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为自己而学: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秘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帮孩子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

第一节 不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努力学习”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不了解孩子真实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以及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情况下,“努力学习”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孤立无援的“落后生”

第一次见到晓轩,是在一个周六的早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纱幔在屋内柔软地散开,和13岁的晓轩那张稚气未脱却阴沉的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脸色阴沉的晓轩爸和儿子一样,都把自己默不作声地埋在椅子里,低着头、驼着背,姿态如出一辙。而晓轩妈则正在滔滔不绝地向我描述晓轩曾经的优秀,小升初为了让晓轩接受最好的教育,她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带着晓轩四处面试,自己是多么的不容易,而孩子现在却又是多么的不争气……

后来,我大体了解了晓轩的故事。晓轩妈是一所三甲医院的护士长,她把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劲头同样用在了儿子身上。小学阶段,晓轩在妈妈的监督下,成绩不错,还在全市少儿编程比赛中多次获奖;小升初时,也考上了一所重点初中;然而,上初中后,不知是因为母子俩都有些松懈,还是班里确实高手云集,等晓轩反应过来时,自己的成绩已在班级中下游徘徊了。这时,晓轩妈着急了,勒令要停掉晓轩所有的课外活动,包括他最爱的编程课。这一决定触到了晓轩的“雷区”,他大叫:“要是不让我学编程,我就不上学了!”虽然事件的结果以爸爸说服妈妈继续让晓轩学编程,晓轩则答应去上妈妈强制给报的英语补习班而告终,但晓轩的学习成绩却非但没有提升,反而直线跌落到班里倒数。

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晓轩妈声称自己“丢不起人”,于是出席家长会的重任就落到了晓轩爸头上。相比起妈妈,爸爸和晓轩是一直以“朋友”相称的,他相信男孩子小时候调皮些很正常,慢慢就知道努力了。哪知这次家长会给了晓轩爸当头一棒,老师在家长会上反复强调这次考试对中考的重要性,并让成绩落后的学生家长必须警惕。会后还专门留下晓轩爸,历数了晓轩在学校里的问题,并告知他如果再不管晓轩就晚了。

或许是年轻的老师讲话严厉了些,晓轩爸在单位好歹也是个领导,之前从未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受过如此的责难,他感觉颜面尽失。一回到家,耐不住火气的爸爸第一次扇了晓轩一个耳光。看到一向支持自己的爸爸竟对自己动了手,晓轩哭叫着:“为什么你们都跟老师站在一边?怎么就没有人理解我?”从此以后,晓轩开始拒绝上学……

听晓轩妈叙述到这里,我看到一直埋着头的晓轩飞快地擦了一下眼睛。

在我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像晓轩这样的家庭,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来求助。这些家庭往往大同小异,总是家长先一通控诉孩子不学习的种种“劣迹”,待宣泄完,便会对一旁几乎要把脑袋缩到肩膀里的孩子说:“快告诉老师,你到底打算怎么办?”孩子通常会用低得几乎听不到的声音回答:“以后……努力学习。”

“努力学习”为什么失效了

“努力学习”,一句承载了无数父母期盼的标准答案。但是,令不少父母忧虑不安的事也在时时上演。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在做了“努力”的保证后,却毫无努力的行为;还有一部分孩子会在刚开始的时候信誓旦旦地做出保证,可要不了3天,干劲就会直线跌入谷底,孩子懒懒散散的状态分分钟现出原形。是什么导致孩子的行为总是在父母不断地期望和失望中循环往复呢?

先让我们来看看孩子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如果孩子既缺乏对自己真实学习状况的了解,又没有掌握通向学习目标的具体方法,那么“努力学习”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请家长们一起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假如这个月你的领导给你布置了100万元的销售业绩,眼看半个月快过去了,你却只完成了不到十分之一。你看到周围的同事都信心十足地工作,并且不少人已然捷报频传,而领导还在不断地加压,追问你的工作进度,催促你所剩时间不多,离预定期限已经越来越近。你期望自己能够找到出路迎头赶上,可一次又一次的碰壁让你毫无招架之力,面对越积越多的工作任务,你此时的感受会是什么呢?你会不会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是否会无时无刻不挤压着你?你是否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你是否会开始否定自己,对完成这份工作失去信心?

