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笔记的构建过程
对于笔记使用者来说,由于不同的使用目的,笔记有着不一样的价值。有人希望通过别人构建的笔记来学习,也有人用笔记记录自己的想法。小到一次数学草稿,大到一篇论文,一个研究成果,都需要用笔记这样的工具辅助我们完成。
笔记的构建过程
构建者:笔记的构建者,也是意义表达者。构建者为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想达到某种目的,构建笔记供他人解读。构建者构建笔记的过程,称为思维可视化。
笔记:本书所说的笔记是广义的笔记,指由视觉符号组成的,能表达思考过程或意义的信息载体组合。
解读者:阅读笔记并解读笔记意义的人。
下图是笔记构建和信息传播的基本过程,完成了这个过程,笔记也就完成了它的任务。
表象的激发
我们有这样的认知体验:当你在阅读的时候,脑海里面会出现各种联想的画面。这种画面既模糊又深刻,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如果你不停下来思考,可能你并不会发现它们。不管你是在解读还是在构建笔记,只要符号存在意义,符号使用者就会产生这样的体验。在心理学中,表象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这种头脑中产生的“图像感”就是表象。
比如说“苹果”作为一个视觉符号,当你读到它的时候想到什么?可能会在脑海里面想到一个苹果的样子。我们通过想象力感受到的苹果的样子就是表象。但是表象不只是“图像感”。表象主要是我们的五种感官感受(简称“五感”)在头脑中的反映,它可以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也可能是这些感觉综合而成的认知感受。
有研究表明,我们从外界接收的信息有83%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其次分别是听觉(11%)、嗅觉(3.5%)、触觉(1.5%)、味觉(1%)。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的表象也以视觉为主。就像说到“苹果”,你首先可以想到苹果的样子(视觉),不过深入一想,你还可以想到苹果的味道(味觉),感受苹果外表的温度(触觉)。同样,我们通过想象可以感受到梅子的酸,感受到鸟语花香等,这些都是表象。表象来源于我们过去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却比现实世界更加丰富,因为它没有现实世界的限制,能把我们在现实世界的感知任意组建成新的表象。
前面说到,只要符号有意义,使用者大脑就会有表象。那么是不是有一些符号不能让我们产生表象呢?是的,比如:时间。
来看看我们是怎么样描述时间的:“不要浪费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可见我们是把时间暗喻成金钱了。我们从小学习“时间”的意义时,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的。时间是抽象的,为了构建“时间”的概念,我们把它暗喻成物品,与情景关联,让头脑产生大量表象。人类为了解释世界,创造了很多不能被直接感知的新概念,这些概念都是由其他概念叠加组合而成的,用旧概念解释新概念,不断循环,不断形成新的概念,所以有些概念才会让我们感觉到抽象难懂。但是不管如何抽象,它们都是我们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它们的本质都离不开由“五感”组合而成的表象。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原因,因为很多概念都是通过人类多年实践“加工”而成的,它们都是建立在无数旧概念之上。只有学习了,你才能形成表象,才能理解和记忆它们。
如果你看到一个视觉符号之后,头脑中形成不了表象,那么,你也无法知道它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不懂、看不懂、不理解。知道这一原理,我们就知道,要让对方理解,就要让符号能在对方脑海当中形成表象。这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沟通,也可以指导我们更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形式),是笔记构建者要学习的。
笔记的构建(从“构建者”到“笔记”)
在从构建者到笔记的视觉化过程中,构建者希望用最有效的视觉符号构建笔记,让解读者可以快速理解到其意义。
生活中常常有“我说的你听不懂”“你写的我看不懂”的情况,当我们通过视觉符号(文字语言化)进行沟通时,看不懂主要是视觉符号的传递和解读出现问题了。笔记技术可以让我们掌握如何构建更加容易被理解的视觉符号组合方式。
高效的笔记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是尽可能简单。对构建者而言,希望尽量用更少的内容把意义表达清楚。
例如像前面提到的案例,同样是要表达“牛”这个意义,三种表达方式构建的复杂程度和所需花费的时间是截然不同的。图片可能要花几个小时,简笔画可能要花几分钟,文字则用1~2秒便可以完成。
第二,是否能让解读者理解。从解读者角度,面对不同的人群或环境,构建笔记的形式也就不一样。
