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实用影像检查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普通X线检查技术及应用

一、X线透视检查技术

当一束强度均匀的X线穿透人体后,由于人体组织的密度和厚度不同,其对X线的吸收程度亦不同,所以透过人体的X线强度不同。这种强度不同的透射X线便携带了被检者的内部结构信息,称为X线信息影像。当X线信息影像到达荧光屏上时,会形成黑白对比度不同的影像,医生可观察此类影像对疾病作出诊断,这就是X线透视检查。

(一)X线透视采集的分类

1.连续式透视

连续式透视是指透视检查时X射线不间断地连续发射。连续式透视时视觉不会出现顿挫感,图像时间分辨率强。但是,采用连续式透视会使被检者所受辐射剂量增加,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采用连续式透视。

2.脉冲式透视

脉冲式透视是指透视检查时X射线间断地由脉冲触发。脉冲式透视的帧率通常为7.5帧/s、15帧/s和30帧/s。这些透视帧率可以在控制台上进行选择。因为脉冲式透视极大地降低了被检者的辐射剂量,所以目前大多采用此种方式进行透视检查。

(二)X线透视检查技术的主要应用

X线透视检查主要应用于胸部透视、腹部透视和盆腔透视。胸部透视即胸透,观察有无片状影、粟粒状影、块状影等,主要用以诊断肺炎、肺结核和肺部肿瘤等。腹部透视主要观察膈下游离气体、气液平面,用以诊断胃肠道穿孔和肠梗阻。盆腔透视主要观察避孕环体位是否准确、有无移位。

(三)X线透视检查技术的优势

在检查过程中受检者可转动身体变换各种体位,使医生能多方位、动态地观察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人体内部组织结构重叠对观察病变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可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另外,X线透视检查费用低并可在短时间内作出诊断。

(四)X线透视检查技术的劣势

X线透视检查无法记录受检者影像,不利于会诊和疾病前后对照。X线透视影像清晰度比X线摄影差,不利于对疾病作出准确判断。X线透视的辐射剂量远大于X线摄影。目前,X线透视检查正在被X线摄影检查所替代,不再作为主要X线检查手段,只在必要时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二、普通X线摄影技术

(一)呼吸系统摄影

1.胸部后前位

(1)摄影目的:观察胸廓、肺部、心脏、大血管及膈肌形态,测量心脏大小等。是诊断心肺疾病的常规体位。胸部后前位成像见图1-2。

图1-2 胸部后前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面向摄影架站立,前胸紧靠平板探测器,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平板探测器,头稍向后仰,将下颌搁于平板探测器上缘,平板探测器上缘需超出两肩(超出肩峰2~3cm)。两肘弯曲,两手背放于同侧髋部,两肩尽量内转紧靠平板探测器,使两侧肩胛骨向外拉伸。两肩尽量放平,锁骨呈水平位。嘱被检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3)摄影距离:180cm,观察心脏时摄影距离为200cm。

(4)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1英寸≈ 2.54cm)。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高度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肺门结构可辨;②锁骨、乳房、左心影内可分辨出肺纹理;③肺尖充分显示;④肩胛骨投影于肺野以外;⑤两侧胸锁关节对称;⑥膈肌包括完全;⑦心脏、纵隔边缘清晰锐利。

2.胸部侧位

(1)摄影目的:观察纵隔病变、心脏侧位及心脏后方和横膈上方的肺部情况、确定肺内病变位置等。胸部侧位成像见图1-3。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胸部紧靠平板探测器。胸部腋中线对准平板探测器(探测器)中线,两臂上举,交叉放于头上,使两肩尽量不与肺野重叠。收腹,使身体长轴与平板探测器长轴一致。嘱被检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3)摄影距离:180cm,观察心脏时摄影距离为200cm。

(4)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水平经腋前线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第4胸椎以下椎体清晰可见,并成侧位投影;②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像;③心脏、主动脉弓移行部、降主动脉影像清晰;④胸骨两侧缘重叠良好;⑤可观察各心室的大小。

3.胸部前弓位

(1)摄影目的:检查肺尖部病变,对于前后位被肋骨和锁骨遮蔽的空洞和病灶显示清晰,对叶间积液和右肺不张显示较清晰。胸部前弓位见图1-4。

图1-3 胸部侧位

图1-4 胸部前弓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背靠摄影架站立,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探测器并对准其中线。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肘部弯曲,手背放于髋部,身体稍离开摄影架,上胸向后仰,使上背部紧靠探测器,腹部向前挺出,胸部冠状面与平板探测器成30°角。两肩尽量内旋。探测器上缘须超出肩部约7cm。嘱被检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3)摄影距离:180cm。

(4)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中心。

(7)标准影像显示:此体位显示肺部前凸位影像,常用来观察肺尖与锁骨上或肋骨重叠的病变。

(二)循环系统摄影

1.心脏大血管右前斜位(第一斜位)

(1)摄影目的:观察心脏及肺部病灶部位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心脏大血管右前斜位见图1-5。

(2)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先面向平板探测器,头部稍后仰,左手高举抱头。右前胸紧靠平板探测器,右肘弯曲,手背放于髋部,右肩内转,左前胸离开平板探测器,使躯干与平板探测器成60°角。平板探测器上缘超出肩部。被检者吞服钡剂后,平静状态下屏气曝光。

(3)摄影距离:200cm。

(4)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1英寸≈ 2.54cm)。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7胸椎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胸部呈斜位投影,心脏大血管投影于胸部左侧,不与胸椎重叠,胸椎投影于胸部右后1/3处;②心脏、升主动脉弓影像清晰可见,胸部周边肺纹理能追踪到;③肺尖显示清楚,食管的胸段钡剂充盈良好。

2.心脏大血管左前斜位(第二斜位)

(1)摄影目的:观察心脏、大血管影像及肺部病灶部位。心脏大血管左前斜位见图1-6。

图1-5 心脏大血管右前斜位

图1-6 心脏大血管左前斜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先面向平板探测器,头部稍后仰,右手高举抱头。左前胸紧靠平板探测器,左肘弯曲,手背放于髋部,左肩内转,右前胸离开平板探测器,使躯干与平板探测器成70°角。平板探测器上缘超出肩部。

(3)摄影距离:200cm。

(4)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7胸椎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胸部成斜位投影,心脏大血管于胸椎右侧显示,胸椎投影于胸部左后方1/3偏前处;②下腔静脉基本位于心影底部中央显示;③胸主动脉全部展现,边缘清晰;④胸部周边肺纹理可追踪到,肺尖显示清晰。

(三)消化系统摄影及泌尿系统摄影

1.腹部前后立位

(1)摄影目的:检查泌尿系阳性结石、腹部异物及胃肠道病变等。腹部前后位立位见图1-7。

(2)摄影体位:被检者背向摄影架站立,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两臂外展,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平板探测器中线。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横膈,下缘包括耻骨联合。嘱被检者呼气后屏气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1英寸≈ 2.54cm)。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耻骨联合与剑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两侧膈肌、腹壁软组织及骨盆腔均对称性的显示在图像上,椎体棘突位于照片正中;②膈肌边缘锐利,胃内液平面及肠内液平面应能明确显示;③肾、腰大肌、腹膜外脂肪线及骨盆影像显示清晰。

2.尿路仰卧前后位

(1)摄影目的:用于检查泌尿系阳性结石,腹部异物等。尿路仰卧前后位见图1-8。

图1-7 腹部前后立位

图1-8 尿路仰卧前后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行检查前应清洁灌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台面中线。两臂放于身旁,下肢伸直,头部用枕头稍垫高。平板探测器上缘超过剑突,下缘包括耻骨联合下2.5cm。嘱被检者呼气后屏气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剑突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腹部包括在照片中,脊柱位于照片正中;②两侧膈肌、腹壁软组织及骨盆均对称显示;③肾区、输尿管走行区及膀胱区可清晰显示有无阳性结石。

(四)骨骼系统摄影

1.颈椎正位

(1)摄影目的:观察第3~7颈椎正位影像。颈椎正位见图1-9。

(2)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在摄影架前,两臂下垂置于身旁,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台面中线,头部后仰,听鼻线垂直台面,平板探测器上缘超过枕外隆凸,下缘包括第1胸椎。嘱被检者屏气后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中心线:X线球管向头侧倾斜10°~15°角,经甲状软骨下缘射入平板探测器中心。

(5)滤线栅(+)。

(6)照射野:8英寸×10英寸(1英寸≈ 2.54cm)。

(7)标准影像显示:①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第3~7颈椎与第1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②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左右对称;③颈椎骨质、椎间隙与钩椎关节显示清晰;④第1肋骨及颈旁软组织包括在照片内;⑤气管投影于椎体正中,边界易于分辨;⑥下颌骨显示于第2、3颈椎间隙高度。

2.颈椎侧位

(1)摄影目的:观察第1~7颈椎侧位影像、颈部软组织、甲状腺软骨等。颈椎侧位影像见图1-10。

图1-9 颈椎正位

图1-10 颈椎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立于摄影架前,颈部长轴与平板探测器长轴平行,头稍后仰,两肩尽量下垂,平板探测器上缘超出枕外隆凸,下缘包括第2胸椎。嘱被检者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8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的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全部颈椎侧位影像,第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②各椎体前后缘均无双缘现象;③椎体骨质、各椎间隙及椎间关节显示清晰;④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⑤气管、颈部软组织层次清楚。

3.颈椎斜位

(1)摄影目的:观察近探测器侧的颈椎椎弓根及椎间孔影像。颈椎斜位影像见图1-11、图1-12。

图1-11 颈椎左后斜位

图1-12 颈椎右后斜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颈部长轴与平板探测器长轴平行,被检侧靠近平板探测器,使颈部和躯干与台面成45°角,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枕外隆凸,下缘包括第2胸椎。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8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甲状软骨水平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显示颈椎斜位影像,第1~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②近探测器侧椎间孔、椎弓根显示清楚,椎间孔显示于椎体与棘突之间,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③椎体骨质清晰可见,椎间隙清晰;④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4.第1、2颈椎张口位

(1)摄影目的:检查第1~2颈椎骨质病变及寰枢关节有无脱位等情况。第1、2颈椎张口位见图1-13。

图1-13 第1、2颈椎张口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站立于摄影架前,双臂放于身旁,头颅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头稍后仰,口尽量张开,使上颌齿与乳突尖连线垂直于台面。上、下牙的中点置平板探测器中心。屏气时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5英寸×7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经两嘴角连线中点垂直投射至平板探测器中心。

(7)标准影像显示:①第1、2颈椎于上、下齿列之间显示,第2颈椎位于正中;②上、中切牙牙冠与枕骨底部相重,第2颈椎齿突不与枕骨重叠,清晰显示;③齿突与第1颈椎两侧块间隙对称,寰枕关节呈切线状显示。

5.胸椎前后位

(1)摄影目的:观察第1~12胸椎正位影像,可清晰显示椎体附件及椎旁软组织。胸椎前后位影像见图1-14。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并对准台面中线,两臂下垂或上举抱头,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5英寸×14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上部胸椎及第7颈椎或下部胸椎及第1腰椎;②棘突序列位于椎体正中,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③各椎体椎间隙清晰锐利,椎骨纹理显示清晰。

6.胸椎侧位

(1)摄影目的:观察胸椎侧位影像,为胸椎检查的常规体位。胸椎侧位影像见图1-15。

图1-14 胸椎前后位

图1-15 胸椎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卧摄影床上,双臂屈曲抱头,双下肢膝部弯曲以支撑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垂直,腰部用棉垫垫平,脊柱对台面中线,使脊柱长轴与台面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5英寸×14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6~7胸椎处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如腰部不用棉垫,中心线应向头侧倾斜5°~10°角)。

(7)标准影像显示:①第3~12胸椎呈侧位显示,略有后凸弯曲,不与肱骨重叠;②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椎间隙清晰;③肺野部分密度均匀与椎体部分对比协调;④椎体及其附件结构清晰,骨纹理显示清晰。

7.腰椎前后位

(1)摄影目的:为腰椎检查的常规体位,观察各椎体、横突等的骨质结构。腰椎前后位影像见图1-16。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并对准台面中线,两髋及膝关节屈曲,使腰部靠近台面。嘱被检者屏气后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5英寸×14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脐上3cm处)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照片包括第11胸椎至第2骶椎;②椎体序列于照片正中,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③第3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椎间隙清晰。

8.腰椎侧位

(1)摄影目的:为腰椎检查的常规体位,观察各椎体侧位、棘突的骨质结构。腰椎侧位影像见图1-17。

图1-16 腰椎前后位

图1-17 腰椎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卧摄影床上,双臂上举抱头,脊柱对台面中线,两髋及膝屈曲,使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垂直。腰部软组织与台面之间垫以棉垫,使腰椎与台面平行。嘱被检者屏气后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5英寸×14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腰椎各椎体无双边像;②椎体骨皮质和骨小梁清晰可见;③椎弓根、椎间孔和邻近软组织可见;④椎间关节、腰骶关节及棘突可见。

9.腰椎斜位

(1)摄影目的:检查椎弓及上下关节病变。腰椎斜位影像见图1-18。

图1-18 腰椎斜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后倾,使冠状面与台面成45°角,近台面侧的髋部及膝部屈曲,对侧下肢伸直支撑身体。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第11胸椎,下缘包括上部骶椎。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1英寸×14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图像显示:①第1~5腰椎呈斜位,位于照片正中;②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或前1/3处,被检侧椎间关节呈切线状位于椎体的后1/3处;③椎间隙显示良好;④与椎体重叠的椎弓部结构显示清晰。

10.骶尾骨前后位

(1)摄影目的:为骶尾骨检查的常规体位,主要观察骶尾骨的骨质及周围软组织情况。骶尾骨前后位影像见图1-19。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台面中线,头部及两肩用枕头垫高,双下肢伸直,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第4腰椎,下缘超出耻骨联合。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8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角,经耻骨联合上方3cm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照片包括全部骶尾骨及腰骶关节,骶中嵴位于照片正中;②骶椎孔及骶髂关节对称;③无肠内容物与骶尾椎重叠,骶尾骨纹理清晰可见。

11.骶尾骨侧位

(1)摄影目的:为骶尾骨检查的常规体位,主要观察骶尾骨的骨折等情况。骶尾骨侧位影像见图1-20。

图1-19 骶尾骨前后位

图1-20 骶尾骨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卧摄影床上,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垂直,骶尾骨长轴与平板探测器长轴平行。两髋及膝部弯曲,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第5腰椎,下缘包括全部尾骨。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8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尾骨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骶尾椎及腰骶关节位于照片正中,边界清晰,各椎体易于分辨;②骶椎两侧无名线应重叠;③腰骶关节及骶尾关节间隙清晰。

12.脊柱左、右侧曲位

(1)摄影目的:观察脊柱侧方屈曲的活动范围,评估脊柱的柔韧度,从而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脊柱右侧曲位投照见图1-21~图1-24。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颈、胸部及双下肢身体向同侧尽量弯曲,人体冠状面平行于平板探测器,骨盆居中且摆平。

(3)中心线:对准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4)摄影距离:115cm。

(5)滤线栅(+)。

(6)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

(7)标准影像显示:影像包括颈、胸、腰、骶尾椎且位于图像正中,左、右侧凸起处脊柱椎间隙张开,脊柱各骨骨小梁清晰显示。

13.骶髂关节前后位

(1)摄影目的:为骶髂关节常规体位,主要观察骶髂关节骨质情况。骶髂关节前后位见图1-25。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台面中线,下肢伸直,两臂屈肘,手置胸前。平板探测器上缘超出髂骨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

