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此流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化流动理论: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发展的理论支柱

许剑波

1893年美国历史学家特纳(Frederick.J.Turner,1861~1932)发表了著名的《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一文。在文章中特纳提出了著名的“边疆假说”,认为:“直到现在为止,一部美国史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是对于大西部的拓殖史。一个自由土地区域的存在,及其不断的收缩,以及美国定居的向西推进,可以说明美国的发展。”

作为一个移民为主体构成的年轻城市,深圳经济特区的创立、发展、繁荣,很大程度上也能够解释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历史,而植根于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实践的文化流动理论,也是对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现代化的有力解释。正是这一解释为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特别是特区文化找到了理论根据。

城市可以看作是一个生物有机体,城市的健康有赖于组成成分的协调和合作。和谐、平衡和内部合作是有机体健康的关键。文化流动理论直面当代中国特区文化实践面临的挑战,以坚定的城市文化自信为当代深圳特区文化声辩,以鲜明的观点为当代深圳经济特区文化发展的流动性背书,以缜密的逻辑体系为当代中国城市创新文化进行理论耕耘,以勇往直前的勇气为中国经济特区文化生存空间而战斗。文化流动理论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的现代性、实践性、战斗性。《文化是流动的》这本书勇敢地直面特区文化发展中碰到的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当代中国经济特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理论宣言书。

一 从理论自觉高度为当代中国特区文化发展寻找战略支撑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文化沙漠论”一直有着不小的内外市场。作为一个从几万人的小渔村迅速发展崛起的中国经济强市,深圳经济特区不可能仅靠经济作土壤直接生长出文化的金穗,但掩盖着财富的绝不仅仅是沙漠——经济特区的文化发展甚至不能说是沙漠中偶然显现的绿洲,它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而支撑着这片大草原的肥沃土壤,就是深圳特区发展实践形成的文化流动理论。

“自觉”是主体自身对活动的对象认识、察觉和意识,并且使自身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理论自觉”就是社会实践主体对理论与实践关系具有正确认识,能够自我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在其实践活动中以理论为指导,从而增强理论的觉悟性、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消除理论失觉和理论矮化的一种意识和实践。

(一)文化流动理论是深圳精神的思想襁褓。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城市精神,深刻地铭刻在每一个城市移民心中。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挣脱的深圳城市移民从故地流出,在漫漫的流动生活中进入深圳,或稳定下来或继续流出,而从移民中产生的城市精神就是文化流动理论。流动着的人,流动着的汗水,流动着的精神。

(二)文化流动理论是特区文化的理论摇篮。如果说城市精神是内核,城市文化则是城市精神的外在表现,这尤其体现在大众文化的软件和城市建筑的器物上。城市的性格如何表现,城市的品位如何提升,城市的面貌如何展现,需要内在的一以贯之的理论线索。在寻找特区城市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若有若无地感觉到传统文化积淀理论带来的桎梏,感觉到鲜活的城市新文化带来的活力。而文化流动理论为我们找回一个城市的文化自信。

(三)文化流动理论是深圳学派的坚固堡垒。如果城市文化的主体是城市的普罗大众,那么以城市命名的学派则是城市魅力四射的一张鎏金名片。与高雅的学术紧密相关的地方学派具有独特的魅力。一座城市如果拥有以城市命名的学派,必定能使当代的中国城市增色不少,尤其是大都市。有了学派的影响力,一座城市就与现代化、与传统、与文化、与底蕴、与层次、与品位等有了诸多关系。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如果城市文化安身立命的理论根基不存在,还怎么谈得上高雅学派的建立呢?文化流动理论就是深圳这个年轻城市建立自己学派,并安身立命的坚固堡垒。

(四)文化流动理论是文化强市的战略后方。自2003年确立“文化立市”发展战略、2004年召开全市文化立市工作会议以来,深圳在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精品创作、国际化城市形象塑造、文化体制改革,以及在社会科学理论、新闻出版、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圳已经从文化立市、文化大市,走向文化强市。截至2014年,深圳已经连续四次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的称号。文化品类虽然复杂多样,文化层次也叠床架屋,但归根结蒂其源头活水仍然离不开理论的阐释和支撑。文化流动理论是文化强市实践的战略后方。

二 从理论自信高度为当代中国特区文化发展构筑思想阵地

如果说理论自觉是在理论上的觉悟和觉醒,那么理论自信则是建立在理论自觉基础上对理论价值的认定和信心。这种认定和自信意味着主体不仅有着明确的规律自觉,而且有着价值自信。

放眼全球化浪潮,“文化流动理论”不仅对当代中国融入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发展给予观照,而且观照全球文化流动实践和理论。文化流动理论在考察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流动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以文化在历史与空间中流动的客观规律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积淀理论为借力点和批评对象,相辅相成,从文化发生发展流动交汇的系统性层面,重新解读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探索文化发展方式的变革规律,为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参照,体现出了高度的理论自信和原创风骨。

