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治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数字化转型的演进机制

信息技术既是推动信息革命的根本动力,又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根本动力。信息技术带来连接和在线,带来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数字社会呈现出实时在线化、业务数据化、生产智能化,以及结构扁平化、复杂网络化、社会微粒化的特征,它们分属于“技术侧”和“社会侧”,也就意味着数字化转型必然受到技术和社会两股力量的影响。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在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主的驱动力,以及社会结构调适的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展演进的,如图2-4所示。

从“技术-社会”互构视角出发,数字化转型演进是从“技术——结构——制度”的自下而上的作用过程;制度创新需要通过数字治理等一系列创新来完成,进而反作用于信息技术,释放生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向前发展。

在技术层面,如本章提到数字社会的双侧特点,在“技术侧”,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世界”。在互联网及相关技术从最初的窄带发展到宽带的普及,再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根本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了连接和在线,这一切的改变,最重要的过程和结果均是数据的生成和流动。在线让各种场景的生产生活沉淀下来海量数据,数据是数字经济的血液,其核心功能在于驱动经济社会创新。由于信息技术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极大改善,时空犹如被压缩,距离不再是问题,任务可以被迅速地下达,决策可以被迅速地做出,信息能瞬间抵达全社会的“神经末梢”,整个社会的确如小小的村落一样,运转大大加速。与此同时,伴随数据的爆发,一切产品都将向智能化迈进,信息技术从信息基础设施到数字经济发展,再到社会逐层渗透的脉络,构成了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

图2-4 数字化转型的演进机制

在结构层面,由于技术的渗透和设备的普及,在社会群体中产生了连接和断层的双面效应,产生了流动的权力和权力的流动,通过新资源和新赋权,形成新的权力结构和社会阶层。数字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特征,陌生人由彼此共同认识的人而连接,呈现明显的异质性。网络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和改变是生产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是社交网络的兴起,以及单个物品或人的活动轨迹可以被记录、被追踪、被还原,整个社会进入以单个个体为粒度的“微观世界”。网络通过赋权社会,使得传统社会的科层制、中心化的组织方式逐步呈现扁平化、网络化的社会结构。传统社会下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包揽一切的状况在改变,企业和网民的力量在上升,特别是个体可能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迅速发展,新的权力结构使得政府、企业、社会均成为数字治理的重要主体参与者。在“社会侧”,数字化转型放大“微观世界”。

在制度层面,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决定了网络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规则和文化。网络通过制度创新,反作用于社会结构和技术应用,从而推动技术进一步革新和发展。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规律和动力机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治理体系。由于信息技术还在不断发展而且变化很快,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规则、资源、认知会一直处于变动中,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多种治理模式建构的可能性。而网络化的社会结构对传统的治理体系、架构和制度规则安排都提出新的要求,制度层需要根据数字化转型演进的结构变化进行逻辑调整和重构,从而形成一个动态调适的生态治理体系,实现技术、结构和制度层面的融合协调发展。

由此,数字化转型形成“动力机制——结构调适——制度创新”的闭环,其过程也表现为一种数据的生成、流动和驱动创新的过程。在此期间,权力的流动改变了不同场景、不同主体、不同层级之间的连接,重要的过程和结果均是数据的生成和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