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献摘录
[晋代及其以前文献摘录]
《阴阳十一脉灸经》:“足钜阳之脉……其所产病……枕强,疟。”“足少阳之脉……其所产病……疟,汗出,节尽痛。”
《素问·刺疟》:“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㑊,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针灸甲乙经》补‘及调冲阳’]。”“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针灸甲乙经》补‘足太阴’]。”“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针灸甲乙经》补‘取太溪’]。”“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针灸甲乙经》补‘是谓神门’]。”“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伍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疟者……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刺疟者……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䯒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灵枢经·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汗出振寒,疟。”“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
《灵枢经·杂病》:“疟,不渴,间日而作,取足阳明;渴而日作,取手阳明。”
《针灸甲乙经》(卷七·第一中):“热病象疟,振栗鼓颔,腹胀脾[一本作睥]睨,喉中鸣,少商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七·第四):“热痓互引,汗不出反折,尻臀内痛,似瘅疟状,膀胱俞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七·第五):“㾬疟,神庭及百会主之。”“㾬疟,上星主之,先取,后取天牖、风池、大杼。”“㾬疟,取完骨及风池、大杼、心俞、上髎、、阴都、太渊、三间、合谷、阳池、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侠溪、至阴、通谷、京骨皆主之。”“疟,振寒,热甚狂言,天枢主之。”“疟,寒热盛,列缺主之。”“疟,寒厥及热厥,烦心善哕,心满而汗出,刺少商出血立已。”“热疟口干,商阳主之。”“疟,寒甚,阳溪主之。”“风疟,汗不出,[一本有‘寒热’二字],偏历主之。”“疟,面赤肿,温溜主之。”“痎疟,心下胀满痛,上气,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疟,头[一本作项]痛,目涩暴变[一本作‘因忽暴逆’],掖门主之。”“疟发有四时,面上赤,[一本有‘目’字]䀮䀮无所见,中渚主之。”“疟食时发,心痛,悲伤不乐,天井主之。”“风疟,支正主之。”“疟,背膂振寒……小[一本作少]海主之。”“疟,不知所苦,大都主之。”“疟,多寒少热,大钟主之。”“疟,咳逆心闷不得卧,呕甚,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寒厥足热,太溪主之。”“疟,热少气[一本有“间”字]……复留主之。”“疟,日西发,临泣主之。”“疟,振寒,腋下肿,丘墟主之。”“疟,从胻起,束骨主之。”“疟,多汗……昆仑主之。”“疟,实则腰背痛,虚则鼽衄,飞扬主之。”“疟,头重,寒[一本有‘从’字]背起,先寒后热,渴,渴[一本有‘不’字]止,汗乃出,委中主之。”“疟,不渴,间日作,飞扬[一本作昆仑]主之。”“疟,不嗜食,厉兑主之。”“疟,瘛疭,惊……解溪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八·第一下):“汗不出,如疟状……心俞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十一·第二):“[一本有‘疟’字],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公孙及井俞。”
《肘后备急方》(卷三·第十六):“[一本有‘灸疟法’三字,]大开口,度上下唇,以绳度心头,灸此度下头百壮;又灸脊中央五十壮;过发时,灸二十壮。”