(5)滤线栅(+)。

图1-21 脊柱右侧曲位

图1-22 脊柱右侧曲位X线图像

图1-23 脊柱左侧曲位

图1-24 脊柱左侧曲位X线图像

(6)中心线:向头侧倾斜25°~35°角,对准耻骨联合上缘(耻骨联合上方3cm),射入平板探测器中心。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髂骨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7)标准影像显示:两侧骶髂关节影像。

14.骨盆前后位

(1)摄影目的:为骨盆的常规检查体位,观察骨盆及其周围软组织情况。骨盆前后位影像见图1-26。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台面中线。双足内旋,使两侧趾内侧相互接触,两足跟分开,骨盆摆平,从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下方3cm处射入平板探测器中心,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髂骨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嘱被检者屏气时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

图1-25 骶髂关节前后位

图1-26 骨盆前后位

(5)滤线栅(+)。

(6)中心线:从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下方3cm处垂直射入。

(7)标准影像显示:①照片包括全部骨盆及股骨近端,左右对称,骨盆腔位于照片正中;②耻骨不与骶椎重叠,两侧大粗隆内缘与股骨颈重叠1/2;③两侧髂骨翼与其他骨密度均匀,骨纹理清晰可见。

15.髂骨斜位

(1)摄影目的:主要观察髋臼病变,可清楚显示从坐骨切迹到坐骨结节的整个后柱,后柱的后外缘和髋臼前缘,可观察后柱以及前唇或前壁骨折。髂骨斜位示意图见图1-27、图1-28。

图1-27 髂骨斜位

图1-28 髂骨斜位X线图像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下肢伸直,患侧髋关节靠近台面,使髂骨尽量平行于平板探测器,健侧髋关节抬高,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呈35°~45°。

(3)中心线:对准患侧髂前上棘内5cm处垂直入射。

(4)摄影距离:100cm。

(5)滤线栅:(+)。

(6)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

(7)标准影像显示:①影像包括髋关节、同侧耻骨、坐骨及髂骨;②髂骨呈正位显示,髋臼前缘、坐骨切迹、坐骨结节清晰显示;③髂骨翼及髋关节各骨骨小梁清晰显示。

16.闭孔斜位

(1)摄影目的:主要观察髋臼病变,有利于显示髋臼前柱、髋臼后缘、闭孔组成骨等,可观察前柱以及后唇或后壁骨折。闭孔斜位见图1-29、图1-30。

图1-29 闭孔斜位

图1-30 闭孔斜位X线图像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健侧膝关节稍屈曲,患侧髋关节抬高,下肢伸直,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呈35°~45°角。

(3)中心线:对准患侧髂前上棘内5cm处垂直入射。

(4)摄影距离:100cm。

(5)滤线栅:(+)。

(6)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

(7)标准图像显示:①照片应包括髋关节、同侧耻骨、坐骨及髂骨;②髂骨近似为侧位影像,髂嵴、耻骨支、髋臼后缘及闭孔清晰显示;③髋关节关节间隙及各组成骨骨小梁清晰显示。

17.骨盆入口位

(1)摄影目的:观察骨盆环的连续性,真实显示骨盆入口,更好地显示骨盆前后方移位,以及外力所致的内旋和外旋移位及髋臼骨折等。骨盆入口位见图1-31、图1-32。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台面,并与平板探测器中心重合,两下肢伸直,下肢及双足内旋10°~15°。

图1-31 骨盆入口位

图1-32 骨盆入口位X线图像

(3)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5°~45°,经脐下3cm处入射。

(4)摄影距离:100cm。

(5)滤线栅:(+)。

(6)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

(7)标准影像显示:①骨盆诸骨左右对称,骨盆腔位于照片正中;②两侧耻骨上下支重叠,骨盆环呈心形;③髂骨翼及骨盆其他组成骨骨小梁清晰显示。

18.骨盆出口位

(1)摄影目的:由于消除了骶骨与骨盆环的夹角,更有利于显示骶骨正位以及骶髂关节与后半骨盆的体位关系,并可显示前半骨盆上下移位以及耻骨、坐骨形成的骨盆出口等。骨盆出口位见图1-33、图1-34。

图1-33 骨盆出口位

图1-34 骨盆出口位X线图像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与探测器中心重合,两下肢伸直,下肢及双足内旋15°角。

(3)中心线:向头侧倾斜35°~45°,经耻骨联合上3cm处入射。

(4)摄影距离:100cm。

(5)滤线栅(+)。

(6)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

(7)标准影像显示:①骨盆各骨左右对称,显示于照片正中;②骶骨及骶髂关节呈正位显示,耻骨联合与骶骨部分重叠,耻骨上下支清晰显示,两侧闭孔呈长椭圆形且左右对称,盆腔内无肠内容物影响;③髂骨翼及骨盆其他组成骨骨小梁清晰显示。

19.手后前位

(1)摄影目的:观察指、掌、腕诸骨后前位影像和拇指的斜位像。手后前位影像见图1-35。

(2)摄影体位:被检者在摄影床旁侧坐,肘部弯曲成直角,手掌紧靠平板探测器,将第3掌骨头放在平板探测器中心。各手指稍分开,前臂处放一沙袋固定。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5英寸×8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包括全部掌指骨及腕关节,第3掌指关节位于照片正中;②五指以适当的间隔呈分离状显示;③第2~5掌指呈正位,拇指呈斜位显示;④掌骨至指骨远端,骨纹理清晰可见。

20.手侧位

(1)摄影目的:观察手内异物及拇指病变。手侧位影像见图1-36。

图1-35 手后前位

图1-36 手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在摄影床旁侧坐,肘部弯曲,约成直角,小指和第5掌骨紧靠平板探测器,使手掌和平板探测器垂直。拇指前伸,前臂处放一沙袋固定。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5英寸×8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2掌骨头,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第2~5掌指骨呈侧位像,诸骨相互重叠,拇指呈正位显示。

21.手掌下斜

(1)摄影目的:重点观察第1~3掌指骨病变。手掌下斜位影像见图1-37。

图1-37 手掌下斜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在摄影床旁侧坐,肘部弯曲,约成直角。将小指和第5掌骨靠紧平板探测器外缘,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平板探测器约成45°角。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各指尖触平板探测器面上。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5英寸×8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5掌骨头,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全部掌指骨及腕关节包括在照片上,呈斜位投影;②各掌指骨纹理清晰可见,软组织层次显示良好;③大多角骨与第1掌指关节间隙清晰。

22.手舟骨斜位

(1)摄影目的:结合手舟骨位,进一步明确腕舟骨骨折及错位情况。手舟骨斜位见图1-38、图1-39。

图1-38 手舟骨斜位

图1-39 手舟骨斜位X线图像

(2)摄影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一侧,拇指尽量伸直外展,余四指呈半握拳状,掌心向下,拇指近端及桡骨远端贴近探测器中心,使尺侧抬高,前臂冠状面与探测器平面约呈45°角。

(3)中心线:向头侧倾斜20°,对准第1掌骨基底下鼻烟窝处射入探测器中心。

(4)摄影距离:100cm。

(5)滤线栅(−)。

(6)照射野:5英寸×8英寸。

(7)标准影像显示:腕舟骨呈半椭圆型,稍许与大多角骨重叠,诸掌骨近端与诸腕骨及尺桡骨远端呈斜位显示,骨小梁清晰显示。

23.腕关节后前位

(1)摄影目的:观察腕骨、腕关节及尺桡骨远端病变。腕关节后前位影像见图1-40。

(2)摄影体位:被检者在摄影床旁侧坐,肘部弯曲,约成直角。腕关节放于平板探测器中心,手半握拳,使腕部掌面靠近平板探测器。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5英寸×8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尺、桡骨茎突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腕关节诸骨在照片正中,包括尺桡骨远端及掌骨近端;②掌腕关节及桡腕关节间隙显示清晰;③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显示清晰。

24.腕关节侧位

(1)摄影目的:观察腕关节及腕部诸骨病变。腕关节侧位影像见图1-41。

图1-40 腕关节后前位

图1-41 腕关节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手指微握,腕部成侧位,尺侧在下,垂直探测器的照射区中部,使尺骨茎突位于照射野中心。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5英寸×8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腕关节呈侧位显示;②尺桡骨远端重叠良好;③骨纹理及软组织显示良好。

25.腕部外展位

(1)摄影目的:检查舟骨病变。腕部外展位影像见图1-42。

图1-42 腕部外展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掌面向下,然后外旋,平板探测器垫高20°角,将腕关节平放于平板探测器中心,手掌尽量向尺侧偏移。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5英寸×8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尺骨与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舟骨正位影像。

26.尺桡骨前后位

(1)摄影目的:观察尺、桡骨及前臂软组织病变。尺桡骨前后位影像见图1-43。

图1-43 尺桡骨前后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床前,前臂伸直,手掌向上,背面紧靠平板探测器,腕部轻度外旋,前臂长轴须与平板探测器长轴平行。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5英寸×14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显示尺、桡骨正位影像;②腕关节或肘关节呈正位显示;③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清晰可见。

27.尺桡骨侧位

(1)摄影目的:观察尺、桡骨及前臂软组织病变。尺桡骨侧位影像见图1-44。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肘部弯曲,约成直角。前臂摆成侧位,尺侧紧靠平板探测器,桡侧向上。肩关节放低,尽量与腕和肘关节相平。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5英寸×14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②腕关节、肘关节呈侧位显示;③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清晰可见。

28.肘关节前后位

(1)摄影目的:检查肘关节、肱骨远端、尺桡骨近端病变。肘关节前后位影像见图1-45。

图1-44 尺桡骨侧位

图1-45 肘关节前后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面向摄影床正坐,前臂伸直,手掌向上。尺骨鹰嘴突放于平板探测器中心,肘部背侧紧靠平板探测器,肩部放低,尽量与肘关节相平。身体稍向患侧倾斜,上臂及前臂尽量靠近台面。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8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肘关节,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图像包括肱骨远端和尺桡骨近端,肘关节关节间隙位于图像正中;②肘关节呈切线位显示;③鹰嘴窝位于肱骨内外髁正中偏尺侧;④肘关节各骨纹理及周边软组织显示清晰。

29.肘关节侧位

(1)摄影目的:检查肘关节、肱骨远端、尺桡骨近端病变。肘关节侧位影像见图1-46。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肘部弯曲,约成直角。手掌面向被检者,拇指向上,肩部放低,与肘关节相平。上臂与平板探测器长轴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8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肘关节间隙,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肱骨远端和尺桡骨近端约呈90°;②尺骨与肱骨的关节间隙显示明确、锐利;③肱骨外髁重叠,呈圆形;④肘关节各骨纹理清晰,周软组织层次分明。

30.肱骨前后位

(1)摄影目的:检查肱骨及上臂病变。肱骨前后位影像见图1-47。

图1-46 肘关节侧位

图1-47 肱骨前后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手臂伸直稍外展,手掌向上。对侧肩部用沙袋垫高,使被检侧上臂容易靠近平板探测器。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平板探测器长轴与肱骨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5英寸×14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肱骨正位影像;②肱骨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显示良好。

31.肱骨侧位

(1)摄影目的:检查肱骨及上臂病变。肱骨侧位影像见图1-48。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对侧肩部用沙袋垫高,被检侧上臂紧靠平板探测器。手臂与躯干分开,肘关节弯曲,前臂内转,使肱骨内、外上髁相互重叠,成侧位姿势。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平板探测器长轴与肱骨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5英寸×14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肱骨侧位影像;②肱骨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显示良好。

32.肩关节前后位

(1)摄影目的:为肩部检查的常规体位,主要观察肩部的骨折等。肩关节前后位见图1-49。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站立于摄影架前,肩胛骨喙突对台面中线,头部转向被检侧,使被检侧肩部紧靠台面。被检侧手臂伸直,手掌向上。平板探测器上缘超出肩部,外缘超出上臂。

(3)摄影距离:100cm。

图1-48 肱骨侧位

图1-49 肩关节前后位

(4)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喙突,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图像包括肩关节各骨,肩关节位于图像正中;②肩关节盂前后重合,呈切线位显示,关节间隙清晰;③肱骨小结位于肱骨头外1/3处;④肱骨头、肩峰、锁骨骨纹理显示清晰,周围软组织层次清晰。

33.冈上肌出口位

(1)摄影目的:观察肩峰形态、骨质厚度及肩峰到肱骨头之间的距离,间接评估冈上肌损伤程度。冈上肌出口位见图1-50、图1-51。

图1-50 冈上肌出口位

图1-51 冈上肌出口位X线图像

(2)摄影体位:被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面向平板探测器,患侧肩关节与之紧贴,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呈35°~40°角,患侧肘关节屈曲、外展。

(3)中心线:经肩峰垂直入射。

(4)摄影距离:100cm。

(5)滤线栅(+)。

(6)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

(7)标准影像显示:肩峰、肱骨头及锁骨远端骨小梁清晰显示,肱骨头位于冈上窝正中,肩峰形态完整清晰显示。

34.锁骨后前位

(1)摄影目的:检查锁骨骨折等情况。锁骨后前位影像见图1-52。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或站立于摄影架前,两肩放平,头转向健侧。被检侧锁骨中点放于平板探测器中心。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肩胛骨上角,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锁骨位于图像正中,锁骨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层次清晰。

35.足前后位

(1)摄影目的:观察全部跖骨、趾骨、前部跗骨正位图像。部分距骨及跟骨与胫腓骨重叠。足前后位影像见图1-53。

图1-52 锁骨后前位

图1-53 足前后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对侧下肢伸直或弯曲,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部紧靠平板探测器。平板探测器前缘包括足趾,后缘包括足跟。第3跖骨底部放于平板探测器中心,并使平板探测器中线与足部长轴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向足跟侧倾斜15°角,对准第3跖骨基底部射入平板探测器中心。

(7)标准影像显示:①图像包括趾及跗骨,第3跖骨基底部位于图像正中;②跗骨到趾骨远端骨纹理清晰;③舟距关节与骰跟间隙清晰可见。

36.足侧位

(1)摄影目的:用于足部异物的检查。足侧位影像见图1-54。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靠近台面,足部外侧缘紧靠平板探测器,足部摆成侧位。膝部稍弯曲,使足底部与平板探测器垂直。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使平板探测器中线与足部长轴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足部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足部和踝部各骨的侧位像,跖骨、趾骨相互重叠。

37.足内斜位

(1)摄影目的:检查跗骨及跖骨、趾骨,除第1、2跖骨重叠外其余均能展开。足内斜位影像见图1-55。

图1-54 足侧位

图1-55 足内斜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被检者膝部弯曲,足底部紧靠平板探测器。然后将被检者下肢内倾,使足底部与平板探测器约成30°角。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3跖骨基底部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中心。

(7)标准影像显示:①全足骨呈斜位,第3、4跖骨基底部位于图像正中;②第1、2跖骨部分重叠;③距跟关节、楔舟关节及第3、4跗跖关节间隙清晰;④全足骨纹理显示清晰。

38.足籽骨轴位

(1)摄影目的:观察籽骨的体位与形态。足籽骨轴位见图1-56、图1-57。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足尖踏紧平板探测器,足跟上收,跖趾关节尽量屈曲。

(3)中心线:对准籽骨垂直入射。

(4)摄影距离:100cm。

(5)滤线栅(−)。

(6)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7)标准影像显示:籽骨位于籽骨沟上方、籽骨嵴两侧,籽骨与第1趾骨没有重叠,籽骨骨质清晰显示。

