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流动中的生存图景和影响模型:南日女的个案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范式的选择

(一)理性的典型学研究范式

典型学研究范式是对现代化思考的古典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认为要理解从现代前社会[1]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必须制定二分法的概念,此概念的每一端选择可以代表传统或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以进行对比分析。在理论逻辑上,概念的两端是互斥的典型特征,在现实实践中,概念的两端则是交错渗透的,现代社会仍存在传统的因素,传统社会蕴含现代的萌芽(刘大可,2010)。本书对于质性研究部分基本采用典型学的方法,考察女性就业流动中理性行动的两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以此来解释传统和现代双重利益链下个体行动者所寄寓的意义,一方面是价值合理的传统行为,代表社会和家庭对于女性的性别角色期待和行为塑造,规制和决定着女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是手段合理的现代行为,代表女性作为个体行动者,有着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社会和家庭传统藩篱的冲击,实现自我价值的努力,重构社会秩序的作用。这两个方面带有深刻的结构二重性的思想蕴含。

(二)批判性重构的女性主义研究范式

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于女性的研究建立在对女性经验的排斥和研究范式的男性化视角,批判性重构的女性主义研究范式则立足于女性,消除男权主义和性别压迫,重新诠释传统的社会研究议题和框架,建构新的女性主义研究主题和话语方式,并衍生出整合、分离和重构三种研究取向。本书在调查研究中,力求引入性别因素,融合了传统性别观念、父权制、性别角色期待、社会性别话语等性别变量,以女性经验和心理感悟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规避了性别偏见的影响,更全面真实地体现女性就业流动的全方位图景;同时,将男性和女性分开来,将性别作为研究的虚拟变量,探讨男性就业流动和女性就业流动在流动特征、流动意愿、流动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遵循性别比较的分离主义;此外,本书还修正和补充了现有文献综述中存在的不足,对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进行重塑和建构,基于女性主义的研究范式和知识理论,希冀使女性和女性经验在研究中得以呈现生动、鲜活的生存图景,真正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就业流动,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批判性重构,建构女性主义话语体系,以女性化的语言进行表述和阐释。

(三)同质异构的研究范式

西方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重新建构艺术本体,用形式而不是用社会文化关系来解释艺术,在此趋势下,“异质同构”应运而生。“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形成“异质同构”。正是在异质同构的作用下,人们才对外部事物和美术品的形式中直接感受到活力、运动和平衡等性质(鲁道夫·阿恩海姆,1976)。可以说,“异质同构”试图跨越西方传统美学上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情感与外物的对立,在不同领域建立一种“同构”。与“异质同构”相对的是“同质异构”,是指用一种元素的形,通过对形的巧妙变化来打破原有的形态,重新组成多种新的表现结构,用以表达多种意识形态和语言形态。一般而言,形、意并存是同质异构的基本特征。

本书将心理学和艺术领域的同质异构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的女性就业流动研究,将女性理想化地设定为同质性个体,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和心理状态,并且有着共同的社会性别分工和性别角色期待,在就业流动过程中遇到同样的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天花板效应等结构性制约因素;但在另一方面,女性作为同质性个体,在就业流动中分化出身体和身份两个不同的结构形式,表现为身体在不同区域的迁移和身份在不同社会层级间的流动,本书通过分别探讨身体在不同空间的迁移及其方向,以及这样的迁移所带来的身份在社会层级上的变动,可以描述同质个体在就业流动中所表现出的身体和身份两种结构状态,以及这样两种分化的结构状态受到社会、文化、家庭在多大程度上的规制和影响,并塑造出怎样的女性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以此可以从身体和身份两个维度对女性就业流动乃至女性未来发展做前瞻性思考。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引言。叙述笔者创作本书的缘起,探寻女性就业流动的学术研究背景和现实背景,阐明本书的研究目标和拟达致的范式,以及本书对于学界的学术和现实意义,用图文生动呈现研究的基本思路并明晰本书的研究视角。

