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Chapter 2 人格统一性

儿童的心理活动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无论从哪个方面去研究,它都使人着迷。最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必须展开儿童的整个生活画卷,才能了解其中发生的具体行为。每个行为似乎都表达了孩子的总体生活和个性,如果不了解隐藏在行为背后的背景,就难以理解这些行为。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人格统一性。

人格统一性的发展,就是把人的行动和表达协调成单一模式的过程,它从儿童早期就已经开始了。生活的要求迫使儿童以一种统一的方式做出反应,面对不同情形的统一应对方式不仅构成了儿童的性格,而且使他的每个行为都个性化,从而区别于其他儿童的类似行为。

人格统一性这一事实通常被大多数心理学学派忽视,即便有些学派略有提及,它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我们经常在心理学理论和精神病学治疗技术中发现,一个特定的手势或表达方式会被单独挑出来考察,仿佛它是一个独立体。有时这样的手势或表达方式被称为情结,其理论假设是,把它们从个体的其他活动中抽离出来做单独的考察是可行的。但这样的过程好比从完整的旋律中挑出一个音符,让人试图脱离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去理解这一音符的意义。这种做法不恰当,却很普遍。

个体心理学对此持反对态度,因为一旦这种错误做法被应用于儿童教育,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惩罚理论中就存在着这类后果。当孩子做了会招来惩罚的事情时,通常会发生什么呢?确实在某种意义上,惩罚理论通常会考虑惩罚对孩子的人格留下的总体印象,但这样的做法往往弊大于利,因为如果孩子经常犯同一个错误,老师或父母容易带着偏见去看待他,并认为他是不可救药的。同样,如果一个孩子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得很好,基于这种总体印象,人们倾向于从宽处理他所犯的错误。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没有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而应该基于对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全面理解去寻找问题的根源。这种做法如同在整段旋律中单独提取一个音符来理解它的意义。

当问一个孩子为什么懒惰时,尽管前因后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指望孩子知道答案,也不能期望他告诉我们撒谎的原因。千百年来,深谙人性的苏格拉底说的那句话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了解自我是多么地困难啊!”即使对心理学家而言,这个问题也很难,我们又有什么权利要求一个儿童回答如此复杂的问题?要想理解个体单个行为所表达的意义,前提是掌握理解整体人格的方法。这并不是说要描述儿童所做的事情以及他如何行动,而是要了解他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应对所面临的任务。

下面的例子会向我们表明,了解孩子的整体生活背景有多重要。一个家庭里有两个孩子,老大13岁,是个男孩。6岁之前,他一直是家里的独生子,在那些年里,他的生活是很美好的。后来妹妹出生了。在这之前,男孩身边的每个人都非常乐意满足他的每一个愿望。母亲无疑对他宠爱有加,父亲是个性情温和、安静的人,也很享受儿子对他的依赖。因为父亲是一名军官,经常离家在外,所以儿子和母亲的关系自然变得更亲近。母亲是个聪明善良的女人,虽然儿子很依赖她,又固执,但她依然满足儿子的每一个突发奇想。尽管如此,她还是经常对儿子缺乏教养的举止或带有威胁性的行为感到恼火。母子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而这种紧张主要体现为男孩不断地企图欺压母亲,对母亲发号施令,取笑她。总之,男孩随时随地以令人厌恶的方式获取他人的关注。

