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生物材料是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研究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生物材料作为诱导组织修复与器官再造或替代产品,是材料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关注的重点与研发热点。生物材料经历了第1代惰性材料和第2代具有活性或降解性质材料后,已发展到兼具可降解和生物活性的第3代生物材料。近年来,以生物材料作为人工细胞外基质模板,或仿生构建有利于组织再生微环境,或直接诱导组织再生,或作为器官再造与替代产品等应用研究已经显示出丰硕成果。另外,3D打印技术与生物材料的有机结合对扩展材料应用于修复和再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完全用体外培养的组织细胞以及生物活性材料替代或再生组织器官过程涉及细胞、材料以及细胞与材料间相互作用,体内植入又涉及免疫、生长发育、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功能调节、老化等问题,需要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研究人员有机结合才能共同攻关。可以预测,从材料学领域入手有可能是实现完美修复与再生的重要手段,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2017年我接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之后,深感生物材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广阔领域,生物材料研发和应用有可能为实现完美修复与再生提供重要手段。为此,我向前辈王正国院士和张兴栋院士等建议,可否召开一次以生物材料和组织再生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以此来加强和推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材料学在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的交叉与融合。2017年10月15—16日以“组织再生材料:从基础研究创新到临床转化应用”为主题的第607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南通大学顾晓松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院士、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Nicholas A.Peppas院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Kam W.Leong院士和美国莱斯大学Antonios G.Mikos院士担任执行主席。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研发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等50位专家学者(包括院士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长江学者17人)应邀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中心议题为:①用于组织修复与再生创新生物材料研发的关键科学问题;②突破创新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修复与再生关键技术难题;③创新生物材料产品临床转化应用的政策法规配套、政府监管与人才培养问题等。与会专家围绕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凝练出了我国组织再生材料发展的新的科学问题与解决成果转化应用瓶颈难题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并就推动加速组织再生材料向临床转化应用相关管理政策制定、推动政府完善和有效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等若干重大科学和管理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达成初步共识。
基于这次会议的重要学术成果,我们邀请了部分参会专家和因故未参加会议但提供了重要建议的专家,一起编著了这本以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为重点的学术专著。这本专著的特点包括:①突破领域限制,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和材料学等领域进行有机融合,特别凸显生物材料在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的作用;②撰写内容多集中在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领域,反映该领域研发的最新进展以及将来可能从材料学领域突破解决完美修复与再生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的思路与手段;③大部分章节内容包含了作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我国生物材料在再生医学领域初步应用的体现;④邀请了三位美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会议共同主席,他们在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享有国际盛誉,为这次高水平学术会议贡献了很好的思路与建议。
这本《再生医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是继《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第264次再生医学香山科学会议成果)、《再生医学:基础与临床》(第384次再生医学香山科学会议成果)和《再生医学:转化与应用》(第543次再生医学香山科学会议成果)三部本领域大型综合性学术专著出版之后的第四部以专题为主的再生医学学术著作,是第607次再生医学香山科学会议的具体成果之一。希望它的出版发行能够对国内外从事该领域基础研究、临床治疗、生产以及管理等领域的专家有一定参考作用。
衷心感谢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领导和评审专家对我国再生医学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感谢为这本专著出版提供自己宝贵经验的各位专家学者;感谢为这部专著出版进行策划和组稿等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工作人员。
由于这本专著涉及生物材料与组织修复和再生多个领域,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多,因此在写作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内容可能存在需要商榷的地方。恳请读者提出批评建议,以利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
2019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