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望闻问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药的分类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目前中药约12 000种,绝大部分来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类,共11 000多种,约占中药总量的87%,如当归、知母、桑寄生、桑白皮、槐花、女贞子、蒲公英、淫羊藿等;部分来源于动物类,此类只占约10%,如珍珠母、蜈蚣、乌梢蛇、鹿茸等;小部分来源于矿物类,目前临床及中药工业常用的约1 200种,如代赭石、磁石、滑石、石膏等;部分为加工合成制品,如樟脑、冰片、青黛、人工牛黄等;还有一部分为外来药品,如西红花、胖大海、番泻叶、安息香等。五代时期著名的药学家韩保升就有精辟论断:“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言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也即有“诸药以草为本”之说,故而历代的本草著作也多因此以本草而冠名,如《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求真》……

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复杂,为了便于检索、研究和应用,自古至今,医药学家都对中药进行有序的分类。

一、中药的分类简史

中药的分类,是根据中药性质及种属的异同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从而达到掌握中药特性和更好地利用中药的一种方法。

早在《周礼·天官》就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记载,对于其中的“五药”,汉代郑玄注云:“五药:草、木、虫、石、谷。”可见在汉代以前已有对中药进行分类的论述。在有关本草书籍中,分类的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根据药性、功效、毒性等特性,将365种中药分别归纳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此后,陶弘景在其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在“五药:草、木、虫、石、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中药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实等7类,全书七卷,载药730种,确立了中药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唐代《新修本草》以中药的自然属性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等分类,收载中药850种。明代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则将中药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麟、介、禽、兽、人等 16部,以部为纲,部下又分62类,李时珍用了近30年时间编成该书,载药1 892种,附图 1 109幅,附方 11 096首,阐释中药的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性味、主治、药用法则、方剂配伍等,该书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随后,《本草纲目》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语言的全译本或节译本,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古代之百科全书”。随着中药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中药的分类方法越来越多,分类系统越来越完善,分类的理论也越来越丰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传入,中药新兴学科的建立,一些现代科学分类方法也被应用于中药的分类。诸如中药功效分类、药用部位分类、植物学分类、动物学分类、矿物学分类、中药化学成分分类等方法。近年出版的有关教材及专著,多根据学科性质的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现代科学分类方法。如《中药学》采用中药功效分类法;《中药鉴定学》采用药用部位分类法;《新华本草》《中华本草》等综合性本草著作,采用植物学分类法、动物学分类法;《中药化学》采用化学成分分类法。这些分类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中药的分类方法

中药分类的方法很多,目前比较常见的是按产生的年代,可分为传统分类方法和现代分类方法。

1.传统分类方法

传统的分类方法包括2大类,即中药药性分类法和自然属性分类法。

(1)中药药性分类法:

是根据中药的药性、功效等特性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因为它有利于医家掌握中药性能,故为历代医家所习用。药性是中药有别于其他物质的最大特性,因此大多数本草书籍的分类,都少不了用它来对中药进行归纳总结。药性分类法,首创于《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法,以“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下品……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为其分类的理论依据。虽然此分类法比较简略,但对现今的临床工作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也是多数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书籍,仍保留了三品分类方法的主要原因。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创立了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也仍然保存了三品分类的属性,并以之作为分类的依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即使彻底打破了三品分类的方法,但仍在药名下对《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中药的三品属性做了注释。然而由于中药品种的日益增多和对中药认识的不断深化,这种分类方法的局限性便日渐暴露出来,单凭三品分类的方法已不能适应中医药的客观需要。

随着中医药日益发展,后世医药学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出更为切用的分类方法,如唐代陈藏器于《本草拾遗》中,首创了“十剂”分类法,根据功效将药物归纳为“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类,其分类理论是:“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涩可去脱,滑可去著,燥可去湿,湿可去枯”,这对于临床药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金元时期的李东垣,将临床常用的100余种中药,根据升降浮沉的理论,分成五类。在署名为李东垣而实为后人所作的《药性赋》中,则按中药四性(寒、热、温、平)进行分类。明、清以来,医药学家们相继总结了很多临床实用的功效分类方法,如明代王纶在其所著的《本草集要》中,将中药按功效分列为治“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小儿”12门,每一门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治气门分“补气清气温凉药、行气散气降气药、温气快气辛热药、破气消积气药”4类,这种分类比较具体而详细,无疑是一大进步。金元时期张元素将中药的功效结合脏腑受病的标本、寒热、虚实进行综合归类。李时珍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其《本草纲目》中亦总结了“脏腑虚实标本药用式”。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对中药功效分类的贡献最大,他首先将中药分成“补剂、收涩、散剂、泻剂、血剂、杂剂、食物”7大类,而在每大类下又分若干细类,如补剂分为“温中、平补、补火、滋水、温肾”,血剂分为“温血、凉血、下血”,等等。李时珍、黄宫绣的分类法,不仅对于临床医师辨证论治、遣药组方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对近代中药功效分类也有深远的影响,并发展成了现今中药学最常用的功效分类法。

