治疗持续低热57例.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3(4):45.

黄再军. 三棱针刺血治高热. 四川中医,1991,9(7):47.

江崇我,祝军. 以桂枝为君外敷涌泉、神阙治愈产后感染高热18例. 新中医,1996,28(3):34.

焦文汉,梅子英,张存志. 针刺督脉经穴治小儿发热45例.河北中医,1985,7(6):41.

李继功,姜其善. 涌泉穴敷药治疗小儿发热. 山东中医杂志,1995,14(4):178.

李历城. 针刺推拿 配用效佳//胡熙明. 针灸临证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40.

李明智. 针灸治疗顽固性低热. 上海针灸杂志,1994,13(6):282.

李戎,邰传芳. 20世纪50年代针灸治疗“非典”案. 中国针灸,2003,23(8):467.

李秀芳. 十宣放血治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体会. 江西中医药,1999,30(6):38.

李子南. 外敷法在儿科急症中的应用. 湖南中医杂志,1991,7(3):15.

林永香,孟宪凯,邵泽伟. 穴位注射治疗长期低热38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6,15(1):11.

刘冠军. 刘冠军临证经验//陈佑邦,邓良月. 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24.

刘桂香. 耳穴压豆对小儿退热作用的观察. 山东中医杂志,1988,7(1):24.

刘汉涛,易友珍. 外敷涌泉穴治疗感冒35例. 中医外治杂志,2000,9(1):53.

刘佳双,黄永泉. 针刺大椎穴加火罐治疗急性发热50例. 黑龙江中医药,1999,28(2):51.

刘雨星,梁繁荣,付弋,等. 刺血疗法对AA大鼠的镇痛泻热效应研究. 四川中医,2004,22(11):18.

卢舟舟. 针刺、放血治疗小儿高热50例. 新中医,1998,30(12):21.

陆川,邵丽川.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风热型感冒520例. 中国民间疗法,2007,15(2):14-15.

吕桂兰,孙海燕. 推拿治疗小儿感冒发热30例观察. 中医函授通讯,1998,17(3):34.

吕金仓,白亚平,宋敏花. 曲池穴滞针手法治疗发热. 中国针灸,2003,23(8):466.

吕卫东. 针刺退热44例临床浅析. 针灸临床杂志,1996,12(9):19.

马少武. 外用退热散治疗小儿发热. 四川中医,1991,9(10):4.

孟凡会,胡景新,刘自强,等. 针刺家兔命门穴对白细胞致热原性发热效应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39.

裴良才. 耳穴放血退热的临床体会. 针灸临床杂志,1995,11(9):46.

阮经文. 针刺大椎穴治疗低热33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7,16(4):22.

申健,王志良. 针刺下都穴治疗发热254例疗效观察. 新疆中医药,1989,7(4):32.

石昌熙. 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0例. 中国民间疗法,1999,7(10):2.

石志鸿,张勤. 点穴与针刺治疗小儿发热63例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1998,14(8):22.

苏世平,杨浩琴. 外敷退热散治疗高热76例. 陕西中医,1988,9(11):503.

孙晋平. 针刺耳背静脉出血退热的临床观察. 中级医刊,1990,25(11):57.

孙丽峰,孙申田,王薇. 毫针点刺足三里、四缝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21例.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2.

谭秀英,谢思冰. 放血疗法治疗高热的疗效观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7,19(3):51.

田从豁,刘保延. 针灸治愈长期发热1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9):525.

万廷宽. 石膏青蒿散肺腧穴敷之退热. 新疆中医药,1987,5(4):封三 .

王伏峰. 耳尖点刺放血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2):75.

王光安,张王伟.“一式三法”推拿治疗小儿食积发热45例.中国针灸,2014,34(9):877-878.

王明义,姚九香. 自拟退热膏取穴外敷治疗高热45例. 新中医,1995,27(8):28.

王腾千,阎乐法. 单味大黄外敷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中医药研究,1991,7(1):37.

王秀芳,李志云. 中药刮痧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2012,34(2):289.

王秀坤,田力. 大椎刺血佐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0例临床疗效分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5):146-147.

王中平. 雄鸡敷脐法治疗小儿高热. 湖南中医杂志,1989,5(2):22.

魏稼. 针刺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针刺治疗体会. 中医杂志,1982,23(1):56-57.

魏晓日. 多穴不留针对发热患者即时退热效果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1999,18(6):20.

文益华. 紫雪丹敷脐治疗小儿高热200例. 河北中医,1991,13(4):12.

吴震西. 感冒发热有哪些外治方法. 中医杂志,1991,32(11):56.

夏新红,王琦,刘昌玉,等. 小儿退热贴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2):99.

肖蕾,蒋戈利,赵建国,等. 针刺大椎对感冒高热退热效果进行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2007,27(3):169-172.

徐宏玺,程淑冉. 推拿治疗小儿发热120例. 山东中医杂志,1997,16(1):25.

徐坤三. 关元穴除热医案二则. 中国针灸,1998,18(3):170.

徐士象. 肩井穴刮痧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0例临床疗效及时效性观察. 江苏中医药,2012,44(10):60.

闫继勒,周长运,李公民.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穴位注射对癌症发热的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1999,19(7):415.

闫继勤,杨大木,赵汝成,等.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持续发热. 中国针灸,1997,17(11):687.

杨景柱. 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对小儿降温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1988,8(4):49.

余丽娥. 针刺大椎穴治疗长期低热30例. 新中医,2001,33(7):42.

喻喜春. 刺络放血 可速收功//胡熙明. 针灸临证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40.

袁志太. 灸百会、点刺大椎穴治疗发热. 中国针灸,2003,23(8):466.

曾立崑. 退热散外敷治疗小儿高热137例的体会. 湖南中医杂志,1989,5(6):13.

曾立崑. 外敷为主治疗小儿内科急症举隅. 浙江中医杂志,1990,25(7):320.

张国武. 针刺配穴位注射治疗发热. 中国针灸,2003,23(8):467.

张宏琴,张进安,张小珍. 蝉蜕饼外敷治疗小儿发热90例.浙江中医杂志,1994(11):525.

张可宾. 走罐退高热28例疗效观察. 中级医刊,1998,33(4):51.

张笑玲. 针刺治疗小儿高烧37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1987,7(5):50.

张迎华. 电针治疗高热54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8,17(3):19.

赵利冰. 针灸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42例. 四川中医,2002,20(11):79.

郑怀岳. 针刺放血治疗小儿高热100例临床小结. 新中医,1986,18(10):32.

郑良希,杨介宾,骆永珍. 井穴刺血对发热家兔体温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针灸,1998,18(2):91.

周光辉. 鸡血石膏敷脐治疗小儿高热. 湖南中医杂志,1988,4(3):53.

周楣声,边春和,程克敏,等.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79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1987,7(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