这就是相当一部分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所经历的日常感受。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会有一个努力学习的愿景,但是,不少孩子受到认知发展水平、自控力、学习适应性等多种因素限制,面对“努力学习”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很容易畏缩不前。加上之前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已经落下了不少功课,他想摆脱目前的学习困难、把成绩赶上去,这在孩子的意识中,无异于要翻越一座高不见顶的山峰。

这时,如果家长仅仅是在催促他要努力学习,却不能给他提供具体的指导,帮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想必即使换作是一名成年人,都会感到无所适从吧!

问题二:之前在学习上的失败经历,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学业方面形成一种习得性的无助。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于研究生学习时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实验室做过这样一个残酷的实验。

实验是在狗身上进行的。被选中参加实验的狗被分为A、B两组。工作人员把A组狗关在一个锁死的铁笼中,并对它们实施不规律的电击,虽然这种电击不至于伤害狗的身体,但足以使它们感到痛苦。一开始,遭受电击的狗会在笼子中四处乱闯,试图寻找逃脱的出口。但试过多次没有成功之后,狗明显绝望了,即使电流再次通过,它们也只是趴在笼里强忍痛苦,不再试图逃脱。

B组狗呢,它们同样也会遭受这种电击,不同的是,它们的笼子设有逃脱装置,一旦狗儿通过各种挣扎和试错打开了笼门,就可以顺利逃脱。

接下来,A、B两组狗都被关进另外一个新的笼中,笼子的中央被一道低矮到可以令狗轻易跨过的挡板隔开。挡板的一边通电,另一边不通。当工作人员电击笼子的一侧时,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所有之前经历过电击而无法逃脱的A组狗,都只是痛苦地趴在地上呻吟,却一次也不愿尝试那道可轻易跨过的挡板;相比之下,之前有逃脱经历的B组狗,都直接跳过挡板,到达了没有通电的安全地带。

在这之后的几年,类似的实验结果在其他动物和人类身上同样得到了验证。塞利格曼认为,人和很多动物一样,在认知自我对外界的控制能力时,往往是通过对自身以往经验的习得。当一个孩子在学习一项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地努力尝试却遭遇连续失败时,他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就会感到绝望和无所适从,也会因此而停止继续努力尝试。塞利格曼把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

“不用多,十次挫败就足以让一个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说。

怎么才能了解到孩子在面对学习时,是否已经处在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呢?家长们可以从以下3种情况来判断。

1.当孩子不再做出任何改变现状的行动时(有的孩子可能会从其他地方寻求自我肯定,如发展自己的某一特长或爱好,或干脆沉溺于虚拟游戏之中)。

2.当孩子认为即使努力,结果也不会有所改变时。

3.当孩子相信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可能成功时(把失败扩大化。有的孩子可能嘴上会坚持说:“我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可一旦谈到实际的计划和行动,就会找理由退缩不前)。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已经处于以上状态,请一定记住,他并非懒惰、耍赖、不上进,而是失去了行动的信心;他需要的不是评判和指责,而是来自父母的帮助和支持。

谈到这儿,可能有些父母会忍不住说:“我给他帮助了呀,我花钱找了最好的补习班,可孩子就是不肯学,怎么办呢?”

要知道,孩子常常无法继续努力,并非因为他们没有方法,而是即使有道路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却看不到,也不相信。习得性无助最重要的特征是让人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要想让孩子重新行动起来,重点不在于直接给他们提供方法,而是在于帮助孩子重建控制感的过程。

通过第一章大家已对RAPC动力模型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父母该如何灵活运用这个模型,帮助孩子重新获得对学习的控制感。

R(relationship):关注内在需求,建立认同和信任的情感支持。

在第一章中,我们谈到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连接和归属感是孩子形成自尊、自信和有效学习行为的基础。因此,在面对一个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孩子时,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马上帮他解决问题,而是要检查和修复你们和孩子之间支持和信任的亲密联结。

我的母亲有一次曾与我谈起往事,她对我说:“我记得你上小学的时候,每次因为你成绩不好或者给你讲题你学不会我冲你发脾气时,你总会眼泪汪汪地和我说:‘妈妈,你和爸爸从小都是好学生,我比你们那时差远了。所以,你一定不会理解我这个坏学生的……’当时你为什么总是那么说呢?”

