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凡花:上海工人新村妇女日常生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序二:在工人新村里“互动互助”

计迎春

上海大学教授

四年中,三个居住在上海和苏州的中产知识女性,先后离开自己写作的那一个房间,走进上海工人新村里的一间间老“公房”,那里承载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荣和梦想,那里住着一些平凡的上海女性,她们平凡犹如申城遍地可见的白玉兰,美丽、坚韧,饱经沧桑却又默默守护在这个城市繁忙的路边、里弄的角落。她们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婆婆、妈妈、姐姐,是失独的母亲、外嫁的媳妇、逃离包办婚姻的勇敢女性、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奉献余热的癌症康复者、躲进小屋的尼特(NEET)一族……这是她们和她们的故事,在这里她们和她们相遇,这是研究者和研究参与者共同书写的上海工人新村基层女性的生命历程和生活日记,在这里一本纪实和研究并重的新型学术创作出现了。

叶子婷博士作为“上海工人新村基层妇女”研究负责人,在2017年开始了一个探究上海市工人新村基层女性生活的项目。这个项目隶属于加拿大约克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Linda Peake教授领导的一个关于南半球城市化进程中女性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该研究由一个四十余人的跨国团队承担,主要关注南半球的八个城市:上海、德里、孟买、乔治城、开罗、科恰班巴、伊巴丹和拉姆安拉。当然,上海的基层女性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女性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是一座更为巨大的全球化城市,现代化的速度更为迅猛;同时,在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和这些上海女性的生命历程里,深深地铭刻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烙印。

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在叶博士的带领下,上海团队对当地某工人新村的二十位女性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十三位女性进行了口述史访谈,并有三对基层母女进行了深度口述史访谈。2020年的5月,因疫情无法回国的叶博士邀请章羽博士加入研究团队,以线上方式为工人新村的研究参与女性们举办历时一个月的“写作工作坊”,由这些女性自己执笔记述疫情期间的日常生活、家庭关系、邻里相助、居委会互动等。得知叶、章两位博士计划将日记编印成册,作为礼物送给她们,工人新村的阿姨和姐姐们震惊了,她们的眼睛倏地亮了。她们无法抑制的感情,穿透了阻隔重洋的屏幕,也击中了两位博士的内心。一个更为革命性的想法产生了,那就是为新村的女性们出一本书。2020年夏天,叶博士和章博士找到一直关注基层女性的刘希博士,几位生产知识的女性一拍即合。三位老师连同学生助理徐洁同学,四个知识女性、六位新村居民,也是本书的海上凡花,由此开启充满了欢笑和泪水、心连心、互助互动的学术生活之路。

大概一个月前,三位老师先后和我提起写序言的事情。巧的是,我自己的一位学生也深度参与过这个互助互动的学术研究,名字也在书里出现,还向我提及研究团队为新村女性举办的艺术展览。忙完期末论文批改和两个线上线下的学术会议,上完开学第一课,我终于坐下来,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读完了全书。冬夜冷白的灯光,透过历史泛黄的纸背,女主人公们就如大地上一星一点的平凡花朵,从上海的社会主义工人新村的小单间里,鲜活地走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荣与梦想,改革开放初期的激情和澎湃,世纪之交的迷茫和挣扎,时至今日的一地鸡毛,历历在目。然而这些平凡的海上之花,她们在自己困顿的世界里努力生存,默默承受,为下一代点燃希望的种子,为邻里传递温暖的力量。在她们匮乏的物质世界里,她们慷慨地展示何谓生活的智慧、何谓生存的坚韧、何谓生命的价值。

要展示这样丰富而复杂的人生,研究者的客观、冷静和片段式的访谈显然力有不逮。可喜的是,三位研究者创造性地使用了多种研究方式,口述史、观察法、深度访谈;并且把新村女性作为参与者邀请到研究中来,她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头脑去想,自己的笔去写,自己的相机去捕捉,用日记写作和照片日记,通过参与者沟通法,使得自己成为研究的主体。而我们的三位研究者在研究中不断地冲破壁垒,试探界限,反思自己,用理性去思考,用情感去联结,使用了“心连心”、“互助互动”的“情感调研”方式。在四年的研究过程中,她们还及时回馈参与者,她们创建了一个研究者和参与者共享的节日,“文化活动日”,还贴心地把研究者笔下的“文化工作坊”改成了新村参与者嘴里的“文化活动日”。一字之差,却联结了情感,连起了心和心,体现了“情感调研”的真谛所在。正如参加“文化活动日”的新村T婆婆所说,“这是我五年里最开心的日子”。

研究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研究。突破界限,反思界限,修正界限。

做研究做这样子,蛮好。

2021年12月2日于上海西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