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公文:打造写作技术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给新手方法,给高手启发

近年来“硬核”一词开始流行,被《咬文嚼字》杂志列为“2019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也将其列入“2019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硬核”原指朋克摇滚的一种风格,在不同语境中其意义随之不断“出圈儿”,既指有一定难度和专业门槛的事物,也指高水平的行事风格,还可以表达震惊、赞叹等复杂情绪。

本书以“硬核”为名,并非要“蹭热点”,只因为公文写作这项门槛很高的活动的特性实在无法用另一个词来表达。只要思考下列三个问题,“硬核”气息就会扑面而来。

公文是什么?

如何写好公文?

怎样教会他人写好公文?

从2004年开始从事公文写作实践、研究与教学至今,编者围绕这三个“硬核”问题思考、探索了十几年。

如果将“公文是什么”研究透彻,清晰界定公文的规范等,就可称专家;如果在“如何写好公文”方面经验丰富,文稿立意高明、文种规范、语言简明、效果显著,那么就堪称行家,业内称“大手笔”;如果将公文写作的知识、经验、技法有效传授给别人,帮助学习者内化为能力结构,从而满足工作需求,那么就向教育家的方向迈进了。

教育家首先应当是专家和行家,但专家和行家未必都是教育家。如果说专家重研究,行家重应用,那么教育家则重传承。遗憾的是,能够有效传承公文写作知识和技能的优秀培训师实在太少,原因有二:一是这个领域的知识技能的特性——抽象、枯燥。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公文写作更难具象化、直观化、行动化(唯一行动就是用笔写字或者敲敲键盘),是培训中的一块硬骨头。二是时间成本过高。一两年刚刚入门,三四年有些心得,五六年渐入佳境,七八年方能充满自信。追求速成无异于缘木求鱼,很多人倒在时间门槛之外。

从2011年起,我开始为社会学习者提供公文写作培训服务,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通过解决第三个问题倒推对前两个问题的思考,不断深挖,不断扩大认知边界,不断丰富完善知识体系,不断校正已然存在的技能偏误。

重新反思教育者这个角色,我更感觉到责任巨大,那就是将公文写作知识技能向更多学习者进行广泛传播、有效传承。在线下认真授课是传承,在网上为网友解惑答疑是传承,将公文写作深层问题予以清晰阐发而形成体系性著作也是传承。

写作本书就是传播传承公文写作知识技能的一种努力。十几年写作经验,数千学时培训授课,上千次网络解惑答疑,这些构成本书的坚实基础。

写公文很“硬核”,讲授公文写作技法更“硬核”。解决这一“硬核”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从学习者面临的困难挑战出发,既要讲透公文知识,更要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努力达到给新手以方法,给高手以启发的效果。

学习者面临的三个“坑”

公文写作知识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社会机构中具有广泛的刚需群体,不仅专职写作人员,而且普通员工的写作能力也急需加强。各类社会机构的管理规范化程度日益提高,对公文行文规范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工作原因,很多职场人士十分期望掌握公文写作知识和技能,往往采用个人自学和集中培训两种方式。

个人自学的优势是问题导向、针对性强、方便灵活、成本较低。但是,个人自学极易掉入三个“坑”中。

第一个坑,自我“想当然”的坑。

面对很多问题,学习者常常根据个人的理解与经验,主观化地认为“应当如此”,带有鲜明的“想当然”色彩,但是公文规范可能恰恰不是如此。专业知识往往与日常观念相疏离,甚至悖反。用日常观念去理解公文规范,可能会误入歧途。

第二个坑,外界干扰误导的坑。

挖坑的往往是错误百出的写作书籍(这类书籍还不少),网络搜索而来的所谓“例文”,领导和同事的观点与习惯,等等。学习者在错误的方向上持续前进而不自知。

第三个坑,知识“碎片化”的坑。

个人自学普遍缺乏系统性,“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公文写作核心问题和基础能力缺乏足够认知,对局部细节知识理解难以到位,对规范体系把握比较笼统。很多学习者的认知呈现碎片化特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抱残守缺难以自明。

集中培训是成本较低、效率极高的获取公文知识的方式。但是由于上文述及的培训师资因素,集中培训效果难以尽如人意。

虽然存在这些不足,但是自学和参加培训仍然是在职人员提高公文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基本途径。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只能力求避免上述不足,保持“空杯”心态,甄别学习对象,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

公文写作书籍的三种模式

无论个人自学,还是集中培训,都需要优质资料予以辅助。在各种类型的资料中,书籍仍然是首选。目前,公文写作书籍已经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一:例文集式

这种书籍帮助读者节约获取例文的时间,尤其遇到不熟悉的文体时能迅速翻阅参考,不失为一种有效工具。但是,编纂者和阅读者都倾向于相信公文模板的神奇魅力,认为写公文就是套模板,醉心于提供模板或套用模板。

