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一名有30年工作经验的神经科医生,我在工作中常常要面对两类人群,一类是患者,另外一类是他们的家属。神经科医生,也被称为脑科医生。在我和我的同事救治的大脑疾病患者中,中老年人是个很大的群体。工作中我有机会见证了有些患者从衰老走向疾病,从疾病状态痛苦地走向生命的尽头;有些患者带病生存,与疾病和平共处,在身患慢性病的状态下依然能够享受生活中的小幸福;还有些患者虽然患病,但是比之前活得更加快乐。上述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对疾病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疾病作出的反应、采取的行动。
全世界的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从25岁开始,人的一生中有25%的概率罹患脑血管病,而中国人的患病风险接近甚至超过40%(男性41.1%,女性36.7%)。尽管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在老年患者中,但这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近年来年轻的脑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脑血管病夺去了患者的行动能力、交流能力、思考能力和感知能力,患者突然失去了自由和对生活的掌控感,甚至失去了尊严和生命。
在工作中,我有很多机会与老年患者的家属沟通老人的病情,发现很多患者的子女和家属对于脑血管病的医学知识了解得并不多,甚至还存在不少认知误区,这让他们有一种无力感和挫败感,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感到茫然困惑、无所适从,无法用自己的爱真正帮助患者。这也让他们有一种内疚感,甚至自责、悔恨,面对被疾病折磨的患者,他们感到力不从心,看着患者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却无能为力。
国内近年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脑血管病的患者人数高达1 100万,这意味着有1 100万个家庭饱受痛苦;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数超过110万人,脑血管病患者每年递增240万,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家庭面临这种灾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脑血管病团队历经10年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群的发病年龄比西方人群年轻10岁,且逐渐年轻化。随着各种危险因素的井喷式增长,未来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心脑血管病,其中脑血管病不仅是致死性疾病,更是致残性疾病。幸存的患者中80%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和心理残疾,因此充分认识脑血管病的危害,了解脑血管病预防、治疗和护理的科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提高老年患者脑血管病后的生活质量,也可以为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保持大脑健康、预防大脑疾病补上人生的重要一课。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脑血管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病后常见的脑功能障碍,包括躯体症状、情绪变化、认知改变、睡眠障碍的常见表现以及解决方案。在解决方案中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本书既适合患者本人阅读,也适合脑血管病患者的家人及照料者学习。同时本书也适合社区医院工作人员、康复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医学生以及关注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人士参考。在此对各位编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文中的观点是作者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难免有疏忽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在后续不断修订、完善。
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人生不易,命运多舛,衰老无法逆转,疾病让人猝不及防,只有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大脑,才有可能推迟衰老,延缓疾病的发生;用科学的认知提升心理弹性,在面对衰老和疾病的挫折时才能依然有能力爱自己、爱他人,体验疾病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享受生命的快乐。
王春雪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