第二章,文献回顾与评价。着重梳理国内外关于就业流动的相关文献,追寻就业流动的历史谱系,按时间序列进行分阶段叙述,在就业流动的现代化语境中,基于社会系统(社会变迁与国家制度、劳动成本与收益、社会性别系统)、家庭禀赋(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决策、家庭关系网络、家庭户籍、婚姻状况、家庭结构)、女性个体因素(女性个体的人力资本、流动女性自身居留行为模式、女性个体的发展预期与成果、女性就业流动经历)等因素与女性就业流动的关联,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理清学界关于就业流动的理论解释以及实证调查的数据结果和重要发现,并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研究范式的选择、研究的创新点,兼具社会学、女性学、人口学的研究视角。

第三章,研究设计及其操作化。基于文献资料梳理和研究对象特殊性的把握,界定就业流动与女性就业流动、家庭发展能力与家庭经济发展能力、传统与现代、女性的身体与身份等概念体系,做明晰的辨别,对可能产生的理解差异做必要的澄清。同时,构建女性就业流动的测量指标体系和影响指标体系,对女性就业流动的实际评价和测量,主要采用主客观指标相结合、三级指标逐级深入细化的测量方法,将女性就业流动的测量指标细分为女性就业流动的意愿和满意度,并列举出三级指标;对女性就业流动的影响指标体系细分为个体和家庭控制变量、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社会性别系统变量,由此再继续具体化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并与问卷的问题相对应。在建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的理论解释框架,阐述影响女性就业流动的多重指标间的运作逻辑,明晰其中的量化指标在现实中如何运作并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假设的具体表述与女性就业流动的测量指标体系和影响指标体系一一对应,分别从控制变量、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社会性别系统变量展开,兼顾内环境和外环境,全方位审视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和变化规律。

本书选择南日岛作为调查地点,详细描述南日岛的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固定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以及文化特质,尤其对南日岛文化外源的原生地沿袭、对传统文化的保留、海洋文化个性做简要的概述,对南日女个体成长的环境和文化氛围有深刻的理解。本书以18~60岁有就业流动经历的南日岛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这便于后面对于女性群体内部的分组比较。通过建立抽样框,以分阶段抽样法和滚雪球法抽取出需要的样本,形成完整的样本数据库。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结合社会学实证调查的数据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厚描述”,推进调查工作的进行,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针对获得的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描述所获得样本中的每一个被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从户口类型、年龄、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家庭子女性别结构、7周岁以下子女数、个人年收入、职业类型等方面展开,并与获得的男性样本的基本情况作性别比较,对样本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估计,寻求解决的办法。

第四章,女性就业流动的日常呈现。结合具体数据和个案访谈,对调查样本的就业流动经历和选择进行全景描述,全方位呈现:女性就业流动中的身体流动与类聚本能;性别身份的空间分隔与再造,描述不同的文化背景、族群认同、语言分野造成的性别身份的空间分隔和职业层级的差异,女性积极的生存理性和就业入世,在就业流动过程中所遭遇的劳动异化、与父权制的博弈,性别化的自我认同与再生产,以及女性就业流动中正向的经济地位的提升和负向的夫妻权力的博弈与换位;基于女性流动所产生的空间迁移,从家庭决策的角度展现家庭决策影响女性流动选择的全过程;性别身份的认同与异化,探讨女性性别身份的自我认同与再生产,对于身体资本的自我规训与形塑,以及在就业流动中的性别歧视与弱势地位;女性群体阶级意识的觉醒与抗争,探讨生活世界殖民化和异化劳动的极限体验下女性群体阶级意识的觉醒,以及“用脚投票”等方式的抗争表达。

第五章,就业流动的群体差异及比较。基于不同变量间的关系特征建立交叉表并进行卡方检验,以此在群体内部的比较中,对不同生命周期的农村女性作纵向比较,采用时序分析法描述差异化的就业流动状况,由性别化年龄引致的姐妹分化,以及语言分野所衍生的层级分化;对就业流出的上楼女性和就业回流的居村女性作横向比较,寻求她们身体资本的若干维度所表现出来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等的比较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份地位的不同;在群体间的比较中,区分男女在就业流动基本状况、行为模式、流动后果、迁移决策等方面的性别差异。

