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简史(艺林藻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佛教与希腊文化的撞击

释迦牟尼涅槃约150年后,世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是希腊文化的东来。

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人统治了位于欧洲地中海之滨的希腊,马其顿国家在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时成为强大的帝国。亚历山大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导师是极有声望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亚历山大仰慕希腊文化,他不但梦想征服世界,还梦想把世界希腊化。此后十多年间,亚历山大相继征服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波斯,并且占领了印度的西北部。他的足迹所到之处,便建立起一系列的希腊化城市,从而使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亚历山大死后,印度建立起强大的孔雀王朝(约前324—约前185)。尽管他们驱逐了马其顿人,结束了其统治,统一了全印度,但印度的西北地区却深深地烙上了希腊文明的印迹。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前268—前232),定佛教为国教,大量的佛教徒被派往印度各地及印度周围的国家去传教。直至公元前230年娑多婆诃那王朝(225年灭亡)兴起于德干高原西部,佛教受到历朝统治者的保护。在这段时期的印度佛教美术中,是不出现佛的形象的,只是以象征物来表现佛,如用菩提树表示佛的成道,用法轮表示佛的第一次说法,用佛座表示佛正在说法,用佛的脚印代表佛,用佛塔表示佛的涅槃,或者在表现佛的故事情节中不出现佛的形象(图3),等等。因为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是脱离了轮回的超人间的特殊存在,是不能用真实的形象表现的。

图3 印度阿玛拉瓦拉大塔雕刻残件“出游四门”(前1世纪—1世纪。大英博物馆藏)

随着佛教教义的不断发展变化,到公元1世纪前后,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他们把前期的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乘是“乘载”或“道路”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宣扬大乘的佛法带你到极乐世界更为方便。大乘佛教主张佛不仅只有释迦一人,三世十方都有无数的佛,如阿弥陀佛、弥勒佛、卢舍那佛、药师佛等,这些佛是各方世界和极乐国土的主宰者。大乘佛教认为,只要经过累世修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佛,上升到佛国世界。此时,佛已不像小乘所宣扬的那样可望而不可即了。这就需要在感官上变佛的抽象为具体形象。

这时,希腊人统治过的印度西北部犍陀罗地区(以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为中心),是贵霜王朝(30—375)统治的中心区域。贵霜人的祖先就是西汉时期居住在甘肃西部一带的大月氏。后来,大月氏被匈奴人击败,于公元前170年左右开始西逃,多年以后到达阿姆河流域,逐渐征服当地人,最后以西北印度为中心,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并且迅速接受了希腊与印度文化,在公元1世纪初期开始信仰佛教。犍陀罗地区富有希腊文化传统,希腊的雕刻艺术在那里久负盛名。于是,大乘佛教的思想首先在那里与希腊的艺术发生碰撞,催生了夺目的艺术之花。

图4 犍陀罗石雕立佛像(3世纪。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编号67.154.5)

佛究竟是什么形象?恐怕当时的人也无法说清。于是,人们就借用希腊艺术中阿波罗神(Apollo)的形象来表现释迦牟尼。也许在当时人的眼里,佛也具有这位希腊神祇的特点。这种佛像在体型和面相上完全是希腊式的,仅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表现出佛经上说的佛的一些超人特征,如头上刻出肉髻、眉间有白毫、长臂过膝等。佛的服装有两种,一种穿着长长的通肩(圆领包双肩)大衣,很像一位古希腊时代的智者(图4);一种穿袒裸右肩的大衣,具有印度亚热带地区服饰的特点。衣服虽然都是紧贴着身体,衬托出优美的体态,但质地厚重,突出地表现着写实的排列有序的衣纹。由于这种最早的佛像多发现于犍陀罗地区,以后人们习惯地称这种希腊与印度文化相结合的雕刻艺术为犍陀罗艺术。

图5 笈多朝石雕立佛像(5世纪。印度瓦拉纳西萨尔纳特博物馆藏,编号248)

不久,在印度恒河中游西北部的秣菟罗地区,人们接受了犍陀罗的造像思想,又兴起一种新的佛像艺术,并且在以后的笈多王朝(约320—约550)发展壮大,取代了犍陀罗式的希腊风格并日臻完善。这里的佛像具有浑圆的面相与健壮的身体,体型写实,但衣质轻薄,衣纹为抽象的阴刻线或突棱线,显得大衣更加紧贴着身体,如出水一般,有的在衣服表面很少刻衣纹或不刻衣纹(图5)。秣菟罗风格造像对印度、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地都产生了强烈影响,代表了真正印度本民族的艺术形式,或许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公元1世纪末叶开始有佛像时,石窟早已在印度产生,但并没有迅速地把佛像迎入它的殿堂。多年以后,等到人们能够在石窟寺中礼拜佛的尊容时,所能见到的已是印度式的秣菟罗造像艺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