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限将至:最具有深谋远虑的诏书
汉文帝六年,第三次反击匈奴,从几何上来看刘恒布置的两道防线。第一道飞狐口-勾注山-北地郡,从东北到西南倾斜,是很长一条防御战线。第二道霸上-棘门-细柳,是一道弧线,以固收长安为中心。
从这两道防线来看,刘恒积极部署防御,又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不向第一次那样,主动亲征,前往太原。他也不向第二次那样,想要亲征,却被薄太后劝阻作罢。现在的刘恒,已经看不到往日的满腔热血。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
1.刘恒老了,精力不够旺盛。
2.刘恒得病了,且很严重。
这一次,匈奴来犯,他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处理这些事。为了江山社稷,他不顾病体,还是亲力亲为布置防线,选出合格将领,亲自去视察工作。
军臣单于如其父老上单于对大汉的入侵,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史料没有记载,这次汉匈冲突带来了多大影响。也没有记载,汉匈之间有什么损失。只留下一句话:数月,匈奴退。
匈奴退却,刘恒论功行赏,其中,周亚夫被封为中尉,保护皇宫安全。而,这是周亚夫登将封相新的起点。未来的将星,出场了。只不过,你的舞台还有几年。
匈奴走了,又一个新的大麻将来了。这个麻烦,不是人祸,而是天灾。汉文帝六年夏四月,出现了大旱、蝗灾。
自然灾荒的出现,是不可避免。身为君王,要高度重视。如果对灾荒处置不当,就会引发社会动荡。
蝗灾、洪灾、旱灾,被认为是三大其名的自然灾害。其中,蝗灾会引发旱灾。故而,留下了这样的成语: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
旱蝗发生时,就会出现这样的人间惨剧:赤地千里。
进而,引发新的灾害:因饥饿,导致民不聊生。
古人总会将蝗灾当成是天灾,认为这是君王德行不施的结果。所以,蝗灾出现,皇帝就要高度重视这件事。
面对蝗灾伴随的旱灾,刘恒积极颁布应对策略,概括成四个字:恩惠于民。
他令诸侯不得向朝廷纳贡。
解除对山泽开采的禁令。
减少宫中各种服饰、车驾和狗马。
裁减朝廷官吏的人数。
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允许民间买卖爵位。
所幸,贾谊和晁错这两位汉文帝时,很有才学的人,以上书的形式,让皇帝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刘恒听进去了,还付诸实际行动。为了给天下人做表率,他不仅亲自耕种,还给百姓最高待遇,免除农业税。
刘恒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现今的粮食储备量,足以应对这次旱灾和蝗灾。
因为皇帝高度重视,又颁布诸多惠民的政策,这蝗灾伴随旱灾并没有出现饥荒,导致大量百姓死亡。应对完天灾、人祸,刘恒的帝王生涯,也走到了尽头。
汉文帝后元七年,刘恒的身体每况愈下,即将走到终点。现在,他要做好最后一件事:安排后事。
用现在的话说,这叫临终遗言。
这份遗诏有以下几个安排。
1.替儿子留下了一个未来的将星:周亚夫。
刘恒在病榻前,嘱咐儿子刘启,遇到战事,周亚夫可用,且要重用。
2.看淡生死,提倡薄葬,不去扰民,不能因为自己去世让百姓受苦受累,加重他们的负担,更不能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3.对自己陵墓的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山为陵,不复起坟。
4.遣送未宠幸的妃子。
5.以郎中令张武为陵墓复土将军,安葬棺槨的挖土、填土等后续工作,由他全权负责。
刘恒这份遗诏,也被后世称为最具有深谋远虑的诏书。三年后,七国叛乱,周亚夫成为力挽狂澜的名将。一百多年后,西汉末年盗墓猖獗,唯独汉文帝和汉宣帝得以坟墓完善。及至2022年,才找到汉文帝陵墓,成为重大的考古发现。
刘恒之前的帝王,主张厚葬,是因为有个观念:视死如生。
生前的荣耀,死后也要要带到地下。秦始皇陵,将其发挥到淋漓尽致。刘恒提倡薄葬,不仅打破了世俗,还成为第一位以山为陵的帝王,直到唐朝,这种帝王陵墓,深受欢迎。
刘恒做好后事安排,他可以安心闭眼了。回顾一生,他当了八年备受冷落得皇子,十五年边缘化的同姓诸侯藩王,二十三年皇帝。
称帝期间,他解决了一个令刘邦和吕太后都忌惮的问题:功臣势大。
还用和平的手段,打压了同姓诸侯王的势力。
为帝期间,他仁政爱民,节俭一生,注重农业发展,废除了肉刑、诽谤朝廷等刑。
用一封书信,招抚南越,令其称臣。
以和亲,处理与匈奴之间的关系。
他努力成为好皇帝,一直做一个好皇帝,直到去世。后世给了他一个最高评价:德政之帝。
他也成为仁君、贤君的典范,开创了封建帝王时期,第一个盛世。
那么,刘恒弥留之际,脑海会浮现出什么画面?