第六章,女性就业流动的影响模型与解释分析。采用具有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提取出解释变量的公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加以实证分析,根据AMOS运算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结果,分析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社会性别系统变量对南日女就业流动的意愿和满意度的影响路径,验证研究假设,并结合前文的实证数据和个案访谈资料,对实证结果做全方位的解释说明。

第七章,总结与讨论。总结本书关于女性就业流动的数据质量、主要发现和研究不足。对于女性就业流动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后果进行充分的估计,以反向思维逆推跟进女性就业流动对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性别系统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对女性就业流动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提出引导女性合理化就业流动的政策体系,具体涉及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从选题和研究视角、理论分析和解释框架、数据的实证分析处理、主客观指标和个案访谈的解释说明等方面对本书进行总结,指出本书在主观理解和客观实际中存在的不足,并由此拓展开来,从前瞻性的视野审视女性就业流动问题研究的未来发展(见图1-1)。

图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 研究的主要视角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南日岛女性,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她们就业流动的状况进行全景式描述,清晰呈现她们就业流动中的生存图景,探讨可能的成因和正负面结果,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一)静态的状况描述与动态的过程研究相结合

用田野调查获得的数据描述女性就业流动的年龄特征、性别分工、家庭结构、子女状况、职业层级,全方位呈现就业流动女性的群体特征和流动状况;从就业流动经历的角度来研究南日女就业流动中的生存图景和日常呈现,对她们在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流动意愿和流动满意度做生动的描述,以典型的个案访谈资料叙述南日女就业流动的经历,家庭、社会对她们的性别角色期待,以及她们所表现出来的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和权力博弈,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研究,也就是把处于传统农村和现代城市语境下的女性作为一个假设的人口群体,然后跟踪她们流动中的选择逻辑和行为范式,重现这样一个人口群体特殊的流动经历。

(二)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采用历时性和时段论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归纳有关女性就业流动研究的历史谱系,探寻女性就业流动的现实状况、经济特征、社会特征、发展规律、未来趋势,基于时点论建构连续的研究体系,并做流动群体间的性别比较,流动群体内不同生命周期的女性、同期群不同就业流动意愿的女性做横向比较,探讨女性就业流动所经历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背后所隐藏的重要联系和内在归因。

(三)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在质性研究方面,坚持理性的典型学、批判性重构、同质异构的女性主义研究范式,兼以半结构式的个案访谈,基于阐释学的叙事方法收集即兴式的口述资料,使连贯的文化表述和碎片化的生活经验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对于社会事实的厚描述;在实证研究方面,以有就业流动经历的农村女性为研究对象;建立抽样框获取调查样本;利用问卷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信息,对女性就业流动的状况进行系统的量化展示,进而了解她们就业流动的主要特点、流动规律、流动趋势,并采用交叉互表检验法支持对女性就业流动的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结构指标分组后表现出来的差异,同时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从个体因素、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社会性别系统三个主要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研究结论,更进一步建立基于AMOS运算的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研究假设的科学性。

(四)内在分析与外在分析相结合

女性就业流动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综合运用内在分析和外在分析方法,可以将内环境的女性身体资本的自觉形塑和就业流动选择意愿的思维逻辑,与外环境的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性别系统对就业流动满意度的影响结合起来,多元立体加以考虑。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解释说明南日女就业流动中,由于个体年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内在差异性而引致的就业流动意愿和满意度的不同,特别是在与男性就业流动的性别比较中,去发现有着同样就业流动经历的两个群体在选择逻辑和行为范式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变化模式,并给出一个较为科学的女性社会学的理论解释。与此同时,每个女性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她们处于特定的家庭、社会场域中,受到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社会性别系统的外在规制,对她们有着女性化的性别角色期待和社会性别话语体系,顺应还是反抗,都会在就业流动选择中表现出来,并呈现不同的就业流动经历。


[1] 现代前社会主要是指现代化发动前夕的社会形态,而非自古以降先于现代社会的一切社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