[唐代文献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上·第五):“小儿温疟,灸两乳下一指三壮。”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第六):“凡灸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渐灸过时止;从腰脊发者,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灸三间。”“疟,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令满百壮,灸艾炷如黍米粒,俗人不解,取穴务大炷也。觉小异,即灸百会七壮,若后更发,又七壮,极难愈者不过三灸。以足踏地,以线围足一匝,中折,从大椎向百会,灸线头三七壮,炷如小豆。又灸风池二穴三壮。”“一切疟,无问远近,正仰卧,以线量两乳间,中屈,从乳向下灸度头,随年壮,男左女右。”“五脏一切诸疟,灸尺泽七壮。”“疟刺足少阴,血出愈。”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第五):“列缺、后溪、少泽、前谷,主疟寒热。”“阳谷主疟,胁痛不得息。”“商丘主寒疟,腹中痛。”“冲阳主疟,先寒洗淅甚久而热,热去汗出。”“侠溪主疟,足痛。”“然谷主温疟汗出。”“天府主疟病。”“商丘、神庭、上星、百会、完骨、风池、神道、掖门、前谷、光明、至阴、大杼,主痎疟热。”“阴都、少海、商阳、三间、中渚,主身热疟病。”“阳溪主疟甚,苦寒,咳呕沫。”“大陵、腕骨、阳谷、少泽,主乍寒乍热疟。”“合谷、阳池、侠溪、京骨,主疟寒热。”“、支正、小海,主风疟。”“三里、陷谷、侠溪、飞扬,主痎疟,少气。”“少泽、复溜、昆仑,主疟寒,汗不出。”“厉兑、内庭,主疟不嗜食,恶寒。”“冲阳、束骨,主疟从脚胻起。”
《千金翼方》(卷十八·第二):“疟,医并不能救者方,以绳量病人脚,围,绕足跟及五指一匝讫,截断绳,取所量得绳置项上,著反向背上,当绳头处,中脊骨上灸三十壮[《罗遗编》名之为背兰穴]。”
《千金翼方》(卷二十八·第七):“多汗疟病,灸五十壮。”
敦煌医书《脚气疟疾方书》P·3201:“疗疟久不差,灸之立愈方:□令患者结跏趺,平身正坐,取一细绳子,从项后绕垂绳头向前,等两乳头□,欲乃回此绳头,还双垂向后,逐脊骨向下,使正当脊骨,即将墨点绳头□记,候患人疟未发前,一两口饭顷,男当点处逼脊骨左畔,灸七壮;女逼右畔,灸七壮,如不醒者,后欲发时,还如前灸,不过再三,当必永差。”
《外台秘要》(卷五·山瘴疟方):“又疗瘴疟服药后灸法,灸大椎三四十壮,无不断。”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第五):“商丘……疟寒,肠中痛已汗出。”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第七):“神门……疟……寒则欲处热,热中。”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第十):“照海……久疟及诸淋。”
《外台秘要》(卷三十九·第十二):“中渚……疟,项痛。”
[宋、金、元代文献摘录](含同时代外国文献)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三十六黄点烙方):“花黄者,面色似红花,头目疼重,寒热如疟,恒多脚冷,早起即轻,午后发重,进退不定,状同神祟,烙百会穴、手阳明二穴、关元穴、足阳明二穴。”“疟黄者,面色萎黄,增寒壮热,头痛不止,口干多渴,四肢羸瘦,不能饮食,或好或恶,进退不定,烙肺俞二穴、百会穴、风府穴、天窗穴、太阳二穴、玉枕穴,及耳尖上五分。”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中管……温疟痎疟,天行伤寒。”[原出《铜人针灸经》(卷三)]“大椎……五劳七伤,温疟痎疟。”[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四)]“腰俞……温疟痎疟。”[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四)]“鬲俞……痰饮……虚胀支满,痰疟。”[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四)]“白环俞……温疟,腰中冷,不得[原作识]眠睡,劳损风虚[原作疟]。”[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四),并据改]“……温疟寒疟。”[原出《铜人针灸经》(卷五)]“巨虚上廉……刺风瘛风脚冷寒疟。”[原出《铜人针灸经》(卷六)]