是他不受宠的父亲汉高祖刘邦,还是霸道专制的嫡母吕太后,又或者是陪伴他长大的母亲薄太后。
或许,他的脑海会想起,辅佐他当好皇帝的汉相,如周勃、陈平、灌婴、张苍、申屠嘉。
也许,他会想起总结秦亡汉兴历史经验的人,如陆贾、贾谊、贾山、袁盎、张释之。
又或者,他会想起边患对手,如匈奴冒顿、老上、军臣祖孙三代人,还有南越王赵坨。甚至,他会想起被自己打压的侄儿,如齐哀王刘襄、城阳王刘章。还有被他平定叛乱的济北王刘兴居,放逐的兄弟淮南王刘长。
还有诸多,让他成长,不断进步的人。
二十三年帝王生涯,转身即逝。当年的帝王梦,随着这一刻,已经化为尘土。他对儿子也充满担忧,不知儿子能否承担起皇帝这个重任,能不能守住他打下的江山。无论刘恒多么不舍这个令他眷恋的世界,他都一切终将成为过去。
汉文帝七年六月,刘恒病死未央宫,为帝二十三年。按道理说,刘恒死了,就应该葬在祖陵。所谓祖陵,就是刘邦在渭河沿岸,划定了一片皇家墓葬群。
汉高祖刘邦葬在长陵,汉惠帝刘盈葬在安陵,吕太后合葬长陵。按照昭墓丧葬制度,刘恒是皇帝,还是刘邦的儿子,也该在渭河沿岸修建帝王陵墓。史料告诉我们,刘恒在活着的死后,替自己选择陵墓,在灞河,故而叫灞陵。
从这行为来看,不想葬在祖陵是刘恒的主观意愿。就这样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汉文帝为什么不葬在祖陵?
要知道,古人有个特点:认祖归宗。
对于这个疑问,流传后世最广的有两个观点。
1.来自民间的观点:不受宠。
刘恒从小不受宠,死后也不想见刘邦,更不想陪伴左右。
2.来自史学家的观点:愧对父兄。
他们认为刘恒不葬在祖陵,是因为愧对父兄。尤其是愧对兄长汉惠帝刘盈。刘恒继位,不仅保不住自己的四个嫡子,也没保住汉惠帝的四个儿子。他死后,无颜面刘邦,愧对兄长。
还有一个观点,刘恒的灞陵,不仅是帝王陵墓,还有一种军事用途。
刘恒继位后,面对两位同姓诸侯王叛乱:侄儿济北王刘兴居和七弟淮南王刘长叛乱。
刘恒从这两场叛乱,让他看到了一个现象,长安以东除了函谷关,无险可守。
为了给长安多一道军事防御,他就要设一道缓冲区。修建帝王陵墓,就是最好的选择。帝王陵不仅是一个声势浩大的工程,同时,它还可以设陵邑,迁移人口,成为抵抗来自东边威胁的缓冲区。
当然,这只是后人的推测。
刘恒葬在灞陵,却不葬入祖陵,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这个谜底,犹如他的几位嫡子,为什么会再他继位后突然去世,伴随着他长眠于地。
刘恒走了,新的时代,又要开始了。
下一位主人公,也将登场。他就是汉文帝之子刘启,这就是未来的汉景帝,也是文景之治不可或缺的一位重要人物。
汉文帝时代即将成为过去,汉景帝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