图1-56 足籽骨轴位

图1-57 足籽骨轴位X线图像

39.跟骨轴位

(1)摄影目的:观察跟骨骨折及错位等。跟骨轴位影像见图1-58。

(2)摄影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对侧膝部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踝关节放于平板探测器中心并极度背曲,可用一绷带绕于足部,瞩被检者向后拉住。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向足底倾斜35°~45°角,对准第3跖骨底部(通过跟骨),射入平板探测器中心。

(7)标准图像显示:显示全部跟骨轴位影像。

40.跟骨侧位

(1)摄影目的:检查跟骨及跟距关节病变。跟骨侧位影像见图1-59。

图1-58 跟骨轴位

图1-59 跟骨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足放于被检侧足的前上方,被检侧足部外侧紧靠平板探测器,跟骨放于平板探测器中心,膝部弯曲,并用沙袋垫高,使跟骨摆平不动。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跟距关节,与平板探测器垂直(对准内踝下2cm处)。

(7)标准影像显示:①图像包括踝关节及部分距骨、跟骨位于图像正中;②距骨下关节面呈切线位显示,关节间隙清晰;③跟骨骨纹理显示清晰。

41.水平跟底轴位

(1)摄影目的:主要用于显示踝关节背伸受限的被检者跟骨轴位各解剖结构。水平跟底轴位见图1-60、图1-61。

图1-60 水平跟骨轴位

图1-61 水平跟骨轴位X线图像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患侧膝关节呈侧位状态,小腿伸直或稍向前倾,放于5cm高的长方形支架上,外踝或内踝与之紧贴,平板探测器竖放且垂直于床面,足底尽量贴近平板探测器。

(3)中心线:X线为水平方向,对准后踝下方1cm处向跟底方向倾斜入射,倾斜角度根据侧位跟骨长轴线与足底平面夹角而定。如果夹角大,中心线向足底方向倾斜角度大;如果夹角变小,中心线向足底方向倾斜角度小。倾斜角度范围在40°~45°。

(4)摄影距离:100cm。

(5)滤线栅(−)。

(6)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7)标准影像显示:①显示跟骨轴位像;②距下关节面、载距突及跟骨内外侧突解剖结构清晰显示;③跟骨长宽比例正常;④跟骨骨小梁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层次可见。

42.踝关节前后位

(1)摄影目的:观察踝关节及胫腓骨远端病变。踝关节前后位影像见图1-62。

(2)摄影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对侧膝部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将踝关节放于平板探测器中心。足稍跖屈并稍内旋,小腿长轴与平板探测器中心线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连线中点上方1cm处,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踝关节位于照片下1/3中央,关节面呈切线位;②胫腓联合间隙不超过0.5cm;③踝关节骨纹理清晰锐利,周围软组织层次清晰。

43.踝关节外侧位

(1)摄影目的:观察踝关节及胫腓骨远端病变。踝关节外侧位见图1-63。

图1-62 踝关节前后位

图1-63 踝关节外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足放在被检侧足的前上方,被检侧膝关节稍屈曲,踝部外侧紧靠平板探测器。膝部用沙袋垫高,足跟摆平,使踝关节成侧位,将内踝上方1cm处放于平板探测器中心,小腿长轴与平板探测器中线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内踝上方1cm处,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距骨滑车面内外缘重合良好;②腓骨小头重叠于胫骨正中偏后;③踝关节位于图像下1/3处;④踝关节各骨骨纹理及周边软组织显示清晰。

44.踝穴位

(1)摄影目的:主要观察下胫腓联合有无分离,评价踝关节的稳定性。踝穴位见图1-64、图1-65。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检查床上,下肢伸直踝关节背屈至中立位,小腿和足内旋20°。

(3)中心线:对准外踝下胫腓联合处垂直入射。

(4)摄影距离:100cm。

(5)滤线栅(−)。

(6)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7)标准影像显示:图像包括胫腓骨远端及距骨,胫骨不与腓骨远端重叠,距骨与内外踝间隙清晰显示。

图1-64 踝穴位

图1-65 踝穴位X线图像

45.胫腓骨前后位

(1)摄影目的:观察胫腓骨及小腿病变。胫腓骨前后位见图1-66。

(2)摄影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下肢伸直,足尖朝上呈中立位。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膝关节,下缘包括踝关节。使小腿长轴与平板探测器中线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5英寸×17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小腿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主要显示胫腓骨的前后位影像及邻近关节的前后位影像。胫腓骨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显示清晰。

46.胫腓骨外侧位

(1)摄影目的:观察胫腓骨及小腿病变。胫腓骨前后位影像见图1-67。

图1-66 胫腓骨前后位

图1-67 胫腓骨外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髋和膝部屈曲,将小腿置于被检侧前方。被检侧下肢伸直,小腿外缘紧靠平板探测器,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膝关节,下缘包括踝关节。小腿长轴与平板探测器长轴中线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5英寸×17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小腿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显示胫腓骨与邻近关节的侧位影像,胫腓骨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显示清晰。

47.膝关节前后位

(1)摄影目的:检查膝关节及其邻近组织病变。膝关节前后位影像见图1-68。

(2)摄影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下肢伸直。平板探测器放于被检侧膝下,髌骨下缘对平板探测器中心,小腿长轴与平板探测器中线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髌骨下缘1cm),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图像包括股骨两髁,胫骨两髁及腓骨小头,关节面位于图像正中;②腓骨小头与胫骨有少量重叠;③膝关节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显示清晰。

48.膝关节外侧位

(1)摄影目的:检查膝关节病变及髌骨骨折等情况。膝关节侧位影像见图1-69。

图1-68 膝关节前后位

图1-69 膝关节外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下肢屈曲置于被检侧前方,被检侧膝部稍弯曲。膝部外侧缘紧靠平板探测器,髌骨下缘放于平板探测器中心,平板探测器前缘须超出皮肤1cm。髌骨与平板探测器垂直。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胫骨上端(膝关节间隙),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膝关节间隙位于照片正中,股骨内外髁重叠良好;②髌骨呈侧位显示,髌骨与股骨间隙分离明确,关节面锐利;③膝关节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显示良好。

49.膝关节应力位

(1)摄影目的:测量双侧膝关节内(外)侧关节间隙的差值,间接判断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程度。膝关节应力位见图1-70、图1-71。

图1-70 膝关节应力位

图1-71 膝关节应力位X线图像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床上,患侧下肢伸直,足尖稍内旋,使用固定带把股骨固定在摄影床一侧,应力检查器的胫骨半圆形压板向胫骨远端近踝关节处的内(外)侧面施压,平板探测器置于患侧膝关节下方,使其长轴与下肢长轴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垂直入射。

(7)标准影像显示:①影像包括股骨远端、胫腓骨近端及周围软组织,关节面于影像正中;②关节间隙呈切线位清晰显示;③膝关节诸骨小梁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层次可见。

50.膝关节抽屉实验应力位

(1)摄影目的:根据胫骨前(后)移程度,间接判断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程度。膝关节抽屉实验应力位见图1-72、图1-73。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床上,患侧下肢伸直,足尖稍内旋,在胫骨近端下方垫5cm厚长方形硬垫子,使用应力检查器的股骨半圆形压板向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的前方施压,平板探测器置于患侧膝关节外侧,使其长轴与下肢长轴平行,健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避免遮挡X线束入射。

(3)摄影距离:100cm。

图1-72 膝关节抽屉实验应力位

图1-73 膝关节抽屉实验应力位X线图像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患侧股骨內髁中点水平方向入射。

(7)标准影像显示:①影像包括股骨远端、胫腓骨近端、髌骨及周围软组织,膝关节间隙显示于影像正中;②股骨内外髁重叠,关节间隙清晰显示;③膝关节诸骨小梁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层次可见。

51.髌骨轴位

(1)摄影目的:观察髌骨病变。髌骨轴位影像见图1-74。

图1-74 髌骨轴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膝部极度屈曲,被检者用绷带牵拉足背部,尽量使小腿与大腿紧密靠拢,股骨保持后前位姿势,将髌骨置于平板探测器中心。对侧下肢伸直。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通过髌骨后缘和股骨间隙,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髌骨位于图像正中,髌骨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显示清晰。

52.髌骨轴位(利用专利辅助装置)

(1)摄影目的:观察髌骨骨折、髌骨运行轨迹以及髌骨与股骨髁间窝的对应关系,评估髌骨的稳定性。髌骨轴位见图1-75、图1-76。

图1-75 髌骨轴位(辅助装置)

图1-76 髌骨轴位(辅助装置)X线图像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患侧膝关节屈曲放在膝关节角度支架上,使用量角器测量膝关节真实屈曲的角度(15°、30°、60°),再调整前后两个托板并旋转顶丝进行固定,探测器放在膝关节外侧,根据膝关节侧位图像测量髌骨后关节面与水平面夹角,确定拍摄髌骨轴位时中心线倾斜角度。然后被检者保持不动,拍摄髌骨轴位,将平板探测器固定于支撑组件的固定架上,尽量靠股骨远端近髌骨的一侧,以减少图像放大、失真。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6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第一次投照对准髌骨后缘与腘窝折线中点水平方向入射,第二次投照向头侧倾斜且平行于髌骨后关节面水平方向入射。

(7)标准影像显示:髌骨呈轴位显示,髌骨骨小梁清晰显示,髌股关节面完整显示,髌骨与股骨、胫骨没有重叠。

53.股骨前后位

(1)摄影目的:观察股骨及大腿软组织病变。股骨前后位影像见图1-77。

图1-77 股骨前后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下肢伸直,足稍内转,使两足趾内侧互相接触。平板探测器放于被检侧大腿下面,大腿长轴与平板探测器中线平行,上缘包括髋关节,下缘包括膝关节。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英寸×17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股骨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图像为股骨及膝关节正位影像。股骨及膝关节骨纹理显示清晰,周围软组织层次清晰。

54.股骨侧卧侧位

(1)摄影目的:观察股骨及大腿软组织病变。股骨侧卧侧位影像见图1-78。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对侧髋部和膝部弯曲,放于被检侧下肢的前方。被检侧髋部伸直,膝部稍弯曲,平板探测器放于大腿外侧缘下方,大腿应与平板探测器中线平行。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7英寸×17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股骨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图像为股骨及膝关节侧位影像。股骨及膝关节骨纹理显示清晰,周围软组织层次清晰。

55.髋关节前后位

(1)摄影目的:为髋关节常用体位,常用来观察股骨颈骨折等。髋关节前后位影像见图1-79。

图1-78 股骨侧卧侧位

图1-79 髋关节前后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髋关节放于台面中线。下肢伸直,足稍内倾使两侧趾内侧互相接触。股骨头放于平板探测器中心。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股骨头,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图像包括髋关节、股骨近端等;②股骨头位于图像正中。大粗隆内缘与股骨颈重叠1/2,股骨颈显示充分;③股骨颈及闭孔无投影变形;④髋关节骨纹理显示清晰,坐骨棘明显显示。

56.髋关节后前斜位(谢氏位)

(1)摄影目的:观察股骨头有无向后脱位。髋关节后前斜位见图1-80、图1-81。

图1-80 髋关节后前斜位

图1-81 髋关节后前斜位X线图像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健侧髋部抬高,身体冠状面与床面成35°~40°角,上肢、膝关节向上及前方屈曲以支撑身体,同侧前臂环抱于头部,下肢伸直。

(3)中心线:对准股骨大粗隆内5cm处垂直入射。

(4)摄影距离:100cm。

(5)滤线栅(+)。

(6)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

(7)标准影像显示:①髋臼为圆形,股骨头为轴位,颈部缩短,大粗隆突向后方,骨盆内壁在前,坐骨在后,便于分辨股骨头脱位情况;②髋关节关节间隙及各组成骨骨小梁清晰显示。

(五)胸廓

1.胸骨后前斜位

(1)摄影目的:胸骨检查的常规体位,主要观察胸骨的骨质情况。胸骨后前斜位影像见图1-82。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片床上,右侧抬高约25°~30°,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胸骨颈切迹,下缘包括剑突。嘱被检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1英寸≈ 2.54cm)。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5胸椎水平右侧约10cm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胸骨柄、体部及剑突的正位影像,胸骨骨纹理清晰可见。

2.胸骨侧位

(1)摄影目的:常用来检查胸骨病变。胸骨侧位影像见图1-83。

图1-82 胸骨后前斜位

图1-83 胸骨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站于摄影架前,呈完全侧位,两臂交叉位于背部,胸部向前挺出,两肩尽量后倾。平板探测器上缘超出胸骨颈静脉切迹,下缘包括剑突,胸骨长轴对平板探测器中线。嘱被检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胸骨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胸骨柄、体及剑突的侧位影像。胸骨骨纹理清晰可见。

3.膈上肋骨前后位

(1)摄影目的:检查膈上肋骨病变,为肋骨检查常用体位。膈上肋骨前后位影像见图1-84。

(2)摄影体位:被检者站于摄影架前,背向平板探测器,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平板探测器中线,平板探测器上缘超出第7颈椎,两肘弯曲,手背放于髋部,两臂及肩部尽量内转,使肩胛骨影像不致与肋骨重叠。嘱被检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图1-84 膈上肋骨后前位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4英寸×17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第7胸椎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第1~6前肋与第1~9后肋投影于照片中,包括两侧肋膈角;②纵隔后肋骨边缘也应清晰显示;③以上肋骨骨纹理显示清晰。

4.膈下肋骨前后位

(1)摄影目的:观察近膈肌及膈下部分肋骨病变。膈下肋骨前后位影像见图1-85。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台面中线。两臂放于头旁或身旁,平板探测器上缘包括第5胸椎,下缘包括第3腰椎。嘱被检者呼气后屏气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4英寸×14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脐孔,通过第3腰椎间隙,向头侧倾斜10°~15°角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第8~12肋骨在膈下显示并投影于腹腔内;②第8~12肋骨骨纹理显示清晰。

5.膈上肋骨后前斜位

(1)摄影目的:腋中线肋骨呈斜面像,可清晰观察骨质改变。膈上肋骨后前斜位影像见图1-86。

图1-85 膈下肋骨前后位

图1-86 膈上肋骨后前斜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立于摄影架前,面向平板探测器,两足分开,健侧手臂上举,被检侧肘部屈曲,身体向被检侧倾斜45°,被检侧胸腋部靠近平板探测器,平板探测器上缘超过肩部,脊柱至胸腔外侧缘中点对准平板探测器中线。嘱被检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1英寸×14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胸骨颈静脉切迹与剑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为全部肋骨的斜位影像。肋骨骨纹理及周围软组织显示清晰。

(六)头部

1.头颅后前位

(1)摄影目的:头颅检查的常规体位,图像显示为头颅的正位影像。头颅后前位见图1-87。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两肘弯曲放于头两侧,头颅正中矢状面对准台面中线并垂直于台面,前额和鼻部紧贴台面,下颌内收,听眦线垂直台面,平板探测器上缘超出头顶3cm。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1英寸≈ 2.54cm)。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枕外隆凸,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图像包括全部颅骨及下颌骨升支;②矢状缝及鼻中隔影像居中,眼眶、上颌窦、筛窦等左右对称显示;③顶骨及两侧颞骨的影像对称;④颞骨岩部上缘位于眼眶正中,内听道显示清楚;⑤颅骨骨板及骨质显示清晰。

2.头颅侧位

(1)摄影目的:用于观察颅内及颅骨病变。头颅侧位影像见图1-88。

图1-87 头颅后前位

图1-88 头颅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头侧转,被检侧紧靠台面,对侧肘部弯曲,用前臂支撑身体,头部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平板探测器上缘超出头顶3cm,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上方各2cm处,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头颅侧位影像,图像包括全部颅骨及下颌骨升支;②蝶鞍位于图像正中偏前,蝶鞍各缘呈半月状阴影,无双边影;③前颅窝底线重叠为单线,两侧乳突外耳孔、下颌骨小头基本重叠;④听眶线与图像长轴平行;⑤颅骨内、外板和板障及颅缝显示清晰。

