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腕手矫形器的使用方法
不同疾病引起的损伤或组织愈合的不同阶段(如骨骼、肌腱、神经、韧带),腕手矫形器的选择、制作和穿戴时间均有差异,尤其是定制的矫形器,更应随着疾病的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矫形器的使用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部位、范围、程度,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在不同的康复阶段,选用适当的矫形器。在缺乏合适的矫形器时,还需要设计出新的样式供患者穿戴,以满足个体化需求。
挑选或制作出适当的矫形器后,会有专业的康复科医生或矫形医生指导患者使用,如穿戴方法、穿戴时间、穿戴频率,以及穿戴矫形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对所用矫形器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合病情康复过程中不断改变的需要。
矫形器的要求首先是作用适当,矫形器应该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其次,由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经常将器具戴上和脱下,所以穿戴后应觉舒适、方便;如果穿戴不舒适,说明有的部位压力过大,若不及时解决,严重者会引起皮肤压力性损伤,延长愈合周期,增加医疗费用,加大家庭负担。最后是美观,一个好的矫形器应给人愉悦的观感,也易于为患者所接受,而一个外观丑陋的器具会增加患者穿戴的心理压力。
总之,存在手功能障碍需要康复的患者应及时寻求康复科医生治疗,选制适当的腕手矫形器,并随时监测器具的使用情况,使其发挥最大的康复治疗作用。
(一)周围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损伤修复术后1~3周,腕关节可置于屈曲20°的位置,手指可自由活动;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可穿戴防止关节过度背伸的矫形器。损伤修复后3~6周,关节的活动幅度可循序渐进地增加,矫形器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配合主被动训练之后,晚间休息时也应穿戴休息支具将手腕和手指放于功能位置,预防可能出现的肌肉萎缩、畸形或关节僵硬等。
(二)肌腱损伤
肌腱损伤最常见的问题是水肿、肌腱粘连、手指关节挛缩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肌腱损伤修复术后2~3天,患者可使用组件式腕手动态矫形器,将手腕置于屈曲30°,掌指关节屈曲70°,受伤手指被橡皮筋牵引至屈曲位。在橡皮筋的牵引协助下,关节可在支具内被动屈曲和主动背伸,使肌腱有滑行动作,以减少肌腱粘连。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不能主动收缩屈肌腱。矫形器须全日穿戴,早期活动每小时约10次;术后4~6周可改为手腕伸直型的固定矫形器,使手指能自由活动,配合压力衣控制瘢痕增生,预防关节挛缩;术后7~12周,使用矫形器矫正关节僵硬及挛缩的同时,可逐渐开始抗阻力的手握力训练、功能训练及被动式训练。
(三)掌骨骨折
1.掌骨头颈部骨折 掌指关节须固定于屈曲位约40°,近指关节和远指关节可自由活动。
2.掌骨中段骨折 骨折位须用支具从掌前到手背后全筒式地牢牢固定,手腕和手指均可自由活动。
3.掌骨底部骨折 腕关节须固定于背伸位约30°,可固定骨折位,手指可自由活动。矫形器穿戴时间为4~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