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漫话《医学三字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太阴湿土为病与祛湿

吐利痛 太阴编

当人表现出呕吐、腹泻、腹痛时,就是太阴湿土患病了。

湿是阴性的邪气,会伤人体阳气。它主要的特点是发沉、发黏。感觉一下,把衣服泡水里再提起来是不是就沉了?要展开也不那么方便。人也一样,湿了就会发沉、发黏,临床表现就是沉重的疼痛。

想象一下,肚子里一滩冷水,肯定会肚子痛的。身体自己会用上吐、下泻的办法,把这些湿气排出去,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性反应。这时候千万不能用止痛、止吐或止泻的药,而要用温脾燥湿的方法,把湿气化掉就可以了。可以用“理中丸”之类的中成药,当然,更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艾灸。灸中脘穴或者神阙穴都行,一直灸到感觉肚子热乎乎的,从肚子叽里咕噜响到不响,就好了。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外感的湿气从哪儿来的呢?主要由于生活的环境湿气太重,如沿海、湖区、江边等,另外,南方梅雨季节,如果不注意祛湿,人就觉得懒散,吃不下东西,这是因为脾喜燥恶湿,湿邪最易伤脾,而脾主四肢肌肉,主运化饮食水谷,湿气困脾,脾就干不动了。

怎么防湿?有太阳就晒被子,晾衣服,把人也晒晒。没有太阳就做艾灸,艾灸的火可以与太阳的热相媲美。再者,吃祛湿的食物,如大家熟悉的红豆薏米水、海带冬瓜汤、陈皮水、荷叶水、木棉花水等。此外,运动出点儿汗也能健脾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