《太平圣惠方》(卷一百):“天池……㾬疟,热病汗不出。”“大椎……㾬疟久不愈也。”“陶道……痎疟。”“……疟久不愈者。”“命门……痎疟。”“少府……㾬疟,久不愈者。”“陷谷……㾬疟发寒热也。”“小儿疟久不愈者,灸足大指次指外间陷者中,各一壮,炷如小麦大,内庭穴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偃伏头):“上星……痰疟振寒……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四·背腧部):“脾腧……痰疟寒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四·腹部):“关门……痰疟振寒。”“天枢……寒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手阳明):“商阳……寒热痎疟,口干。”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手少阳):“中渚……久疟,咽肿。”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足厥阴):“中封……痎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足太阴):“公孙……寒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足阳明):“厉兑……寒热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足太阳):“至阴……转筋寒疟。”“飞阳……寒疟。”
《琼瑶神书》(卷二·一百八十六):“时疫疟疾最难禁,穴法升阳要升阴,后溪奇穴如寻得,多加灸火疾退轻。”
《琼瑶神书》(卷二·二百四十三):“治疟疾二百四十三法:脾寒病证两相侵,此法升阳又升阴,间使后溪兼取用,热提冷搓在其针。”
《琼瑶神书》(卷三·四十三):“间使二穴:治寒热疟疾,热多泻之,寒多补之。”
《琼瑶神书》(卷三·四十六):“后溪二穴:治痫疸癫狂、疟疾。”
《琼瑶神书》(卷三·五十二):“京骨二穴:治久疟不痊。”
《琼瑶神书》(卷三·六十三):“列缺……寒疟呕增加。”
《琼瑶神书》(卷三·六十四):“公孙……肠风下血漏疟疾。”
《琼瑶神书》(卷三·六十五):“久疟牙疼小肠痛,大便秘结列缺功。”
《琼瑶神书》(卷四·流注六十穴道):“间使手掌后,三寸两筋间,针透支沟穴,疟疾得痊安。”
《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三·治骨蒸):“恶寒或如疟状,宜灸大椎上一穴;又灸大椎两旁近下少许,对椎节间,各相去一寸五分,二穴;又灸两肋下二穴,名章门;又当心脊骨上,两旁各相去一寸,二穴。以上七穴,日别灸,皆取正午时。”[本条原出《医心方》卷十三·第十三]“章门疗贲豚气胀,治五劳七伤,及山岚瘴疟。”
《西方子明堂灸经》(卷二·手太阴):“列缺……痎疟。”
《西方子明堂灸经》(卷三·足阳明):“厉兑……寒疟。”
《西方子明堂灸经》(卷三·脊中):“灵台……温疟汗不出。”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足少阳):“陷谷……腹痛肠鸣痎疟缠……三分针入得获痊。”“丘墟……胸胁满痛疟安缠。”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足阳明):“厉兑……汗病不出如疟状。”“冲阳……寒热往来如疟状,建时取效有同神。”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足太阴):“中封……振寒痎疟色苍苍。”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手阳明):“临泣……气噎如疟当时安。”
《子午流注针经》(卷下·足太阳):“后溪……寒热气疟目生筋。”“京骨……寒疟腰疼针下安。”
《扁鹊心书》(卷上·黄帝灸法):“久患脾疟,灸命关五百壮。”
《扁鹊心书》(卷上·窦材灸法):“疟疾……若延绵不绝,乃成脾疟,气虚也,久则元气脱尽而死,灸中脘及左命关各百壮。”
《扁鹊心书》(卷中·脾疟):“一人病疟月余,发热未退……灸命关才五七壮,胁中有气下降,三十壮全愈。”
《扁鹊心书》(卷中·胃疟):“胃疟……扁鹊正法,服四神丹,甚者灸中脘穴三十壮愈。”
《针灸资生经》(卷三·疟):“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四指间也)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况于灸乎,故详著之。”“有人患久疟,诸药不效,或教之以灸脾俞,即愈,更一人亦久患疟,闻之,亦灸此穴而愈,盖疟多因饮食得之,故灸脾俞作效。”
