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2 体验法的使用
事实上这种方法使用得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成本太大。从学会这项工作,到自己操作,到深刻理解其中的方方面面,时间短了没效果,时间长了实在是成本太大。如果与这个项目有关的一些岗位的工作实在不容易理解,而对这个岗位的信息化又关系到这个项目的生死存亡,可以考虑一下这种方式。
作者曾经遇到过一些喜欢编程但并不是做软件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在从事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琢磨怎么使用软件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然后自己使用一些简单的开发工具就能开发出符合自己或相关联岗位需求的软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也算是软件开发者。他们或许才是用体验法进行需求分析工作的典范,虽然他们体验的目的绝不是开发软件。
这种案例并不多,恐怕没有什么说服力。不过有这么一种情况:有些公司自己雇用了或多或少的一些做软件开发的IT员工,从事公司内部管理软件的开发,他们往往会根据公司内各部门的要求定制软件,用于改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体验法进行需求分析确实是可以考虑的。如果某部门需要做信息化软件,可以让相关软件人员到该部门一边学一边干,直到学会业务工作,这时候自然也就理解了业务,后面的需求分析工作自然也就容易了。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成立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这种公司一般不大可能雇用经验丰富的需求分析专家,限于个人能力,采用这种方式写出的软件比较靠谱;二,让团队这样深刻理解业务,会给未来进行持续的信息化管理提升与优化带来潜在的机会,毕竟这种软件团队只服务于一个公司,需要对公司的业务理解得非常深刻;再者,这种公司的软件团队属于服务部门,没有收入、利润之类的指标压力,不像软件公司,不需要过分计较成本。
对于软件公司而言,使用这种方法的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