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抑郁了吗:抑郁者自救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节 抑郁者的思维习惯

要先说明的是,把“思维”放在第一部分,并不意味着“思维”决定了其他几个部分。虽然一些心理咨询流派会这样认为,并尝试通过改变人的思维习惯和想法来改善抑郁,但很多时候恰恰相反,是其他几个部分影响了思维,或者说,思维是其他几个部分的“伴随产物”。而我把思维放在第一部分,只是因为,当人们开始“反思”“反省”“反观”自己时,“思维”是最先,也是最容易被意识到的。

抑郁者经常会有以下这些内在思考方式:

● “这件事是我的错,我本该做得更好。”

● “我怎么都做不好,简直是个废物,毫无价值。”

● “我这个人简直糟糕至极,有各种毛病和缺陷,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

● “如果我由着性子来,会伤害到别人,还会有很可怕的后果。”

● “我的未来毫无希望,什么也不会改变,只会越来越糟。”

● “我这样的人活在世上,只是在浪费资源。”

● “没有我,这个世界会更好。”

●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让我们大致总结一下抑郁者常见的思维习惯:

(1)遇事过度“向内归因”。

向内归因是我们这个时代主流文化、教育和成功学经常鼓励的思考方式:“抱怨毫无意义,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学习成绩差,不是老师教得不好,而是你自己不用功;工作上的问题解决不了,不是前辈不肯好好教你,而是你个人能力不行;至于你得了抑郁症,就更不要怪什么原生家庭了,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

很多时候,这套话术是在转嫁责任。不过抑郁型人格多数比较老实,很吃这一套;有时候是反过来,当你对这一套深信不疑时,就走上了成为抑郁型人格的道路。

也许有读者会反驳道:“可是,人只有不断反思自己,改变那些自己能改变的,才可能不断提升,走向成功啊!”

也许吧。不过本书的目的不是要告诉你怎样走向成功,而是要告诉你怎样走出抑郁。的确有一些“成功人士”是抑郁的,而当他们走出抑郁后,也许会变得不那么“成功”。如果这两个目标在你生命中的确会有冲突,你是要成功还是要心理健康呢?

不论想选哪个,都不妨勇敢去尝试。心灵的世界里,不存在“没有回头路”一说。

(2)对自己有过多的负面评价。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各种评价的时代。如果你已经养成了“向内归因”的习惯,那么,在归因的过程中,很容易把一些负面评价带进心里,变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比如,在上面那个例子中,向内归因就很容易带来这样的自我评价:“我是个不用功的人,个人能力也很差,而且因为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还得了抑郁症。”——这样的想法本身就会让你更加抑郁。

(3)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想象一下,如果“向内归因”的习惯已经渗透了生活各个角落,带来的负面评价日复一日堆积起来,最终你是不是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4)施害妄想。

你也许早就听说过“被害妄想”:老觉得有人要害自己,街上的行人是在跟踪自己,饭店的服务员要给自己下毒,公共汽车司机要把自己带到偏僻的地方关起来,而车上其他乘客都是为了麻痹自己请来的演员。

施害妄想则是一种相反的想法:

● “我什么也做不好,一定给别人添了很多麻烦吧?”

● “我把剩饭倒了,而非洲的孩子饿着肚子,一定是因为我浪费了食物,他们才没有足够的食物吧?”

● “我告诉闺密看见她男朋友和别的女生搂搂抱抱,她整个人都崩溃了,我真是太不考虑她的感受了,怎么能说这样的话伤害她呢?”

显然,这些情况下你并没有“伤害别人”,就算别人遭受了损失或处境悲惨,也不是因为你伤害了他们。如果你对上面这几句自白非常认同,想不出有什么不对,不妨和身边的朋友讨论看看。

(5)对未来的悲观和无望。

● “如果高考没考好,这辈子就完了。”

● “如果离开他,肯定再也找不到爱我的人了。”

除了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灰暗,抑郁的人还常常会用这种悲观的视角来看待外界:

● “人类这样下去一定会灭绝的。”

● “世界末日就要来了,做什么也没有用。”

(6)无意义感和自杀念头。

试试看,把下面这句话放在上面这些想法的后面,大部分都毫无违和感:“既然这样,那我还活着干什么?不如去死吧。”——有时,这样的想法真的会让抑郁者付诸行动结束生命。

这些思维习惯,是很多抑郁者的家人和朋友都比较容易发现的部分。很多时候,他们对抑郁的认识就停留在这里了。然后,由于急切地想帮助抑郁者走出抑郁,这些家人和朋友经常会给出如下建议:“你这样想问题的方式是不对的,导致了你的抑郁,所以你不这样去想问题,抑郁就会好的。”“你看,道理很明白,你怎么就是想不通呢?”甚至是:“你就是想太多了才抑郁的,什么都不要想就好了。”

很多人开解别人时都喜欢说:“你不要这样想啊。”但其实,简单直接地让一个人“不要这样想”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当抑郁的老实人发现自己做不到时,又开启了“向内归因”“自我贬低”“失去希望”的思维习惯:“他们说得对呀,我只要改变自己的想法,抑郁就好了。可我居然连自己的想法都无法改变,我已经无能到这种地步了,真是无可救药。”

改变想法的确相当困难,本书的很多部分也试图改变一些人对抑郁者的有害的偏见。如果你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可以把相关的章节拿给他们读读,看他们能否改变。大部分时候他们并不会改变,但我还是希望你亲自去验证一下,这样也许你就能放过自己了。

上面的那些建议都只看到了抑郁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并试图撬动这部分来改变冰山,这种做法很少成功,有时还会加重当事人的抑郁。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经常容易被忽视的情绪和身体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