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者“插足”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多年前,我曾获得了一次和家人一起去美国游玩的机会。我们所到的第一个城市是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一天,我正带着外孙在街区散步,远远看到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和我们打招呼。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外孙刚刚认识的小朋友丽娅的父亲正迎面走来。他热情地打着招呼: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
听到他向我们问好,我也有礼貌地回复了一句:
“Nice to meet you, too(见到你我也很高兴)!”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然而,正当我们擦肩而过时,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5岁的外孙突然回过头来,向丽娅大喊了一句:
“Nice to meet you three!”
显然,外孙把我说的见到你我也很高兴的“too”(读/tu∶/,意为“也”)理解成“two”(也读/tu∶/,意为“二”)了。既然自己的外公第二个问好,他当然要第三个问好了。他竟然用“three”(意为“三”)这个单词自造了一个不通语法的怪句。
外孙这位“第三者”的突然“插足”,让我十分尴尬。
我习惯性地开始纠正外孙的错误,对他说:“乐乐,你理解错了……”然而,我的话还没说完,丽娅的父亲立刻制止了我,并蹲下来向外孙竖起了大拇指。外孙在他的鼓励下又用英语向丽娅的父亲道谢,接着又和丽娅一起拉着手向远处跑去。
此时此刻,我被这一场景深深地触动了。站在一旁的妻子悄悄提醒道:“看来我们需要反思了。”
我们已经习惯于以正确、完美的标准,以为孩子好为理由,不断地纠正孩子的错误。我们以为把孩子的错误纠正了,他也就变得正确了。然而,正是我们的不断纠正,才让孩子在挑剔中变得不敢说话了。
当孩子的手脚嘴脑全被大人的言行所束缚,就会行动受控不独立,就会丧失自信和自尊,就很难长大成人。
而丽娅的父亲却鼓励孩子用充满“错误”的行动去主动成长,因为他懂得,孩子是在“试错”和“顿悟”中成长的。正是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他的孩子养成了积极主动、尊敬他人的好习惯,形成了阳光心态,以及自动自发、目中有人的好性格。
反思使人成长,从那天开始,我不再整天用审视的目光盯着孩子,不再指责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了,而是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孩子的错误,以赏识的目光发现孩子的智慧点。外孙“吹牛”说,他要发明一种有翅膀的汽车。我认真倾听,还关切地问他为什么要发明这样一种汽车。他说:“有了这种汽车,就可以不用来回换乘交通工具,直接从华盛顿飞回北京。”
支持创新,不就是支持孩子的自主成长吗?孩子又怎能不爱学习呢?后来,外孙喜欢上读书讲故事。他走向了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人生道路。
再后来,受孩子启发,我在一个学术论坛上用美学的思路发表了一篇名为《读懂人生四部书,实现人生四季成长》的论文,引起了关注,还获了奖。这对我也是一种鼓励,于是有了《幸福的起点》一书的规划和撰写。在新书出版时,我特邀“Nice to meet you three!”一语的作者—我的外孙乐乐为全书美编。他认真画完《幸福的起点》一书的全部插图。新书出版后,外孙也得到了他的一笔稿费。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用劳动挣到的一笔钱。他发现自己已经成了有用的人。
为人父母者只有学会反思,才能感悟到教育的真谛,也才能和孩子一起走向幸福人生。看来,
我们应当宽容中接纳孩子“试错”,而不是狭隘中拒绝孩子“犯错”;
我们应当赏识中发现孩子“主动”,而不是审视中挑剔孩子“多嘴”;
我们应当关爱中付出真爱“鼓励”,而不是对立中命令孩子“听话”。
于是有了“三多三少”的家文化智慧理念:
多些宽容中的接纳,少些狭隘中的拒绝;
多些赏识中的发现,少些审视中的挑剔;
多些关爱中的给予,少些对立中的索取。
其实,“三多三少”智慧,不仅能帮助我们处理好亲子关系,还能帮助我们处理好夫妻关系、敬老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
人生需要反思,“第三者”插足,让我们找到成长新起点。
教育是对人的一种教化,是使生物人成为社会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的任务有三:①纠正孩子的缺点,帮助有问题的孩子解决问题。②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社会道德而成为社会人。③在对孩子进行鉴别的基础上发现孩子的天赋并使之得到充分发展。但目前不少家长和老师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外显和潜在的问题上,用病理学的范式,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盯住孩子的问题不放,而忽视了后两项任务。这种“类医学”式的消极教育使孩子许多正常的积极功能受到限制,自我成长能力下降。
教育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不仅是充当反愚昧的武器和人们的外在需要,而且是使人过得更好、更幸福的内在积极需求。但传统教育的重点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身上的问题。放大孩子的问题,并在证明孩子错误的基础上教育(说教)孩子、控制孩子就成为通行的教育方法,结果使孩子在被动受训中成了不爱学习又不得不苦苦学习的“高分学子”(低分学子)。一旦没有人控制他,他就会立刻松懈下来。一些苦苦学习并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之所以进入大学后不再认真学习,和他所受到的被动教育有直接关系。一个事物总有两个方面,并不是所有的缺点都可以改正,有些缺点改正了,与之相关的优点也消失了。允许孩子“试错”,赏识孩子的“优点”,是明智家长和老师的智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