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彩电子元器件、万用表和示波器自学一本通(微视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1.3 “充电”和“放电”特性说明

“充电”和“放电”是电容器非常重要的性质。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特性说明如图4-2所示。

图4-2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说明

当开关S1闭合后,从电源正极输出的电流经开关S1流到电容器的金属极板E上,在极板E上聚集了大量的正电荷,由于金属极板F与极板E相距很近,又因为同性相斥,所以极板F上的正电荷受到很近的极板E上正电荷的排斥而流走,这些正电荷汇合形成电流到达电源的负极,极板F上就剩下很多负电荷,结果在电容器的上、下极板就储存了大量的上正、下负的电荷。(注:在常态时,金属极板E、F不呈电性,但上、下极板上都有大量的正、负电荷,只是正、负电荷数相等而呈中性)

电源输出的电流流经电容器,在电容器上获得大量电荷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充电”。

先闭合开关S1,让电源对电容器C充得上正、下负的电荷,然后断开S1,再闭合开关S2,电容器上的电荷开始释放,电荷流经的途径是:电容器极板E上的正电荷流出形成电流→开关S2→电阻R→灯泡→极板F,中和极板F上的负电荷。大量的电荷移动形成电流,该电流流经灯泡,灯泡点亮。随着极板E上的正电荷不断流走,正电荷的数量慢慢减少,流经灯泡的电流减少,灯泡慢慢变暗,当极板E上先前充得的正电荷全放完后,无电流流过灯泡,灯泡熄灭,此时极板F上的负电荷也完全被中和,电容器两极板上先前充得的电荷消失。

电容器一个极板上的正电荷经一定的途径流到另一个极板,中和该极板上负电荷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放电”。

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上储存了电荷,两极板之间也就有了电压。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数与两极板之间的电压有一定的关系,具体可这样概括:在容量不变的情况下,电容器储存的电荷数与两端电压呈正比,即

Q=CU

上式中,Q表示电荷数(单位:C);C表示容量(单位:F);U表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单位:V)。

这个公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 在容量不变(C不变)的情况下,电容器充得电荷越多(Q增大),两端电压越高(U增大)。这就像杯子大小不变时,杯子中装得水越多,杯子的水位越高。

② 若向容量一大一小的两只电容器充相同数量的电荷(Q不变),那么容量小的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更高(C小、U大)。这就像往容量一大一小的两只杯子里装入同样多的水时,小杯子中的水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