3.颅底颌顶位

(1)摄影目的:检查颅底骨质病变。颅底颌顶位影像见图1-89。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用棉垫将腰背部垫高约15cm,髋及膝屈曲,足踏摄影床上以支撑身体。头后仰,使顶部触及台面,听眦线平行于台面,正中矢状面垂直并重合台面中线。平板探测器上缘超出额部4cm,下缘包括枕骨隆凸。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10英寸×12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与听眦线垂直,经两下颌角连线中点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图像包括全部脑颅骨及面颅骨,鼻中隔与齿突连线位于图像正中;②下颌小头距离颅外板相等,不与外耳道重叠;③两侧岩骨前缘位于颅底正中;④颅底诸孔、颈动脉管、岩骨及蝶鞍边缘清晰显示。

4.下颌骨侧位

(1)摄影目的:用于检查下颌骨的常规体位,主要观察下颌骨骨折等。下颌骨侧位影像见图1-90。

图1-89 头颅颌顶位

图1-90 下颌骨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肩向下牵拉,前臂伸直沿躯干平放。健侧身体抬高,臀部后移,下肢屈曲以固定身体。头侧转,使被检侧下颌贴近平板探测器,垫一片盒架,使颏高头低(倾斜15°角)。下颌骨下缘与平板探测器下边平齐,平板探测器中心对被检部位中心。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8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25°角,经对侧下颌角后下1cm处射入平板探测器中心。

(7)标准影像显示:为一侧下颌骨侧位影像,包括体部、升支、关节突、喙状突。下颌骨骨纹理显示清晰。

5.鼻旁窦瓦氏位

(1)摄影目的:检查上颌窦、额窦等的情况,为鼻旁窦的常规检查体位。鼻旁窦瓦氏位影像见图1-91。

(2)摄影体位:被检者坐立于摄影架前,颏部贴近台面,头向后仰,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并重合台面中线,听眦线与台面呈37°角,平板探测器中心对鼻尖。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8英寸×10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经鼻根部(鼻前棘)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①两侧上颌窦对称显示与眼眶以下,呈倒置三角形;②颞骨岩部投影于上颌窦下方;③后组筛窦及额窦显示良好。

6.鼻骨侧位

(1)摄影目的:为鼻骨检查的常规体位,主要观察鼻骨骨折。鼻骨侧位见图1-92。

图1-91 鼻旁窦瓦氏位

图1-92 鼻骨侧位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头颅成标准侧位,正中矢状面与平板探测器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平板探测器中心对准鼻根下1cm。

(3)摄影距离:100cm。

(4)照射野:5英寸×7英寸。

(5)滤线栅(+)。

(6)中心线:经鼻根下1cm处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7)标准影像显示:鼻骨显示在眼眶骨影像前方,鼻骨位于图像正中,鼻骨骨纹理及周边软组织显示良好。

三、乳腺X线检查技术

(一)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是指通过低能X射线获得乳腺影像的方法。早在1937年,德国Salomon即开始进行乳腺癌X射线诊断的研究。稍后美国Warren采用细颗粒胶片及增感屏技术对乳腺标本及术前被检者进行X射线摄影,以期提高照片清晰度与对比度。与此同时,德、美、法等国的学者各自独立地对乳腺X射线诊断问题做了细致研究。Warren及Dominguze(1930)首先发现乳腺肿瘤在X射线片上可出现钙化。Seabold(1931、1933)报道了月经周期中乳腺X射线上亦可呈现周期性变化。Vogel(1932)讨论了慢性囊性乳腺炎与乳腺癌之间的X射线鉴别诊断问题。Ries(1930、1938)首先报道乳腺导管造影。但是上述这些研究,均采用普通钨靶X射线机,所摄照片大部分质量欠佳,影像模糊,缺乏清晰对比,致使大部分学者的热情很快冷却下来,认为乳腺X射线摄影难以达到临床诊断要求,前景暗淡。

1960年,美国Egan在Fletcher教授指导下,经三四年时间的摸索,创造了高毫安秒、低千伏及无增感屏的投照方法(即所谓Egan投照法),使照片的清晰度与对比度有了明显提高,在600例1 000次的投照中,获得了惊人的诊断正确率,使乳腺的X射线诊断研究又开始风靡起来。

为了解决普通钨靶X射线机波长过短(0.2Å),穿透力过强,不利于用作软组织摄影的问题,1970年法国首先推出专供乳腺及其他软组织摄影的钼靶(平均X射线波长为0.7Å)X射线机,这是乳腺X线诊断中最关键性的一次突破。用乳腺X线机摄取的照片,其对比度与清晰度较Egan投照法有了显著提高,一些微细结构和小病灶能在照片上清晰显示,使乳腺X线摄影检查已成为今日诊断乳腺病变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

1.投照基本方法

乳腺的投照体位有头尾位、侧位、内外斜位、点压摄影、局部放大摄影或全乳放大摄影等。一般常规乳腺摄片应包括双乳以利于对比,通常采用内外斜位及头尾位,必要时辅以侧位、外内斜位、局部加压摄影及全乳或局部放大摄影等。一般投照原则是:病变部位应明确被包含在胶片内;病变部位应尽可能贴近胶片。操作时应力求最大限度显示乳房各部分结构,乳头应处于切线体位,避免乳房皮肤产生皱褶而使其影像与皮肤局限性增厚相混淆。

乳房呈锥形,前部薄,底部厚,乳腺X线摄影使用软X射线,穿透力较弱,若投照时对乳房不加压迫,必然会造成前部曝光过度而底部曝光不足,因而在乳腺摄影时,必须用压迫板对乳房施加压迫,形成比较均匀一致的厚度再曝光。压迫减少了射线穿透的组织厚度,这样在减少乳腺所受辐射剂量的同时,也减少了散射线,提高了图像对比度,增加了影像锐利度,同时分离了乳腺构造的重叠部分,提高了组织间的对比度,有利于诊断。应注意,加压时动作要轻柔,逐渐增压,压力不宜过高,以免引起疼痛或严重不适。对于乳房较大且致密的被检者不宜超压强力压迫,以免引起疼痛。

2.摄影条件

乳腺X线摄影的摄影条件随乳房大小及致密程度而定。一般摄影条件的范围是:电压22~35kV,30~300mAs。头尾、侧、内外斜位的摄影条件略有不同。

对于青春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多数未婚、未育或产后未曾哺乳的育龄妇女以及乳房有明显致密增生的妇女,乳房的腺体组织较厚而致密,摄影条件宜增加(30~35kV、100~300mAs);月经期的腺体因腺泡增生,小叶周围充血、水肿,摄影条件宜稍增加,年老松弛及断乳后退化的脂肪型腺体,因乳房的腺体组织已被大量的脂肪组织或结缔组织所替代,摄影条件宜降低(25~30kV,50~100mAs)。摄片时应注意两侧同时投照,每一侧均进行内外斜位及头尾位投照,以便读片时两侧进行比较,准确判断病变部位及病变性质,同时也有利于隐匿性乳腺癌的检出。若两侧乳房因生理或病理原因失去对称性,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摄影条件。此外,乳房摄影条件亦应随压迫后的厚度而作适当增减,一般以5cm厚度作为基准,若乳房较大,压迫后超过5cm厚度,宜增加2~4kV;反之则相应减小。

现在生产的乳腺X线机大都设有自动曝光及手动曝光两种系统,对于中等及较大乳房,电脑控制自动曝光系统均能投照出优质的乳腺片,但对乳房较小的被检者,则显得曝光不足,因而需人为手动设置摄影条件,一般为22~30kV,30~50mAs。

3.被检者体位

投照时,被检者可取立位、坐位、侧卧位或俯卧位。立位投照比较方便,但体位容易移动,特别是年老、体弱或情绪紧张的妇女,容易因身体颤动而影响图像质量。此时,宜采用坐位或侧卧位投照。侧卧位投照被检者较舒适,体位不易有移动,尤其对年老、体弱被检者在投照侧位像时,卧位能暴露出较多的乳腺组织,但被检者上、下床及摆位较费时间,故一般较少采用。俯卧位投照须设计一特殊床面,床面上设置一或两个圆孔,被检者俯伏其上,使乳房因重力关系自圆孔处下垂,即可摄得较多的乳腺组织。俯卧位投照较适合小而松弛的乳房,但一般亦很少采用。

总之,立位和坐位是常规体位,侧卧位及俯卧位只在特殊情况下采用。

4.投照体位

(1)头尾位:亦称上、下位或正位,为标准投照位。在头尾(cranio-caudal,CC)位上要确保在内外侧斜(medio-lateral oblique,MLO)位中可能会被遗漏的组织能显示出来,特别是乳腺内侧组织。因此在CC位上应显示出所有的内侧组织及尽可能多的外侧组织。见图1-93。

图1-93 CC位机架体位

CC投照时具体步骤如下:

1)技师站在受检乳房内侧,注意乳房内侧组织。见图1-94。

2)用手托起乳房下方皱褶(inframammary fold,IMF)至乳房自然可允许移动的高度,此移动距离为1.5~7cm。见图1-95。

图1-94 CC位摆位

图1-95 CC位摆位

3)提升含暗盒或影像接收器的托盘,使其与已抬高的IMF缘接触。令被检者稍前倾,使乳腺组织尽量离开前胸壁。将一手放在乳腺下方,另一手在上方,轻柔地将乳腺拉离胸壁,并将乳头置于影像接收器中央。此两手轻拉方法可将乳腺组织拉离胸壁,可最大量地投照出乳腺的上方及下方组织。见图1-96。

图1-96 CC位摆位

4)一手置乳房后缘抵住肋骨,使乳房保持此体位,使被检者头部转向非检侧,此时被检者可靠在乳腺机上,近胸壁的上方乳腺组织可被显示。

5)转动被检者直至影像接收器紧贴胸骨,此动作需将对侧乳房提起置于影像接收器托盘的拐角而不是放在托盘的后方,此手法可使乳腺后内方组织显示。

6)令被检者将非检侧手臂向前握住机架上的手柄,技师的手臂放在被检者后背,手放在检查侧的肩上,使被检者肩部放松,同时轻推被检者后背,防止其乳房从托盘上滑出。见图1-97。

图1-97 CC位摆位

7)用手指牵拉锁骨上皮肤,以缓解最后对乳房压迫时的皮肤牵拉感。

8)对乳房实施压迫,在进行压迫时,固定乳房的手向乳头方向移动,同时向前平展外侧乳腺组织,消除皮肤皱褶。成像一侧的手臂下垂,肱骨外旋,亦有助于消除皮肤皱褶。如仍有皮肤皱褶,可用手指在压迫板与托盘之间滑动展平外侧的皮肤皱褶。压迫要达到使乳腺充分扩展、伸开的程度。

一张优良的CC位乳腺片应包含:所有的乳腺内侧组织均可见;乳头位于影像中心;可见胸大肌影(约30%病例中可见)或后乳头线(posterior nipple line,PNL)测量值在MLO位上测量的1cm以内。见图1-98。

(2)内外侧斜(MLO)位为标准的投照位,如摆位操作得当,可使全部乳腺组织得以显影。在此体位中,影像接收器平面须与水平面呈30°~60°角而使之与胸大肌平面平行。X线束从乳腺的内上向外下方向投射。接收器平面的角度须根据每个被检者体型加以调整,以求获得最大量的乳腺组织影像。高而瘦的被检者所需的角度为50°~60°,矮胖被检者为30°~40°,中等身材被检者所需的角度为40°~45°。同一被检者左、右乳投照所需角度基本相同,极少数被检者可有差异。有些单位在胶片上记录MLO投照时所需的角度以利于下次检查时采用。见图1-99。

图1-98 CC位标准X线图像

图1-99 MLO位机架体位

MLO投照时具体步骤如下:

1)被检者面向机架,身体受检侧靠近托盘,非检侧转离,足部与片盒近胸壁侧呈45°夹角。应用可推动组织向固定组织推移的原理,提升检查侧的乳房,然后向前、内方向牵拉乳腺组织及胸大肌。此时被检者受检侧的手应放在机架的手柄上。见图1-100。

2)调节影像接收器托盘的高度,使它的拐角恰好在腋窝后方、皱褶的背阔肌前方、胸大肌后方,但不可超过肩部。

3)将受检侧手臂放在影像采集器托盘后方,肘部屈曲以松弛胸大肌。

4)向影像接收器方向旋转被检者,使托盘边缘代替技师的手,向前承托乳腺组织及胸大肌,然后用手牵拉乳房离开胸大肌以免组织重叠。见图1-101。

图1-100 MLO位摆位

图1-101 MLO位摆位

5)开始用压迫板,其上角应稍低于锁骨,技师的手逐渐撤离投照区域,在撤离过程中,手仍持续在乳头下方承托乳房前部。手的此种组合动作称之为“向外及乳头向上操作法”。技师应将乳头推向影像接收器托盘顶部,直至压迫器能保持乳房在此种体位为止。如果承托的手撤离过早,乳房就会下垂,导致乳腺组织不能充分分离。“向外及乳头向上操作法”亦不能过分强调。见图1-102。

为避免非检侧乳腺的影响,可让被检者将非检侧乳腺推向外侧。

6)最后一步是将接收器前方的腹部组织向下牵拉,以便展开乳腺下方皱褶。

一张优良的MLO位乳腺片的标准应包含:胸大肌充分显示,上部比下部宽,呈向前方外凸形,延伸至或低于后乳头线(PNL);深部和表浅乳腺组织被充分分离;乳房无下垂;仔细观察无运动模糊;乳腺下方皱褶被展平;可见到所有的乳腺后方组织,如乳后脂肪。见图1-103。

图1-102 MLO位摆位

图1-103 MLO位标准X线图像

如向外及乳头向上操作法操作不当,将会造成乳房下垂。

(3)其他辅助投照位:除头尾位(CC)及内外侧斜位(MLO)两个标准投照位外,另有多种辅助投照体位,有助于进一步评价乳腺肿块或其他异常。

1)90°侧位:亦称真正侧位、纯粹侧位,是最常用的辅助投照位。90°侧位与头尾位结合构成三角形定位,可对乳腺病变精确定位。若MLO位上见到异常而CC位上见不到,或CC位上见到而MLO位未见,则首先应确定它是否真正异常、是否为重叠组织、是否为胶片或皮肤上的人工伪影。有时稍改变角度重拍MLO位或拍90°侧位即可提供这些信息。

根据MLO位及90°侧位上病灶体位与乳头距离的变化,可用来确定病灶位于乳房的外侧、中央或内侧。例如,如90°侧位上病变相对于乳头的距离有上移或较MLO上的体位高,表明病变位于乳房内侧;如90°侧位上病变相对于乳头距离下移或低于MLO上的体位,则病变位于乳房外侧;如90°侧位上的病灶体位与MLO位上的体位无明显移动,则病变位于乳房中央。

90°侧位亦可用来发现液平面,如钙乳的重力依赖性钙化。

90°侧位可分为内外侧(mediolateral,ML)位和外内侧(lateromedial,LM)位,目的是提供最短的“目的物”至影像接收器的距离,以减少几何模糊。由于大多数乳腺癌位于外侧,与外内侧(LM)位相比较,最为适宜的侧位是内外侧(ML)位。