《儒门事亲》(卷一·五):“会陈下有病疟二年不愈者……正当发时,余刺其十指出血,血止而寒热立止。”
《卫生宝鉴》(卷十六·阴阳皆虚灸之所宜):“疟痢并作,月余不愈,饮食全减,形容羸瘦……中脘也,先灸五七壮……次灸气海百壮……复灸足三里……后灸阳辅二七壮。”
《卫生宝鉴》(卷二十·流注指要赋):“疟生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
《针经指南》(流注八穴):“公孙……疟疾心痛(心包络)。”“内关……疟疾寒热(新添有验)(胆)。”“列缺……温疟不瘥(胆)。”“照海……痎气(胃)。”
《世医得效方》(卷二·痎疟):“痎疟……灸法,大椎……或灸第三骨节亦可,大陵穴……二穴……其穴抱肘取之……凡灸疟,必先问其病所发之处,先寻穴,灸之亦可。针法,於十指近甲梢针出血,及看两舌下有紫肿红筋,亦须针去血,效。”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六十六穴治证):“神门……疟,恶寒发热痛。”“中封……疟寒热。”“厉兑……热病无汗,如疟。”“飞扬……疟寒热。”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磐石金直刺秘传):“五种疟疾:间使(寒补热泻),未愈者百劳。”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歌):“疟灸脾俞寒热退。”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歌·又歌):“疟间使。”
[外国文献]
《医心方》(卷十四·第十三):“夫疟必从四末始,先其发时一食顷,用细左索绳坚束其手足十指,过时乃解。”“疟……又方:桃叶二七枚,安心上,艾灸叶上十四壮。”
[明代文献摘录](含同时代外国文献)
《神应经》(疟疾部):“疟疾:百会、经渠、前谷。”“温疟:中脘、大椎。”“痎疟:腰俞。”“疟疾发寒热:合谷、液门、商阳。”“痰疟寒热:后溪、合谷。”“疟疾振寒:上星、丘墟、陷谷。”“疟……头痛:腕骨。”“寒疟:三间。”“疟……心烦:神门。”“久[一本作寒]疟不食:公孙、内庭、厉兑。”“久疟:中渚、商阳、丘墟。”“疟……热多寒少:间使、三里。”“脾寒发疟:大椎、间使、乳根。”
《针灸大全》(卷一·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寒疟面肿及肠鸣,先取合谷后内庭。”
《针灸大全》(卷一·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内庭……虚[《针灸大成》为‘疟’]疾不思食,针后便醒醒。”“合谷……头疼并面肿,疟疾热又寒。”[上二条原出《琼瑶神书》(卷三·治病手法歌)]
《针灸大全》(卷一·治病十一证歌):“疟疾[一本作肘痛]将针刺曲池,经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针刺于二穴,疟病缠身方得离,未愈更加三间刺,五分深刺莫忧疑,又兼气痛增寒热,间使行针莫用迟。”
《针灸大全》(卷四·八法主治病症):“公孙……心疟,令人心内怔忡:神门二穴、心俞二穴、百劳一穴。”“公孙……脾疟,令人怕寒,腹中痛:商丘二穴、脾俞二穴、三里二穴。”“公孙……肝疟,令人气色苍苍,恶寒发热:中封二穴、肝俞二穴、绝骨二穴。”“公孙……肺疟,令人心寒怕惊:列缺二穴、肺俞二穴、合谷二穴。”“公孙……肾疟,令人洒热,腰脊强痛:大钟二穴、肾俞二穴、申脉二穴。”“公孙……疟疾大热不退:间使二穴、百劳一穴、绝骨二穴。”“公孙……疟疾先寒后热:后溪二穴、曲池二穴、劳宫二穴。”“公孙……疟疾先热后寒:曲池二穴、百劳一穴、绝骨二穴。”“公孙……疟疾心胸疼痛:内关二穴、上脘一穴、大陵二穴。”“公孙……疟疾头痛眩晕,吐痰不已:合谷二穴、中脘一穴、列缺二穴。”“公孙……疟疾骨节酸痛:魄户二穴、百劳一穴、然谷二穴。”“公孙……疟疾口渴不已:关冲二穴、人中一穴、间使二穴。”“公孙……胃疟令人善饥,而不能食:厉兑二穴、胃俞二穴、大都二穴。”“公孙……胆疟,令人恶寒怕惊,睡卧不安:临泣二穴、胆俞二穴、期门二穴。”
《针灸集书》(卷上·疟疾):“、腰俞、中管、膈俞、命门、三间、液门、合谷、陷谷、天池,以上并治疟,发寒热,久不愈,或一日发,或间日发。”
《针灸集书》(卷上·马丹阳天星十一穴):“内庭穴……诸寒热疟疾,不食。”“合谷穴:治疟疾,头痛。”
《针灸集书》(卷上·八法穴治病歌):“耳鸣久疟痰涎嗽,先刺临泣后外关。”“温疟筋挛及失音[先列缺,后照海]。”“脾胃疟疾并喉痹……[先后溪,后申脉]。”
《针灸捷径》(卷之下):“一切脾寒发疟,先热宜先泻,先寒宜先补,单热泻,单寒补:大椎、脾俞、中管、列缺、合谷、后溪、间使。”
