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决策支持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现象,原因较多,若未能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新生儿呕吐病因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呕吐主要是指溢乳,不影响生长发育,常于生后6个月左右消失。新生儿病理性呕吐主要是由于消化道梗阻或功能紊乱引起,长期反复呕吐可导致内环境紊乱,影响生长发育。应结合新生儿时期的年龄特点,尽早明确新生儿呕吐的病因,给予正确治疗。

一、病史线索

1.呕吐物性质

(1)原奶液:

食管或胃病变。

(2)胆汁样呕吐:

肠梗阻,警惕肠闭锁或肠扭转。

(3)血性或咖啡色呕吐:

食管静脉曲张、剧烈呕吐导致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消化道溃疡、咽下综合征、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2.呕吐时间

(1)生后24小时内:

咽下综合征。

(2)生后1周内:

幽门痉挛、肠道闭锁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3)生后3周后: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4)晚期新生儿呕吐:

感染性疾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

3.呕吐方式

(1)喷射性呕吐:

颅内压增高、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幽门痉挛。

(2)周期性呕吐:

遗传代谢病可能性大。

(3)泡沫状唾液外溢:

食管闭锁。

(4)喂养后回奶,竖抱减轻:

贲门松弛。

(5)喂养后呕吐频繁:

消化道梗阻、肛门闭锁。

4.伴随症状

(1)腹泻:

胃肠炎。

(2)便血:

肠套叠(新生儿少见)、新生儿小肠结肠炎。

(3)便秘或腹胀:

胎粪性便秘、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

(4)前囟饱满或精神症状:

中枢系统疾病。

(5)营养不良:

遗传代谢病。

5.其他

(1)喂养方式。

(2)母亲和新生儿服药史等。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

营养不良、脱水:先天性巨结肠等儿外科疾病居多,或遗传代谢病。

2.腹部体检

(1)视诊

1)胃蠕动波: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2)肠型:

肛门闭锁。

(2)触诊

1)全腹胀:

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等。

2)上腹胀,下腹不胀:

肠闭锁、肠旋转不良等。

3)右上腹橄榄样肿块: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3)听诊:

肠鸣音亢进可能为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等消化道梗阻性疾病。

3.直肠指检

(1)无粪便:

肠闭锁、肠旋转不良。

(2)直肠空虚:

先天性巨结肠。

(3)无肛门:

肛门闭锁。

4.神经系统体检

(1)意识改变、抽搐:

颅内病变、遗传代谢性疾病。

(2)囟门饱满:

脑积水、中枢感染。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全血细胞计数、尿常规及粪便常规:

帮助明确胃肠道感染性疾病。

(2)电解质、葡萄糖及血气分析:

了解呕吐的严重程度,是否引起内环境紊乱。

(3)血尿素氮:

明确有无肾功能不全或肾衰。

(4)肝转氨酶:

了解肝功能情况。

(5)血氨、血乳酸及血尿串联质谱:

初步筛查遗传代谢性疾病。

2.影像学检查

(1)腹部立位片:

观察肠道气体分布,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见肠壁积气、固定肠袢等,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及环状胰腺可见“双泡征”。

(2)消化道造影:

用于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食管闭锁、先天性巨结肠。

(3)24小时胃食管pH动态监测:

用于诊断胃食管反流。

(4)腹部超声:

用于排除肠套叠、肠旋转不良等,对部分引起呕吐的胃肠道外疾病也有重要诊断价值。

(5)电子胃肠镜:

用于明确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6)头颅CT或MRI:

诊断颅内病变,如颅内出血、占位等。

四、诊断流程

新生儿呕吐的诊断流程,见图3-3-1。

图3-3-1 新生儿呕吐的诊断流程

五、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外科疾病应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内科疾病治疗包括抗感染、降颅压等。

2.对症治疗

纠酸、补液、静脉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低血糖,稳定内环境;必要时禁食、胃肠减压。

3.一般治疗

选择合适体位,改善喂养方式;正确使用促胃动力药,如红霉素。

六、专科转诊指征

1.非特异性症状

长时间呕吐、重度嗜睡、明显的体重下降。

2.胃肠道梗阻症状

胆汁样呕吐、喷射性呕吐、伴消化道出血、明显的腹部膨隆或压痛。

3.提示神经系统或全身性疾病的体征

前囟饱满、意识改变、抽搐、局灶性神经系统异常、严重电解质紊乱。

(殷张华 张拥军)

参考文献

1.秦玉明,贲晓明.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2.陈树宝.儿科手册.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