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 l ammatory disease,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严重的盆腔炎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一、盆腔炎性疾病概述
(一)盆腔炎性疾病分类
1.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甚至坏死。
2.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
3.盆腔腹膜炎感染严重时可蔓延至盆腔腹膜,伴有炎性渗出。若脓性渗出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处则形成盆腔脓肿。
4.盆腔结缔组织炎病原体经淋巴管进入盆腔结缔组织,表现为局部增厚,边界不清,向盆壁呈扇形浸润。
(二)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1.症状持续性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伴寒战、高热、头痛、食欲缺乏。若经期发病可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出现腹膜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若形成脓肿,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或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
2.体征病情重者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下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
3.妇科检查阴道可见脓性异味分泌物;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明显;宫体压痛、活动受限;附件区压痛明显。若有低位盆腔脓肿形成,则后穹窿或侧穹窿可扪及肿块。
(三)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
盆腔炎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以下症状。
1.不孕急性盆腔炎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
2.异位妊娠 PID后异位妊娠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8~10倍。
3.慢性盆腔痛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20%急性盆腔炎会遗留慢性盆腔痛,常在PID急性发作后的4~8周出现。
4.盆腔炎反复发作若高危因素反复存在或局部防御机能减退,则PID可反复发作,其复发率为25%。
(四)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1.年龄高发年龄为15~25岁,尤其在性活跃、有多个性伴侣、其性伴侣有性传播性疾病时。
2.下生殖道感染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及细菌性阴道病上行感染致PID。
3.宫腔内手术操作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操作致生殖道黏膜损伤,易致上行感染。
4.性卫生不良、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阴道冲洗。
5.PID再次急性发作 PID可致盆腔粘连、输卵管损伤,易致再次感染。
(五)盆腔炎性疾病的感染途径
1.沿生殖道黏膜向上蔓延多发生于非妊娠期、非产褥期,淋病奈瑟菌、衣原体及葡萄球菌常沿此途径扩散。
2.经淋巴系统蔓延多发生于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
3.经血循环传播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4.直接蔓延周围脏器的炎症如阑尾炎,可引起右侧输卵管炎。
(六)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
PID临床表现差异大,临床诊断准确性不高。目前多采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诊断标准(表 3-3)。
表3-3 PID的诊断标准(2006年美国CDC诊断标准)
最低诊断标准:性活跃或具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出现下腹痛,且可排除其他引起下腹痛的原因。
附加标准:可增加诊断的特异性,若宫颈分泌物正常,PID诊断需慎重。
特异标准:基本可诊断,但对轻度输卵管炎或单独存在的子宫内膜炎诊断价值低。
(2)明确病原体:
见第三章第三节临床检验内容。
2.鉴别诊断
(1)急性阑尾炎:
初始为脐周痛,后转移至右下腹,伴发热、呕吐、血象升高。体检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需与右侧附件炎鉴别,体检、妇科检查可初步排除,若合并附件炎性包块,行超声鉴别。
(2)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
有停经后阴道出血史,伴腹痛及内出血征象。血hCG及超声检查可予以鉴别。
(3)卵巢囊肿:
多为圆或椭圆形,与周围无粘连。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有PID史,肿块腊肠形,壁薄,活动度欠佳。超声可行鉴别。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可触及触痛结节,经期加重。体温及血象无异常。盆腔炎多于抵抗力低时复发或加重,鉴别困难时需行腹腔镜检查。
(七)随访