男孩的行为让母亲很伤脑筋,但因为没有其他特别糟糕的情况,她对此一再容忍,继续帮他整理衣服,辅导功课。男孩坚信母亲会帮助他解决任何困难。毫无疑问,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和其他儿童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在他8岁之前,他念小学的这段时间都是很顺利的。但很快,这个男孩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使得他与父母的关系开始恶化。他不仅变得自我放任,还不爱惜自己,母亲对此大为恼火。而且每当母亲不给他想要的东西时,他就揪她的头发、捏她的耳朵或掰她的手指,使母亲不得安宁。他拒绝改正自己的行为,随着妹妹长大,他愈发坚持这套自创的行为模式。妹妹很快也成了他捉弄的对象。虽然他还不至于对妹妹进行身体上的伤害,但很明显,他嫉妒妹妹。当妹妹出生并开始在家庭星座家庭星座:阿德勒认为家庭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一个家庭就像一个星座,每一颗星都是这个星座中重要、独一无二的组成部分,家庭成员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化就像星座一样在动态变化中互相影响。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为家庭群体带来了一位新成员,而随之出现新的互动模式,但新成员到来后,也会增添他自己对这个互动模式的影响。阿德勒认识到孩子们在家庭中是按照自己努力在群体中寻找一个位置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人格的发展的。家庭中孩子间的年龄差异和手足间的性别差异,都在“家庭星座”中发挥着作用。 中发挥影响时,他的行为就出现了严重的退化。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孩子的行为恶化或开始出现某种令人不快的征兆时,我们不仅必须考虑这种状况开始的时间,还要考虑其诱发原因。尽管很难看出为什么妹妹的出生会导致哥哥成为问题儿童,但这种情况确实经常发生,我们认为,正是哥哥对妹妹的错误认知造成了这样的后果。这不是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我们也许可以断言,当一块石头掉落,它肯定会朝着某个方向以某个速度落下,但不能断言说一个年幼孩子的出生必然导致年长的孩子变坏。不过个体心理学的调查研究使它做出如下断言:心理上的“坠落”并不存在严格的因果关系,因为个体犯下的大大小小的错误都会影响他未来的发展。

毫无疑问,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错误,导致错误的后果,因此在人生的失败或错误的人生方向中都能看到这些前因后果。这是因为人们在心里设立了目标,而目标的设定涉及人的判断,而判断就意味着犯错误的可能性。设定目标这个行为,在人类生命最初的那几年就已经出现。一般来说,儿童在2岁或3岁时,就开始为自己设定一个追求优越的目标,这个目标永远在前方激励他以自己的方式为之奋斗。目标的设定虽然通常包含了错误的判断,但它或多或少对孩子有约束力。孩子将目标具体化,通过具体的行为安排他的整个人生,从而使人生成为一个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奋斗的过程。

因此要牢记,儿童的发展是由他对事物的个性化解释决定的。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每当孩子应对一个新的困境时,他都是基于个人的错误认知去行动的。事情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和什么程度的影响,并不取决于客观事实或境况(例如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本身,而取决于孩子如何看待这个事实。这就足以反驳因果论:必然的联系存在于客观事实与其绝对意义之间,但不存在于客观事实与对事实的错误观点之间。

关于我们的心理活动,有一点值得注意:看待事物的观点而非事实本身决定了我们行动的方向。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我们的活动和人格都是在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受其制约。恺撒在埃及登陆上岸时发生的事情,是主观思想对人类行为发挥作用的一个经典例子。恺撒跳上岸时,绊了一脚,摔倒在地。罗马士兵们把这当作一个不祥的预兆,尽管他们很英勇,但要不是恺撒伸出双臂大喊一声“你属于我了,非洲”,恐怕他们早就掉头往回走了。由此可以看出,现实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微乎其微,而现实所产生的影响是被一个结构清晰、整合良好的人格塑造和决定的。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大众心理及其与理性的关系,如果大众心理让位于常识的理性,并不是因为这两者的出现都由发生的事实决定,而因为它们都是自发产生的观点。通常来说,人们只有在尝试了错误的观点之后,常识的理性才会出现。

回到之前那个男孩的故事,可以说,男孩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人们不再喜欢他,他在学校里没有取得进步,但仍我行我素。他总是打扰别人,而这已经完全成为他人格的代名词。结果怎样呢?只要他打扰别人,就会立即受到惩罚。他可能会收到不良行为的反馈报告,或者学校会寄一封投诉信给他父母。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直到最后学校劝父母让他退学,因为他似乎不适合学校生活。

