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诸吕的反击
陈平不愧是拥有汉初第一阴谋家称号的人,也是这个时代的聪明人。
他要诛吕,就要想好怎样诛?
首先要诛杀的对象是谁?
诛吕行动开始前,要安排好各自扮演的角色。
陈平擅长谋略,扮演的角色:出主意。
周勃擅长军阵,扮演的角色:夺军权。
陆贾擅长外交,扮演的角色:制造舆论,有说诸侯。
陈平明白,诸吕势大,还掌握军权,其势力也是盘根错节。你不清楚,谁是拥护刘,谁是拥护吕。密谋诛吕,就要用信得过的人。
要想诛吕成功,第一步就要掌控军权。
诸吕掌控南、北军,周勃虽然是太尉却不能踏入军营,就无法发号施令。没有军队指挥权,诛杀诸吕的行动计划就不能付诸实施,平叛诸吕也只能是空想。
所以,掌控北军的赵王吕禄,掌控南军的梁王吕产,长乐卫尉滕侯吕更始,这三人是重点打击对象。
找准了目标,就好办事。陈平针对这三人的性格,开始了周密部署。
陈平要解决的第一个人:吕禄。
吕禄有两个身份:赵王,兼任上将军。
他手中掌管一支精锐:北军。
如何让吕禄交出北军,将其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陈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陈平根据对吕禄的了解,用了一个方法:游说。
很快,陈平根据吕禄身边的人际关系,找到了突破口。这个人就是郦寄。
郦寄,是功臣之后。
他有个很厉害的父亲:郦商。
还有个很厉害的伯父:郦食其。
郦商,是诸侯反秦时,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他功勋卓著,为大汉王朝建立,鞠躬尽瘁。他也是凭借实力,进入汉初功臣列表,排名第六。
无论是刘邦为帝,还是吕太后专政,都对郦商格外信任。
汉惠帝时,郦商干了一件事:劝阻吕太后诛杀功臣。
从此,郦商因病,不理朝政。
郦寄是功臣之后,与刘氏子孙和吕氏族人关系和睦。尤其是赵王吕禄,与郦寄关系相当好。
他们经常一起喝酒,一起狩猎。
郦寄说什么,吕禄深信不疑。
陈平拉拢郦寄,前去做通吕禄的思想工作,为了避免出现变故,还做了一件事:劫持郦商。
郦寄要在陈平给他布置的难题之中,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是选择父亲郦商?还是选择好朋友吕禄?
选父亲郦商,就会落得一个卖友求荣的千古骂名。
选好朋友吕禄,就会落得不忠不孝的千古骂名。
无论郦寄怎么选,他就会落得一个骂名。
一边是父子之情,另一边是朋友之情。这个选择题,还涉及政治立场。
选择吕禄,代表支持吕氏。
选择骊商,就要去做通吕禄的思想工作,代表支持刘氏。
眼下,朝局错综复杂,无论是吕氏,还是刘氏,势力都不弱。谁,笑到最后,还是未知数。
刘吕两家共治天下,已经十几年。吕家女嫁刘家诸侯,吕中有刘,刘中有吕。现在,刘家诸侯讨吕,水火不容。难保不齐,刘吕两家又其乐融融。
一旦,做出错误的选择,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有句话说得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一样,就会失去一样。那就选择,对自己最好的一面。