72h内应随诊以明确有无临床症状的改善,如体温下降、腹部疼痛减轻、宫颈举痛、子宫压痛减轻。若无改善,需行进一步检查,必要时手术探查。对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感染者,在4~6周后复查病原体。
二、临床检验指标与评估
(一)临床检验指标
1.外源性病原体
(1)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NG是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体。在PID的早期研究中,NG是最常见的独立病原体,比其他病原体更可能引起严重症状。NG感染导致机体免疫力受限,易反复感染。10%~30%NG感染的女性患有亚临床PID。
(2)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CT唯一的天然宿主是人类,主要寄生在女性生殖道。在部分女性中,CT能够避免宿主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破坏,以及抑制宿主细胞自噬引起的破坏并持续在宿主上皮细胞内繁殖。当免疫攻击消退时,CT迁移到上生殖道并建立慢性感染。CT感染仍然是引起盆腔炎,输卵管因素不孕和异位妊娠等疾病的一个重要病原体。
(3)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Uu是引起各种非淋菌性炎症的主要病原体。性生活活跃期,Uu最常引起下生殖道感染上行性扩散,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不强,易形成隐匿性感染,无明显症状,阴道Uu分离率随性伴侣数增加可由30%升至77.5%。反复感染可引起严重阴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
(4)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MG也是我国PID的常见病原体。自MG发现以来,大量研究结果证实MG在PI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相比,MG引起的症状比较温和,往往因为症状轻微而被患者忽略,但是如果不治疗任其发展,则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5)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主要寄居于生殖道,21%~53%性成熟女性子宫颈或阴道内可分离处MH,通过性接触引起盆腔炎、急性输卵管炎、产后发热等。
2.内源性病原体PID是由大量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现已明确CT和NG持续感染可导致PID的发生,仍有高达70%的病例原因不明。当阴道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或子宫内操作时,阴道内病原体如厌氧菌属、葡萄球菌属、肠杆菌、链球菌属、阴道加特纳菌、假丝酵母菌等大量致病菌上行感染引起PID。BV病原体也是引起PID的病原体。不同病原体因致病特点不同,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也不同。如厌氧菌感染引起PID易形成盆腔脓肿,70%~80%脓肿可培养出厌氧菌。
3.其他病原体引起PID的其他微生物还包括滴虫、2型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
(二)临床检验指标评估
1.性传播疾病病原体
(1)淋病奈瑟菌:
女性NG感染者80%为无症状,其中10%~15%的感染者可发展为PID。NG致病物质包括菌毛、外膜蛋白、IgAⅠ、蛋白酶、脂多糖和铁调节蛋白,菌毛蛋白、外膜蛋白和脂多糖。NG产生的脂多糖毒素能侵袭泌尿生殖道的柱状上皮细胞,造成输卵管内膜纤毛破坏,失去正常结构。易反复感染。NG培养仍然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但检测结果受临床采样、运输、接种等因素的影响。推荐使用核酸扩增试验检测包括宫颈拭子、阴道拭子,以及尿液等类型的临床样本NG核酸。
(2)沙眼衣原体:
CT是最常见的PID致病微生物,常和NG合并感染。CT感染位列性传播疾病的第一位,80%~90%的女性生殖器感染CT并无症状,约10%~20%CT感染者如不治疗,可能会发展成PID。患有PID的妇女有20%因输卵管瘢痕而导致不孕,9%发生异位妊娠,18%发生慢性盆腔疼痛。近年来,我国由CT感染引起的PID发病率也在升高,与隐匿性感染,忽视治疗有关。CT可破坏宿主细胞防御系统,并通过线粒体家庭成员提高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量,CT利用ROS来完成自身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和复制,导致感染持续进行。同时这也容易导致宿主细胞基因组不稳定,凋亡抑制,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3)生殖道支原体:
Uu的致病作用与其侵袭性酶和毒性产物有关,Uu黏附宿主细胞后,产生磷脂酶分解细胞膜中的磷脂,影响宿主细胞生物合成,产生IgA蛋白酶破坏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有利于Uu黏附于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MH、MG的致病机制与Uu类似。2%~22%的PID病例中可检测到MG,常见于PID妇女的子宫颈和/或子宫内膜中。生殖道支原体正常寄居在人泌尿生殖道,微生态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引起感染,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黏膜损伤时,生殖道支原体就会侵入黏膜细胞上行感染。临床检测推荐使用NAAT检测阴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生殖道支原体。
2.细菌性阴道病
