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为自己而学: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秘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你需要了解的RAPC学习动力模型

迄今为止,我从事儿童心理与学习能力研究已经整整17年了。在这17年中,通过家庭辅导与咨询、线上及线下培训和公开课以及社群交流、答疑,我接触过几千个家庭案例。其中,和孩子学习有关的问题,排在家长最关心也最焦虑的问题之首。

在这些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家庭都面临着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当孩子出现学习成绩落后、学习习惯不良,甚至厌学的时候,大部分父母会动用各种方法和资源(如送孩子上各种课内外补习班、提高班、线上课程,甚至花高价请私人补习老师、送孩子去封闭式的学习训练营或购买各种学习资料等),不惜一切代价去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然而常常得到的结果却是父母的努力和孩子学习状况的改善并不成正比,甚至有些家庭还出现父母对孩子学习行为的关心和投入越多,孩子反而越厌学的现象。

因此,不少家长越来越困惑:“我给孩子报了那么多班,补了那么多课,他的成绩怎么还在班级后10名徘徊呢?”

提起孩子的学习,父母们的心情常常五味杂陈,既焦躁不安又无可奈何。我发现,尽管父母们提出的问题各有差异,但总结起来都是——孩子对学习缺乏信心、动力不足怎么办?

关于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个著名理论——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这个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主感、胜任感和关联感这3种基本的心理需求,一旦这3种心理需求都能够获得满足,就能促进这个人做事的内在动机形成,也就是说,他会发出足够的自我驱动力去做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感。

为了能帮助到更多的家庭解决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我把自己多年来辅导各种儿童及家庭的案例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以自我决定论为理论基础,总结出了一套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提升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技能的“RAPC学习动力模型”以及以此模型为依据的儿童学习动力解决方案。

RAPC学习动力模型

RAPC学习动力模型由4个部分组成,涵盖了影响和促进孩子学习行为的最主要因素。

R(relationship):关注内在需求,建立认同和信任的情感支持。

这里指的是孩子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连接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也是孩子形成自信、有效学习行为的基础。因此,我们把它放在RAPC动力模型的第一部分,作为孩子产生内在动力的“地基”。

目前,心理学界的多个研究都证实了亲密的情感连接与孩子学业成就之间存在联系。美国教育学家珍妮特·沃斯也曾指出:“没有一种内心的安全感,有效学习不可能发生。”

孩子最初的内在动力行为其实都发生在关系的基础之上。婴儿时期,孩子会通过养育者对他需求的满足来感受爱与关系的联结。当他饿了、渴了,养育者将充沛的奶水送到他嘴边;尿湿后,被及时抱起,让他重新被干爽、温暖所包裹;养育者每每与他互动,凝神的注视、亲切的微笑、温和的呼唤及轻柔的抚摸,无时无刻不向孩子传递着一个信息:“我是重要的、被爱的、独一无二的。”

当孩子开始探索世界,学习说话、走路、穿衣、吃饭等生活技能,当他伸出胖胖的小手,期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养育者目光中的信任和鼓励,常常会成为孩子产生自我信任和自我接纳的来源;同样,当他开始上学,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养育者对他每一个微小进步的欣赏,也会为他积蓄一点一滴的成功经验,这将是他形成勤奋、自我承担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石。

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给予孩子认同和信任的情感支持,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喜好、健康和快乐程度,那么孩子就会保持较高的内在动机。

在我接待过的每一个辅导案例中,在帮助孩子梳理他的学业困难之前,我都会先引导父母和孩子检查并修复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使他们重新建立起充满信任和支持的关系。一句话:先谈关系,再解决问题。这是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的第一步。

在本书的第二章,将着重和家长们聊聊如何通过和孩子建立认同和信任的情感支持,帮他建立学习自信心的过程。

A(autonomy):激发自主能力,让孩子能够自己做出选择、决定和掌控行为。

满足孩子的自主需求,就是看孩子是否能依据他的自身意愿(不是来自外界的惩罚和压力)而做事。

自主性是RAPC动力模型的核心。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支配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孩子能否真正发展出努力做事的信心和能力,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自主地决定和掌控自己的行为。

我经常接到家长们这样的诉苦:“我们帮孩子制订了很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他一开始也答应会遵守,可真执行起来,就完全不是他了。不是磨磨蹭蹭,就是找理由耍赖,每天陪他学习比打场仗还累。”“一让他学习,就和我谈条件,又要买玩具,又要玩游戏,还威胁不让玩就不学。怎么才能让他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不是为父母而学呢?”