清代以来,除上述分类法之外,还出现了按经络、脏腑乃至脉象等对中药进行分类的方法。以经络分类的,有姚澜的《本草分经》;以脏腑分类的,有凌奂的《本草害利》、江笔花的《笔花医镜》;按脉象分类的,有龙柏的《脉药联珠药性考》等。这些分类方法,虽以脏腑、经络为纲,但仍以药性为依据,故仍属药性分类法的范畴。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由于它们与临床实践结合紧密,因而多为临床医家所采用。

(2)自然属性分类法:

自然属性分类法是根据中药的自然属性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

《周礼·天官》中的“五药”,虽然汉代郑玄注为“五药:草、木、虫、石、谷”,但没有具体中药的归属。因此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仍应视为陶弘景所首创,其在《本草经集注》中,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730种中药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实7类,这种方法,虽然较为简略,但却成为后世修订本草分类的基础,如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等综合性本草,都是以《本草经集注》的分类方法为依据,加以扩充而成。

直至明代,李时珍对《本草经集注》做了全面的改革,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分类理论。《本草纲目》采用“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方法,以“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之母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作为其分类的理论基础,将收载的1 892种中药,先按“析族振纲”,分为16部,然后“区类分目”,按中药的形态、习性、生长环境和经济用途等,再分为60类,如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隅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木部又分为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杂木等。《本草纲目》建立了当时最为先进、比较完整的分类系统,《本草纲目》的自然分类体系建立后,即成为传统中药自然属性分类法的典范,在其后问世的重要本草著作如《本草正义》《本草备要》《本草纲目拾遗》《本草从新》等,都基本上沿用它的自然属性分类方法。

2.现代分类方法

现代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中药基原与自然属性结合的综合分类法、功效分类法、药用部位分类法。

(1)综合分类法:

动植物类中药按中药基原的科属分类是现在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采用按科属分类的方法,便于对中药的品种进行鉴定,也利于根据植物、动物的亲缘关系开发和研制新药。

矿物类中药则按阴阳离子的自然属性分类。

①按阳离子的种类进行分类:矿物类中药一般按阳离子的种类进行分类,因为阳离子通常对药效起着较重要的作用。如汞化合物:朱砂、轻粉等;铅化合物:密陀僧、铅丹等;铝化合物:白矾、赤石脂等;矽化合物:白石英、玛瑙等;钙化合物:石膏、寒水石等;铁化合物:自然铜、赭石等;铜化合物:胆矾、铜绿等;砷化合物:雄黄、信石等;镁化合物:滑石等;钠化合物:硼砂等;其他:炉甘石、硫黄等。

②按阴离子的种类进行分类:矿物在矿物学上的分类,通常以阴离子为依据。如2010年版《中国药典》就采用了此法,把朱砂、雄黄、自然铜等归为硫化合物类;石膏、芒硝、白矾归为硫酸盐类;磁石、赭石、信石归为氧化物类;炉甘石、鹅管石归为碳酸盐类;轻粉归为卤化物类。

(2)功效分类法:

中药最终要应用于临床,为更好地使用中药,现代临床中药学即采用了中药功效分类法,这也是目前最常见的分类方法,具体的分类有: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中药,称解表药,又称发表药。解表药主要用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证的中药,称为清热药。清热药主要用治温热病高热烦渴,肺、胃、心、肝等肝脏实热证,湿热泻痢、湿热黄疸、温病发斑、痈疮肿毒及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泻下药:

凡可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实证的中药,称为泻下药。泻下药主要用治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部分药还可用于疮痈肿毒及瘀血证。

祛风湿药:

凡以祛风湿之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湿痹证的中药,称为祛风湿药。祛风湿药根据其药性和功效的不同,分为祛风寒湿药、祛风湿热药、祛风湿强筋骨药三类,分别用治风寒湿痹,风湿热痹,以及痹证日久、筋骨无力。

化湿药: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湿浊内阻的中药,称为化湿药。化湿药主要用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病症。此外,部分化湿药亦可用于湿温、暑湿证。

利水渗湿药: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水湿内停证的中药,称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主要用治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痰饮、淋证、黄疸、湿疮、带下、湿温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温里药:

凡以温里驱寒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中药,称温里药,又名祛寒药。温里药用治里寒证,尤以里实寒证为主。个别温里药尚能助阳、回阳,用于虚寒证、亡阳证等。

理气药:

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气机不畅之气滞、气逆的中药,称为理气药,又称行气药。其中行气力强者,又称为破气药。理气药主要用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肝气郁结所致的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肺气壅滞所致的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病症。

消食药:

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食积的中药,称为消食药。消食药主要用治宿食停留、饮食不消所致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等病症。

驱虫药: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内寄生虫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虫证的中药,称为驱虫药。驱虫药主要用治不思饮食或多食善饥,嗜食异物,绕脐腹痛、时发时止、胃中嘈杂,呕吐清水、肛门瘙痒等;迁延日久,则见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腹部膨大、青筋浮露,周身浮肿等。

止血药: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出血证的中药,称止血药。止血药主要用治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症。

活血化瘀药: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中药,称活血化瘀药,也称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本类中药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达到止痛、调经、疗伤、消癥、通痹、消痈、去瘀生新等作用,主要用治一切瘀血阻滞之证。

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痰证的中药,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咳嗽气喘的中药,称为止咳平喘药。根据药性、功能及临床应用的不同,止咳化痰平喘药分为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三类。

安神药:

凡以安定神志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心神不宁病证的中药,称安神药。安神药主要用治心神不宁证之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亦可用治惊风、癫痫、癫狂等心神失常。部分安神药尚可用治肝阳上亢、肾虚气喘、疮疡肿毒、瘀血、自汗盗汗、肠燥便秘、痰多咳喘等病症。

平肝息风药:凡

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中药,称平肝息风药。平肝息风药主要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以及肝风内动,痉挛抽搐。部分平肝息风药还可以用治心神不宁、目赤肿痛、呕吐、呃逆、喘息、血热出血,以及风中经络之口眼斜、风湿痹痛等病症。

开窍药:

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闭证神昏的中药,称为开窍药。因具辛香走窜之性,又称芳香开窍药。开窍药主要用治温病热陷心包、痰浊蒙蔽清窍之神昏谵语,以及惊风、癫痫、中风等猝然昏厥、痉挛抽搐。部分开窍药兼治血瘀气滞、心腹疼痛、经闭癥瘕、目赤咽肿、痈疽疔疮等病症。

补虚药:

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中药,称为补虚药,也称补益药或补养药。补虚药具有补虚扶弱功效,主要用治人体正气虚弱、精微物质亏耗引起的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气短、脉象虚弱等病症。

收涩药: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滑脱证的中药,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收涩药主要用治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不止、带下不止等病症。

涌吐药:

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中毒、宿食、痰涎等病证的中药,称为涌吐药,也称催吐药。涌吐药主要用治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胃脘胀痛;或痰涎壅盛,阻于胸膈或咽喉,呼吸急促;或痰浊上涌,蒙蔽清窍,癫痫发狂等病症。

攻毒杀虫止痒药:

凡以攻毒疗疮、杀虫止痒为主要功效的中药,称为攻毒杀虫止痒药。攻毒杀虫止痒药主要用治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病症,如痈肿疔毒、疥癣、湿疹湿疮、聤耳、梅毒、虫蛇咬伤等病症。

拔毒化腐生肌药:

凡以拔毒化腐、生肌敛疮为主要功效的中药,称为拔毒化腐生肌药。拔毒化腐生肌药主要用治痈疽疮疡溃后脓出不畅,或溃后腐肉不去,新肉难生,伤口难以生肌愈合之证,以及癌肿、梅毒。部分拔毒化腐生肌药还可以用于湿疹瘙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等。

(3)药用部位分类法:

详见本章第三节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