《针灸聚英》(卷一上·手太阴):“天府……疟寒热。”
《针灸聚英》(卷一下·足厥阴):“行间……肝积肥气,发痎疟。”
《针灸聚英》(卷一下·任脉):“中脘……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
《针灸聚英》(卷二·杂病):“疟……针合谷、曲池、公孙……于大椎第一节处,先针后灸,三七壮。”
《针灸聚英》(卷三·阿是穴):“《千金》云: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故吴蜀多行灸法。”[原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第六]
《针灸聚英》(卷四上·玉龙赋):“间使剿疟疾。”“时疫㾬疟寻后溪。”
《针灸聚英》(卷四上·肘后歌):“疟疾寒热真可畏,须知虚实可用意;间使宜透支沟中,大椎七壮合圣治;连日频频发不休,金门刺深七分是。”“疟疾三日得一发,先寒后热无他语,寒多热少取复溜,热多寒少用间使。”
《针灸聚英》(卷四上·百证赋):“寒疟兮,商阳太溪验。”
《针灸聚英》(卷四上·天元太乙歌):“环跳能除腿股风,冷风膝痹疟疾同,最好风池寻的穴,间使双刺有神功。”
《针灸聚英》(卷四下·八法八穴歌):“肠风疟疾心疼……公孙。”“疟疾内关独当。”“痔疟便肿泄利……列缺。”
《针灸聚英》(卷四下·六十六穴歌):“痰疟及强癫……刺其前谷痊。”“寒疟汗不出,少泽莫迟疑。”“寒疟及唇焦,三间针入后,沉疴立便消。”“痰疟及中满,商阳刺便通。”
《古今医统大全》(卷七·诸证针灸经穴):“疟疾:合谷、曲池、公孙(并刺)、大陵、内关(并宜灸)、大椎第一节(灸)、第三节、小指尖(男左女右灸)。”
《古今医统大全》(卷三十七·截疟诸剂):“治久疟疟母痞块者……可灸章门二穴。”
《古今医统大全》(卷三十七·灸法):“疟证……[灸]大椎、三椎、间使。”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九·疟疾门):“小儿疟疾,灸大椎、百会,各随年壮。”
《医学入门》(卷一·杂病穴法):“曲池、合谷……二穴又治肩背肘膊疼痛及疟疾。”“疟疾素问分各经,危氏刺指舌红紫。”“足太阳疟,先寒后热,汗出不已,刺金门。”“足少阳疟,寒热心惕,汗多,刺侠溪。”“足阳明疟,寒甚久乃热,汗出,喜见火光,刺冲阳。”“足太阴疟,寒热善呕,呕已乃衰,刺公孙。”“足少阴疟,呕吐甚,欲闭户牖,刺大钟。”“足厥阴疟,少腹满,小便不利,刺太冲。”“心疟刺神门。”“肝疟中封。”“脾疟商丘。”“肺疟列缺。”“肾疟太溪[一本作大钟]。”“胃疟厉兑。”
《医学入门》(卷一·治病要穴):“中脘……疟疾,痰晕,痞满。”“大杼:主遍身发热,及疸,疟。”“膈俞:主胸胁心痛,痰疟。”“脾俞:主内伤脾胃,吐泄,疟。”“胃俞……疟疾,善饥不能食。”“凡五脏疟,灸五脏俞。”“:主诸疟,久疟。”“曲池……疟疾,先寒后热。”“后溪:主疟疾,癫痫。”“间使……脾疼,疟疾,口渴。”“大陵:主呕血,疟。”“内关……劳热,疟疾。”“然谷……温疟。”
《医学纲目》(卷三十九·疟):“(明)小儿疟久不愈,灸内庭(各一壮)、大椎、百会(各随年壮)。”
《杨敬斋针灸全书》(下卷):“发疟寒热:大椎、脾俞、中管、合谷、后溪、间使。”[原出《针灸捷径》(卷之下)]
《针灸大成》(卷三·玉龙歌):“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上二条均原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
《针灸大成》(卷三·胜玉歌):“五疟寒多热更多,间使大杼真妙穴。”“经年或变劳怯者,痞满脐旁章门决。”
《针灸大成》(卷五·十二经井穴):“足阳明井……疟狂。”“足太阳井……痔疟……不已,刺金门五分,灸三壮,不已,刺申脉三分。”“足少阳井……疟生寒热。”
《针灸大成》(卷五·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疟生振栗兼体羸……太白、丰隆。”“鼻衄唇㖞疟又伤……冲阳、公孙。”“痢疟狂癫心胆热……京骨、大钟。”“疟生寒热连骨髓……丘墟、蠡沟。”
《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第七十二. 脾寒发疟:后溪、间使、大椎、身柱、三里、绝骨、合谷、膏肓。”“第七十三. 疟,先寒后热:绝骨、百会、膏肓、合谷。”“第七十四. 疟,先热后寒:曲池(先补后泻)、绝骨(先泻后补)、膏肓、百劳。”“第七十五. 疟……热多寒少:后溪、间使、百劳、曲池。”“第七十六. 疟……寒多热少:后溪、百劳、曲池。”
《寿世保元》(卷十·灸法):“灸疟秘法,无问新久,令病人仰卧,以线量两乳中间,折其半,从乳至下头尽处是穴,男左女右灸之。”