其实,这种现象一点儿也不奇怪,当孩子学习任务和学习计划的制订权只掌握在父母手里,却缺乏孩子真正地参与时,无论父母多么相信这些计划和规则是科学而有效的,都仍会遭到孩子的各种反抗或消极拖延。因为孩子觉得这些规则和限制是一种来自外界强加过来的控制,在这种控制当中,父母和他之间的关系就会如同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他即使完成得再好,也难以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一说到让孩子自主,相信不少家长会表示怀疑:“就这样催着、管着,孩子都还不肯学呢。如果真让他自己做主,他要是选择不学,天天玩游戏可怎么办?”

这里所说的自主,并非是放任自流、不讲规则,而是既给予孩子一定自由,允许他们自己决定和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又要让孩子认识规则,学会遵守规则,并参与到规则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对规则的制订、执行、评估和修改这一不断反复的过程,会刺激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使他的理性思考、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得以发展,并会逐渐形成强大的自主能力。

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自主决定和自我管理,本书将在第三章详细与家长们进行讨论。

P(positive):正向帮助,启发孩子自我改进的力量。

正向帮助是指当孩子遭遇困难、犯错或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们不应通过强迫、压制和惩罚,而是应采用各种能积极促进孩子正向行为的方法,调动孩子自身的资源,启发孩子自我改进的力量。

正向帮助是RAPC动力模型中,最具促进性的一环。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为孩子“纠错”的过程中,孩子将难以主动发挥自身的能力,从而获得更成功的体验。因此,比起不断发现和关注孩子身上的问题,父母更需要的是引导孩子如何既能勇于直面问题,又能发现和利用自身和周围的优势、资源,通过各种方法积极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行动力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都将不断获得提升。

为孩子提供正向帮助有8种重要的技术:①困难具体化;②寻找有利资源;③鼓励性示范;④启发性提问;⑤辅助式建议;⑥切换场景;⑦针对性指导;⑧赋能式坚持。

本书第四章将通过几个关于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案例,向家长们详细介绍为孩子提供正向帮助的方法。同时,这些技术也会贯穿在整本书的所有案例中,力求将方法讲述的更直观、更具可操作性。

C(competence):能力感,引导孩子看到自己能力增长的过程。

能力感是指个体主观感觉自己有能力或者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做好一件事的信心,在RAPC动力模型中,能力感是保证孩子做事时持续自我驱动力的源泉。

一个孩子的能力感来自哪里呢?这种感觉主要来自于孩子对他过去成功做事的体验和记忆。在孩子的记忆中,储存越多的过去成功完成类似任务的经验和知识,就越有可能具备完成眼前这项任务的期待和信心,他会相信自己同样有能力和方法去有效地做好现在这项工作。

作为父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为他提供成功完成任务的机会,同时,父母还需要积极发现并且引导孩子看到自己取得的每一个哪怕很微小的进步和胜利,要随时和孩子一起总结成功经验,让这些经验深深地刻在孩子的记忆之中。这样,当孩子再面临困难、挫折时,才会更有勇气和动力去选择坚持不懈,并会不断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对自己做事的能力感和掌控感。

以上就是关于RAPC动力模型的介绍。近年来,通过在线上、线下与学员们的沟通与交流,已经有十多万个家庭从这个模型中受益,并以此为指导,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学习自信、提升学习动力,让孩子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爸妈还是会有疑惑:“我的孩子已经出现严重厌学,我们无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这个时候该怎么帮他?”“都说小学是帮助孩子建立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可我的孩子再开学就上初三了,他现在对学习一点信心都没有,现在帮他,还来得及吗?”

