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问读懂道德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一问:有求才有得吗?

我们常说“有追求才会有得到”,“不求而得”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哪怕“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头悬梁,锥刺股”,我们也要为了自己的追求孜孜以求。但为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的却是“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推崇的却是“弱其志”、“虚其心”?

老子被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名人学者在内,看成一个阴谋家,他们认为《道德经》是一部阴谋论著作。在他们看来,老子的退其身,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身先;老子的外其身,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身存;老子的谦和对人,不过是为了让人为自己所用。

按照他们的说法,《道德经》越看越让人毛骨悚然,自然无为的面具下,原来竟隐藏着极度自私自利的目的;慈眉善目的老子,原来不过是一个阴险到了极点的卑鄙小人。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正如鲁迅在对《红楼梦》的评价中说道:“《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同样的书,不同的人能从中品读出不同的东西。满肚子男盗女娼的人,看到男女神态亲密也会觉得他们之间一定有奸情;心怀鬼胎的人,总觉得别人也在时刻打他的主意;喜欢玩弄权术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在对他使用阴谋诡计。这就是典型的“推己及人”。

中国人在儒家思想两千多年的熏陶下,其思维模式早已形成定式。读《道德经》,如果不能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式,不能摒弃儒家思想的影响,拿“有为”的心理去解读“无为”的《道德经》,自然就会把《道德经》读成阴谋论。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带有强烈的目的心:为了金钱而去工作;为了名声而去行善;为求福报而去拜佛。没有追求,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好像失去了目的心,我们已经完全无所适从了。以至于连“活着”,都要反复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活。

但道又是为什么而造生这天地,天地又是为什么而生养这万物?小白杨成长的时候并没有立下志向,想着自己一定要长多高,却自然而然长到参天;小禾苗成长的时候即使立下参天的志向,也依然长不足一米。因为志向而强行拔出自己的根,续接自己的茎,由此却损伤了自己的天性,枯槁了自己的形体,这不是很愚蠢吗?

在这种“强其志”的社会文化影响下,大部分人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不为财,只是一心一意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却能成为富翁;为什么有人不求名,只是自然而然地生活,自然而然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却能成名;为什么有人不争权,以下待人,先人后己,却最终能成为领导者。

一代名臣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不过一介平民百姓而已,不求闻达于诸侯,却能在民间拥有偌大的名声;只想保全性命于乱世,却能引来刘备三顾茅庐而请,出任军师位高权重。这的确很难让那些一门心思投机钻营之辈想得通。

按照他们的理解:这些人太奸诈、太能装了。他们没有办法接受不求财而财自来、不求名而名满天下、不求权而众人拥戴这种成功模式。因为在他们的思维定式里,求仁得仁,求义得义,什么也不求,就是不仁不义。

然而听说孔子在宣扬仁义,老子却说:“播扬的糠屑进入眼睛,也会让人颠倒天地四方;蚊虻之类的小虫叮咬皮肤,也会让人通宵不能入睡。仁义给人的毒害就更为惨痛乃至令人昏愦糊涂,对人的祸乱没有什么比仁义更为厉害。你要想让天下不至于丧失淳厚质朴的本性,你就该纵任风起风落似地自然而然地行动,一切顺于自然规律行事。又何必那么卖力地去宣扬仁义,好像是敲着鼓去追赶逃亡的人一样呢?”(见《庄子·外篇·天运》)

老子认为孔子到处宣扬仁义引人追求,就好像敲锣打鼓去追寻逃跑的人一样,只会让这个逃跑的人闻声而越逃越远。宣扬仁义,人为去拔高它的地位,赋予它不同寻常的高度,让大家蜂拥而上追求它,结果最终反而会失去它。

其实道理很简单。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众人都称赞其美,于是一个丑女人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结果却令众人嫌恶不已。最好的品性,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并不是刻意去效仿的。蜂拥去追求仁义,刻意去效仿仁义的行为,恰如“东施效颦”。

宣扬仁义让人追求,却由此“智慧出,案有大伪”,损毁了人们的自然天性,造就了众多虚仁假义。而真正的仁者,也会因为他的“仁”,被人为附加了更多价值,诸如名声、地位、等奖赏,于是诱使他把“仁”的自然行为,变成具有目的性的功利行为。如此一来,真正的仁者反而没有了。这不正是适得其反吗?所以老子又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