郦寄根据自己对时局的判断,得出一个结论:刘吕不能共存。
根据目前的形势,他又得到一个信息:功臣集团都支持刘,反对诸吕。
郦寄对这些信息加以整理,得到一个答案:吕氏弱。
于是,郦寄做出了一个选择:参加诛吕。
胜了,他不仅是守护大汉的忠臣,还尽到孝道,成为人生的大赢家(忠孝两全)。
败了,他相信,这两个字是不会出现。
骊寄也明白,卖友求荣的骂名,他是背定了。
如今,功臣集团和刘氏子孙,已经对诸吕,展开行动。郦寄不想成为功臣集团和刘氏子孙的敌人,就要积极表明态度。
说服吕禄放弃北军,这是最好的态度。
郦寄说干就干,找到吕禄说了这样的话。
先表明大汉王朝诸侯格局:刘吕共治天下,刘氏九王,吕氏三王。
为了打消吕禄顾虑,又告诉他这个格局的合法性:这是吕太后、皇帝和大臣商议后得出的结果,且诸侯和天下人都知道,也被认可。
跟着,话锋突变,指出现在的问题:吕太后去世,皇帝年幼,你被封赵王,不前往封国,却拥兵驻守京师,这会引起诸侯怀疑,认为你有谋反之心。
郦寄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放弃北军,回到赵国封地。
郦寄让他主动归还大将印,还告诉他把军权交给谁合适。这个人就是太尉周勃。
吕禄没去想,郦寄为什么会让他把军权交给周勃。毕竟,周勃是太尉,还有军功,他是武官之首,掌握军权,也在情理之中。
郦寄见吕禄没有出言反对,也没有起疑,顺势继续说:请梁王吕产归还相国印信,并与大臣结盟,前往自己的封国。
先说利害,再言及他们这么做,会有什么好处:齐国撤军,大臣心安。你也可以高枕无忧,稳坐诸侯王。
历史资料记载,吕禄很平庸,没有主见,更没有任何政治经验。
如果真的是这样,郦寄说什么。
他会这样回答:你说的对。
然后,有一个举动:立马交出大将军印。
吕禄真的平庸无能,吕太后也不会扶持他,更不会托孤他。当吕禄听了郦寄的话,召集吕氏族人,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吕氏族人。
会议中心思想:交不交出军权。
吕太后临终前叮嘱他两件事:
1.秘不发丧。
2.留守长安,掌握军权。
然,吕太后刚去世,消息不仅泄露,刘襄还发表檄文讨吕。就连最信任的灌婴,驻守荥阳,按兵不动。现在,吕氏族人和刘氏子孙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
有的人认为:交。
理由:不仅能够保住吕氏的势力,还能裂土称王。
当今皇太后张嫣是吕氏的外孙女,皇帝是吕太后的孙子,吕禄的女儿也被立为皇后。交出军权,离开长安,前往封国,不仅能够减轻吕氏和刘氏之间的矛盾,还能永保富贵荣华。
有的人认为:不能交。
理由:手中无权,祸及自身。
吕氏族人各执一词,参加讨论后,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
吕禄没有立马交出军权,而是喝酒玩乐,狩猎散心。在吕禄眼中,他不仅是诸侯王,还是当今皇帝岳父。
用四个字来形容:位高权重。
哪怕他交出军权,谁敢拿他怎么样!
又有谁,能敢把他怎么样!
