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STEM教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核心素养导向的STEM教育

2.1.2 一个优秀案例展示

我们先来观摩一个优秀的STEM教育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来归纳出STEM教育的相关特点。

案例名称:“重现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项目式学习(1)

执教者:韩叙虹,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教育硕士,物理特级教师,北京市正高级教师,硕士生导师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STEM主题课程的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风筝的平衡问题。

(2)了解静电现象,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荷守恒的观念分析静电现象。

(3)了解生产生活中静电的利用与防护知识,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4)观察并能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会使用多用电表。

(5)能分析和解决电路中的简单问题,能将安全用电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实际。

2.科学思维

(1)体会富兰克林风筝实验过程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促进科学推理思维的发展。

(2)经历复原富兰克林风筝实验验证的论证过程,促进科学论证思维的发展。

(3)经历复原富兰克林风筝实验的设计过程,促进质疑创新思维的发展。

3.科学探究

经历复原富兰克林风筝实验的设计、验证过程,能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制订科学探究方案,能合理地选择、使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获取实验数据;会处理实验数据以获得结论;会判断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能修改完善实验方案;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学习电学内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研究对简化的追求。

(3)经历复原富兰克林风筝实验的设计、验证过程,渗透实事求是,基于逻辑和证据,发表科学见解和评价别人的观点。

(4)学会与他人合作,合理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主题课程的设计思路:

课程以复原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的项目式学习展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基于工程的学习,运用数学、科学的知识科学探究,设计解决方案,亲自动脑动手,通过技术达成目标。

主题课程的描述(见图2-1):

图2-1 主题课程的流程图

主题课程的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富兰克林风筝实验方案的解读和准备

(1)课题引入,播放动画短片:课本上富兰克林的故事。

(2)发放富兰克林风筝实验方案的资料,学生分组,任命小组长,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阅读资料、翻译,依照富兰克林当年的设计方案,各小组讨论复原实验的关键点,设计复原风筝实验的关键问题。

(3)统一各小组意见,确定以下3个关键问题。

问题1:风筝能把天上的电导下来吗?

问题2:铜钥匙是否能产生电火花?

问题3:放风筝的人是否会发生触电事故?

(4)针对以上3个问题,各组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翻译实验方案,探讨复原实验的关键点,从而设计复原实验解决的3个关键性的工程问题,经历问题设计过程,让学生体会要解决一个项目需要经历的一般流程,特别是如何合理地分解项目,学会提出问题,搭好项目的“脚手架”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阶段:风筝的制作与试飞

这个阶段历时2周,在查找文献等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学生讨论制作风筝所需的器材及材质,确定用防水布代替原方案中的绢丝作为风筝面,用麻绳做风筝线,风筝的形状为菱形。上网购买风筝配件,利用选修课的时间在实验室制作风筝,并在校园操场试飞。在开始的试飞中,学生自制的风筝均出现骨架断裂而落地,后经不断地改良和调整,两周后,学生终于能将绘着校徽图案的风筝放上天空。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运用力学的平衡原理,借助数学的工具,研究风向和升力之间的关系,测算并确定风筝的材质和配件,以及风筝的大小和形状等;让学生亲自动脑动手制作风筝,既要遵从原实验方案的精神,又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对风筝进行改良;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制作风筝和放飞风筝本身就是技术上的一大考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第三阶段:在校园里复原富兰克林风筝实验

(1)解决问题1:风筝能把天上的电导下来吗?

探究实验1:多用电表置于200mA的电流档,将电表的一只表笔缠在干燥的风筝线上,另一只表笔握在同学手中,两位同学合作放飞风筝,测算当实验者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是否有读数,以判断风筝线中是否有电流经过。实验现象:有极其微弱的电流经过,约1mA。学生解释:风筝在晴朗的日子里,因为与周围空气摩擦而带上静电,但由于干燥的风筝线是绝缘体,故电流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

探究实验2:打湿风筝线,重复实验1。

实验现象:有微弱的电流经过,约2mA。

学生解释:由于风筝线有一定的导电性,故能测到电流,但由于摩擦生成的电荷量太少,放电较快,故电流仍微弱,需要增大风筝的带电量,但至少说明风筝的确能把天上的电导下来。

(2)解决问题2:铜钥匙是否能产生电火花?

