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研究方法与理论建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中文“治理”文献回顾及中外比较

一、中文“治理”文献研究的总体特征

对中文“治理”文献的宏观回顾,主要建立在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前者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可用于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500余种学术期刊,现已开发自1998年至今近20年的数据,来源文献近100余万篇,引文文献600余万篇,是我国人文社科文献信息查询的重要工具。[6]

就中国知网期刊数据而言,仅仅来自“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4860篇)与“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9720篇)领域的论文数量之和,就高达约2.4万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持着稳定的高速增长率。由于此类文献的数量庞大,且同质化程度过高,这里我们选取每一学科类别中被引用率排前200名的论文做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在“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和“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中,“全球治理”“城市治理”“基层治理(或社区治理)”和“国家治理”为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特别是“国家治理”在此中的出现是值得注意的,也显示了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之后,学者对此概念的热衷和关切。而来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治理”文献同样数量惊人,1998—2014年发表的文献综述高达1.6万篇,引用文献高达3.6万篇次。其中经济学(3445篇)、政治学(1652篇)和教育学(1169篇)3个学科的文献发表量位居前列。就政治学而言,仅2014年以“治理”为主题的论文就发表了397篇,是2000年的20倍。

二、中外文“治理”研究的微观比较

通过对中文期刊数据库进行有关“治理”研究的文献检索,我们发现,由于不同的数据设置存在差异,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对比时可能会带来比较基础度量方式的差异,进而使得对比结果并不可靠。为了改进这一不足,本章选取更具代表性的,收录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的高被引用文献进行分析。

考虑到中文文献引文特征和中国学者引用习惯问题,加之“治理”本身属于外来翻译词和引进的学术概念,本章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排前200名的高被引文献中,汇总筛选出中国学者最常引用的10篇外文或译文文献。表1-2为中文文献中常引用的有关“治理”研究的译文文献,表1-3为常引用的英文原文文献。对于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了如下特征:一是就所引外文文献本身而言,除了斯蒂芬·戈德史密斯(Stephen Goldsmith)和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两部著作为2006年和2007年出版之外,相应原著的出版时间大多在2000年以前或稍后,说明即使是被引用排前200名的中文文献中的英文引用,也甚少体现出对学界研究动态的紧密追踪。二是就所引用的英文原文文献而言,出版时间也多集中在2002年前后,既缺乏对英文经典文献的回顾,又未能把握最新研究动态。三是即使就高引用英文原文文献而言,相当一部分也已被译为中文文献,而且存在不同学者对英文文献中某一段话反复进行引用的情况,这就产生了上述“引用”到底是真正基于英文原文,还是来自其他二手文献之间相互借用的疑问。

表1-2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被引用排前200名,且引文题材为译文的文献汇总

表1-3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排前200名的被引用文献中引文题材为外文的文献汇总

当我们将中文数据库中的高引用译文或英文文献,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的高产出作者群(见表1-1)与核心集(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中的高引用率论文进行比较时,会获得值得注意的发现。首先,在中文高引用文献中,除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著作同样也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的高引用文献外,其他中文作者常引用的文献并未同样地成为英文的高引用文献。如果一篇被中国学者屡屡引用的译文或文献在英文著作中并不具备同样高引用率的话,那么中国学者与西方同行之间至少对该类文献观点和学术质量的认同程度存在差距。其次,就整体而言,英文高引用文献作者和高产出作者群的文献分布年限较为平均,换句话说,其文献出版年代跨度从1990年到2013年,而中文所引用的文献明显过于聚焦20世纪90年代的文献。上述这类差距,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当前已经出版的有关“治理”的译文文献,也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中文学者常引用的英文原文文献的真正价值,更对我们寻找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一流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