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基于研究,而非标签
朱昂:说到组合,我看到你的组合里面不全是大白马公司。
李佳存:的确,事实上我组合里面还有一些自己比较早挖掘的黑马公司。我喜欢的是符合我标准的公司,并不是特别在意这个公司的“标签”。从公开数据中可以看到,在我的重仓股中有一个做医疗器械的公司。这个公司我较早就买入了,当时大家对这个公司的关注度还不高。
这个公司也是按照我的标准,根据收入和利润增速、毛利率和ROE水平等定量指标筛选出来的。这个公司的产品疗效和安全性比国际通行技术水平要好。当时市场也有一定分歧,因为其产品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当时我做了很多调研,包括同医生和患者交流。这个公司的产品和传统药品不同,传统药品是服务医生的,因为医生有很大的决定权,而这个公司的产品更偏向患者,因为用了以后需要一直使用下去。大家对于产品的评价都很不错。
这个公司我持有了3年,股价涨了好几倍,今天也从一个当年的黑马逐渐变成了白马,大家也开始理解这个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朱昂:你持有一个公司较长时间的逻辑是什么?
李佳存:从方法论角度来说,我要赚业绩成长的钱,如果一个公司我不愿意拿5年,那么从一开始就不会去投。短期1年的波动是由估值变化主导的,这部分钱我并不想去赚。所以我一般看准一个公司,只要投资逻辑没有被破坏,就会长期持有。
朱昂:你在构建组合时,会关注白马和黑马的比例吗?
李佳存:我不会去贴标签,刻意去买白马或者黑马。在我看来,个股选择最重要的是增长确定性。有些大家眼中的黑马,如果我能够通过深度研究理解这家公司长期增长的确定性,那么我就能配置很大的仓位。我不会提前设定,这是一个白马我要多买一些,那是一个黑马我要少买一些。
前面提到的那家医疗器械类公司,成长模式完全取决于自己,对我来说,如果这就是一家成长确定性强、增速快、空间还很大的公司,那我自然就将它配置为一个很高比例的重仓股。
我不会刻意和市场站在一起,也不会刻意站在市场的对立面。我买入一家公司,核心并不是市场给它贴的标签,而是我对这个公司成长确定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