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本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行,满足或部分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需求,促进公共服务资源的社区化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终极目的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1)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践,探寻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模式,提高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真正通过推进公共服务社区化达到增加农村公共服务的数量、改进结构,从而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2)完善公共服务资源的社区配置。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实现公共资源下沉、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重要手段。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可以使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流动,从而探寻公共服务下沉到农村社区的方法,找到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三农”发展活力、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3)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农村社会发展滞后,农村一些不好的风气大量出现,经济社会不协调现象明显,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希冀从公共服务角度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政策依据,以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4)促进农村公共服务的居民参与。通过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改变农民“原子化”状况,促进农村居民合作、参与社区自治,提高其参与度,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改变农村社区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使农村居民在文化习俗、归属感、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趋同性,使社区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反过来又会促进公共服务的社区居民参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

二 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落实国家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改进农村公共服务现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公共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深化升华学科的内涵、推进学科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对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从而达到人性复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公共服务社区化打破了公共服务的“二分法”,引入“社区机制”来配置资源,建立了农村资源配置的新方式,有利于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数量,改进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推动新公共管理和服务理论的发展,大力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调节社会基本矛盾,理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具体举措。公共服务社区化有利于解决与农村居民有最直接关系,他们最关心的公共利益问题;通过公共服务的社区化,能将政府的公共服务有效地引入农村,从而落实国家公共政策;有利于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农村,促使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消除二元化结构,实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农村居民的参与,可改进决策与投入机制,提高公共资源整体配置效率。

(3)学科意义。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对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在学科上有重要的贡献。它从社区角度,将社区融入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之中,能升华学科的内涵。社区管理为公共管理在“社区”层次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研究开创了一片新领域,理应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它有利于从社区管理视角研究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原则、规律,是对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学科的丰富和发展。

(4)人性意义。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是一种人权,是人性的一种表现。但是,公共服务二元化供给明显,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严重不足、供求结构不合理,这是对人性的不尊重。研究公共服务社区化就是研究人的生存问题,还原人的本来面目,利用社区达到人性复归,并根据农村的需求为农民提供零距离的公共服务,加大对居民的人文关怀,使农民均等化地享受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