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江干区血吸虫病螺情调查报告
江干区位于杭州大都市的中心区域,东毗钱塘江,西依西子湖,中贯京杭大运河,面积104.44km2,在汉前(公元前206年)为海涂地架,后经泥沙冲击,于唐五代钱镠筑捍海塘以后,逐渐出现田畴,形成平原,属钱塘江衡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自然标高为5.2~6.2m。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27℃,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降雨1 452.5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无冻害等灾害性气候。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第五区改名为江干区,所辖范围至1996年未变。其后,辖区地域经过数次调整,至2018年末,江干区下辖闸弄口、凯旋、采荷、四季青、笕桥、彭埠、九堡和丁兰8个街道143个社区4个行政村,全区常住人口78.0万,公安部门登记户籍人口47.1万。
江干区多湖泊河流,水流缓慢,岸边杂草丛生,属于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区5个流行街道45个流行村,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 031 960m2。1989年,浙江省消灭血吸虫病达标考核验收组对江干区进行全面考核验收,认为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上报省人民政府地方病领导小组审批,同年以浙地防〔1989〕6号文件批复江干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此后,江干区血防工作转入巩固监测阶段,1996年以后再未查到钉螺,属于无螺县。
一、调查与质控
为进一步掌握江干区钉螺分布情况,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浙江省卫计委关于开展浙江省钉螺调查工作的通知》和《浙江省血防中心关于下发〈浙江省钉螺调查实施细则〉的通知》(浙血防[2016]8号)精神,江干区组织老血防专管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对血吸虫病历史有螺环境和现有可疑钉螺孳生环境进行调查,利用电子软件建立螺情数据库和经纬度地图。
根据要求,江干区积极参加全省钉螺调查工作推进会暨强化培训班,并按照省血防中心统一部署,积极举办“江干区查螺图账电子化培训班”,使相关专业人员熟悉并掌握地理信息采集和查螺图账绘制技术。所有调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测试合格后方可参与钉螺调查工作。区疾控中心将查螺图账电子化工作纳入当年考核,不定期对5个街道的钉螺调查工作进行理论检查指导,并保证1~2次现场督查,及时解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区疾控中心对各街道的数据进行初步审核,审核无误后发送给省血吸虫病防治中心。
二、结果和讨论
(一)钉螺孳生环境调查
1.历史钉螺孳生概况
随着杭州市城市东扩,钱江新城、城东新城等地区快速崛起,江干区正逐步从原来的“菜篮子”基地成长为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中心,土地使用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适合钉螺生长区域被大幅度改造,适宜钉螺生存的环境已大面积减少。
调查显示,江干区5个街道45个历史流行村共计102个查螺条块,均为水网型环境,累计环境面积1 034 310m2,历史累计有螺面积1 031 960m2,最近一次查到钉螺年份为1996年,地址在笕桥街道笕桥机场内。钉螺孳生环境调查基本情况见表2-19。
表2-19 江干区钉螺孳生环境调查基本情况
2.钉螺孳生环境演变情况
经城市改造,撤村建居,合并、河道整治等措施后,江干区钉螺孳生环境被人为地部分或彻底改变,现无Ⅰ类和Ⅱ类环境,多为Ⅲ类环境(93处)和Ⅳ类环境(9处)。
全区有Ⅲ类环境(孳生环境被人为部分改变,尚具备钉螺孳生的基本条件)93处,历史累计有螺面积982 280m2,以沟渠(80处,占86.02%)和塘堰(11处,占11.83%)为主,见表2-20。
表2-20 江干区Ⅲ类钉螺孳生环境演变类型基本情况
全区有Ⅳ类环境(孳生环境被人为彻底改变,已不具备钉螺孳生条件)9处,历史累计有螺面积49 680m2,以沟渠(7处,占77.78%)为主,其余为塘堰(2处,占22.22%),见表2-21。
表2-21 江干区Ⅳ类钉螺孳生环境演变类型基本情况
(二)钉螺分布调查
江干区5个街道45个历史流行村均已开展过符合全国钉螺调查基本需求的调查,共调查环境102处228 521m2,均未发现有螺,见表2-22。
1.调查概况
表2-22 江干区不同流行类型环境螺情现况调查基本情况