是的,能在最适合的年龄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学习动力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孩子已经错过了那段最佳时期,只要能从家长意识到的那一刻开始帮助孩子,一切就仍然来得及。

名副其实的“差等生”的“逆袭式”转变

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女孩的履历。

◆ 像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一样,父母从她出生之日起,就对她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

◆ 出生后5周,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祖父母们又没到退休年龄,女孩于是被托付到远房亲戚家抚养,父母只在每周末抽出一天时间探望,直到孩子1岁多被接回到祖父母家。

◆ 3岁,女孩被送到了寄宿制全托幼儿园,1周仅回家1天。于是,女孩没有和任何养育者建立起安全稳固的依恋关系,她缺乏自信,并期望通过不断地“讨好”行为,来博得成人的喜爱。

◆ 7岁,对女孩寄予厚望的父母托关系将孩子送进了一所全市重点小学的实验班,班级使用5年制实验教材进行教学。然而,由于缺乏指导,课堂教学速度又很快,女孩一入学就出现了学习跟不上的现象,尤其是汉语拼音,她在课堂上完全听不懂,回家也难以正常完成作业。面对父母和老师的不断批评,女孩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完成作业。由于长期不完成作业,女孩在当时那个“全国教学水平最高”的班级,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等生”,给班级拖了“后腿”。

◆ 8岁,女孩以语文期末考只有38分的成绩,结束了在这所重点小学的学习生涯,转入一所普通小学。

◆ 9岁,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女孩在新学校中受到同学的欺负和老师的误解,她变得越来越厌学,甚至被怀疑“可能智商有问题”,周围人多次建议女孩的母亲带她去检测智力。

◆ 10岁,由于在第二所学校也待不下去了,母亲不得不再次为女儿转学。

◆ 11岁,严重厌学的女孩竟然用模仿电视中精神病患者的方式来逃学,甚至被误送入精神病医院治疗1周。

◆ 16岁,由于中考失利,女孩进入了一所普通高中。期中考试时,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的女孩,所有功课全部不及格。同年,女孩被诊断为“适应性障碍”和“重度抑郁症”,不得不申请休学1年。在休学过程中,由于对学习和自己的未来都失去了信心,女孩曾多次企图自杀,并开始寻求心理治疗帮助。

看到以上这个女孩的成长经历,如果你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孩子,你觉得是否还来得及帮助她重新建立学习自信,让她有动力从学习困境当中走出来呢?

我想告诉家长们,这个女孩其实就是当年的我。几年之后,我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后来又拿到了近10所世界百强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还在英国申请到教育心理学博士课程,最终成为一名专门研究儿童情商和学习心理的老师。

是什么让我的经历发生了“逆袭式”的转变呢?可以说,我就是RAPC动力模型的第一位受益者。只不过,当年那个启发和帮助我的人,是一位普通的中学老教师,也是我那时的班主任。

当年,在休学即将结束时,我转到一所离家较远的中学借读,暂住在班主任老师家里。面对即将结束的休学生活,我虽希望能够通过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但过去长达10年无论是学业还是人际交往中的失败经历,都使我对新的学校生活感到惶恐和不安。在那段时间里,老师几乎每天都陪在我身边,和我谈天说地、道古论今。

有一次,老师问我:“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并决定自己的人生,你希望自己现在做什么?”

我回答说:“我希望能考上重点大学。”

“为什么呢?你说过你想当作家,即使考不上大学也可以写作呀。”

“因为我想证明自己。”我说,“我想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知道,我不比他们差,我可以做得非常好。”

“所以,你相信自己能考上心目中的大学吗?”

“我不知道。”我黯然地低下了头,“实际上我连高中都不敢上,我害怕学校和那些同学,我从来没有成功过。每当我闭上眼睛,脑中浮现的都是别人在嘲笑我,说我一事无成。其实我知道,大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梦,一个我永远都达不到的梦……”我说不下去了,眼泪已经扑簌簌地落下来。

两天后,老师从学校带回了一套试卷,她递给我说:“这是今年的高考文科试卷,你做做看。”

我大吃一惊,马上问道:“我刚上高一就休学了,怎么可能会做高考试卷呢?”