“是吗?”我冲母亲笑笑,鼻腔却不知为何酸酸的,“我大概是在从心底向你们呼唤:即使我做不好,即使我一直是这样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你们还会愿意爱我、接受我吗?”

被爱、被接纳,始终是孩子的第一需要。

晓轩的父母对晓轩帮助的转变,也是从和他修复亲密关系开始的。妈妈停止了对晓轩成绩下降的抱怨,开始学着去观察和体会晓轩的感受。她回忆起晓轩之前每次考试成绩不佳时,总会把自己在房间里关上一两个小时。那时妈妈没有站在晓轩的角度去看待他的行为,而是单纯地认为他“考不好还不知道上进,一定又把自己关在房间玩游戏”,还曾因此粗暴地去砸门。现在想想,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他自己心里一定是又羞愧又焦虑,还要承受老师和父母的苛责,会是怎样的无助啊!于是,妈妈对晓轩说:“这次考完试,妈妈看到你好几天都情绪很低落,不想说话,你心里一定特别着急吧?”

晓轩一听,眼泪就扑簌簌地落了下来,说道:“我是害怕你们会对我失望,我也想把成绩搞上去的,可我做不到。”

妈妈肯定晓轩的感受,说:“是啊,妈妈也有在工作中遇到很大困难的时候,也会担心领导对自己失望,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这份工作。不过还好,最后我调整了方法,咬牙坚持下来了。”

“真的吗?”晓轩眼睛闪了一下,陷入了沉思。

爸爸也真诚地向晓轩道了歉,承认当时只想着自己丢了面子,而一时没有控制住情绪。其实那天对儿子发过脾气之后自己就后悔了,看到晓轩伤心的样子,爸爸心里比割肉还疼,也意识到没有什么面子问题比对儿子的爱更重要。“爸爸这次确实错了,伤害了你。你能不能原谅爸爸,给我一个机会帮助你,我们一起来面对问题呢?”

晓轩点点头,接受了爸爸的道歉,但是对于爸爸提出的建议,晓轩说希望给自己几天时间,好好想一想。

爸妈这次接纳了晓轩的要求,并在接下来的几天,他们都没再和晓轩提起学习的事,而是像往常一样,陪儿子吃饭、散步,偶尔讨论一下电视节目中的话题。直到一天晚饭后,爸爸照例和晓轩一起去散步,他突然问儿子:“爸爸看你很喜欢玩一款战争的游戏?”“嗯?”晓轩有些警惕地看着爸爸,“可我每天玩游戏都没有超过1个小时。”

“我知道你很遵守约定。”爸爸解释道,“我只是很好奇,假如你真的生活在这个游戏中,你正面对一个真正残酷的战场,敌军疯狂而残暴,他们的数量远远超过你的队伍,你和你的队伍已经连续被敌人围堵了很多天,战友们一个个地倒下,你也受了伤,几近弹尽粮绝,又累又饿又痛,而敌人还在向你逼近。这个时候,你是选择放弃、缴械投降,还是要坚持战斗下去,努力寻找出路呢?”

晓轩想了想说:“我肯定要继续战斗下去,直到最后一刻也不会放弃。”

“为什么呢?”爸爸问。

“因为只有坚持下去,我才可能找到出路,一旦放弃,之前的努力和大家的牺牲就全白费了。只要我还有口气,只要还有战友和我在一起,我肯定不能放弃。”晓轩坚定地说。

“好!”爸爸微笑望着儿子说:“其实学习对于你而言,也是一场艰苦的战争,你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就是你前进路上的敌人。爸爸想问你,你愿不愿意接受爸爸做你的战友,让我陪伴你、协助你,一起打赢这场战争呢?”

晓轩的眸子亮了亮,他认真地看着爸爸,终于,他点着头说:“好,我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

你们看,晓轩的父母在和儿子重建亲密联结的过程当中就做到了以下3点。

1.去体会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反馈给他。

2.对自己之前不当的做法真诚地道歉,向孩子表达爱的同时,做出改进的榜样。

3.用切换场景的方法,帮助他重新看待自己遇到的困难,并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会随时帮助他、支持他,和他做“同一战壕的战友”和他“并肩战斗”。

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和孩子关系的修复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付出和劝慰,更需要用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等待,给予孩子信任与时间,陪伴他度过最困难的时刻。

