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的发展
1976年,孟加拉国的经济学家尤努斯将27美元借给42名农村妇女用于生产,使她们摆脱了贫穷。随后,他逐步建立起了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任何妇女,只要能够找到4个朋友,在必要时候同意归还贷款,那么格莱珉银行就向其发放贷款。如果借款人违约,其他人在贷款还清之前就不能借款。
这一做法非常成功。根据格莱珉银行官网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上半年,格莱珉银行的业务覆盖全国81678个村庄,贷款回收率高达95%。这家成功的银行已经向超过935万人提供贷款,其中97%是女性,多达910万户。并且,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已经有近百家银行模仿该做法。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支撑这种想法,尤努斯却为此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我们从故事里的借贷中看到的就是银行信用。那么,银行信用有什么特点呢?它又是怎样评级的呢?
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在产品赊销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买方提供融资支持,并帮助卖方扩大销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方式授予企业信用,贷款和还贷方式的确定以企业信用水平为依据。商业银行对不符合其信用标准的企业会要求其提供抵押、质押作为保证,或者由担保公司为这些企业做出担保。后一种情况实质上是担保公司向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了信用,是信用的特殊形式。银行信用的概念说起来有点烦琐,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感受过银行信用,比如向银行做各种贷款、申领信用卡等。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的作用。可以说,银行信用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
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是存贷款人的中介。但银行作为中介人,与一般商业经纪人、证券经纪人不同,存款人除按期取得利息外,对银行如何运用存入资金无权过问。正因如此,银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由简单的中介人逐步发展成“万能的垄断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银行信用是主体,但商业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银行贷款一般是针对商业票据进行抵押或贴现,银行直接对企业发放的不要任何担保品的信用贷款只占一定比重。从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关系来看,直接信用是基础,间接信用是后盾。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票据就不能转化为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直接信用的运用和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削弱。
一般来说,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银行贷放出去的已不是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商品资本,而是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它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数量规模上的局限性。
(2)银行信用的借贷双方是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由于提供信用的形式是货币,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使用方向上的个中局限性。
(3)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上,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往往不相一致。
此外,商业银行都会进行信用评级,这是对银行内在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判断,反映了对银行陷入困境而需要第三方(如银行所有者、企业集团、官方机构等)扶持的可能性的意见。商业银行财力级别定义为:
AAA级银行拥有极强的财务实力。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一些主要的大机构,营运价值很高且十分稳定,具有非常好的财务状况以及非常稳定的经营环境。
AA级银行拥有很强的财务实力。通常情况下,它们是一些重要的大机构,营运价值较高且比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以及较稳定的经营环境。
A级银行拥有较强的财务实力。通常情况下,它们具有一定的营运价值且相对稳定。这些银行或者在稳定的经营环境中表现出较好的财务状况,或者在不稳定的经营环境中显示出可以接受的财务状况。
BBB级银行的财务实力一般。它们常常受到以下一个或多个因素的限制:不稳固或正处于发展中的营运价值,较差的财务状况或不稳定的经营环境。
BB级银行财务实力很弱。周期性地需要或最终需要外界的帮助与支持。这类机构的营运价值不可靠,财务状况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严重不足,经营环境极不稳定。
B级银行是银行财务实力最弱的一个级别。这类银行缺乏必要的营运价值,财务状况很差,经营环境极不稳定,经常需要外界的扶持。
当然,为了维护银行信用避免坏账,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通常都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物,就是根据借款客户的全部或者部分资产作为抵押品的放款,放款银行有权接管、占有抵押品,并且在进一步的延期、催收均无效时,有权拍卖抵押品,以此收益弥补银行的呆坏账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