老师笑眯眯地说:“既然你没上过高中就更不用担心了,就当这是在玩游戏,但是你要认真地玩,尽你所能地把会做的都做了,能写的都写上。”

反正也没学过,自然就没什么心理压力。我按照老师说的,花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所有试卷。又过了两天,老师神神秘秘地问我:“你猜你前几天做的高考卷得了多少分?”

“多少分?”

“295分,将近300分!”老师拿出那几份试卷,一边指给我看一边说:“你知道今年北京市文科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吗?470多分!”

老师看我还是一脸的迷茫,便进一步解释说:“北京文科重点线是470多分,而你还没上高中,就已经拿到了比一半还多的分数。那么,你只要在这高中3年里,努力拿到另外一半的分数,就可以考上你理想中的大学了。孩子,只要你想,你就能考上任何你梦想中的学校。”

“真的吗?”我被这突如其来的讯息弄得既兴奋又不知所措,“您真觉得我能考上大学?”

“咱们来分析一下,不就知道了?”

老师把我拉到书桌前坐下,拿出了一张纸,和我一起通过对这次试卷各科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我之前在各科学习上表现的优势和劣势,预测出经过3年高中学习后,我在高考中每一科可能会拿到的最高(顺利完成计划可获得的)和最低(保底分数)分数,最后再相加,得出一个预估的我3年后参加高考的分数区间:515~570分!

经过这样的一个对学习状况的全面分析和预测,我的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力量,之前对学校的恐惧逐渐减弱,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的学习生活,也有了一丝丝期盼。我甚至有了一股冲动,想要立刻回到校园去践行刚刚订下的目标。

这时,老师再次问了几天前就曾问过我的问题:“现在,你相信自己有能力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吗?”

这一次,我马上回答道:“虽然不敢保证,但是,我很想努力试一试,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有些盼望开学了。”

就这样,开学后,我以班级倒数第1名的往届中考成绩,插班进入到新学校读高一。那时,我这个倒数第1名比倒数第2名还要差30多分。然而,在老师的帮助下,仅仅3个月后,我就在期中考试中,由班级倒数第1名上升到班级第14名(全班共42名同学)。后来,成绩一直呈直线上升,在班级、年级均名列前茅,并在高一期末获得了我学习生涯中第一个“三好学生”荣誉证书。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从哪几个方面帮助我,使我原有的厌学、恐学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呢?

R:建立关系和情感连接。

住到老师家后,老师并没有马上劝我回学校读书或是给我补习功课,而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陪我聊天、听我说心事,她总是能发现我身上的一些小小的优势。比如,老师会随时告诉我:“我发现,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独特,特别有自己的想法。”“你做事真的很细致。”

每天,老师会带我一起去市场买菜,和小贩讨价还价;还去过乡下体验采摘蔬菜,感受光脚踩到青石板路上的感觉。

我问老师:“为什么您要带着我在市场上与小贩讨价还价呢?几分钱也要计较,多丢人啊?”

老师笑着回答:“你不是一直担心自己融入不了环境吗?那么,咱们现在就从感受生活开始,不用担心别人怎么评价你,讨价还价也是生活呀,去尝试、去体验就好。”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逐渐放下戒备、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和老师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我感到自己是被老师接纳和欣赏的,她正拉着我的手,帮我融入进新的生活中去。

A:自主,你的未来你掌控。

对于重新入学和如何学习这件事,老师并没有指导或劝告我“你应该怎么做、怎么想”,而是把思考和选择权交到我的手中,问我希望选择过怎样的生活,最想做什么事。当我说“希望考上大学,让周围的人瞧得起自己”时,老师也没有像一般父母那样,用各种讲道理的方式告诉我“上大学真正的目的应该是什么”,而是顺着我的思路,和我一起分析要达到这个期望的条件是什么。

当孩子出现一些在成人眼里看似“不良”“不利”的想法、情绪或行为时,比如不想上学、讨厌老师或突然要去当歌星等,父母先不要急着去否定孩子,而是应该先去理解和倾听孩子,通过与孩子的对话,发现他行为背后真实的心理需求。当年,我在经历没有安全感的童年、长期的学业失败和被同龄人群体排斥的成长过程之后,内心充满了自卑和情感的缺失,这时迫切想要通过好的学业成就、考上重点大学来证明自己、弥补内心缺失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需要。

