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胆道闭锁与其他原因黄疸的超声鉴别
一、TC征
TC征是胆道闭锁的直接征象,前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肝门区小囊肿是另一重要的征象,即术中见到的局限性胆管囊状扩张,内含无色液体。黄疸患儿胆囊形态不典型且合并有肝门区囊肿,胆道闭锁的诊断可能性极大。
二、胆囊缺如
胆囊缺如也是胆道闭锁的特异性表现之一。胆囊是充满液体的结构,有作者报告,在妊娠的13周以后,超声检查就可见胆囊结构,并可测量其直径。在妊娠的6个月以后,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证实胆囊是否发育良好;如果在妊娠6~9个月以后,产前或产后超声检查没有看到正常胆囊结构,则高度怀疑有胆道闭锁发生的可能。产前超声检查胆囊时,通常在妊娠6个月以后进行,大约有1/875没有发现胆囊,但是出生的新生儿发生胆道闭锁的情况是1/8 000~1/10 000左右;远低于这个发生的结果,有一部分胎儿胆囊可以继续发育;提示密切随访这样的胎儿,可以排除一些胆道闭锁。
三、胆囊大小
胆道闭锁的胆囊瘪小一般≤1.5cm,形态不规则,壁僵硬粗糙、厚薄不均,缺乏光滑黏膜线,其他原因黄疸患儿的胆囊多≥2.0cm,形态规整,收缩状态下黏膜线明显。胆囊收缩率,前者奶后无收缩或收缩不良,而后者收缩明显。
四、肝动脉扩张、肝被膜下血流
肝动脉扩张、肝被膜下血流阳性,前者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后者。
年龄在3个月以内的胆道闭锁患儿,肝脾表现为轻中度肿大,肝脏被膜光整,回声均匀,尚无增粗改变,无门脉压力增高征象。大于3个月的黄疸患儿,肝脏损害加重,除见到上述异常形态胆囊外,还可显示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改变,即肝被膜凹凸不整,肝脏回声粗糙,肝裂增宽。随着月龄增大,进而出现门脉高压征象,表现为脐旁静脉重新开放,肝内门脉周围见细小迂曲的侧支循环,横断面呈蜂窝状无回声区。脾脏明显肿大。出现腹水时可将肝被膜的不光整衬托得更加清晰。
因为涉及尽早手术,胆道闭锁需与非闭锁性黄疸鉴别,主要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新生儿期的病毒感染造成肝细胞损害,肝管损伤并肿胀,导致胆汁通路不畅,另外炎症使胆汁黏稠,排出不畅,均造成黄疸。此类黄疸患儿大多胆囊形态正常,充盈良好或不佳,但胆囊形态均较自然,边缘平滑,即便是未充盈的胆囊,也可见发育较好的两层相贴的胆囊壁结构。但仍有少部分病例胆囊较小,充盈极差或未充盈,形态稍僵硬,不易与胆道闭锁区别,此时可行餐后1~2小时复查,部分病例胆囊较前充盈明显,可考虑为乳儿肝炎。另一部分胆囊小形态僵且餐后无变化者则与胆道闭锁鉴别较为困难,需治疗1~2周后复查。少数合并肝门区囊肿病例需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