然,一个人把他骂了一顿。
骂吕禄的人,还是个女人。
她就是吕嬃。
吕嬃是吕太后的妹妹,也是舞阳侯樊哙的妻子。她还有个官方的身份:吕太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被封为临光侯。
吕太公有三女两子,如今,只剩下吕嬃。也可以说,第二代人物,只剩下吕嬃。
吕太后临朝称制,吕媭也借着权势作威作福,得罪了不少元老重臣。尤其是陈平因为囚禁樊哙,她多次建议吕太后杀了他。
吕嬃一直都在找陈平的麻烦,就是想杀了他。
吕嬃终于找到了打击陈平的理由:陈平为相不理政务,每天饮美酒,戏妇女。
陈平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吕太后信任。吕太后在公开场合说了这样一句话:小孩和妇女的话不可信,就看你对我怎么样了。不要怕吕嬃说你的坏话。
如果吕太后知道,她死后,族人被以陈平为首的人诛杀,定会后悔当初吧!陈平和吕嬃之间的仇恨,早已经结下。当然,还与很多功臣集团结下仇恨。
按道理说,吕嬃在吕氏家族身份也不低。吕禄或许不喜欢这个姑姑,召开的家庭会议,吕嬃也没有被通知去参加。
吕嬃在吕太后时期,也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吕嬃见侄儿在姐姐去世后,不牢牢地抓住军权,留守皇宫,以防身边,却有心思去打猎。
吕嬃上前问他: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吕禄见到小姑姑也不敢太过傲慢,回了一句:长安待着太枯燥了,我去狩猎。
吕嬃很生气地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玩。
吕禄告诉吕嬃:他将交出军权,前往封地。
吕嬃听后,大发雷霆,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若放弃军权,我们吕家没有容身之地。
吕禄被小姑姑如此教训,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我是吕家掌权人,你教我做事。
吕禄很不客气,留下四个字‘妇人之见’,策马扬鞭而去。
吕嬃见这个侄儿主动愚蠢的放弃了军权,又做了一件事,将金银珠宝扔在地上,还留下一句话:再也不替别人保管这些东西。
吕嬃是第一个清醒之人,也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抓住军权的人。可惜,她是女儿身,看清局势,说话,却没人听。吕氏,错过了一次自救的机会。
就在计划,按照陈平、周勃预料之中进行时,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这就是吕氏第二个人物清醒过来,他就是吕产。
吕产是吕泽的第二个儿子,他也是吕氏第三个被封王的人。
汉高祖时,他被封为洨侯。
吕太后时,他先被封为吕王,后被改封为梁王。
此时,吕产不仅是诸侯王,还是大汉王朝的国相,且握有实权,掌管南军。他是吕太后托孤的重要人员之一,也是令陈平最担心的一个人。
吕禄告诉吕产,他将交出大将军印,前往自己封国赵,并让吕产也交出相印,前往封国梁。吕产见吕氏族人大多都赞成放弃军权,前往封国,他也有这个打算。
然,一个人回来,告诉吕产,放弃军权,就等于死路一条。
这个人就是贾寿。
贾寿,这个人物不怎么出名。关于他的记载,只有两条。
他的官职:郎中令。
他是吕产的心腹。
齐王刘襄发表讨吕檄文,吕产派了两个人去应对。
灌婴领军出征,用武力进行镇压。
贾寿暗中进入齐国,进行了解。
贾寿了解到情况后,立即返回长安。却听到吕产想交出相印和军权,返回封地梁。对于,吕产这种自掘坟墓的行为,贾寿要站出来要严重批评。
贾寿开门见山地问:传闻相国想要交出军权,辞掉相国,返回封地梁。
吕产回答:是。
贾寿反问了一句:相国早不到封地去,现在想走,走得了吗?
吕产问:为什么走不了。
贾寿告诉他两个情况:
1.齐王刘襄发表讨吕檄文,楚国、吴国、淮南国等诸侯,已经做出响应。
2.灌婴驻扎荥阳按兵不动,已经与齐楚诸侯达成协议,欲联合打进关中,诛杀吕氏。
这两个情况,只想表达一句话:刘吕两家不能共存。
吕产也不糊涂,听到这两点,内心开始慌了。
对内,他怕朱虚侯刘章、绛侯周勃等功臣集团。
对外,他怕齐、楚、代、吴、淮南等刘姓诸侯王。
现在,他还怕灌婴反叛。
刘吕两家不能共存,功臣集团就会在刘吕两家做出选择。
吕太后专政,吕家做的那些事很难得到功臣集团支持。
对内、对外局势都对吕家极不乐观。一旦,吕家放弃军权,就等于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吕产想到吕太后临走前说的那些话,瞬间明白一个道理:这不是刘吕两家的矛盾,而是政治斗争。输了,就会死。
吕家的性命,掌握在他的手中。
只要掌握军权,挟持皇帝,他就还有赢的机会。
吕产当机立断,做了一个决定:入宫。
你们不给我一条活路,我与你们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