稍有公文写作经验的人都能真切体会到,模板的实际帮助作用其实非常有限,很多情况下套模板只会陷入削足适履的窘境。更何况,这类书籍中相当多的例文本身即是病文,错把病文作范文,以讹传讹,坑人没商量。

模式二:教材式

这类书籍的典型特征是:理论+例文+习题。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体系性强,缺点也很明显,对重点、难点、易错点的介绍蜻蜓点水般不够深入,很多重要写作经验无法纳入教材体系当中,总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此外,教材编著者对很多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存在不足,教材失范之处屡禁不止。读者看到这类书籍非常抵触,不愿意深入阅读。

模式三:专论式

与上面两类相比,这类书籍具有明显优势,更受在职人员欢迎。这类书籍的作者主要是具有一定造诣的公文拟稿人,是货真价实的专家与行家,他们在长期撰稿工作中积累了十分鲜活的实战经验,能够道出他人难以尽言的独特之处。

然而,这些行家在规范体系梳理方面不够系统,往往侧重于特定情境下的思考和处理方案,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入他们“法眼”。在他们看来,很多知识技能“不用说”,不应当成为问题。对专家行家而言不是问题的问题,恰恰是初学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公文专论著作比较适合具有一定写作经验的学习者进阶之用,并不适用于初学者。专论著作可用来开拓视野、深化思考,如果用来增强写作基本功,很可能让学习者“找不到北”。专论著作的作者普遍出身于党政机关系统,对其他社会组织的公文现状缺乏足够了解,部分经验和主张难以适用于企事业机构。

公文专论著作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缺点,即用公文式笔法书写而成。所谓“公文式笔法”,典型片段如下。

二、要把握请示的内在逻辑

请示不论文字长短,其内在逻辑均由“为什么要请示”和“请示什么问题”两个层次组成。所谓“为什么要请示”,通常包括请示的背景和缘由;所谓“请示什么问题”,即要求上级机关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及怎样来解决。

这段话介绍的道理没有问题,内容无懈可击,但是读者的阅读体验如何?学习效果如何?即便配上例文,学习者就能融会贯通吗?套用一句流行语来回答这些问题:

懂了那么多公文写作知识,仍然写不好一篇公文。

将公文写作经验以公文的结构方式、公文的语言风格呈现出来,看似没有问题,实则忽视了学习规律。

这类书籍作者写公文、读公文已经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模式,典型表现是大论点统领分论点,论点结论在前,论据论证在后,全文遍布“一二三”。这是典型的公文体例,是长年累月写作公文所形成的思维惯性的结果。问题是,书籍读者是学习者,这些“小白”本身并不熟悉了解公文的这种写作方式,而恰恰要学习掌握这种思维和表达模式。

公文的学习逻辑不同于公文的写作逻辑,因此公文写作书籍的逻辑也应当而且必须不同于公文写作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并不是“得到”知识的过程,而是“得出”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问题到答案的过程。学习写作公文完全不同于阅读与执行公文。公文式论文专著,倒果为因,生硬抛出结论,而不是从基本问题出发,通过环环相扣的概念,层层深入的论述,引导读者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

本书借鉴以上三种模式的优势,同时力求克服其中的不足,形成一种新的体例风格,即“干货+畅销书”模式。以密集的知识技能“干货”增强内容的实用性,使写作新手和公文老手都能从中获益,这也正是本书“硬核”的体现。同时借鉴融合畅销书的风格与体例形式,增强趣味性和轻松感,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

生动轻松是本书追求的风格

例文集式、教材式、专论式公文写作书籍具有非常浓重的“公文气”。本书力求抛弃例文集式的模板、教材式的呆板、专论式的死板,借鉴畅销书和新媒体的风格,提升读者的阅读学习体验。轻松文风是本书作者的追求,特意为之(虽然没有体现在全部篇章中)。

本书试图化学术语言、论文语言、公文语言为日常语言。

学术语言、论文语言虽然严谨,但并不是传授知识的理想语言。日常语言在严谨性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但是天然适用于人际传播,对于公文知识的传递也非常有效。

本书将尽量避免学术化表述,采用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甚至是网络语言讲解抽象枯燥的公文知识。

本书的语言有明显的口语化色彩,短句、短段,甚至部分内容显得有些烦琐。可能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这种语言风格和公文不搭调,显得很没有专业性和说服力。

对此只需一句话回应:讲解公文知识的语言风格不能等同于公文的语言风格。

本书大量内容来自课堂实录,书面讲解语言的背后其实是对学员学习反馈的呼应。读者阅读本书,虽然不是身处课堂,但和现实课堂的学习状态相同。用课堂语言来写作书籍,恰恰符合读者的学习接受规律,更有助于营造“学习场”氛围。

