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政区地理
1.区域方位
山西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之一。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但是在古代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山西”概念并非指今山西这一特定区域,直到辽金时期,燕山及太行山脉之西雁门关以北区域才统称“山西”。元代承袭并调整区域而建河东山西道,山西作为国家政区概念即始于此;明代改元代河东山西道为山西行中书省,清代及今山西省即源于此。春秋时期,山西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史称“三晋”,“三晋”历久便成了山西的又一代称。秦代在黄河以东的今山西临汾、运城地域置河东郡,唐代在黄河以东的今山西全部及河北西北部地域置河东道,后来一直到元代称今山西为“河东”。因山西地理位置在地图上为太行山的右方,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山西还别称“山右”。
山西省地理坐标,南北介于北纬34°34.8′~40°43.4′,东西介于东经110°14.6′~114°33.4′。境域南北长682公里,最南端在运城芮城县南张村南,最北端在大同天镇县远头村北;东西宽385公里,最东端在大同广灵县南坑村东,最西端在运城永济市长旺村西。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6%,在34个省级行政区中居第19位。
在我国政区版图上,山西省属华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地处内陆腹地,东以太行山脉与河北、河南两省接壤,西以黄河、吕梁山脉与陕西相望,北以黄河、古长城与内蒙古相邻,南以黄河、中条山与河南为界。在我国区域经济板块中,山西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与东部以京津塘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地区和西部大开发地区毗邻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
以省会太原市为中心,山西直线距离北方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大连等经济发达城市400~800公里,直线距离西部地区省会(首府)城市西安、呼和浩特、银川、兰州、西宁300~1000公里,直线距离中部地区省会城市郑州、合肥、武汉、长沙、南昌300~1100公里,直线距离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经济发达城市800~120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