《针方六集》(纷署集·第十三):“肩井……马刀寒疟。”
《针方六集》(纷署集·第二十四):“内关……五痫久疟。”“间使……久疟不愈。”
《针方六集》(兼罗集·第四十二):“后溪……五痫疟疾。”
《经络汇编》(足太阴脾经):“足太阴经脾……寒疟。”
《类经图翼》(卷六·足阳明):“解溪……疗痎疟寒热,须兼刺厉兑、三里、解溪、商丘出血。”“冲阳……胃疟先寒后热,喜见日月光,得火乃快然者,于方热时刺之,出血立寒。”“内庭……一传主疗久疟不愈。”
《类经图翼》(卷七·足太阳):“大杼……几刺疟疾脉满大者,刺此并穴出血,随人肥瘦刺之,不已刺委中、风门立已。”“承山……今时多用此穴,治伤寒立效,亦有初发疟疾者,灸之立已。”
《类经图翼》(卷七·足少阴):“太溪……一云肾疟呕吐多寒,闭户而处,其病难已,太溪、大钟主之。”
《类经图翼》(卷八·足厥阴):“太冲……肝疟令人腰痛。”
《类经图翼》(卷十一·疟疾):“疟疾:大椎、三椎、、章门、间使、后溪、环跳、承山、飞阳、昆仑、太溪、公孙、至阴、合谷。”“疟疾:大椎三壮立愈。一曰百壮。”“疟疾:三椎,骨节上灸亦可愈。”“疟疾:后溪,先寒后热。”“至阴:寒疟无汗。”“久疟不愈,黄瘦无力者,灸脾俞七壮即止,盖疟由寒湿饮食伤脾而然,故此穴甚效。”
《循经考穴编》(手太阴):“列缺……痫疟惊悸。”
《循经考穴编》(足阳明):“冲阳……热病寒疟。”
《循经考穴编》(足太阴):“公孙……主痫疟诸疸。”
《循经考穴编》(手太阳):“后溪……脾寒久疟。”
《循经考穴编》(手厥阴):“郄门……久疟不瘥。”
《经脉通考》(卷一·十三):“如疟疾,灸大陵、内关、大椎第一节、第三节、小指尖,男左女右。”
[外国文献]
《东医宝鉴》(杂病篇七·痎疟):“痎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谓用三棱针视孙络出血也(《正传》)。”“凡疟取间使为炒。”
[清代文献摘录](含同时代外国文献)
《太乙神针》(正面穴道证治):“内庭……久疟不食,恶闻人声[《育麟益寿万应神针》补:三阴交穴、陶道穴]。”“痰疟,针尺泽穴。”
《太乙神针》(背面穴道证治):“大椎……遍身发热,诸般疟疾[此四字一本作‘诸疟’二字]。”“脾俞……痰疟寒热[此四字一本作‘疾疟’二字][《育麟益寿万应神针》补:三阴交二穴]。”
《医宗金鉴》(卷八十五·头部主病):“[头]临泣……日晡发疟胁下疼。”
《医宗金鉴》(卷八十五·胸腹部主病):“中脘……兼治脾痛疟痰晕。”
《医宗金鉴》(卷八十五·背部主病):“大杼主刺身发热,兼刺疟疾咳嗽痰。”“膈俞……兼灸痰疟痃癖攻。”“脾俞主灸伤脾胃,吐泻疟痢疸瘕癥。”“胃俞……疟疾善饥不能食,艾火多加自可痊。”“主治久疟病。”“五藏疟灸藏俞平。”
《医宗金鉴》(卷八十五·手部主病):“经渠主刺疟寒热。”“鱼际……兼治疟疾方欲寒。”“少府主治久痎[原作“咳”,据《太平圣惠方》改]疟。”“间使……九种心疼疟渴生。”“内关……劳热疟疾审补泻,金针抽动立时宁。”“曲池……兼治一切疟疾病,先寒后热自然平。”“大陵一穴何专主?呕血疟疾有奇功。”“后溪能治诸疟疾。”“阳池……口干烦闷疟热寒。”
《医宗金鉴》(卷八十五·足部主病):“痞疸寒疟商邱主。”“然谷……疝气温疟多渴热。”“陷谷……无汗振寒痰疟病。”
《串雅全书》(内篇·卷一):“旱莲草捶碎,男左女右,置手寸口上,以钱压之,用带扎定,良久起一小泡,谓之天灸,其疟亦止。”
《串雅全书》(外篇·卷二·贴法门):“婴儿疟疾:代赭石五枚,煅红醋淬,朱砂五分,砒霜一豆大,同以纸包七重,打湿煨干,入麝少许,为末,香油调一字,涂鼻上及眉心、四肢,神应。”“截疟丹:斑蝥、巴豆肉、朱砂、麝香、雄黄、蟾酥、黑枣,捣丸如绿豆大,贴眉心穴,一周时揭下,投长流水中。”“贴脐截疟:胡椒、雄精,等分研末,将饭研烂为丸,桐子大,朱砂为衣,将一丸放脐中,外膏药贴之,即止。”
《周氏经络大全》(经络分说·十二):“内庭……久疟不愈,恶闻人声……针此穴。”
《周氏经络大全》(经络分说·二十八):“肺俞……疟疾、龟背,俱宜灸此。”
《采艾编翼》(卷一·膀胱经综要):“:久疟。”
《采艾编翼》(卷一·经脉主治要穴诀):“小肠少泽起太阳,截疟恶寒三穴商。”“久疟热病除。”“肩井能扶产后疟。”
《采艾编翼》(卷二·疟症):“疟症……后溪、间使、大椎(总领,补火,因经取穴)、太冲、绝骨、阳陵泉。”“后溪:此穴截冷。”“间使:此穴截热。”“若脚先冷:太冲。”“病深日久:加曲池、风门、中脘、足三里。”
《针灸逢源》(卷三·症治要穴歌):“时行邪疟最难禁,有汗与侠溪。”“疟疾间使大椎良,后溪合谷与膏肓,更加三里悬钟穴,疟发脾寒即便康。”
《针灸逢源》(卷五·疟疾):“痰疟寒热:合谷、曲池、后溪。”“久疟,热多寒少:间使、太溪、丘墟。”“久疟不食:公孙、内庭、商邱。”“凡治疟,先针,而后灸大椎三七壮,一曰三壮愈。”[本条原出《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针灸法)]