至于烦琐甚至啰嗦的内容(并不多),恰恰是对学习者疑惑多方面、多角度的解答。公文技能和知识范围相对明确,而学习者的疑问是多元化的。知识传播者如果接触的学习者较少,自然无法凭空设想出这些可能的疑惑、误解、失误。在全面了解学习者五花八门的失误之后,不得不尽可能将多元化问题预设在书稿之中。如此一来,难免给人烦琐之感,这恐怕就是教育工作者的宿命和“职业病”。

本书还尝试用图示或图表传递抽象公文知识。大多数公文类书籍以文字为主要媒介,很少使用图片、表格。本书根据知识特点,适当使用图示或图表,集中展示内在关系密切的知识体系,便于读者理解掌握。

本书尽可能融入实际案例,“以案说法”,以例论理。结合公文案例介绍相关知识是成熟的方法。本书继承这一做法,同时在案例的典型性、解读角度和深度等方面力求有所创新和突破。本书摒弃陈旧案例,从鲜活的公文实践中选取案例,使讲解论述更富有时代性。本书不再连篇累牍地引用大量案例,而是使用微案例,将案例分析与讲解融为一体。

写作原则不是写作方法,更不是写作理论

公文写作的书籍和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作者们有各自体系,试图把方法和理论说清楚讲明白。其实,很多著述不是方法,更不是理论,而只是写作原则、写作要求。

理论和原则的共同点是抽象,但理论不同于原则。

原则,怎么看都正确,就连外行也觉得正确,在多个领域都适用。

理论要指导实践,更要与一般经验保持疏离和距离,甚至需要引起争议。很多公文写作文章,谈的其实是原则,虽然正确,可对写作实践的指导意义确实有限,“不解渴”。

写作原则要求固然重要(本书也会有所介绍),但在具体写作行为中需要将原则转化为具体方法。例如,公文标题要求简洁明确,但如何做到呢?本书介绍党政公文标题写作方法时,重点探讨事由概括的方法,给出了三种表达模型,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归纳出应用于绝大多数党政公文标题的写作方法。相信读者学习完这部分后,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标题写作技法,在工作中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给新手方法,给高手启发

本书面对的读者在公文写作知识储备方面千差万别,既有刚刚从事这项工作的新手“菜鸟”,也有沉浸其中数年的“大手笔”。在一本不具备互动机制的纸质书籍中,似乎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复杂的读者群对本书内容设计提出了巨大挑战。

为兼顾不同层次读者在公文知识与写作能力方面的差异,本书将“给新手以方法,给高手以启发”作为宗旨。

新手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不得法。面对新的写作任务,不知如何开始;面对大量的规则规范,不知如何活学活用;面对搜集而来的例文,不知究竟如何借鉴;面对一张白纸,不知如何写好每句话、每个段落;面对写就的稿件,不知有哪些隐藏的问题。

新手最重要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构建公文意识与公文思维,二是提高公文写作基本功。其实,这两方面是一体的,后者是前者的体现。本书的思路是,通过对写作过程中内容模型和表达模型的培养倒推公文思维意识的提升。

无论什么公文,都是拟稿人逐句、逐段写出来的。本书重点内容之一是拆解公文的各个环节,阐释其中的内容逻辑与规范,指出容易出现的问题,给新手以具体写作方法指导。

高手早已对多数文体驾轻就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已成为默认能力。很多高手进入写作倦怠期,撰写日常稿件成为应激反应、下意识动作。在他们眼中,公文写作已经成为没有挑战性的日常工作,虽辛苦劳累,但无法带来成就感。

“没什么可写的”已经成为不少高手的口头禅。其真实意思并不是无事可写或写不出来,而是在公文创新、内容深化、技法提升等方面似乎达到了“天花板”。在已经掌握公文“套路”的情况下,如何深入挖掘梳理套路内在的机理,对套路进行再创造和变通,这是高手进一步成长的必然课题。

本书对公文写作深层次问题的探讨和梳理,能够为高手提供一些启发,帮助他们构建更全面系统的公文技能体系。

本书仍然会介绍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但是构建全书的逻辑依据不是传统的知识体系、规则体系,而是拟稿人切身的写作体验,即“痛点”。所谓“痛点”,通俗来说就是让人感到“不爽”、不舒服、不愉快,而又无法回避的阻碍。

不从客观的知识规则出发,不仅仅满足于“讲清楚”,也不再按照传统书籍“定义+特点+类型+方法+要求+例文”的体例模式来展开内容,而是从拟稿人的主体感受出发,以“解困惑”为目标,循序渐进地解决写作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帮助读者将知识内化为写作实际技能。

是为序。

韦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