探究实验3:风筝尾端系着铜钥匙,让风筝放飞稳定后,观察铜钥匙是否发光出电火花。

实验现象:铜钥匙不发光,用手触摸也无触电感。

探究实验4:打湿风筝线,重做实验3。

实验现象:铜钥匙不发光,用手触摸,有微弱的触电感(有学生描述是如针尖拂过手背的感觉)。

学生解释:电流太小,不足以使铜钥匙产生电火花,打湿的风筝线有微弱电流通过,产生微弱的触电感。建议增大风筝的带电量,有可能使铜钥匙发出电火花。

探究实验5:实验室模拟风筝装置,用高压静电起电器起电,产生几万伏的高压,将风筝悬挂在高处,筝线尾端仍系着铜钥匙,起电器的一个电极与风筝顶的铁丝相连,高压起电击中风筝,观察铜钥匙是否发光。实验现象:铜钥匙不发光,学生触摸铜钥匙,没有触电感。

探究实验6:将风筝线打湿,且在铜钥匙的旁边系上丝线,重做实验5。

实验现象:铜钥匙不发光,但丝线张开,表明风筝线通过电流,但电流不足以使铜钥匙发光。

探究实验7:将风筝线换成铁丝与高压起电器直接相连,重做实验5。

实验现象:铜钥匙不发光。

探究实验8:将另一把铜钥匙与高压起电器的另一极相连,靠近铜钥匙,重做实验7。

实验现象:黑暗中,两把铜钥匙之间发出了蓝紫色的光。

学生解释:铜钥匙发出了光,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铜钥匙发出电火花,而是尖端放电。理由:两把铜钥匙之间有很高的电压,彼此又靠得很近且形状很尖锐,使得铜钥匙积聚了足够多的电荷,促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电离,从而产生尖端放电现象。学生探讨,对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形成两种意见。

观点1:富兰克林风筝实验是假的,如果铜钥匙能发出电火花,可见当时的闪电级别非常高,那么在把电流导下来之前,风筝面早已烧掉,风筝线也早已烧断,那么电又如何导得下来?

观点2:富兰克林风筝实验是真的,只要闪电的级别够高,电量够足,即使风筝面烧掉,但风筝线未必烧断,因为风筝线烧断是依赖电流的热效应,而闪电只是瞬间高压,是可以看到铜钥匙发出电火花的。

(3)解决问题3:放风筝的人是否会发生触电事故?

学生原文翻译富兰克林风筝实验,指出,富兰克林实验是在一个小木屋中进行:风雨交加的夜晚,电闪雷鸣间,而风筝早已被屋外的人高高地放在天上,而风筝线由屋外的人通过绝缘的小窗户递给屋内的人,因此屋内的人和风筝线的尾端都是干燥的,属绝缘体,当闪电击中风筝的时候,电流通过户外的风筝线,使铜钥匙发出电火花。

学生自制模拟小木屋,在木屋的地面上铺上厚厚的蜡块,解释做风筝实验时,人要站在蜡块上能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设计意图:本阶段属于典型的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科学探究实验过程:实验,观察,质疑,解释;再实验,观察,解释……在一轮又一轮的实验改良探索中,学生的热情高涨,思想的火花不断被激发,不断激励着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探究过程充满了理性的力量和思辨的光芒,大大提升了科学思维的论证能力和质疑创新的精神。

第四阶段:国家电网特高压实验基地重现富兰克林风筝实验

为了获取与闪电最接近的真实效果,风筝实验移师到国家电网特高压实验基地重现。利用充满电荷的11只大电容串联,释放出高达2400千伏的瞬间高压,击中风筝,实验分三种情形进行:①用干燥的风筝线;②用打湿的风筝线;③用长铜线代替风筝线。前两种情形下,都未能观察到铜钥匙发光,闪电都选择就近的路线从地面导走。在第三种情形下,闪电过处,流经假人的瞬间电流高达200多安培,铜钥匙终于发出电火花,如图2-2所示(此刻,在场所有人的内心都被深深地震撼)。历经三周的实验探索,历经艰辛,终获圆满成功。

图2-2 实验室重现实验

设计意图:用最接近真实的科学实验来探索未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是每位从事科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的职业操守。科学的艰辛和来之不易的成果,以及经过层层探索之后体验到的科学之美,深深地感染到每一个人,接受科学的“洗礼”,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会使我们的学生感到科学原来有着如此美好的秉性,从而更加钟爱科学,更有激情地去学习科学。

教学反思:

经历过复原富兰克林风筝实验项目学习的师生们,深深地体会到探索的艰辛和科学的魅力。STEM教育是注重体验性的。我们第一次如此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真理?正如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所说:“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实验科学。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因此实验对于自然科学来讲非常重要。”对之前的猜想进行验证,正是基于一次次的科学探索,一次次的实验论证,在一轮又一轮的实验改进中,从而更真实地接近科学的真相。直至最后一刻,看到铜钥匙发出金黄色的电火花的时候,我们为科学之美深深地折服。它之所以如此绚烂,还在于我们重走了科学家之路,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一次次的失败,再一次次的努力尝试,直至成功时的喜出望外。有人说,STEM教学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带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动的书包”,这正是STEM教育的意义之所在。通过基于项目学习过程,基于问题的模式的运用,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来,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工程的理念去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对于物理教师而言,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结合物理知识,通过思考钻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对学科知识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使他们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达到学习和实践结合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