《针灸逢源》(卷五·幼科杂病):“痎疟寒热……十一椎下各开一寸五分,灸七壮。”[本条原出《针灸聚英》(卷二·玉机微义)]“癖气久不消……脐后脊中(即命门,灸三壮,治疟母神效)。”
《针灸内篇》(手太阴肺经络):“天府……风邪气逆,中恶,疟瘤。”“列缺……针一分,沿皮透太渊……疟疾,寒热不止,汗出。”“经渠……疟。”
《针灸内篇》(手太阳小肠络):“少泽:治疟疾,头痛。”“后溪……治久疟。”“小海……疟疾,羊痫。”
《针灸内篇》(手厥阴心包络):“间使……治久疟,心疼。”
《针灸内篇》(手阳明大肠络):“三间……寒疟,唇焦口渴。”“[手]五里……痎疟,上气。”
《针灸内篇》(足太阴脾经络):“公孙……寒疟。”
《针灸内篇》(足太阳膀胱络)“:上髎……治疟疾。”“……治久疟虚损。”“飞扬……疟疾。”
《针灸内篇》(足少阴肾经络):“太溪……咳,疟。”“照海……治伤寒闭结,四肢怠,久疟。”
《针灸内篇》(足少阳胆经络):“风池,左针透右风府,右针透左风府,主……疟。”“丘墟……治目翳,久疟。”
《针灸内篇》(督脉经络):“大椎……治五劳七伤,遍身发热,疟疾。”“神道……疟,喘。”“灵台……治热病,温疟无汗。”“腰俞……疟症。”
《太乙离火感应神针》:“中脘……气痞疟痢痰晕。”“身柱……寒热往来劳疟。”“脾俞……气噎痰凝,及积痞老疟,往来寒热。”“足三里……治一切时行疟痢。”“内庭……久疟不食,寒热如潮。”
《神灸经纶》(卷三·身部证治):“寒疟:大溪、至阴、间使。”“久疟:后溪、间使、百劳、中脘、脾俞、胃俞、少府、内关、足三里、曲池、陷谷、然谷、大陵。”“陷谷:温疟。”
《针灸集成》(卷二·疟疾):“作于子、午、卯、酉者,少阴疟也,神道七壮,绝骨三壮。”“作于辰、戌、丑、未者,太阴疟也,后溪、胆俞。”“诸疟:先针间使,仍针鬼邪十三等穴,而虽勿用火锃,只用针刺,累施神效。”“疟母:痰水及瘀血成块,腹胁胀而痛,每上下弦日,章门针后,即灸三七壮。”
《针灸集成》(卷二·小儿):“痎疟:神道……灸七壮。”“久疟:鬼眼三壮,内庭七壮。
《灸法秘传》(疟疾):“诸般疟疾,法当先灸大椎。痰盛之体,灸其尺泽。日久不已,灸其内庭。”
《育麟益寿万应神针》(六十二种穴法):“凡咳嗽哮喘,三阴疟疾,熨百会穴、经渠穴、前谷、大椎穴、合谷穴、间使、三里穴。”
[外国文献]
《针灸则》(七十穴·胸胁部):“章门……痞气食积,疟疾。”
《针灸则》(七十穴·手足部):“公孙……诸疟,恶寒。”
《针灸则》(疟):“针:大椎、章门、京门、胃俞;灸:章门(屡试屡效)。”
《名家灸选三编》(急需病·疟疾):“又法(一本堂):自九椎至十六椎,及章门彻腹皆灸。”“又法(北尾春圃):九椎、十一椎、十四椎、章门、、大椎两旁开各三寸,两旁各灸五十壮。”
[民国前期文献摘录]
《针灸秘授全书》(疟疾):“疟疾:合谷、液门、商阳、后溪、内关、然谷。”
《针灸秘授全书》[寒热(即疟疾)]:“先寒后热:绝骨、膏肓、百会、合谷、后溪、公孙、侠溪。”“热多寒少:内关、后溪、间使、百劳、曲池、然谷。”“若口渴不已:人中、关冲、丘墟(此穴久疟加之)、外踝尖。”“寒多热少:后溪、百劳、曲池、大椎骨、膻中、公孙、侠溪。”“外踝尖:除寒热最佳。”
《针灸简易》(前身针灸要穴图):“筋会:在足后跟陷中……寒热时疫,疟疾,霍乱转筋,针五分,灸五状,重者刺穿。”
《针灸简易》(后身针灸要穴图):“合骨……面肿疟疾。
《针灸简易》(审穴歌):“筋会诸痧并疟疾。”“脾俞善医吐疟痢。”“膀胱俞治久疟痢。”
《针灸简易》(穴道诊治歌·头部):“临泣……疟疾卒暴皆禁灸,三分针入足少阳。
《针灸简易》(穴道诊治歌·前身部):“中脘……疟疾痞满及翻胃,痰晕灸五针六分。”
《针灸简易》(穴道诊治歌·后身部):“大杼一椎二寸开,遍身发热并痰痎,疟疾咳嗽五分刺,足太阳穴勿灸哉。”“膈俞七椎两寸开,胁痛胸疼时疟来。”“脾俞……疟痢禁针灸五状。”“胃俞……针灸各三为主治,黄疽疟疾并头眩。”“膀胱俞……久疟五脏共用针。”
《针灸简易》(穴道诊治歌·手部):“曲池……疟疾针五灸七状。”“合骨……疟疾目痛鼻血症,针灸各三手阳明。”
《针灸简易》(穴道诊治歌·足部):“内庭足次甲外间,四肢厥逆疟疾兼。”“陷谷……疟疾水病针半寸。”“然谷……温疟疝气热足心,针三少阳勿见血。
《针灸治疗实验集》(14):“年四十六岁,患间日疟近四载,身体弱甚,余为之灸大椎七壮,随愈。”“年五十二,患时疟,均在下午三点钟起,至夜间四五点钟退,已有五个多月……余为之灸大椎七壮……再灸后溪穴三壮立愈。
《金针百日通》(百病论治·疟疥癣癞):“疟暴虚也……今余即以温火二针,针其脐上、脐下、腹左、腹右,及左右肋下之痞结,可不药而愈矣。”
[现代文献题录]
(限本节引用者,按首位作者首字的汉语拼音排序)
陈飞. 马齿苋外敷内关穴治疗疟疾. 新中医,1982,14(8):23.
