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名的八次更迭
1921年9月16日 北京协和医院
1929年 私立北平协和医院
1951年1月20日 北京协和医院
1951年2月24日 中国协和医院
1957年11月25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966年9月29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反帝医院
1972年1月1日 首都医院
1978年12月27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院
1985年3月18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医院名称先后变更八次,每次更名都打着很强的时代烙印,最终又回到起点。
建院伊始医院全称为“北京协和医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PUMCH)”,取自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PUMC)的前身“协和医学堂(Union Medical College,UMC)”。“协和”二字是“Union”雅致的译文。
1906年,英国伦敦教会在清朝慈禧太后和清政府的支持下,在北京创办了协和医学堂。辛亥革命后,协和医学堂失去政府资助,办学资金进一步短缺,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学校发展更加举步维艰。恰在此时,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派出的中国医学考察团来到北京,看到了协和医学堂具备的基础。1915年6月双方达成协议,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元购置了协和医学堂的全部资产,并由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正式接管。新学校本来准备冠以“洛克菲勒”的名字,但是协和董事会成员之一、具有“东方头脑”的美国驻汉口总领事顾临先生指出,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冗长而拗口,建议保留“协和”二字,于是定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北京协和医院。也有版本说是因为协和医学堂代表的据理力争。无论如何,从今天看,“协和(Union)”,都不啻是先辈们作出的一个明智选择。
1972年,兰安生之子格兰特(右)与友人在首都医院门前合影
1928年国民政府所在地迁往南京,北京改称北平,一年后医院更名为私立北平协和医院。
新中国成立初期,医院曾三度更名、两度更改隶属关系,皆系国内外形势和新中国建设所需。抗美援朝时期,为治疗志愿军伤病员,1950年11月8日,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卫生部向北平协和医院借用250张病床,成立军委总后卫生部直属“中国医院”。1951年1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私立北平协和医院,并将医院更名为北京协和医院。此为一度更名。同年2月24日,中国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合并,定名为中国协和医院,此为二度更名。这一阶段的协和划归军委建制,进入军管时期,受军委和地方双重领导,主要担负为全军培养高级师资和提高医务干部水平的任务及部分地方医疗工作。1956年9月1日,医院结束军管时期,重归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领导。1957年11月25日,中国协和医学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原中央卫生研究院)合并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此为三度更名。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医院于1966年9月29日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反帝医院。
1972年,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和国务院批复,卫生部军管会发(72)卫军警字第2号文“关于反帝医院更改名称的通知”。文中称,“自一九七二年一月一日起,改名为首都医院(反帝医院),括弧内不取消,一般就叫首都医院,文件上仍不取消括弧,特此通知”。医院更名为首都医院。
改革开放迎来医院发展的新时代,1978年12月27日,医院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院。1985年3月18日,医院名称再次恢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并沿用至今。
提及“协和”,从物理空间上,人们马上会联想到位于王府井繁华闹市的那一片碧瓦飞檐的古建筑群,如协和院歌《雨燕》中形容那般,“琉璃顶,展飞檐,檐下飞雨燕;青色砖墙白玉栏,校园是摇篮”。在学术层面,“协和”是医学圣殿的代名词,是中国最好医院、最佳医疗质量的代名词,“全国人民奔协和”。在精神层面,协和则被赋予更多的内涵,承载了百姓对医学事业的一切美好期望。可以告慰当年创办协和先驱们的是,几代协和人栉风沐雨,励精图治,在百年协和的各个时间节点上始终流光溢彩,担纲着引领中国医学事业的重任,没有辜负“协和”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