按不同植被类型环境分,共调查杂草76处190 678m2,树林19处37 443m2,旱地作物4处400m2,其他植被环境3处0m2,均未发现有螺,见表2-23。
按不同环境类型分,共调查沟渠82处154 648m2,塘堰7处63 210m2,旱地8处8 743m2,其他5处1 920m2。均未发现有螺。详见表2-24。
表2-23 江干区不同植被类型环境螺情现况调查基本情况
表2-24 江干区不同环境类型螺情现况调查基本情况
2.现场调查结果
此次钉螺现场调查,共计系统抽样调查21 466框,环境抽查43 005框,均未捕获活螺,见表2-25。
表2-25 江干区不同流行类型环境钉螺调查结果
按不同植被类型环境分,杂草系统抽样调查19 309框,环境抽查38 693框;树林系统抽样调查2 096框,环境抽查4 192框;旱地系统抽样调查61框,环境抽查120框。均未捕获活螺。详见表2-26。
表2-26 江干区不同植被类型环境钉螺调查结果
按不同环境类型分,沟渠系统抽样调查15 438框,环境抽查31 060框;塘堰系统抽样调查5 315框,环境抽查10 530框;旱地系统抽样调查374框,环境抽查742框;其他系统抽样调查339框,环境抽查673框。均未捕获活螺。详见表2-27。
表2-27 江干区不同环境类型钉螺调查结果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钉螺的分布密切相关。江干区自1989年达到血吸虫病阻断标准以来,血防工作进入了监测巩固阶段,采取以“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巩固策略”,每年对5个历史有螺街道开展查螺和查病工作。
此次调查未发现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也未发现钉螺。共登记环境102处,其中Ⅲ类环境(孳生环境被人为部分改变,尚具备钉螺孳生的基本条件)93处,Ⅳ类环境(孳生环境被人为彻底改变,已不具备钉螺孳生条件)9处。这些历史有螺区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虽然钉螺孳生环境被人为改变,部分环境已完全不具备查螺条件,但仍存有部分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而且这些环境大部分为沟渠和塘堰,杂草丛生,是钉螺孳生的天然最佳环境。同时,随着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周边血吸虫病流行省份人口大量涌入,导致江干区近年来时有输入性疫情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外来植物的引入都易使钉螺孳生复现,也给血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血防工作依然不能掉以轻心,需加强查螺员培训,提高查螺质量和监测敏感性。重点关注血吸虫病流行区外来务工人员传染源输入的风险,有螺区域苗木移植活螺带入的可能性,防止“瘟神”重现。
通过此次调查,较为系统、全面地摸清了江干区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的分布,建立了以条块为单位的电子化软件螺情数据库和经纬度地图,极大地方便了后续钉螺孳生地的螺情状况追踪,为今后开展钉螺回顾调查和螺情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弥补了血防历史资料较少的不足。
在本次调查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基层血防工作人员新老交替,城市改造撤村建居、合并等原因,血防历史资料丢失,档案中可查的历史资料较少;二是血防队伍逐渐萎缩、老化,新上岗的血防工作人员对历史情况不熟悉,影响了血防工作的延续性;三是江干区最后一次查到钉螺是1996年在笕桥街道笕桥机场内,此后再未查到钉螺,血防工作人员思想上有所松懈。今后需有效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把血防工作纳入区政府对街道公共卫生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以扎实推进血防工作的稳步提升。近年来血防监测巩固任务加重,仍需加强组织领导,以形成“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科室直接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多部门协作工作模式。此外,需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保证专项经费,以确保血防工作的正常开展。区疾控中心负责落实辖区内新上岗血防专管员的培训工作,督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新旧交接工作。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血防意识,切实巩固血防成果。
徐玲 倪志敏 杨根美
江干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