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穿越指南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壹·读书仕途

争做四民之首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

“为什么要上学?”

相信有不少朋友在小时候都这样询问过长辈或者老师,而长辈或老师给我们的答复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会说,读书上学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有的会说,读书上学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有的会说,读书上学是为了更好地为祖国效力。这些答案在现代都不算错,但如果您穿越到清代问长辈或者老师这个问题,那么他们一般会告诉您,读书上学是为了争做“四民之首”——士。

您在中学的历史课上应该听老师讲过,在我国封建时期的社会结构中,社会内部的人员可以大致分为士、农、工、商这四个阶级,这四个阶级在古代被称为“四民”。在“四民”之中,以“士”居首,这才有了“四民之首”这个称谓。

什么是“士”呢?不同的朝代对于“士”的具体定义也有所区别。单从本意上来讲,“士”指的是读书人。而在清代,“士”则特指有功名的读书人。在“四民”之中,除去“四民之首”的“士”之外,其余的“三民”都被称为“白丁”或者“平民”,从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士”的地位。

在上古的时候,“士”的身份基本是世袭来的,称为“世卿世禄”,也就是说大家都凭借自己的出身门第来做官,是地地道道的“拼爹”社会。到了中古之后,“科举取士”逐渐成为常例,“士”的身份也就从世袭变成了选举。这样,作为普罗大众的“白丁”阶级才有可能通过读书考试成为“士人”,达成自身阶层的提升。


那在清代,当官的就是“士”了吗?

您这个说法不全对。

清代“四民”里的“士”,在当时也写作“绅士”,所指代的人群是两种人,一种是现任或曾经出任过朝廷官员的人,另一种则是有科举功名的人。其中,前一种也被称为“士大夫”。顺便一提,对于“士大夫”的界定各朝也不大一样,这里只说清代的标准。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科举功名就基本上没有当官的可能,所以清代“绅士”实际上主要偏指的是有科举功名的人。另外,准确地说,清代“绅”和“士”的范围也是有区别的。清代科举考试之中,根据考取的等级不同,大致可以将读书人分成三个等级,由低级到高级排序依次是生员、举人和进士。在清代的概念中,如果您达到了生员的等级,便可以称作“士”了。如果您继续努力,考到了举人或者进士,便可以称为“绅”了。所以说,“绅”比“士”要高。高在哪里呢?“士”和“绅”虽然都享受“绅士”阶级的种种特权,但是如果您有“绅”的功名,是可以出仕当官的,而如果您只有“士”的功名,一般是不能直接出仕的。关于绅士的分层,可参见许顺富:《论近代绅士的结构分层和社会属性》。清中后期之后,也有不少并非举人、进士出身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出仕,但是一般来讲,都至少要取得“生员”也就是“士”的身份。

所以说,在清代,如果想要成为“士”,大致需要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读书上学,这是成为“士”的基本条件。第二个步骤是在读书上学的基础上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得到功名,之后便可以跻身于“士”的行列了。


不就是读书上学吗,那很容易哒!

嗯?您觉得读书上学其实很简单?在现代或许的确如此,但是在清代可不是这样的。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识字率的问题。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文盲”这个词已经离我们相当遥远了。如果发现我们身边哪个年轻人不识字,他几乎是要被群众“残忍围观”的。但是在清代,“文盲”却是相当常见的。

根据一些相对乐观的学者推算,清代光绪初年时,全国男性识字率大概是30%~45%,全国女性识字率大概是2%~10%,综合起来的话,社会总人口识字率大概是20%左右,相关数据,出自郝锦花:《20世纪前半叶乡村人口的识字水平》。也就是说当时社会上大概5个人当中,只有1个人识字。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推算数据是“相对乐观”的。总体来讲,直到民国时期,我国的识字率依然不高。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进行了大规模的“扫盲”。

而且,这些“识字人”,其实还有相当多的“水分”。因为清代“蒙学”特别是“杂字类蒙学”特别兴盛。什么叫“杂字类蒙学”呢?简单说,由于清代中后期经济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识字的余力和需求,所以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基础教育书籍,它们大多起名为某某“杂字”,故而称之为“杂字类蒙学”。这一类的书籍比较知名的有《庄农杂字》《日用杂字》《士农工商买卖杂字》等,我们把这些书名翻译成现代书籍的名称,大致相当于《农民耕田相关常用×字》《生活日常基本×字》《日常买卖相关常用×字》。像这种只学过一些杂字、识字总数不超过百余个的人,也是作为“识字者”算在了20%的识字率内的。这样,您就可以想知,那种真正能够提笔写文章水平的“识字者”,才有多少人了。

成为“士”的基础是识字,清代识字率尚且如此,那么在清代社会能够从这些“识字者”中脱颖而出考到功名,从而成为“四民之首”的士的人,人口占比是多少呢?