对于解读者而言,通过符号解读其中意义是需要消耗大量脑力的,而这个时候图片可以让解读者头脑中直接形成表象(后面的课程会与大家介绍),降低思考难度,快速理解甚至记忆。所以漫画、图文杂志常常给我们带来轻松的阅读体验,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意义。而在专业性精准性要求十分高的场合,图片的使用会变得更少,因为文字符号不易产生表象,但却能非常精准表达意义,例如合同、规章制度等。对于构建者而言,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知道视觉符号(图、线、色、字)的运用规律,找到“精准”与“简单”的平衡点,从而构建高效的笔记。
笔记的解读(从“笔记”到“解读者”环节)
在从笔记到解读者这个环节中,解读者对看到的笔记进行解读。解读出的意义可能是构建者想表达的,也可能出现了解读的偏差。例如前面讲到构建者找来了这张图片作为其意义表达的符号,他只想表达“牛”这个动物。
寻少卿 摄
但是解读者解读出来的可能是“牛”“水牛”等,甚至可能解读成“美景”“农作”“冬天”。这些偏差是很正常的,因为对一个符号的意义解读可以有无数种。
笔记技术就是希望我们了解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以便让构建者或解读者在构建或解读符号的时候减少这样的偏差。但是偏差不一定就是坏事,有时候我们也会利用这种偏差,因为我们通过对符号的意义解读(投射),可以分析解读者的思考状态,也可以激发解读者的想象力。在心理咨询、教练技术、创新创意等领域,常常利用我们对符号解读的偏差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学会规避或利用这些偏差。运用视觉符号的这些特性解决实际的问题。
构建者与解读者
关于构建者和解读者,我们可能会有下面的误区。
1.我不是作家,构建者和我无关
本书所说的笔记,指思想的可视化形式。只要需要表达思想,只要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都需要做符号构建者与符号解读者。给客户介绍产品、演讲汇报、亲子互动、工作总结等,无一不需要构建符号表达思想,我们都要充当构建者角色。
2.构建者与解读者一定是两个人
构建者和解读者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同一个人,比如说都是你自己。我们在思考一些问题时,即使自己的脑海里面有想法,但是它未必是清晰的、完整正确的。通过构建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感知思考过程。将抽象思维形象化,这样可以更好地发现思考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做调整。这个时候,你既是构建者又是解读者。
虽然我们一直都在使用笔记,但是却可能没有深入了解过它是怎么样构建、解读的。笔记技术就是要学习用视觉符号构建、解读笔记的方法。
笔记的三个特征
笔记要让解读者更容易读懂,必须有以下三个特征:组块、顺序、关系。
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用笔记表达的时候,也要以组块的形式按一定顺序呈现。只有组块明显,顺序明确的笔记阅读起来才能让读者更“舒适”,因为这才符合大脑使用的习惯。不管什么样的笔记,一定具有组块、顺序这两个特性。在纯文字笔记中,我们会以段落来划分组块,把组块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如下图)。
思维导图笔记通过多层级细致组块让笔记看上去清晰易懂(如下图,蓝色部分为大框架组块)。
思维笔记中也以组块的方式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笔记(如下图)。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不管什么样的笔记都有组块的特质。除了组块,更少不了顺序,先读哪里,再读哪里,必须一步步阅读完成。明确先后顺序,也是为大脑“减负”,是让笔记看上去更“舒适”的方式。
一般我们阅读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有时候也会有例外,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或者人为引导打破常规的阅读顺序。例如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的阅读顺序就是约定从一点钟的时钟位置开始顺时针阅读;如果笔记上有1、2、3、4的序号,即使此时并没有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排列,解读者也会按照序号的顺序阅读(如下图)。
前面说到构建者把要表达的信息进行组块更有利于解读者解读,而这些组块之间要构成完整的意义,还必须存在关系。
笔记的这三个特征都是为了适应大脑认知特性所形成的,笔记反映着思维,从笔记中也可以看出思考的规律,以及如何高效使用大脑的方法。我们了解了笔记的这些特性,也就懂得了任何笔记阅读的方法:找组块,找阅读顺序,找关系。这几点做好了,可以帮助你快速还原构建者希望表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