陈巩荪. 耳针治疗间日疟51例临床观察//会议学术处.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一). 北京:中国针灸学会,1979:31.
陈燕鸣,李研. 针刺治疗非洲恶性疟疾致疼痛110例. 中国针灸,2001,21(8):507-508.
方选书. 针刺“疟门穴”治疟疾. 四川中医,1985,3(10):46.
冯润身. 针灸论治时-空结构初探. 内蒙古中医药,1987,6(1):15.
龚秀杭. 点刺四缝穴配合药物治疗小儿疟疾. 针灸临床杂志,1998,14(11):41.
广州中医学院523针刺研究组. 针刺大椎足三里治疗疟疾与淋巴细胞转形的关系. 广东医药资料,1977(12):32.
广州中医学院523小组. 针刺治疗疟疾与细胞免疫关系的探讨. 广东医药资料,1976(11,12):28.
焦国瑞.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49-51.
金长禄. 电针透刺治疗恶性疟疾(胃肠型)76例临床观察.中级医刊,1993,28(7):56.
李国桥. 疟疾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新中医,1987,19(7):48.
李晋青. 针刺治疗非洲恶性疟疾后遗症180例. 中国针灸,1998,18(4):204.
林桂君,Fat ú Camar á. 针灸配合西药治疗非洲儿童疟疾的随机对照观察. 中国针灸,2007,27(11):859-861.
蔺云桂. 独取大椎 使气下传//胡熙明. 针灸临证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9.
刘长修. 针刺身柱穴根治疟疾的初步观察. 中国针灸,1985,5(4):8.
刘绍裕,田建国. 针刺对恶性疟疾230例病原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1989,9(2):15.
柳少青,刘维宇. 针药结合治疗普通型恶性疟疾与单一药物疗效比较.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0,19(2):25.
卢超. 针灸治疗疟疾120例. 中国民间疗法,1999,7(9):7.
彭荣琛. 疟疾的针灸治疗综述. 江西中医药,1982,13(2):51-56.
钱宝延. 针灸治疗疟疾致痛56例. 中国针灸,2003,23(12):724.
邱茂良. 虚者扶正祛邪 实者和解截疟//胡熙明. 针灸临证指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0.
孙强. 用针灸疗法治疗疟疾57例的初步报告. 江苏中医,1959(10):24.
田中峰. 二甘散敷脐治疗疟疾864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2):41.
汪亮. 针灸治疗非洲疟疾89例. 四川中医,2006,24(4):104-105.
王国民,罗宇慧. 针刺治疗疟疾前后淋巴细胞亚类动态观察.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1):55.
王立早. 针灸是疟疾的有效疗法. 中医杂志,1955,1(11):43.
王文英. 针灸治疗疟疾患儿贫血的动态观察. 中国针灸,1999,19(1):8-10.
王远华,姚春艳,孙照勤. 穴位敷药治疗疟疾45例. 陕西中医,1995,16(1):32.
王振琴. 针刺治疗疟疾45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1986,6(5):18.
吴瑛. 针刺治疗疟疾126例.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7(3):38.
向家伦,唐贤伟,张尚武. 耳穴望诊间日疟的效果观察. 中国针灸,1981,1(3):46.
肖少卿,方正,胡丽梅. 针刺治疗间日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国针灸,1983,3(4):1.
许伟. 大椎穴刺络拔罐治疗疟疾高热31例. 中国针灸,2002,22(1):41.
杨介宾. 三穴为主 发前刺之//胡熙明. 针灸临证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8.
俞竹青. 针刺配合青蒿琥酯治疗疟源性头痛82例临床观察.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3):414.
袁家昶. 常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间日疟. 四川中医,1986,4(9):51.
翟范. 灸大椎加合谷穴注治疗间日疟. 福建中医药,1983,14(5):21.
张弘,任琳. 针刺治疗非洲胃肠型疟疾46例. 中国针灸,2003,23(8):483.
郑怀岳. 三期分治 粗针速刺//胡熙明. 针灸临证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0.
钟岳琦. 钟岳琦临证经验//陈佑邦,邓良月. 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04.
朱琼昌. 针灸治疗间日疟7例. 上海针灸杂志,1989,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