ML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机架旋转90°呈水平位,受检侧手臂外展90°跨越托盘置于其后方,肘屈曲,手握手柄,使胸大肌放松;将托盘上角放在腋窝背阔肌前方;运用可移动组织向固定组织推动原则,牵拉乳腺组织及胸肌向前向内;轻轻牵拉乳腺使其离开胸壁,同时提起乳房使其向外、向上;开始向托盘方向旋转被检者并开始压迫;当压迫板经过胸骨后,继续使被检者旋转,直至乳房呈真正的侧位且位于托盘中央;继续加压,直至乳腺组织绷紧;最后,轻轻向下牵拉腹部组织,使乳房下皱褶展平,X线束自内侧向外侧投射。见图1-104。

LM位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机架旋转90°,影像接收器顶部处于胸骨上切迹水平,被检者胸骨紧贴托盘边缘,颈部前伸,下颌放在托盘顶部,肘部屈曲以松弛胸肌;牵拉可移动的外、下方组织向上并拉向中线;令被检者开始向托盘方向旋转;下降压迫板经过背阔肌;继续旋转被检者,直至乳房处于真正的侧位和托盘中心;抬高受检侧手臂,超过托盘;轻轻牵拉腹部组织,使乳房下方皱褶展平。见图1-105。

图1-104 ML位摆位

图1-105 LM位摆位

2)点片摄影:点片压迫投照操作简单,值得较为频繁应用,它对致密组织区域内模糊或有可疑发现的评价特别有帮助。与全乳压迫相比,点片压迫可使局部感兴趣区域压得更薄,使乳腺组织能更好地分离。有不同大小的点片压迫装置,特别是较小的点片压迫器能更有效地进行局部压迫。

点片压迫位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技师首先要测量异常区域距乳头的距离,以便确定小的点片压迫器的放置体位,至少要做3个测量。在原始CC位乳腺片上,首先测量从乳头向后至异常区的距离;第2个测量是从乳头向内侧(或外侧)至感兴趣区距离;第3个测量是从感兴趣区至表面皮肤的距离。在MLO或90°侧位的乳腺片上3个测量点分别是测量从乳头向后至可疑异常区的距离、从乳头向上(或向下)至感兴趣区距离、从感兴趣区至皮肤缘距离。

必须要注意,在估算测量时,技师须用手模拟乳房压迫,因为从乳腺片上获得的测量值均是在乳腺压迫下取得的。

点片压迫位通常宜结合微焦点放大摄影以提高乳房细节的分辨率。

3)放大位(M+):放大位可更精确地评价局部致密或肿块的边缘及其他结构特征,因而有助于鉴别良性与恶性病灶。放大位对显示钙化的数目、分布及形态最为有效。放大位还可能发现常规投照位上未能被发现的异常。放大位投照所用X线球管的焦点应为0.1mm或更小,以消除因投照物至胶片距离的增加导致几何学模糊。投照时需要一个放大平台,使被压乳房与影像接收器分开,以达到1.5~2倍的放大。放大倍数越大,所需焦点越小。乳腺放大摄影时,由于乳腺与影像接收器之间有较大空气间隙及应用微焦点,使得曝光时间较长,被检者需较长时间静止不动。乳腺与影像接收器之间的较大空气间隔可以防止一定量的散射线抵达胶片。所以放大摄影不需要用滤线器。此外,所用峰值电压(peak voltage,kVp)应增加(×2),以减少曝光时间及可能的被检者挪动。这种方法与标准体位比较,对比度稍差,辐射剂量增加且易引起运动模糊等问题,使用前应充分考虑其适应证。见图1-106。

4)外侧头尾(exaggerated craniocaudal,XCC)位:是相对于重视乳内侧的CC位的补充,将CC位摄影中的乳腺外侧作为重点的摄影方法。XCC位的操作步骤与CC位基本相同,摆位时要注意包括尽可能多的乳腺外侧组织。

5)扩大头尾(exaggerated craniocaudal,XCCL)位:扩大头尾位可显示出乳腺外侧深部的病灶,它可显示乳腺的腋窝部,包括大部分腋尾部乳腺组织,通常在标准CC位上这些组织是无法显示的。XCCL位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开始按标准头尾位摆位;在提升完乳房下方皱褶后,旋转被检者直至乳房外侧紧贴影像接收器托盘;将乳腺的外侧与乳头面向影像接收器托盘的对角;如肩部稍有阻挡压迫板,可将球管向外侧旋转5°角,以保证压迫板可越过肱骨头;不要向下牵拉肩部,双肩应处于同一水平。

6)乳沟(cleavage,CV)位:亦称乳谷位或双乳压迫位,是为了显示乳腺后内方深部病变。被检者头部转向非检侧方向,技师站在被检者背后,弯曲双臂环绕被检者并前伸触及被检者双乳;或站在前方受检乳房内侧。技师无论是站在被检者前方还是后方,都必须确保提起双侧乳房的下方皱褶,并将双乳置于影像接收器托盘上。必须记住牵拉双乳内侧组织向前,以便于乳沟成像。如果用自动曝光技术,则感兴趣乳房必须放在光电管上而乳沟稍偏离中心;如自动曝光探测的光电管位于乳沟开放体位的下方,则须用手动曝光技术。见图1-107。

图1-106 放大位摆位

图1-107 乳沟位摆位

7)腋尾(axillary tail,AT)位:腋尾位亦称为Cleopatra位,即以斜位投照方式显示乳房的整个腋尾部及外侧大部。旋转机架的角度使影像接收器托盘与腋尾平行。转动被检者,使腋尾部紧贴托盘,受检侧手臂置于托盘顶部后方并将肘部弯曲,手握手柄,轻轻牵拉乳腺腋尾部,使之离开胸壁,置于托盘上。技师用手将腋尾固定在此体位,同时慢慢对乳腺进行加压。

8)切线位(tangential,TAN):切线位是用于显示临床上可触及而乳腺片上却被周围致密腺体组织包围而模糊不清的病变,是改善病变显示最有效的方法。投照时,应先在可触及肿块或乳腺片上异常区表面放置一铅标志(BB)。旋转机架及转动被检者,使X线束与肿块或BB标志呈切线,此手法可使肿块直接处于皮下脂肪层上而使病变得以显影。切线位也可用来证实乳腺X线片上所见的钙化是否位于皮肤内。用含有不透X线的罗马数字带孔板或含有多孔的压迫板作为引导,将铅标志BB直接正确放置在感兴趣区皮肤表面,标志的正确放置(是乳腺的上方还是下方,内侧还是外侧)十分重要。旋转C形臂或乳腺组织(或两者),直至BB处于X线束的切线位。此方法与点压摄影一起应用效果更好。

9)旋转位:用来分离重叠的乳腺组织,目的是证实有无异常,使病变显得更为清楚,或对仅在某一个标准位上见到的异常进一步确定其部位。旋转位是在显示病变的投照位上进行重新摆位。技师将手放在乳房两侧,沿相反方向“旋转”乳房,用压迫器使乳房保持在此旋转体位。旋转方向,如向外侧旋转(RL)、向内侧旋转(RM)、向上旋转(RS)及向下旋转(RI),均应在照片上标明。

10)尾头(FB)位:亦称下上位或反CC位。由于缩短了目标物至胶片的距离,从而使位于乳房最上方的病变能更清晰地显影。因为压迫装置来自下方,FB位能包含乳腺上部后方固定的乳腺组织,故能显示出较靠后的组织。亦可用于穿刺定位,提供抵达下部病变的较近途径;还可最大限度地显示瘦体型小乳腺、男性乳房、驼背妇女及装有起搏器的受检者的乳腺组织。然而,有腹水或大腹便便的男性或女性,无法行FB位投照。

投照时,机架旋转180°,被检者面向X线机,腿放在球管旁。提升乳房下方皱褶,调节球管高度,使乳腺的上缘与影像接收器紧密相贴。技师的双手置于乳房的上、下方轻轻牵拉乳腺组织离开胸壁,并将乳房置于托盘中央压迫器缓慢加压。

11)外内斜(LMO)位:亦称反斜位,它与常规的内外斜(MLO)位正好相反,X线束是从乳房的外下方射向内上方。由于缩短了乳腺内侧组织的物-片距,减少了几何模糊,故可改善乳腺内侧组织显影。与投照MLO位时一样,影像接收器须与胸大肌平面平行,此时可显示出理想的乳腺组织量。在此投照位时,乳房的放置比较舒适,所以对胸部凹陷、近期作过开胸手术、装有心脏起搏器的被检者、男性乳腺、瘦体型小乳腺,可以有较多的乳腺组织显影。

LMO位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旋转机架至适当角度,使X线束自外下至内上方向;调节托盘高度,将乳房放在托盘中央;令被检者前倾,使影像接收器托盘边缘抵住胸骨;轻柔牵拉乳房向上向外离开胸壁,确保所有乳腺内侧组织位于托盘前部;开始向影像接收器方向旋转被检者;移动压迫装置越过背阔肌,直到所有乳腺组织均位于中心后停止旋转被检者;乳房被充分压迫后,轻轻向下牵拉腹部组织,打开乳房下方皱褶;被检者手臂上抬放在托盘顶部,肘屈曲。

12)上外向下内斜(SIO)位:SIO位有时被误称为“反斜位”,投照时中心线直接自乳房的上外方射向下内方,并非是MLO位的反方向。作为全乳的投照,可用于显示乳腺内侧及位于内侧上部肿块。由于在拍摄时与腋尾(AT)位呈90°,故可作为AT位时发现但CC位或XCCL位未被发现的病变的活检定位。

13)丰乳后乳房:用盐水或硅植入后乳房的影像检查是个特殊问题,是对放射医师和放射技师的挑战。常规的CC及MLO位需要手动设置曝光参数,而压迫量则受制于植入物的可压迫性。对包括植入物投照位压迫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移植物边缘的模糊,用轻微的压迫足以防止曝光时植入物移动,乳腺组织不会被紧绷。丰乳被检者除包括植入物位外,还应投照修正的头尾位和内外斜位或90°侧位。

为拍摄推移植入物位,将假体向后向上方向推向胸壁,同时把乳腺组织轻轻牵拉到假体前方,并置于影像接收器上,用压迫器使其保持在这个体位上。它可以比植入体包括在压迫野内时使前方乳腺组织获得更大的压迫。拍摄CC位时,假体上方及下方组织,以及全部前方组织应向前牵拉。拍MLO位时,假体内、外侧组织,以及植入物前部组织,应随着前部组织向前牵拉。

CC-ID位的具体摆位步骤如下:令被检者尽量弯腰前倾,以便前方组织与假体分离,轻拉乳腺组织向前,同时用手指将植入物向后推。一旦乳腺组织被前拉,被检者即可站直;当植入物被推移后,请被检者将另一只手放在影像接收器边缘与肋骨之间的缝隙内;将乳腺组织放在托盘上,被检者应感觉到托盘边缘顶住其手指,保持乳腺组织向前;使被检者前倾身体紧靠在手上,此姿势可使植入物向上及向后移动,因为托盘的边缘已顶住植入物后部下方,可撤去握住植入物下方的手;对前方组织施加压迫,同时缓慢将手指移向两侧,如用压舌板,可使此最后步骤更易操作。在施压之前,用压舌板边缘顶住已被移位的植入物,然后将压舌板上翻,使其与胸壁平行;应用压迫板,一旦乳房受压,即可撤出压舌板,此时压迫装置已代替压舌板将假体保持在后方。

MLO-ID位的摆位步骤如下:首先行包括植入物的MLO位,使被检者体会MLO摆位时的感觉;令被检者前倾,轻拉乳腺组织向前,同时用手指将植入物推向后,一旦组织被前拉,被检者即可站直;被检者手放在手柄上,影像接收器拐角位于腋后方,犹如包括植入物的MLO投照;将乳房靠在托盘边缘,询问被检者,感觉到托盘边缘是顶在乳房还是肋骨,如感到顶在乳房,则开始操作下一步骤,如顶在肋骨,则应重新操作,因植入物没有被充分推移;被检者身体倾斜,紧贴影像接收器,此时可见移植物向上向内隆起,表明托盘已将移植物向内向上移位,所以可将手撤出;应用压迫器,同时滑出手指,如CC-ID投照,用压舌板更易操作,用压舌板顶住已移位的植入物,上翻压舌板使其与胸壁平行,技师用空出来的手牵拉更多的上部组织进入到投照野内;应用压迫器,一旦乳腺组织已达理想的压迫,即可滑出压舌板。压迫器现已代替压舌板使假体保持向内及上方移位。

如90°侧位ID位可显示出更多的乳腺组织,则90°侧位ID位可代替MLO-ID位。对无症状而有丰乳植入物妇女的筛查应同时拍摄包括植入物位及推移植入物位。虽然对丰乳妇女的筛查是为了检出早期乳腺癌,但亦应考虑为诊断性检查。因此,摄片时放射科医师必须在场,回答问题,需要时应亲自检查,决定是否需其他投照位。

上述植入物推移投照的操作,对胸壁后植入物,即位于胸大肌后的植入物较为容易。但对于肌肉前植入物,即腺体下或乳房后植入物,常难以推移。对那些乳房组织发育不良的被检者,推移植入物的操作亦十分困难。如植入物不能充分推移,则在常规CC位和MLO位植入物推移投照后应附加90°侧位。

14)乳腺切除术后乳腺摄影:乳腺切除后,手术侧拍片的价值有争议。赞同者建议投照的部位包括切除侧皮肤的MLO位,任何关心区域的点片位,以及腋部位。

15)腋窝摄影:该体位主要是为了更清晰地显示腋窝淋巴结和腋窝部分病变。让被检者受检侧倾斜20°~30°,受检侧的上臂外展90°抬起,使部分上臂和肋骨及全部腋窝进入照射野。

5.X线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乳腺X线摄影主要用于乳腺疾病普查和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乳腺导管造影主要适用于有乳头溢液的被检者。乳腺X线摄影操作简单,价格相对便宜,诊断准确,如果熟练掌握正确的投照技术和诊断技能,能够对乳腺癌做出早期诊断,已成为乳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被用于50岁以上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手段。尽管乳腺X线摄影检查目前是诊断乳腺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在某些方面尚存在局限性,即使在最佳的摄影和诊断条件下,仍有5%~15%乳腺癌因各种原因而呈假阴性。如致密型乳腺、乳腺手术后或成形术后的乳腺癌以及由于乳腺X线片本身的局限性等。乳腺X线摄影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关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问题。美国依据X射线普查而建议活检的妇女中只有25%~29%为乳腺癌,低的阳性预期值是乳腺X线摄影公认的另一局限性所在。尽管如此,乳腺X线摄影至今仍是乳腺疾患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病变的检出是依靠病变与正常乳腺之间密度差及病变形态学表现,但乳腺病变和其他系统病变相同,也存在“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的诊断难题。因此,必须了解乳腺疾病各种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基础,并同临床资料相结合。

6.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进步

目前,乳腺X线机在功能和性能上与初期相比又有了明显提高。在功能和性能上达到了创新水准,最主要包括:

(1)在发生器上采用恒定电势高频反相器,最大限度保证了有效X射线输出。

(2)在X射线球管方面,阳极靶轨迹材料目前用了钼、铑或钼合金,配以铝、钼或铑过滤板,加快了阳极靶的旋转速度,增加了热容量,缩小了焦点(大焦点0.3mm,小焦点0.1mm);根据乳房大小及致密程度,自动采用钼或铑滤波,保证了对致密型乳腺亦能有高清晰、高对比度照片,并减少乳腺组织的辐射剂量。