老师通过让我做高考卷鼓励我,通过与我一起分析试卷的过程让我知道:我的未来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有能力决定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至于当时希望考大学的初衷,随着不断的努力和体验成功的过程,我内心的缺失在逐渐获得弥补,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在随之建立,对期望和目标的分析和把握也越来越趋于理性了。

P:正向帮助,让我看到自己真实的能力和资源。

在休学期间,我曾见过几位当时小有名气的心理医生,他们也都从不同的方面给予我很多鼓励和思考的方向。曾有一个医生拿着我写给他的心理自述,神采飞扬地鼓励我:“你知道吗?你是我见过在这个年龄段里最有写作才华的人,甚至大部分成年人都没有你这么出色的能力,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不可否认,这些鼓励确实为当时的我增添了一刹那的满足和兴奋,但却并没有让我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简·尼尔森在她的著作《正面管教》一书中指出,家长在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需要注意的第一要素就是“相关”,也就是你所建议的方法要和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是能够对解决这个问题有直接促进作用的。

当时,我所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多年的学业失败所导致的自卑和无助,我急切期望能通过学业上的成就来证明自己,却又因对学校的恐惧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不信任而退缩不前。这时,仅仅凭着对写作才华的鼓励,并不能让我从对学业失败的无助中走出来。而班主任老师通过让我做高考试卷这个方式,用我所得的实际分数向我证明:我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足以让我达到自己期望中的目标。接着,又通过和我一起分析、总结在不同的科目上分别可以在哪些方面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提高,以及最终可以在高考中提高多少分,给了我该如何达到目标指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路径。正是这些基于现实的分析和实际有效的方法,给了我足够的信心,让我能够重新鼓起勇气去面对自身的问题。

C:胜任的力量,让我从一步步地努力中,获得成就和信心。

我们已经了解,让孩子拥有能力感和自我掌控感是保证他做事时获得持续自我驱动力的源泉,这些都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在实践中通过每一个哪怕微小的进步,不断看到自己能力增长的过程。

我虽然在休学1年后以班级倒数第1名的成绩重新回到学校,但我对自己学习的信心,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从最低谷起步,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开学前,老师鼓励我把所有落下的功课,通过自学、做练习、最后请教老师的方式,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补上了大部分的功课。我开始了解到,只要掌握方法,自己的学习能力非但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实际上还很不错。开学后,在老师的鼓励下,从未当过“官”的我,还鼓起勇气成功竞选上了班里的宣传委员;并在期中考试,让自己的成绩从倒数第1名上升至正数第14名……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学校举办5000米越野赛,老师鼓励从小就跑不快、跳不高的我也报名参加。我连连拒绝:“我体育不行,跑不快的。”老师却说:“这是长跑,不需要跑得快,只需要坚持。咱们打个赌怎么样?不管别人怎么跑,你只需要保持匀速慢跑的状态,中间不要停,这样跑下来,你的名次一定不会太差。”我将信将疑地报名参加了越野赛,一开始我落在大部分人的后面,但是到了中途,不少人开始没力气了,逐渐松下劲儿走走停停,但我仍然咬牙坚持、匀速慢跑,最后我居然真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一直在想,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生就像一场长跑,拥有一个不错的起跑线固然是好的。但是,即使孩子一开始的起跑线不够高,即使他的初始能力并不出色,甚至充满磕磕绊绊,但是只要他的父母一直陪伴在他身旁,爱他、信任他,始终帮他去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明确自己的方向,给予他支持和力量,那么只要他能维持匀速慢跑的状态,坚持不停,日积月累后,他就一定会跑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现在,我把这套结合我的成长经历和实践经验总结出的RAPC动力模型,作为礼物送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家长朋友。虽然,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道路时常充满曲折,也常夹杂着苦辣酸甜,但我衷心期待这本书可以帮助每一位家长去理解孩子的成长路径,陪孩子一起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做好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