根据学者统计,在清代的不同时期,“士”阶级的人口占比是不同的,一般认为在清代“士”阶级最庞大的时间段里,这个阶级的人数也未超过全国男性人口的1%,符合民间所谓的“百里挑一”标准。而这1%的“士民比例”与上面那个20%的识字率一样,也是有相当大水分的。这是因为清代“士”阶级最为庞大的时期是在清末,那时候“士”的最低身份——生员已经可以通过“纳捐”轻易买到,所以社会中这1%的“士”阶级里,有相当一部分是花钱买来的生员。而在纳捐成为常态之前,如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清朝有“士”50万人,总人口为1.5亿,所占比例只有0.33%而已。晚清时,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士”占总人口的比例大概是0.18%,而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这个数字变为了0.24%。也就是说,晚清社会人口中那1%的“士”,大概2/3都是买来的低级功名而已。相关数据,出自纪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所引张仲礼:《中国绅士》。

总之,清代的“士”阶级是典型的“少数阶级”“特权阶级”,跻身这个少数阶级,是当时很多人的梦想。您看我们现在社会中流行的电视剧,一半以上都是爱情故事,清代民间最为流行的小说也是“才子佳人”题材。我们现在流行的电视剧里,男主角经常是“官二代”“富二代”出身,而根据学者统计,以60部清代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来计算,其中52部里的“男主角”都是科举及第的“绅士”,占了85%还要多。可见在当时的社会里,“绅士”阶级是人们所向往的。相关数据,出自金晓民:《明清小说评点与科举文化》。


所谓“地方绅士”,难道不是指地主吗?

您这个印象也不太正确。

清代“绅士”一般是通过科举功名,也就是学历,进行评定的。由于念书大部分要脱离生产,需要长期投资,所以在清代,一般都是有一定家底的人才会去读书,这就导致清代“绅士”阶级与地主阶级的身份经常重合。另一方面,清代“绅士”一般在地方上都受到重视,拥有相当的影响力,被称为“一邑之望”。这样才给人以“绅士就是地主”的错误印象。说到底,地主是一种经济身份,“绅士”是一种学历身份。有的人是地主,虽然很富有,甚至有一定的文化,但是既不考功名,也没有花钱去“捐”功名,所以他终究是一介“平民”,不拥有“绅士”的特权。反之,有的人家境贫寒,但是有一定的文化,并且考中了功名,那么他则是地地道道的“绅士”,却不是地主。


当了绅士,有什么特权呢?“绅”可以当官,那不可以当官的“士”与平民有什么区别?

清代“士”虽然不如“绅”一样可以直接出仕,但是“士”已经有了官方规定的冠服制度清代官方规定,“举人”“贡生”“监生”等,朝服冠上用金雀顶,吉服、常服冠上用素金顶,袍色为青,镶蓝边。“生员”,朝服冠上用银雀顶,吉服、常服冠上用素银顶,袍色为蓝,镶青边。,这体现了他们本身已被划入朝廷官员系统之内,被视为“准官员”。另一方面,作为“四民之首”, “士”还有相当多的特权。

首先,优先免除各种差徭。乾隆帝在上谕中说:“任土作贡,国有常经。无论士民,均应输纳。至于一切杂色差徭,则绅衿例应优免……嗣后举贡生员等,著概行免派杂差,俾得专心肄业。”

其次,和官员阶级平等。清代“官”和“民”有着阶级上的根本差异,身份是绝不平等的。那时候,庶民因公拜见官员一般都要跪见,更不要提因私事拜见官员了。而“士”因为有“准官员”的身份,所以和官员在阶级上是平等的,可以主动递帖子申请会见地方官员,拜见时也以平等身份行礼。这里的平等身份是指尊卑关系上属于同一阶级。古代“民”和“官”阶级不同,尊卑各异,所以“民”见了“官”要行大礼,“官”可以大摇大摆坐着受礼。而“士人”有“准官员”的身份,所以在阶级上和地方官同属“官员”级别,礼仪身份不会有太大差异。当然,这种身份差异指的是阶级上的,而不是具体地位上的。比如说一位普通秀才虽然与一位封疆大吏都属于“官”的阶级,但是具体地位上的尊卑必然不一致。

最后,还有其他特权。例如,当“士”犯了罪,被“请”到了公堂之上,因为其有“准官员”的身份,不需要跟平民一样跪拜地方官。同时,地方官一般也不能对“士”动刑,像电视剧里那种动辄“重打二十大板”更是不可能。如果“士”犯的罪比较重,地方官需要报告当地管理读书人事务的学政官员,由学政官员核查,如果属实,会革去这名“士”的功名,将其从“绅士”变成“庶民”,这位“士”也就失去了相应的特权。

除了上面的几条之外,在民间生活中“士”的特权就更多了。比如说,清代民间一般尊称地方官员为“大老爷”,而尊称“士”为“老爷”。“老爷”出门可以乘坐轿子、肩舆,处处都凸显着和“庶民”的不同。

美国传教士、外交官何天爵曾在同治八年(1869年)来过中国,之后在中国居住多年,他是这样讲述当时中国的教育和人们对“士”的想法的:


“念书做官”是每一位中国为人父母者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那是他们对孩子的殷殷希望,因而也是每个孩子所孜孜追求的目标。它的意思是“接受教育,然后做官”……当每一名孩子由懵懂无知到渐谙人事而进入学堂时,他首先被灌输和想到的,便是读书做官,而所有父母在为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时,他们念兹在兹的,也不过如此。出自[美]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


怎么样,看到这里,您还不下定决心好好读书考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