(3)数字化乳腺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有CR和FDP数字乳腺X线摄影两种。由于数字成像,可输入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和伪彩编码,提高照片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可与HIS/RIS系统联网,实现医院内和远程图像管理、传送及光盘储存。

(4)乳腺DSA(mammographic 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大多数乳腺有较丰富的血运,而通常的乳腺血管造影术具有创伤性,且操作较复杂,限制其广泛应用。目前已初步研究出在乳腺X线机上完成DSA,操作简便,经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后可显示直径100μm的乳腺血管,极大地帮助了乳腺癌的检出和定性。

(5)立体定位和立体定位活检(stereotactic localization and stereotactic needle biopsy)。由于乳腺癌普查工作广泛开展,已有越来越多的临床“阴性”的微小病灶被检测出来,这就需要X射线医师对这些小病灶进行定性活检,一旦证实恶性,就需做病灶定位,以便外科医师行区段切除。

目前各厂家设计的立体定位系统均采用直观的笛卡儿坐标计算系统在X、Y和Z平面中确定病灶的精确体位,定位精确度0.1~0.2mm之间,所获得的标本材料足以令病理医师作出正确诊断。

(6)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采用自动门架(motorized gantries)技术,可获取乳腺上一个弧度范围内的断层数据,这种断层与常规断层不同,只是X线组件做弧形运动,探测器不动,随后这些断层数据可重建成三维容积图像,可降低常规投影X射线照片中组织重叠造成的一些成像结果难以解释的问题。其优势在于提高致密型乳腺的癌症检测率;更高效地诊断乳腺良性结果,从而降低活检数量。更重要的是能更前瞻性地对被检者进行诊断,对乳腺癌早期筛查有很大优势。降低乳腺X射线摄影术筛查的召回率。乳腺断层摄影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二)数字乳腺X线摄影的CAD

医学影像的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 aided detection,CAD)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重大进展,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胸部及乳腺X线摄影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检测。所谓CAD是指通过影像学、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其他可能的生理、生化手段,结合计算机的分析计算,辅助放射科医师发现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由于乳腺腺体组织与肿瘤组织在X线摄影条件下缺乏良好的对比,早期体积较小的肿瘤易漏诊,CAD技术可选择性加强图像中某些信息,压制另一些信息,使某些视觉难以分辨的结构达到人眼可分辨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眼视域,利于发现早期肿瘤。CAD技术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 aided detection,简称CAD或CADe)和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简称CADx或CADi)。前者重点是检测,计算机把异常的征象标注出来,并提供常见的影像处理技术,不进行诊断。计算机辅助检测是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基础和必经阶段,而计算机辅助诊断是计算机辅助检测的延伸和最终目的。采用CAD系统有助于提高医师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有人称CAD技术为医师的“第三只眼”,需要明确的基本概念是辅助诊断,而不是自动诊断。

1.CAD的使用方法

当CAD用于胶片乳腺X线摄影时,每幅胶片需要通过专用的扫描仪转换成数字图像后再判读,这一过程会增加时间和检查费用,同时会有部分的图像信息丢失。对数字乳腺X线摄影,CAD仅需操作按钮完成,不增加其他费用。当使用CAD系统时,放射科医师首先要解读全部影像,再激活CAD对可疑病变区做标记。随后,放射科医师要认真检查标记区域,确定病变的有无。

乳腺X线检查,尤其是全数字化乳腺X摄影技术,是当今公认的乳腺癌诊断的“金标准”,对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达80%~90%,但这意味着仍有10%~15%乳腺癌被漏诊。这些漏诊病例有70%左右可以在回顾阅片中发现异常。分析漏诊的原因,可分为两类:Ⅰ型(主观漏诊),大量阅片造成视觉疲劳和注意力降低,忽略一些微小病灶,或由于阅片者个人经验的差异造成一定程度的漏诊;Ⅱ型(客观漏诊),病变无典型的恶性肿块或微钙化表现。

CAD可以降低由于人为因素而漏诊癌灶的比率。这种下降趋势是由于CAD系统都有很高的假阳性率。一项在实际临床筛查背景下进行的研究显示,CAD增加了癌灶检出的数目,在一年中癌灶的检出从41个增加到49个,增长率为19.5%。8个被CAD额外检出的癌灶中有7个癌灶含有钙化,这与多数研究结果相一致,即对观测误差而言,CAD对钙化的检出比对肿块检出更敏感。同样由于CAD系统有很高的假阳性率,在实际工作中增加了被检者被召回的概率,但它与额外检出的癌灶数目成比例,因此这一概率的增加被认为是合理的。尽管双阅片是另一种已知减少癌灶遗漏的方法,但CAD被认为是几乎最好和花费很少的方法。在国外尽管医疗保险总是拒付双阅片中额外一名医师的费用,但他们乐于支付使用CAD的额外费用。

研究表明,CAD可以检测到88%~96%乳腺X线诊断阳性的乳腺癌病变;对于初次漏诊而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再次阅片阳性的病例,CAD检出率为63%,其检测能力优于两个初级放射科医师独立或两者联合对病变的检测能力。对于漏诊病例,30%单纯表现为微钙化,21%表现为微钙化合并肿块,47%单纯表现为肿块,其中64%的肿块大于11mm,57%的微钙化面积大于11mm,表明CAD主要是针对Ⅰ型漏诊。“双阅片”虽然比单人阅片加CAD软件对病变检出及诊断更准确,但是它是一项耗时、耗资的方法,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不足,很难开展,因此可以考虑在合适的情况下采用CAD软件来辅助提高乳腺癌的检测敏感性。

2.CAD技术对乳腺癌X线摄影检查的价值

CAD检测系统的效能评价指标有:

(1)真阳性率(敏感性)是CAD系统对异常病灶的检出能力,取决于对已知病变作出确切标记的百分比。敏感性越高,发现异常的能力越强。

(2)假阳性率是CAD系统发现的假病灶,取决于在已知病变部位以外所做的错误标记数量,一般以每幅图像或每一病例错误标记的数量表示。假阳性率和敏感性是相关的,系统的敏感性越高,出现的假阳性率也就会越高。

(3)可重复对同一幅影像图像用CAD系统进行处理,可能每次探测的结果都会有所不同。

CAD软件对微钙化的检测较肿块更为敏感。组织学分析显示30%~50%的乳腺癌伴有微钙化。因此,微钙化团簇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征象之一。微钙化是指乳腺组织内微小的钙沉积,在乳腺X线片上显示为小亮点,直径< 20μm~1mm,但仅在直径大于0.5mm时肉眼才能识别,所以,需要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来协助放射科医师进行早期诊断。应用CAD系统后,乳腺X线摄影检测乳腺癌敏感性可提高20%以上。Freer研究指出,应用CAD软件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检测的敏感性,而没有增加回访率和活组织检查的阳性预测值。特别是在致密型乳腺组织中,常常可检测到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钙化灶。数字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CAD技术的应用。辅助应用CAD系统可以提高乳腺癌检测敏感性,已被认为是乳腺X线成像的理想配套技术。在欧美得到广泛应用。

3.乳腺密度对CAD乳腺癌检测效能的影响

乳腺密度是影响乳腺X线摄影敏感性的重要独立因素。在脂肪型乳腺中,X线摄影检查仅仅有2%漏诊,而在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漏诊率达52%。

随着乳腺密度增高,乳腺X线摄影检查漏诊机会增加。在致密型乳腺中,乳腺X线摄影的敏感性明显降低,仅为30%~48%,其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日益增高和年轻化。随着乳腺密度的增加,乳腺X线摄影敏感性下降而乳腺癌的发病率却相应增高。

多项研究结果肯定了CAD系统在乳腺癌X线检测中的作用,可以提高乳腺癌检测敏感性。Brem研究结果显示,增高的乳腺密度不会影响CAD系统对乳腺癌检测的敏感性。在各型乳腺中CAD对表现为微钙化的乳腺癌均能检出,有较高敏感性。而对于表现为肿块的乳腺癌,应用CAD后,肿块型乳腺癌在非致密型乳腺中检出率较高(89%),在致密乳腺中的检出率为83%。

4.CAD对放射科医师的影响

尽管多数研究结果肯定了CAD系统在乳腺癌X线检测中的作用。但部分文献报道,应用CAD后,敏感性下降,且假阳性率明显提高,CAD系统的应用并没有改变乳腺癌的检出率。有学者认为,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应用CAD软件前后对乳腺癌微钙化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没有统计学差异。Haiart和Henderson通过比较放射科医师、放射科技师及临床医师的敏感性、特异性,认为应用CAD后,三组敏感性相近,特异性明显不同,放射科医师最高。更多的研究结果显示,CAD作用明显依赖参与诊断者的经验,对初级放射科医师的作用更加明显。CAD的作用主要是向放射科医师指出可能病变区域,再由放射科医师作出最后诊断结果。

关于应用CAD软件能否提高乳腺癌检测的敏感性,不同的研究结果也不相同。其原因可概括为:①研究所包括的病例数目和病变大小不同,肿块及微钙化比例不同;②阅片使用的显示器分辨率的差异;③参与研究的放射科医师数目和医师个人能力的差异;④参与者使用CAD软件熟练程度的差异;⑤选用不同版本CAD软件的差异;⑥研究是否遵从双盲和独立原则的差异等。

放射科医师在应用CAD软件过程中,约有97%的标记被排除,过多的假阳性标记会增加放射科医师二次阅片的工作量,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对于初级放射科医师,这种作用尤为明显,使其自信心受挫,且过多的假阳性标记使一些不易明确诊断的病变需要再次摄片或行局部点压放大摄影,给被检者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及精神压力,从而限制了CAD软件的临床应用。根据制造商的经验,每幅图像3个假阳性标记将不能被使用者接受。软件性能明显影响观察者的检测能力,性能好的CAD软件有助于医师的诊断活动,而性能差的软件则使医师的能力下降。随着软件技术发展,CAD的假阳性标记有望降至更低水平。

5.CAD问题及展望

目前CAD的研究焦点几乎均集中于钙化及肿块影的检测上,两者的检测方法不能互相借用,缺少对同一受检对象的系统化研究和比较。对乳腺癌的其他X线征象,如皮肤、乳头、导管等相关的一些重要特征,几乎未见涉及。虽然CAD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绩,但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小样本且大多是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普遍存在假阳性率过高的缺点,缺乏更具说服力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鉴于一些早期癌的肿块影很小,或者由于乳腺组织过于致密,其在X线上常表现为很低的信噪比和复杂的背景结构。因此对于肿块特别是细小肿块的检测分析仍是该领域研究最困难的任务之一。目前得到的乳腺X线图像多为二维的平面图,能否融合其他技术得到三维立体图像,使得计算机能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肿块特征,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此外,没有统一的CAD系统评价标准,原因之一是不同的CAD系统采用了不同的数据采集进行训练和测试。CAD是国际上较成熟的产品,其厂商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等少数国家,并且已经建立了标准的高分辨率乳腺图像数据库,这对于比较和评价不同的检测方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国内尚没有建立起反映东方女性特点的可靠的数字乳腺X线图像数据库,这亦是我国研究者所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三)乳腺特殊检查技术

1.导管造影检查
(1)乳腺导管造影发展史:

早在1930年,Ried首次对一例乳腺脓肿被检者实施了乳腺导管造影检查。1937年Hicken对此造影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报道了正常、正常变异及病理所见。1964年Funderburk报道用水溶性碘作造影剂,获得良好效果,证实对乳头溢液被检者为一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有学者于1974年报道乳腺导管造影的初步体会。1977年欧阳墉介绍了70例乳腺导管造影,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操作体会及各类乳腺疾患的造影表现。乳腺导管造影术适应于任何有乳头溢液的被检者。对于某些乳腺癌的被检者,虽无乳头溢液,亦可考虑作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急性乳腺炎被检者,因碘刺激可加重炎症反应,故不宜作此项检查。

(2)检查方法:

被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75%的乙醇常规消毒并擦拭乳头,轻挤患乳,使乳头有少量液体流出,识别出溢液的导管口,然后轻轻捏起乳头,轻柔地将顶端已磨钝的细注射针头或顶端剪成斜坡状的细塑料管插入到溢液的导管口内,深约1cm,接上1ml容量针管,先作抽吸,如有液体流出,可证明体位正确,确系在病变的乳导管内,即可缓慢注入造影剂,至被检者有胀感为止。一般需注入0.5~1ml。注毕拔除针头,迅速摄CC位、ML位片。拍摄乳腺导管造影片常采用放大摄影,放大1.5倍或1.7倍,以利于分支导管病变的观察,检测出早期导管系统的癌瘤。见图1-108。

图1-108 乳腺导管造影

(3)造影剂:

所用造影剂可选择碘油或水溶性碘制剂。碘油具有良好对比,吸收、流出较慢,可比较从容地摄片,缺点是吸收、排出过慢,个别病例碘油在腺泡内可长期潴留,甚至长达2年之久,因而导致异物反应性肉芽肿,特别是当碘油被注入到间质时更易发生;碘油的黏稠度较高,细小的分支导管不易充盈,且注射时比较费力,易导致注射过程中针头移位而使造影失败;若溢液较多,由于油、水不溶,碘油被分割成小珠状,会影响病变观察。鉴于碘油造影剂的上述缺点,近年较普遍采用水溶性碘做造影剂。由于它的黏稠度低,注入容易,注射时不会导致体位挪动,且易与溢液融合,不会形成碘珠,细小的末梢分支导管亦能充分充盈,一旦首次造影失败,碘水可很快吸收,半小时后可再次进行造影检查。缺点是密度对比不如碘油,造影剂注入后需迅速拍片,否则会影响显影效果。

(4)适应证:

任何一侧性血性或浆液血性乳头溢液被检者。大多数妇女在乳腺或乳头用力挤压后,可能会出现少量溢液,通常并无临床意义,而自发性溢液多系病理改变,按其性质可细分为血性、浆血性、浆液性、水样、乳汁样、黏稠或脓样。用血红蛋白测试棒可快速测出溢液是否为血性,而血性溢液多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增生或癌所致。据文献报道,在乳头溢液被检者中,由癌瘤引起的比例,占3.2%~33.3%,其中以血性溢液的比例较高。浆液性溢液多由大导管乳头状瘤引起,极少数由癌引起。仅有少数报道水样溢液意味着癌。乳汁样溢液常为双侧性,多系内分泌原因或服用激素类药物所致。黏稠溢液多见于更年期或青年女性性腺功能低下者,亦见于乳腺导管扩张症。脓性溢液则多为炎症所致,亦见于导管扩张症。

对乳腺导管造影的临床价值仍存有争议。某些外科医师直接切除溢液的导管而不做术前乳腺导管造影,而另一些外科医师则愿做术前乳腺导管造影,将其作为“路标”,在术前明确病因及确定术式。必须指出,乳腺导管造影并非一完美的诊断手段,它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约各占20%。故多数学者认为,即使乳腺导管造影正常,对乳头血性溢液被检者亦应作手术切除;仅少数人认为,如导管造影及溢液细胞学检查均正常,则只需临床随访观察,不必活检或手术。

(5)禁忌证

1)非血性或浆液血性乳头溢液。

2)双乳多支导管的任何性质的乳头溢液。

3)妊娠的第6及第9个月期间可能出现良性血性溢液,并可持续到绝经期,不必做乳腺导管造影。

4)活动期乳腺炎乳腺导管造影可导致炎症加重,不宜做乳腺导管造影检查。

5)对碘过敏被检者。

6)过度虚弱、焦虑、不能配合的被检者。

7)严重乳头内陷或乳头、乳晕区曾有手术史的被检者,此时乳导管可能已被切断、变形。

(6)并发症:

乳腺导管造影是一简便、安全的方法,文献中尚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报道。其潜在并发症可能有:

1)迷走神经反应:

操作过程中发生导管迷走神经反应虽罕见,但应注意在操作的全程中,医师不能离开被检者,一旦发生即可及时处理。

2)造影剂外渗:

多系导管被刺破后所致,造影剂多聚集在乳晕下区域,由于造影剂的量少,一般不会造成任何危害,0.5~1h后即可完全被吸收。若使用碘化油作造影剂,则可能长期潴留并形成异物肉芽肿。

3)炎症或乳腺炎:

严格消毒可避免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内科治疗。

(7)造影表现:

正常乳导管呈树枝状分支复分支,充盈造影剂,在分支过程中逐渐变细,最后终止于腺泡。从乳头开口处深入,初为较狭窄的主乳管,走行约2~3cm后,有一梭形膨大,称为壶腹部,为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其后为大乳管,走行一段距离后,开始分支复分支为若干中导管、小导管及末梢导管等,终止于腺泡,每支末梢导管可与10~100个腺泡相通。末梢导管、腺泡及小叶内间质组成乳腺小叶,是乳腺的基本单位。正常乳导管的管径因人而异,无统一标准。弥漫的导管扩张可见于乳腺分泌性疾患,偶尔,在导管系统可见小囊肿。见图1-109、图1-110。

乳头状瘤是造成乳头血性溢液最常见的原因,在X线片上可能阴性,但在乳腺导管造影上可表现为导管内一个或多个局限性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充盈缺损,边缘光滑、锐利。由于它产生大量的分泌物,使乳头状瘤与乳头之间的导管有明显扩张,亦可造成导管扩张、扭曲及管壁不规则。偶尔,较大的肿瘤可完全堵塞导管,造成堵塞端杯口状充盈缺损及肿瘤与乳头之间导管扩张。其他良性病变,如肉芽肿、顶泌汗腺化生等,亦可造成相似表现,难以鉴别。

图1-109 乳腺导管造影(CC位)

图1-110 乳腺导管造影(ML位)

导管癌在乳腺导管造影片上表现为导管不规则充盈缺损、导管壁不规则、管腔不规则狭窄、导管突然截断等。

(8)操作注意事项

1)病变导管口的选择必须正确,若误插入正常导管口,可造成假阴性表现。若无把握,不妨多检查几支乳腺导管。

2)操作时切勿将小气泡注入乳腺导管内,否则可造成假性充盈缺损,影响正常诊断。可先在针头内或塑料管内充满造影剂。

3)若乳头溢液量较多,在注入造影剂前务必将溢液尽量抽净,以免造影剂被溢液冲淡而影响对比。

4)针头不宜插入过深,不然很易刺破管壁发生造影剂外溢而导致造影失败。

5)注射造影剂时应缓慢、轻柔,若注射时感到有阻力,且被检者主诉有痛感,则表示插管不当,造影剂有外溢进入间质,应立即停止注射。经拍片证实确系外溢,如所用的是水溶性碘造影剂,应等待半小时左右再重新检查;若用的是碘油宜一周之后再行检查。

6)对少数临床上无溢液的被检者需作造影检查时,可根据可疑病变的方位选择造影的导管口。如病变在外上方时,可选择外上方的乳管开口作造影检查。为提高造影的阳性率,应多检查几支导管。

7)如插管失败,应请另一医师进行尝试。如B超下见到扩张的导管,不妨在B超引导下插管。如导管已被刺破,则应在1~2周后重新安排造影检查。

8)造影剂可选择碘化油或水溶性碘制剂。碘化油具有良好对比,吸收、流出较慢,可比较从容地摄片,但亦有不少缺点。例如:它在腺泡内可长期潴留,个别甚至达2年之久,并可导致反应性肉芽肿;一旦因导管刺破而进入间质很难排出;碘化油的黏稠度较高,注射时较费力,可导致针头移位,使造影失败;因黏稠度高,细小分支不易充盈;如溢液较多,由于水、油不融,碘油被分隔成小珠状,影响诊断等。故近年多采用水溶性碘作造影剂,它的黏稠度较低,较易注入,易与溢液融合不形成碘珠,细小的末梢分支导管亦能充分充盈,但对比度较碘化油略低。此外,亦有少数人使用阴性造影剂,如过滤后的空气、二氧化碳等,或先注入碘水,再注入空气,作双重对比造影。但由于乳导管比较细小,双重对比效果多不佳。

2.乳腺影像学引导定位及活检技术

通过乳腺X线摄影机引导进行乳腺术前穿刺定位或乳腺穿刺活检,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二维手动定位穿刺和三维立体自动定位穿刺。前者对机器设备要求较低,只要带有专用有孔压迫板即可,但对医师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后者对机器设备及穿刺器械要求较高,价格昂贵,各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术前穿刺定位或乳腺穿刺活检对乳腺诊断水平要求较高,必须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乳腺内局限性病变的存在,尤其是那些临床不能扪及的乳腺微小病变。因此,建议这些操作由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师进行,投照技师直接配合医师工作。穿刺成功后还需病理科医师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乳腺外科医师进行必要的手术切除。乳腺术前穿刺定位或乳腺穿刺活检需要放射科、病理科、乳腺外科密切协作才能取得成功。

乳腺术前穿刺定位

1)适应证:

在两个投照方位图像上确定乳腺内有临床不能扪及的病灶(如结节、钙化),且怀疑为恶性,临床欲作切除活检,或虽疑为良性,但临床欲作手术切除的病例。该方法能帮助外科医师准确定位切除不能扪及的乳腺病灶,并能帮助病理科医师对切除标本定位活检,尤其是对确诊微小乳腺癌并行保乳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2)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的被检者;穿刺局部区域皮肤感染。

3)并发症:

基本无并发症,仅个别被检者穿刺针放入过深。

4)准备:

照明灯、消毒手套、乙醇棉球、敷料、带内芯为可弹开金属钩丝(hookwire)的穿刺针。常用的钩丝根据其尖端形态分为两种:单钩型和双分叉型。见图1-111。

图1-111 分叉型穿刺针

5)检查程序

①首先拍摄患侧乳腺CC位和ML位,观察病变,确定穿刺进针方向和深度(有经验的操作者可免去再拍摄CC位和ML位这一步骤,而在已有的近期乳腺摄影头尾位和内外斜位像上确定穿刺进针方向和深度)。如病变体位在乳腺外上、内上象限,则采用CC位从上向下进针;如在外下象限则采用LM位从外向内进针;如在内下象限则采用ML位从内向外进针。

②对X线检查台、专用有孔压迫板和常规乳腺压迫板消毒。见图1-112。

③被检者取坐位(有穿刺专用床也可采用俯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在选定的方位上用有孔压迫板压迫乳腺后摄影(注意压力不能太大,以能固定乳腺为原则,通常采用80~100N,确定穿刺点。注意应调节控制台有关程序,使拍摄后压迫板不要自动松开)。

④放射科医师戴消毒手套,将可弹开金属钩丝内芯回抽藏匿于针鞘内,垂直进针,进针深度根据穿刺前的测量初步确定。然后,拍摄图像,观察针尖与病灶的体位关系,可作适当调整,确认针尖正对病灶后,松开压迫板。

⑤将乳腺连穿刺针(注意穿刺针不能移动)退出投照区,换上常规压迫板,改为与刚才投照体位垂直的方位压迫乳腺,投照,核定穿刺针针尖的体位,使针尖在病灶内。见图1-113。

图1-112 乳腺定位穿刺

图1-113 穿刺针定位像

以上③~⑤步骤可在带有三维立体定位系统的乳腺X线摄影机上进行,对病灶行左右分别倾角15°的投照后自动计算进针深度后将穿刺针插入预定体位(具体方法见“核心钻取组织活检”中的描述)。

⑥将穿刺针穿刺至病灶,定位准确后释放钩丝内芯,摄片确认。

如使用三维立体定位系统行金属钩丝定位,应注意穿刺区域皮肤张力不能太小,以免穿刺过程中理论上钩丝到达病灶靶点后,由于皮肤回弹使钩丝远端实际不到位。解决办法是有孔压迫板压迫乳腺压力要适当加大,通常应超过二维穿刺时的压力,使皮肤张力加大,减少组织回弹。必要时可根据乳腺质地和皮肤弹性,在理论进针深度的基础上继续进针3~10mm,使针尖准确到达病灶靶点。动作宜快,乳房加大压迫时间不能太长。摄片确定针尖到达病灶靶点后释放钩丝内芯的技巧是单钩型应先轻轻送钩丝内芯向针鞘远端,遇阻力时停止,然后用一手固定内芯,另一手外拔针鞘,注意内芯不能与针鞘同向或相向移动。针鞘拔出后X线摄影留证。双分叉型首先必须固定针鞘向内推送钩丝内芯约5mm,摄影确认钩丝释放定位准确(如果定位不准可回拉双分叉钩丝内芯入针鞘后,再定位),然后用一手固定内芯,另一手外拔针鞘,注意内芯不能与针鞘同向或相向移动。针鞘拔出后X线摄影留证。

⑦用消毒纱布覆盖露在皮肤上的钩丝尾部并用胶布固定后送外科行乳腺局部手术。见图1-114。

⑧外科所切除标本(连金属钩丝)在送病理科行快速切片组织学检查之前,常规行标本乳腺X线检查,目的是观察外科是否切除图像所见病灶,可向手术医师提出相关建议。同时,也可向病理科医师提出首先检查标本何处最好。见图1-115。

图1-114 乳腺穿刺定位

图1-115 带穿刺针标本X线图像

6)检查后注意事项:

强调钩丝露出皮肤部分应使用清洁敷料覆盖胶布固定,避免钩丝移动。通常放置钩丝后立即外科手术,特殊情况时24h之内必须手术。放射科定位医师应向外科手术医师描述定位深度、方位,便于后者确定最短捷的活检手术入路。应告诉手术医师使用的钩丝类型,单钩型钩丝不能在术中向里推送,双分叉型钩丝应注意避免外拽以免定位钩丝移位(过深或滑脱)。

3.乳腺穿刺活检术
(1)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1)适应证:

在两个投照体位图像上均显示的乳腺局限性病灶,为确认其是否为恶性,或虽然怀疑为良性实体性病灶,但为了核实,均可作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但是,由于仅凭乳腺细胞学检查难于做出病理学诊断,因此,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应用受限。

2)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的被检者。穿刺局部区域皮肤感染。

3)并发症:

偶有局部血肿。

4)准备:

照明灯、消毒手套、乙醇棉球、敷料、9号有内芯穿刺针、50ml注射器、生理盐水、玻片、试管。

5)检查程序:

①对不能扪及肿块的病例,乳腺X线摄影机二维定位方式与前述乳腺术前穿刺定位相同;②针尖到达预定体位后,套上装有生理盐水的50ml针筒,深浅约5mm来回抽动穿刺针,并同时用力抽吸,反复十余次后,保持负压拔出穿刺针。局部皮肤用消毒纱棉覆盖;③穿刺针针尖处吸出物涂玻片两张立即送病理科行细胞学检查。穿刺针反复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液放入干净试管内送病理科离心后行细胞学检查;④能被扪及的肿块可在常规消毒后直接穿刺抽吸送检。注意可移动的肿块应适当固定后穿刺。

6)检查后注意事项:

涂片及冲洗液应立即作病理细胞学检查,以防细胞萎缩、坏死,影响细胞学诊断。

(2)核心钻取组织活检

1)适应证:

在乳腺两个不同投照方位图像上怀疑为恶性肿瘤的病例,可采用乳腺组织钻取活检。此方法可以获得乳腺组织,病理报告准确性明显优于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2)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的被检者。穿刺局部区域皮肤感染。

3)并发症:

局部出血及血肿形成。

4)准备:

照明灯、消毒手套、乙醇棉球、敷料、乳腺专用活检枪(带有凹槽的穿刺针)、弯盘(放置标本用)。

5)检查程序:

①使用安装三维立体定位系统的乳腺X线摄影机对病灶沿穿刺路径最短方向的投照方位(如头尾位或内外位或外内位)摄影、校正;②在此方位基础上分别倾角± 15°投照选取穿刺目标点(病灶),计算机自动计算进针深度后,机架恢复至穿刺路径最短方向的投照方位状态;③对穿刺点皮肤消毒、局部麻醉,皮肤作5~7mm切口,将乳腺专用的具有钻取或截取组织的活检针安装到穿刺架上,经切开的皮肤切口穿刺至目标病灶;④分别倾角± 15°投照确定穿刺针针尖准确到达目标点,获得乳腺病灶组织(真空核心钻取活检至少应向病灶靶点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取材);⑤对标本按方位编号后送病理科行石蜡切片组织学检查。对于微小病灶,为避免活检去掉钙化或小结节等病灶标志,活检结束穿刺套针拔出之前,应放入专用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标记物,便于在活检病理报告为乳腺癌时,进一步行乳腺摄影引导下的术前穿刺定位,由外科扩大切除病灶。活检手术结束应对乳房局部加压包扎、卧床观察6h,无异常24h后方可解除临床观察。

由于精度的关系不推荐使用乳腺X线摄影机二维定位方式进行核心钻取组织活检。除非对大乳房活检截取组织区域远离其下方的乳腺机台板,否则,应禁用乳腺X线摄影机手动二维定位方式进行扳机式活检枪穿刺活检,原因是定位精度不够,更危险的是击穿乳房,损坏其下方的成像板。

6)检查后注意事项:

活检后若确定为乳腺恶性肿瘤,应尽快手术,并进行必要的化疗和放疗,降低因损伤局部血管、淋巴管造成肿瘤转移的可能性。

4.乳腺囊肿穿刺注气造影检查

1)适应证:

结合X线乳腺摄影、超声检查及临床,高度疑为乳腺单纯性囊肿的病例,确定囊肿及观察囊壁是否有肿块,并进行囊液引流。需要指出的是,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囊肿穿刺注气造影更便利一些,抽液注气后立即作乳腺摄影进一步观察。一般选择较大的囊肿在X线摄影机引导下行乳腺囊肿穿刺注气造影。

2)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的被检者。穿刺局部区域皮肤感染。

3)并发症:

偶有局部血肿。

4)准备:

准备照明灯、消毒手套、乙醇棉球、敷料、6号注射针或蝶翼状针头及后接塑料管、20ml注射器、试管。

5)检查程序:

①不能清楚扪及的囊肿首先应拍摄头尾位和侧位,以确定穿刺进针方向和深度。如囊肿体位在乳腺外上、内上象限,则采用头尾位从上向下进针;如在外下象限则采用从内位自外向内进针;如在内下象限则采用内外位从内向外进针;②对X线检查台、压迫板消毒;③被检者取坐位,常规皮肤消毒,在选定的方位上用有孔压迫板压迫乳腺后摄影确定穿刺点。注意:压迫压力宜小,大约为60N;④放射科医师戴消毒手套,使用6号针头(为避免直接套接针筒时针头移位,可采用后接塑料管的蝶翼状针头,即临床输液常用的针头)垂直进针,进入囊肿后有液体流出,套上20ml针筒抽吸,抽吸液注入干净试管内送病理科行离心细胞学检查;⑤注意保持针头深度固定,再注入相当于抽吸液总量80%~90%的干净空气到乳腺囊肿内,局部皮肤用消毒纱棉覆盖;⑥再摄头尾位和侧位,观察乳腺囊肿内壁情况;⑦张力较高的囊肿或较大的囊肿可被扪及,则常规消毒后在门诊下穿刺抽液注气,再摄乳腺X线图像观察囊肿内腔。