对于这个结果,也许没有人比这个男孩更开心了。因为他别无所求,一心只想退学回家。他行为模式的逻辑一致性再次体现在他的态度上。诚然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可一旦形成,就会持续显现。他犯的一个基本错误就是,他把永远成为众人的焦点设为自己的目标。如果这个男孩因错误而受到惩罚,我们应该依据这个错误来分析。正是由于这个错误,他不断想方设法让母亲服侍他。也正由于这个错误,他表现得像一个在8年的绝对掌权之后突然被剥夺了王位的国王。在被废黜王位的那一刻之前,他和母亲是彼此的唯一存在。可妹妹来了,于是他拼命想夺回失去的王位。这又是他的另一个错误,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错误本质上没有任何恶意。当儿童面对一个他完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接受的环境,也没有人给予他任何指导,那么当他做斗争时,恶意就开始出现。对孩子来说,他过去一直生活在备受瞩目的环境中,突然间这些关注都消失了。因为在学校里,老师必须把注意力分给许多人,当一个孩子要求得到额外的关注时,老师会感到十分厌烦。这对被骄纵的孩子来说是充满危险的。但在一开始,孩子绝非出于恶意,也远远不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可以理解的是,在这个男孩的例子中,他个人的生活计划和学校要求的生活计划之间产生了冲突。如果通过图解的方式来描绘孩子人格的方向和目标以及学校设定的目标,我们会发现这些目标是完全相背离的。但孩子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都由他的目标决定,可以说,在他的整个人格系统中,除了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之外,便没有其他动向。然而,学校却期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正常的生活方式。因此,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学校没有认识到个体在这种情况下的心理状况,既没有对它加以考量,也没有试图消除冲突的根源。我们知道,这个男孩的内心被一个最迫切的欲望驱使,那就是让母亲只为他一人服务。他的心理活动主要聚焦在这一点:我一定要支配我的母亲,我必须是唯一占有她的人。但他还应该做好其他事情,比如独立做事、整理好课本和文件、把自己的东西都收拾妥当。这就好像有人给一匹狂野的赛马套上一驾马车。

男孩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有好的表现?如果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就会给予他更多的同情。在学校里,惩罚那个男孩没有用,因为这会让他坚信学校不是他的容身之处。如果学校把他开除或者要求父母把他带走,男孩就离他的目标更近了。那错误的认知和诠释让他仿佛身陷囹圄,他却觉得自己大获全胜,因为他现在可以真正地把母亲掌握在手中——她必须再次全心全意把精力放在他身上,而这正是他想要的。

当我们认识到事情的真实面貌时,必须承认,给孩子挑错或惩罚孩子是没有用的。例如,孩子忘记带书——如果他记得带书那反倒是个奇迹,因为如果忘记带书就可以让母亲为他操心。这样的行为不会孤立存在,它是整体人格的一部分。我们要记住,一个人的所有人格表现都具有一致性,所以这个男孩只是在按照他的生活风格行事。他始终如一地按照他的人格逻辑行事,这同时也反驳了别人对他的猜测:有人认为他无法完成学业是因为智力低下,但智力低下的人是无法遵循自己的生活风格行事的,所以这个男孩的智力正常。

这个非常复杂的例子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的处境都和这个男孩有些相似,那就是,我们的生活计划、对生活的解释从来不可能与既定的社会传统完全一致。在旧社会,人们认为社会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然而现在我们认识到,人类的社会制度没有任何神圣或固定的东西。社会制度在不断发展,个体在社会中的斗争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原动力。社会制度是为了个体利益而存在的,而非个体为了社会制度而存在。确实,个体的心灵救赎在于个体具有社会意识,但有社会意识并不意味着强迫个体接受千篇一律的社会模式。

从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基础出发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这种思维模式特别适用于学校制度,也适用于治疗心理失调的儿童。学校必须学会把孩子看作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去培养和发展他的价值;同时,学校必须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判断儿童特定的行为。就像我们说过的,这些特定的行为不能被看作单个的音符,而要被放入整个旋律即人格统一性的背景中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