A(autonomy):激发自主能力,让孩子自己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

孩子能否真正发展出努力做事的信心和能力,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自主地决定和掌控自己的行为。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那他肯定选择不学啊,主动性为零,可怎么办呢?”这就要看你能给予孩子多大的信任,又如何去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了。

我初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代数中的二次函数总是学不会。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与我而言犹如念经,完全听不进去。于是,我索性选择趴在桌上睡觉;考试时只要遇到包含二次函数的题型,我往往试都不会试一下,直接选择放弃。时间一长,二次函数似乎就成为一道我永远也迈不过去的坎,也慢慢地使我对代数失去了信心。眼看中考来临,母亲着急了,辗转托人为我请来了重点学校的名师单独辅导,可我的脑袋就像注定了与二次函数无缘,直到我遇到了后来的高中班主任。开始重整旗鼓的第一天,老师并没有马上着手帮我补课,而是对我说:“你有什么担心的地方或是觉得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可以自己先把问题都列出来。”我立刻就写下了二次函数这个老大难问题。

老师说:“二次函数学不会?我不信。这样吧,你自己看书,从例题和定理看起,看会了,就自己独立把例题做一遍,然后再做下面的练习,什么时候遇到你确实不懂的地方再来问我,怎么样?”说完,老师便转身离开房间,做自己的事去了。

说来也怪,当我真的静下心来看书,重新自学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我发现问题其实根本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最后,直到我把课后练习全部做完,竟没有被一道题所难住,完全靠自己解决了困扰我一年半之久的二次函数。那时我才想起,之前的学习,不是在家长的监督下被迫学,就是全然“放风式”的不学,初中3年,几乎从未尝试过主动学习。当这次老师提出让我自己去安排学习、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时,我反而发挥出了自己真正的潜力。

无独有偶,在我成功自主学习二次函数的10年之后,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他抛弃了百年来“老师灌输式教,学生被动式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改进式的“精熟教学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需求、思考方式等,自主安排和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老师只是负责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答疑解惑等辅助性指导,让孩子学会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很幸运,我在这种教学方式开始推广的10年之前,就已然成为了它的受益者。

听了我的故事,晓轩妈也开始反思晓轩目前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可能很大程度上和自己这些年来对儿子的管理方式有关。几乎整个小学阶段,晓轩的学习都是在妈妈的严格监督下完成的,大到学校、课外班的选择,小到每天的作业习题,晓轩妈都会事必躬亲地替晓轩做选择,这使得晓轩不但没有从学习中获得任何自主性,还导致他因此对学习丧失了兴趣。更糟糕的是,在上中学后,一旦妈妈辅导不了晓轩的功课,长期习惯于依赖妈妈监督学习的晓轩,就很容易在学习遇到困境时变得无所适从,从而产生退缩、逃避的行为。

这次,妈妈决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晓轩,晓轩需要根据自己这次期末考试的状况,分析出自己具体的学习漏洞,提出初步的寒假复习计划,并且要告诉爸爸妈妈他需要“战友”为他提供怎样的帮助。而爸爸妈妈,只会对晓轩计划中不够清晰或者不够实际的地方,用启发式的提问,引导晓轩思考完善,这就涉及了RAPC动力模型的第3步。

P(positive):正向帮助,把孩子的困难具体化,变成一个可执行的目标。

我们在第一章中已经介绍过,所谓正向帮助,就是当孩子遭遇困难、犯错或出现不良行为时,不要通过压制和惩罚,而是积极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孩子自身的资源,启动孩子自我改进的力量。晓轩的父母就针对儿子目前存在的问题,采用了“具体化”的引导方法,帮晓轩把困难变成可执行的目标。

不少孩子在面对挫折时,很容易把问题扩大化,形成一种定义化思维。例如,“我数学不好”“我作文不行”“我跑不快”“我听力太差”等。这种定义好像一种天生的缺陷,会把孩子死死套住,当遇到困难时,孩子就会经常不战而退。晓轩也是这样,他在自己的计划中,提到希望能够趁寒假提高他最弱的语文和英语,但是晓轩又认为自己的记性不好,根本学不好这两门课。