5.淋巴管造影检查

乳腺淋巴管造影是淋巴管穿刺注射造影剂,摄影显示淋巴系统形态学,观察淋巴管分布情况、阻塞部位和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但是目前乳腺淋巴管造影应用较局限,主要原因是很难整体清楚显示乳腺淋巴管状况。

1)适应证:

①鉴别淋巴水肿与静脉性水肿;②鉴别原发性淋巴水肿与继发性淋巴水肿;③确定乳腺癌淋巴结受罹状况;④确定乳腺副乳淋巴分布,便于术前确定副乳范围。

2)造影方法:

经常规消毒后,利用健侧乳房作为对照,于每侧乳房的乳晕及肿瘤周围的腺体组织内分别注射泛影葡胺等水溶性碘造影剂15~20ml。注药方法采取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法为用亚甲蓝作为标志物注入乳晕区0.25~0.5ml,3~5min后即可见蓝色细条状浅表淋巴管,待皮下淋巴管吸收着色后用27~30号针头穿刺淋巴管,自管内直接注造影剂后即刻摄影,其后2h、6h、12h分别摄影观察,直至淋巴系统显影满意为止。间接法为将药物注入乳晕区和肿瘤周围组织内,待其吸收显影后摄影。摄影时间较直接法延后。

3)异常表现:

①原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管瓣膜缺如或功能不全,淋巴管扩张迂曲;②继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管中断,远端淋巴管扩张、迂曲,数目增多且不规则。转移性淋巴结可见淋巴结内充盈缺损,边缘呈虫蚀状。

4)并发症:

①切口感染,淋巴瘘;②全身性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由于造影剂过敏,个别可能产生周围循环衰竭;③局部淋巴管反应性炎症使淋巴水肿加重;④造影剂可能由于压力增高通过吻合侧支进入静脉,引起肺栓塞。

四、口腔X线检查技术

(一)牙齿排列与名称

在投照口腔牙齿之前要充分了解牙齿的基本结构及特点,选择合适的体位及投照方法。

人在一生中生长两次牙齿,即乳齿及恒齿。

1.乳齿

出生6个月开始萌出,至2岁前后即可出齐,共20个。见图1-116。

图1-116 乳齿分列图

2.恒齿

乳齿在6岁前后开始逐渐自然脱落,原体位有恒齿生出,约到25岁换成一副恒齿,共32个。见图1-117。

但第三臼齿出现较晚甚至终生不萌出,为埋伏牙,有的生长受阻,称为阻生齿。

牙齿可分三个部分: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称为牙冠;包埋在牙槽骨内者为牙根;被牙龈包围的部分称为牙颈,牙根的尖端称为根尖;牙冠的咀嚼面称为咬合面。

牙齿在切面观,其中间的空腔称髓腔,腔内含有齿髓。牙齿的实质部分为釉质、牙本质及骨质。见图1-118。

图1-117 恒齿分列图

图1-118 牙齿的结构

(二)普通口腔X线机

随着科技发展,口腔摄影技术越来越先进,摄影机由原来的普通牙科X线机发展为数字化X线设备。普通口腔X线机是拍摄牙及其周围组织的X线设备,主要用于拍摄根尖片、咬合牙片和咬翼片。其优点是体积小,输出功率小,功能简单,便于技术人员操作。

1.基本结构 常见牙片机有壁挂式和座式两种机型。壁挂式牙片机固定于墙壁上或悬吊于顶棚上。座式压片机又分为移动式和相对固定式。移动式牙片机底座装有滑轮,可多方向滑动;不可移动式牙片机则固定于地面某一体位见图1-119。

牙片机由机头、活动臂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机头由X线管、高压发生器等组成;活动臂由数个关节和底座组成;控制系统是对X线管曝光参数进行调整的电脑控制系统。

2.在使用普通牙科X线机时,要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机器设备安全。操作原则如下:

(1)接通电源打开牙片机开关。

(2)根据拍摄部位选择摄影条件。

(3)对被检者摆位,按要求放置好探测器,将X线管对准摄影部位后开始曝光。

(4)曝光完毕后将机头复位,擦洗探测器。

(5)下班前关闭牙片机电源及总电源。

图1-119 普通牙片机

3.注意事项

(1)X线管在连续使用时应间歇冷却,管头表面温度应低于50℃,过热易造成阳极靶面损坏。

(2)使用时应避免碰撞和震动。

(3)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检查,避免伤害被检者及设备。

(4)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设备,保持机器整洁,经常检查导线及接地装置防止绝缘层漏电;定期校准管电压及管电流,调准各仪表的准确度。

(三)数字化口腔全景X光机

数字化全景X光机具有全自动的数字全景剂量控制曝光系统,独有的自动语音提示功能告知X线曝光全过程。全自动的面部软组织轮廓显示系统确保面部软组织轮廓得以清楚显示。

专业的口腔影像处理软件和真实的种植计划模拟系统,使被检者资料、曝光参数、影像处理工具等均可同时显示。分辨率高,图像清楚,操作简便。

1.数字化口腔X线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数字化口腔X线机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数字成像系统。前者以CCD系统为代表,后者以CR系统为代表。

1)CR系统:

它以成像板(imaging plate,IP)作为载体,见图1-120。

图1-120 成像板

IP发射的荧光量依赖于一次激发的X线。IP较传统的屏/胶系统具有很好的宽容度。影像板与一般牙片大小相同,容易放入口中。摄影时,透过人体的X线以潜影形式存储于影像板中,通过激光扫描激发影像板中的潜影释放,用光探测器记录影像板释放出来的荧光,实现光电转换,再经模/数转换后成为数字影像。

2)CCD系统:

利用CCD传感器接受X线信号,传感器面积如牙片大小,厚度为5mm左右,中间或边缘有一连接线,见图1-121。

图1-121 传感器

传感器边缘圆钝光滑,以避免划伤被检者口腔黏膜。传感器上有一稀土屏闪烁体将X线信号转变成光信号。经光纤将可见光信号传递给光纤另一端的CCD摄像头,CCD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电信号输送给计算机影像处理器。影像处理器再将CCD传来的信号经过12位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为数字影像,影像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后处理、存储、管理和输出等。

2.数字化牙片机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操作步骤

①接通电源,打开数字影像系统和数字牙片机开关。

②对被检者摆位,将CCD传感器或IP放置在配置的塑料袋内,然后放入被检者口内需拍摄的部位,在X线机控制板上选择适当的曝光参数并调整摄影角度。

③按下曝光控制开关,CCD系统将直接在监视器上显示影像,CR系统则须将IP取出放入激光扫描仪扫描后显示。

④在计算机上录入被检者姓名、年龄、性别、ID号等资料。

⑤根据需要调整影像亮度、对比度等后打印。

⑥下班后关闭机器电源及总开关。

(2)注意事项

①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对环境要求比较苛刻,要严格控制室内温度及湿度。

②保持机器整洁,干燥无灰尘。

③注意通风散热,定期检查主机内散热风扇是否正常运行。

④严格按照机器的开关顺序操作,使用设备时要轻柔,避免传感器受损或连线断裂。

⑤定期对影像板校准。

⑥选择正确的曝光条件,尽量减少噪声的产生。

⑦保证装有IP的塑料袋一次性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⑧影像资料及时归档以免遗失。

⑨妥善保管RVG探头及IP,以防损坏。

⑩出现故障及时报修。

(四)局部摄影

牙齿X线摄影是将专门制作的牙片放入被检者的口腔中,X线从面部摄入口中,经牙齿、牙龈及牙槽骨等组织到达牙片进行摄影的方法。牙片按摄影部位分为根尖片,咬合片和咬翼片三种。

1.根尖片
(1)适应证:

主要用于龋齿、牙髓钙化、牙内吸收、根尖周围病、牙发育异常、牙周炎、牙外伤、牙根断裂、较深部的修复体、种植体及某些系统病变累计牙周骨病变等的检查。

(2)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但开口困难者、严重颅脑损伤及因严重系统病变或其他病情严重无法配合者不宜拍摄牙片。

(3)操作程序及方法:

最常用的根尖片摄影方法为根尖片分角线技术。其具体操作如下:

①被检者体位:被检者坐在专用口腔治疗椅上,成直立坐姿。摄影上颌前牙时,头稍低,使前牙唇侧面与地面平行。摄影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唇侧与地面垂直。

②胶片分配:成年人进行全口牙齿检查时,需用14张3cm×4cm胶片,其分配方法见图1-122。

儿童进行全口X线检查时,一般用10张2cm×3cm胶片,其分配法见图1-123。

图1-122 成年人进行全口牙齿胶片分配

图1-123 儿童进行全口牙齿胶片分配

③胶片放置及固定:胶片放入口内应使胶片感光面紧靠被检牙的舌侧面。摄影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7cm左右,摄影12时,应以1的切缘为标准;摄影后牙时,胶片横放,边缘要高出颌面10cm左右。留有边缘的目的是使图像形成明显的对比度及避免牙冠影像超出胶片。胶片放好后嘱咐被检者用手指固定或用持片夹固定。

④中心线:中心线的角度使X线中心线与被检牙的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垂直。为了精确显示每颗牙的长度,应根据每个牙根的情况采用不同的X线中心线摄影角度。表1-1为目前临床工作中最常应用的X线中心线摄影角度,可显示比较正确的牙影像。

X线中心线与被检牙长轴和胶片之间夹角的分角线的角度称为垂直角度,应尽量成直角摄影。X线中心线向牙近、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称为X线水平角度。由于个体差异,牙弓形态可有较大区别,X线水平角必须随着被检者牙弓形态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使X线与被检牙的邻面平行,以避免牙影像重叠。

⑤X线中心线与体位:摄影根尖片时,X线中心线需通过被检侧牙根的中部。摄影上颌牙时,X线中心线通过部位分别为摄影上中切牙通过鼻尖;摄影上单侧中切牙及侧牙通过鼻尖与摄影侧鼻翼连线中点;摄影上单尖牙时,通过摄影侧鼻翼;摄影上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时,通过摄影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听鼻线的交点;摄影第二磨牙及第三磨牙时,通过摄影侧自外眦向下的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及颧骨下缘;摄影下颌牙时,X线中心线均沿下颌骨下缘上1cm的连线,然后对准被检侧牙的部位射入。

表1-1 摄影上、下颌牙齿时X线倾斜平均角度(垂直角度)

⑥注意事项:如果牙齿排列不整齐、颌骨畸形或口内有巨大肿物,妨碍将胶片放入口内正常体位,可根据牙的长轴与胶片所处的体位改变X线投射角度。如遇腭部较高或口底较深的被检者,胶片在口内体位较为垂直,X线中心线倾斜角度应相应减少;而全口无牙,腭部低平、口底浅的被检者,胶片放置体位较平,X线倾斜角度应加大。儿童因牙弓发育尚不完全,X线倾斜角度应增加5°~10°。

2.咬翼片
(1)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邻面龋齿、髓石、牙髓腔的大小,邻面龋与髓石是否穿通及穿通程度、充填物边缘密合程度、牙槽嵴顶部病变及儿童滞留乳牙根的体位、恒牙胚的部位和恒牙根吸收类型等。

(2)禁忌证:

同根尖片。

(3)操作程序及方法

1)切牙位

①被检者体位:坐于牙科椅上,听鼻线与地面平行,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②胶片由3cm×4cm根尖片改制而成。拍摄时请被检者张口,将胶片长轴与切牙长轴平行,放于上下颌切牙舌侧,胶片长轴位于两中切牙之间,短轴在上颌切牙下缘,请被检者用上下切牙缘咬住翼片。

③中心线:以8°角对准两中切牙之间,通过上下颌切牙缘上方0.5cm处射入,并使X线水平方向与被检侧牙邻面平行。

2)磨牙位

①被检者体位:坐于牙科椅上,听口线与地面平行,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②胶片由3cm×4cm根尖片改制而成。拍摄时请被检者张口,将胶片短轴与磨牙长轴平行,放于上下颌磨牙舌侧,将翼片放于被检侧牙颌面上,请被检者用正中颌位咬住翼片。

③中心线:以8°角对准胶片中心,通过上颌牙面上方0.5cm处射入,并使X线水平方向与被检侧牙邻面平行。

3.咬合片
(1)适应证:

主要用于上下颌骨骨质病损、骨折等检查。

(2)禁忌证:

同牙根尖片。

(3)操作程序及方法

1)上颌咬合片摄影方法

①被检者体位:坐于牙科椅上,听鼻线与地面平行,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②胶片:6cm×8cm胶片。胶片长轴与头矢状面平行,放于上下颌牙之间,请被检者与正中颌位咬住翼片。

③中心线:向足侧倾斜65°角对准头矢状面,由鼻骨和鼻软骨交界处射入胶片中心。

2)下颌咬合片摄影方法:

下颌咬合片摄影有口底咬合片摄影和颏部咬合片摄影,两者体位相同。

①被检者体位:坐于牙科椅上,头部后仰,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使胶片与地面呈55°角。

②胶片:6cm×8cm胶片。将胶片放于上下颌牙之间且尽量向后放置,胶片长轴与头矢状面平行,并使胶片长轴中线位于两下中切牙之间,请被检者用正中颌位咬住翼片。

③中心线:中心线以0°对准头矢状面,由颏部射入胶片中心。

(五)口腔全景体层摄影

又叫口腔曲面体层摄影,一次曝光就可以在一张图像上获得全口牙齿的体层影像,见图1-124。

图1-124 口腔曲面体层摄影机

1.成像原理

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盘,以O1、O2为中心,沿箭头方向以相同的角速度ω旋转,自右方X线球管发出一束细的X线通过O1、O2,在旋转圆盘的O1到γ的α1点放置被照体,在O2到γ的α2点放置探测器,使得X线管和探测器做相对相反运动,其速率V相同。即V =角速度×到中心点的速度= ω·γ。因为角速度相等。所以被检牙列部分与探测器的相对速度等于零。这样在α1点的牙列部分能够清晰地显示在探测器上,α1点以外的被检者身体部分与探测器速度不同,影像模糊,见图1-125。口腔全景影像见图1-126。

图1-125 口腔曲面体层摄影原理

图1-126 口腔全景影像

2.成像方式

口腔曲面摄影有单轨旋转体层、双轴体层和三轴体层三种方式。目前多用三轴体层摄影,被检者静止不动,探测器与X线机头做相对运动。

3.摄影方法
(1)适应证:

主要用于上下颌骨外伤、畸形、肿瘤、炎症及血管性病变、牙及牙周组织疾病(阻生齿、牙周炎等)、错颌畸形、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以及观察牙发育及萌出状况。

(2)禁忌证:

有呼吸、循环障碍及严重颅脑损伤或其他危及生命体征的被检者。

(3)操作程序及方法:

曲面体层摄影可分为上颌、下颌及全口牙位三种,以全口牙位最为常见。

1)全口牙位曲面体层:

摄影时,被检者取立位或坐位,颈椎呈垂直状态或稍向前倾斜,下颌颏部置于颏托正中,用前牙切缘咬在K板槽内,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眶线与听鼻线的分角线与地面平行,用额托及头夹将头固定。层面选择在颏托标尺零位。

2)上颌骨位曲面体层:

嘱被检者下颌颏部置于颏托上,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眶线与地面平行。层面选择在颏托标尺向前10~15mm处。

3)下颌骨位曲面体层:

摄影时,被检者下颌颏部置于颏托正中,上、下切牙缘咬在K板槽内,层面选择在颏托标尺向前10mm处。

4)曝光条件:

70~90kV,15mAs。数字全景曲面体层机选择程序后,根据被检者个体差异适当增减默认曝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