(一)命题新颖而逻辑其说。文化流动理论对应文化积淀理论而产生,从理论的自洽而言,体现相辅相成的辩证的统一。传统的文化积淀理论有其合理性,但存在着六大弊端,即“对防积淀成负担认识不足”“没看到过度依赖传统的危害”“易导致文化重存量轻增量”“未重视后发地区文化的赶超”“忽视文化积淀对创新的压制”“难解释文化后来居上的现象”[1]等问题。文化流动理论看似与文化积淀理论针锋相对,实则相辅相成,通过正反矛盾运动,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另一面。文化流动理论的提出,既符合自然辩证法逻辑,更符合认识论的辩证逻辑,理论命题新颖,实践自然完备。

(二)体系独立而思想开放。文化流动理论外在地与文化积淀理论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矛盾体,其内在的理论又有独立的体系和开放性。从文化产生发展繁荣交融的流动性描述,到文化流动的形式内容条件;从文化流动时间上的历史性,到空间上的全球性;从文化流动的可认识性,到文化流动的复杂性特质;等等。这一文化流动理论有着明确的个性,内在的体系渐趋完整,内在结构渐趋合理,内在的自洽性也日趋明显。同时,这一形成中的体系具有实践的开放性特质,文化流动的新的实践、新的认知、新的思想,都可以在目前这一框架下得到安排。

(三)论证有力而形式活泼。与那些泛泛而论或精雕细琢的文化理论不同,文化流动理论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统一,旗帜鲜明地同文化积淀理论展开学术缜密和旗帜鲜明的论战,全面系统地阐述文化流动理论,坚持科学性和战斗性的统一。文化流动理论针对文化积淀理论而产生,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实践针对性和理论战斗性品格。目前,无论是这一学说的主要创立者,还是不谋而合的研究者,在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的过程中,都把推动文化创新实践当作自己的使命。论证有力地展示其科学性,其形式活泼又具有战斗性。

三 从理论自强高度为当代中国特区文化发展探索实践路径

在德国的海格特公墓中,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的那句著名的结尾:“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文化流动理论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2]从理论自觉到理论自信,再到理论自强,体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作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实践—认识—再实践,这是认识论与实践论的统一。所以,必须真正推动理论自强与文化强市建设相辅相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一)文化要科学地管理。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3]如何做到?那就是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动员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4]深圳文化发展的实践证明必须这样做,科学地、民主地释放文化创造力,建设文化强市,是文化流动理论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二)文化市场要充分地活动。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更是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推手。文化流动理论着眼于市场体系的自主性、自洽性、决定性特点,其理论不仅外在地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耦合,而且在文化市场体系的实践内部也有着充分的结合。经济特区是中国市场环境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按照价值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交换,按照市场规律科学地监管文化交易,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繁荣文化市场,是文化流动理论的源头活水,更是这一理论的归宿。

(三)文化创造要积极地行动起来。文化流动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即强调文化在创造、流动、斗争、交易、消费等环节上的平等性特点。不论是哪一种文化门类、文化层次或文化形态,都必须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竞争性市场的检验。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鉴别、文化消费的主体。人民的主体性是文化流动理论的现实基础和价值指向。创造一个全民平等、自由、自主、独立的文化创造新局面,为文化强市、文化强国服务,是文化流动理论的必然要求。

文化流动理论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包容的理论。它的理论形态渐趋完整、理论内涵渐趋稳定、理论结构渐趋合理。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化的流动的背后,阶段性的流动和阶段性的沉淀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循环往复,螺旋发展。例如,如何从现有的针对“文化积淀理论”的反对,走向更具有包容力的融合?如何从现今有关研究的偏重“形式逻辑”的状态,走向在广度、深度、高度都更进一步的辩证逻辑状态?这些宏观性大格局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从其内在的辩证范畴来看,似乎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例如,文化流动过程中时间轴与空间轴的“纵横”关系,文化流动进程中内化与外化的关系,文化流动的驱动力与阻力的关系,等等。

文化流动理论坚定支持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这有着内在的逻辑递进关系。这种自觉自信自强建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发展进步的坚实的基础上,建立在特区城市文化长期发展并引起国家乃至国际关注的基础上。无疑,当前全球主流话语权被西方世界主导,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被文化积淀理论主导。正因为这样,我们更要善于从旧的文化理论中去伪存真、甄别借鉴、改造创新,创立起当代中国文化、当代特区文化、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的新话语体系,做到既能为我所用,也能被世界接受。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已经交汇在一起,理论的自信已经具备非常坚实的实践基础。今天,中国精神的特区表达已经构成独特的话语体系,作为其理论形态的文化流动理论,既在相当程度上与世界交融,又在很多方面具有鲜明特点。文化流动理论必将向着提高其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水平方向前进。

(作者系深圳大学副教授)


[1] 王京生:《文化积淀论陷入6大误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8月19日。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6页。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8日。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