这时,晓轩爸妈就要把晓轩从这种定义化的思维中解脱出来,要引导儿子把他所遇到的困难具体化,聚焦到几个可以改善的点上。比如晓轩的语文,他真的是不善于记忆吗?真的是什么地方都学得差吗?爸爸通过协助晓轩再次分析他的语文试卷后发现,晓轩除了对一些字词的读音和运用掌握得确实不太好之外,像古文这样需要记忆的项目,他掌握得其实并不差。而且,因为晓轩平时很喜欢读一些科普类的课外书,他在拓展知识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优势。而晓轩真正的弱项在阅读理解方面,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有一道阅读理解的大题,晓轩就几乎被扣掉了全部的分数。

望着晓轩越来越暗淡的眸子,爸爸鼓励儿子:“不要气馁,咱们现在就把导致你阅读理解失分的‘拦路虎’给逮出来。”爸爸发现,晓轩做阅读理解时,不是没有把问题回答全,就是根本没有理解题意,想当然地去作答。比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本文第1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的表达方式。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谈谈作者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目的。但是,晓轩根本没有搞懂题目中所说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意思,便只能按照自己的猜想随便填写,自然难以得分。经过父子俩的共同总结,晓轩终于发现,自己眼中的“语文总也学不好”,其实只是“对语文阅读理解的题意把握不清”,所以他下一步的目标只是提高对阅读理解类题型的理解能力。

在爸爸的协助下,晓轩咨询了一位比较有经验的语文老师,老师建议晓轩先从研究阅读理解类题型的标准答案做起,通过标准答案倒推回对一些常见问题的理解,并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从而弄清自己具体的任务和方法。晓轩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他兴致勃勃地为自己制订了新的计划:①总结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及其含义;②对照标准答案,总结几种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③根据以上方法,每天做一种常见题型的专项练习。

你看,很多孩子可能都在语文的阅读理解上有困难,但是每个人的问题却是不同的,别人身上适用的方法,拿给自家孩子,可能不一定奏效。

我们很熟悉一种说法叫“熟能生巧”,认为只要通过大量的练习,练多了,也就会了。但是你要知道,所谓熟能生巧,一定要建立在你了解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之上,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方面付出努力。

不能因为孩子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就让他拼命刷题,每天练就会练好。如果连要练什么、怎么练都不知道,孩子就很容易陷入巨大的挫败感中,以致不愿再去练习。这就好比孩子原本是拿着一把破斧头去砍柴,斧头很钝,手柄是裂的,砍柴时用的力气也不对,那么无论怎么练习,柴都砍不好。所以,孩子首先需要找到“砍不好柴”的具体原因,是需要着力“磨刀”,还是“修手柄”或是改善“砍柴的方式”等。实际上,这就等于要先确定该如何做或者练习的方向。这时孩子再去练习,就会更容易看到自己能力的增长,会体验到一种胜任感,他的学习自信和兴趣也才会逐渐建立起来。

C(competence):增加能力感,发现孩子的隐性进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像“我能”“我可以做到”这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在前面提到过,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总是反复体验失败,迟迟达不到期望中的那个结果,那么这件事在孩子的经验中就会始终得不到强化,多数情况下,孩子会因此开始厌恶这件事,并会开始相信自己真的做不到。这时作为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在实践中看到自己能力增长的过程。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策略,叫作“塑造”,也叫“连续接近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在引导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等到孩子完全达到目标时,才告诉他完成得不错,而是要在他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及时看到他的进步,并对这个进步的行为进行强化。

英语也一直是晓轩的老大难问题,学习语言没有捷径,增强语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晓轩跟着录音读了一个多小时课文,却还是没能读熟。他有点沮丧,觉得英语太难了,总也达不了标。妈妈认真听了听晓轩的跟读,告诉他:“你课文的前两段读得比昨天流畅多了,而且你在努力把发音向领读上靠,是吗?果然越来越标准了。”晓轩仔细一想,好像是这样的,刚刚低落下去的热情又重新点燃了一些,于是鼓了鼓劲儿继续进行练习。

一家人去影院看了新上映的美国大片,回来的路上,妈妈笑眯眯地对晓轩说:“刚才看英语电影时,我听见你不自觉地跟着念出了不少熟悉的单词,是不是?这说明你这段时间的听力练习有效果啦!”

这其实就是在帮晓轩看到他的能力一直在提高、他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胜任感,就会逐渐累积,这将使“努力学习”真正成为孩子生活中一个有方向、有动力、有方法的实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