BV是一种阴道菌群的复杂变化的临床综合征,研究认为BV是PID发病的环境基础,为相关病原体创造了致病条件。有研究发现BV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存在有关,引起BV的相关病原体也与PID相关,但BV相关的病原体与PID存在独立相关的研究很少,常与其他PID的病原体合并感染。
三、病理检查指标与评估
(一)子宫内膜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炎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它们可在腺腔内聚集形成微脓肿,也可在腺体周围浸润。根据传统,出现浆细胞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炎。但是,急性子宫内膜炎可以没有或仅有少许浆细胞。浆细胞通常最多见于子宫内膜腺体周围和子宫内膜表面下方。
除浆细胞外,慢性子宫内膜炎中淋巴细胞数量也增多,呈较大的淋巴聚集灶,偶有淋巴滤泡形成。其他炎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炎的构成成分。组织细胞与其他炎细胞混在一起,通常不明显,但偶尔会有大量的组织细胞出现,有时胞质丰富并呈泡沫状,称为黄色肉芽肿性子宫内膜炎。
以下描述几种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炎。结核性子宫内膜炎见第三章第四节病理。
1.沙眼衣原体所致子宫内膜炎
无特异性组织学特征,但炎细胞浸润可能比较严重,也能看到淋巴滤泡和大的淋巴母细胞。还可出现间质坏死和子宫内膜上皮的反应性非典型性。
2.巨细胞病毒所致子宫内膜炎罕见
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比较多见。可见典型的核内和胞质巨细胞病毒包涵体,主要位于上皮细胞内,间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中偶尔也能见到。个别病例中可见到肉芽肿形成。
3.单纯疱疹病毒罕见引发子宫内膜炎
典型的单纯疱疹病毒包涵体出现在腺上皮细胞内,细胞核多个,呈镶嵌状毛玻璃样。可以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的片状坏死并伴有炎细胞浸润。
4.支原体致子宫内膜炎
罕见病原体类型一般为解脲支原体。典型的炎细胞浸润常呈灶性,称为“亚急性局灶性子宫内膜炎”。炎细胞主要由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组成,并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炎细胞主要集中在表面上皮下方,邻近腺体旁边或围绕螺旋动脉。肉芽肿也偶有报导。
5.放线菌是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可导致子宫内膜炎,常与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有关。其菌落形成所谓的放线菌颗粒,即硫磺颗粒,因大体呈棕褐色或黄色而得名。
(二)输卵管炎
1.急性输卵管炎
输卵管水肿,扩张。浆膜红肿,可被覆脓性纤维素性渗出物,管腔内也充满脓液。镜下输卵管腔、黏膜和管壁中含有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性碎片及溃疡形成。
2.慢性输卵管炎
表面纤维素沉积,黏膜皱襞常彼此互相粘连。如果炎症非常严重,伞端根部可在中央与向外放射状排列的伞毛融合,或者伞毛顶部可粘连堵塞输卵管腔,造成伞端变钝,管腔充满浆液性液体,管壁肌层或变薄萎缩或由纤维组织取代。大多数内衬上皮由矮立方细胞构成,但偶尔皱襞可含有组织学正常的纤毛和柱状分泌细胞。
3.肉芽肿性/组织细胞性输卵管炎和异物
由一些不同微生物感染或为多种非感染性疾病所诱导。
(三)输卵管卵巢脓肿
脓肿细菌培养结果通常为厌氧菌为主的混合菌群。感染治愈后的后遗症可能是输卵管卵巢纤维性粘连,但偶尔治愈的脓肿可变成囊肿。盆腔炎症性疾病引起较轻的慢性或者复发性卵巢病变,可以表现为卵巢周围慢性炎,伴卵巢周围和输卵管卵巢粘连,也可伴有卵巢硬化性囊性改变。
(四)盆腔腹膜炎
1.急性腹膜炎
以浆膜化脓性纤维素渗出为特征,最常见于内脏穿孔,通常由细菌感染或化学物质(胆汁、胃液或胰液)引起,罕见感染因素包括念珠菌、放线菌和阿米巴。
2.肉芽肿性腹膜炎
术中见腹膜表面布满结节,可能类似播散的肿瘤。疾病确诊有赖于组织学检查,某些病例需通过病原学检测致病菌。
(1)感染性肉芽肿:
罕见情况下为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的并发症,前者包括组织胞质病、球孢子菌病、隐球菌病,后者则有血吸虫病、蛲虫病、包虫病、蛔虫病及类圆线虫病等。
(2)非感染性肉芽肿:
异物能够引起腹膜的肉芽肿反应,组织学检查一般可以确认异物。外科手套的淀粉颗粒、灌注液和润滑剂通常引起肉芽肿性腹膜炎和纤维性腹膜炎,偶尔炎症反应可能呈结核样伴干酪样坏死。皮样囊肿破裂释放的皮脂腺和角化物通常会引起强烈的肉芽肿性、脂质肉芽肿性和纤维化腹膜炎反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坏死性假黄色瘤样结节,可能类似于坏死性肉芽肿。
综上所述,PID的病原体包括外源性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ied diseases,STD)病原体及内源性病原体,常为混合感染。PID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差异较大,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其治疗的延迟又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等。推荐使用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核酸。其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遵循广谱、及时、个体化原则,效果不佳时,考虑手术治疗。
(柳 华 薛德彬 魏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