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养成这两个习惯——规定每件物品的摆放位置,
用完后马上放回原处——也是件重要的事。
合理摆放,就有合适空间
我在做庭园设计的时候,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空间”。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更需要好好思考怎么使用空间。
如果是在大寺庙中修行,很多时候都是数百人共同生活。在被称为“云水”的修行时代,分配给每个僧人的生活空间只有一块榻榻米。在修行期间,僧人们的饮食起居都在这块榻榻米上。
因为被分配的空间很小,所以几乎无法带入私人物品。生活必需品则大部分是全体一起使用。比如即使是一块抹布,也是大家一起使用。如果谁占有了这块抹布,其他人就无法使用抹布。因此,在修行期间,所有僧人都养成了这个习惯:在规定什么物品应放在哪儿后,每次一用完就马上放回原处。合理地摆放东西,不仅方便自己,也会方便他人,对于空间的利用也会更有效率。
我至今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所以我从不需要找东西。什么东西在哪儿,我都记得很清楚。
寻找东西,最浪费时间。有时,花三十分钟寻找某份资料,就可能会让工作晚一小时完成。而且,你还会给周围人带来麻烦。
在家中养成这两个习惯——规定每件物品的摆放位置,用完后马上放回原处——也是件重要的事。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房间,房间中的物品都是自己的物品,所以即使找不到什么,也不会给家人带来麻烦。但我一直认为,正是这种自由的生活,影响孩子养成整理、整顿的习惯。
或许大家可以有意识地让全家人共用某样东西。比如剪刀,就没必要每人拥有一把,家里有一把就足够了。如果将“人手一份”的想法转换为“全家四口人一起使用”的想法,很多东西都能减少四分之三。而且,大家还应将某处地方定为共用空间,并规定好物品的摆放场所。我一直认为,让家里人养成这种生活习惯,也是为了孩子们好。
让自己的生活空间有条理,井然有序,不仅会让家里看起来更舒适,也会让自己和家人的精神状态看起来更舒爽,更轻松。
合适的空间其实并不难得到,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合理摆放的习惯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