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接力:美国变革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百年接力

1645年4月13日,一个普通的日子。时任马萨诸塞总督的约翰·温斯罗普在日记中写下这么一段:康涅狄格地区哈特福德的主事霍普金斯先生来访波士顿,他的夫人多年来一心一意投入阅读写作,著作是不少,却落得身体孱弱、神志恍惚。纵然丈夫对她关爱有加,奈何发现问题已经为时过晚。

温斯罗普接下去的评论很是经典,他定义了“女人的本分”:“如果她按照女人的本分管好家务,而不是超越自己的天职去做那些只适合脑力更强的男人们该做的事,她本可以保住心智,也可以在上帝安排她的位置上修身养性,让自己变得更加有用,也更有尊严。”Perry Miller and Thomas H.Johnson ed.The Puritans: A Sourcebook of Their Writings [M].Harper & Row, Publishers, New York, 1963, vol.1, p.140.

这时,温斯罗普来到美洲不过15年,应该还算是一个搬到大洋这边来居住的英国人吧。他对女人的这种看法还是沿袭英国人的,也是那个时代地球人所共有的。人类社会的麻烦向来是千千万万,男女平权的事根本就一直轮不上,差不多要等到20世纪,才算排到了日程上。在北美殖民地,人们一天到晚操心的是自己的罪能不能被宽恕,死后到底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清教徒们活在这个世界,却不认为自己属于这个世界。

不过话说回来,观念说到底是现实的产物,形势总是比人强。在北美那种穷乡僻壤的特殊环境里,现实生活的压力正在一点一滴地修正和改造原有的观念,殖民地女人在各个方面都有些与众不同的表现,她们正在润物无声地开创着美国妇女的独特传统。

首先表现在宗教上,这在当时是头等大事。由于对圣恩的同样渴望,对圣洁生活的同样需求,女人在马萨诸塞同样可以成为教会的正式成员,她们由此获得了一种信仰和身份的平等。本书第一位传主安·哈钦森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女人成为异见领袖,拥有大批追随者,影响大到足以让当局感到不安——这在那个时代的其他社会中大概不多见吧。哈钦森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者,这样的妇女显然大大超出了温斯罗普对女人本分的定义,但她却真实地出现在早期的马萨诸塞,而且产生了真实的影响。她被正式审讯,并且被允许为自己辩护,最后,她被逐出了殖民地,因为初创的殖民地经受不起这种神学异见的冲击,更经受不起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的挑战。

为了方便阅读《圣经》,殖民地的女孩在5至7岁时都要和男孩一起上学认字,但是7岁以后的教育机会便截然不同了。男孩成绩好的话,可以再去上7年的文法学校,其后还可能进大学深造。女孩的学业则到此为止,转而学做针线,至多也只能去接受私人教育。可是不管怎么说,女孩子毕竟不是文盲了,这在当时的世界上依然是领先的。

在经济方面,荒野的开拓筚路蓝缕,因陋就简,一个穷人家是养不起闲人的,女人必须参加劳动。即便是南方庄园的女主人——新大陆最接近淑女的人物,也往往承担着照看和安顿奴隶的大量琐事。女人有了贡献,就有可能对家庭事务拥有发言权,在家中的地位也就更加平等。同时,在家庭之外,殖民地的女人也有机会独自谋生:自己开店、掌管生意、当保姆,这些都被视为女人的正当营生,就是说女人有独立的经济出路。

在婚姻方面,殖民地自然是坚守一夫一妻的基督教伦理,一度甚至不允许独身。在那个年代的新大陆,一个人能活到四五十岁大概就算寿终正寝,寿命短,死亡率高,无论男女,一生结婚两三次很平常,生一堆孩子也剩不下几个。生存状态如此,生生死死乃平常事,家庭频繁重组,妇女的地位也相应变得平等:社会不存在对寡妇的歧视,她们在丈夫死后可以继承财产,可以带着财产再嫁,富有的寡妇往往是绅士们求偶的理想对象。

就这样,各种客观条件叠加的结果是,殖民地塑造出一种相对旧世界而言略有变异的新女性,布尔斯廷就此写道:“有充分证据表明,以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妇女跟英国妇女相比,她们在厨房以外的活动中起着更加多样化、更加活跃、更加出色的作用,而且总的来说,也更有成效。”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开拓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1993:213. 男女的社会角色历来是内外有别,人类的世界似乎被分隔成两个部分——外面的社会是男人的天地,家庭的四墙之内则是女人的活动场所。而北美殖民地社会由于它初创、单薄、简陋,反而为妇女打开了一道侧门,使她们能够悄悄地迈出家庭,在履行女性传统角色的同时,关注到社会上的事情。

然而,又如布尔斯廷所言:“殖民时期的妇女比其后时期的妇女在许多方面更有成效,她们在职业生涯和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也更为突出,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才又重现。”同上,214。 女性的悲哀正在于此,她们的解放之路不会一次性完成,殖民地妇女的新传统没有能一直发扬光大下去,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起有落。然而,美国女性从未放弃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各个时代的女性先驱奋发图强,历经数百年坚韧不屈。从她们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她们不仅自己活出精彩,更是带领广大女性完成百年接力,只为争取一个男女平权的新社会。

在新环境中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熏陶后,到了独立革命,美国妇女已经对国家形势很有感觉。她们不仅参与独立运动,还在革命的激励下,将这种独立意识运用到自己身上。她们十分关注:在即将建立的新社会里,妇女将拥有什么样的地位。阿比盖尔·亚当斯在给丈夫约翰的信中提醒革命的领导层:在制定新的法规时务必记住女士们,否则——

我们将决心煽动一场反叛,并且决不会受到任何没有我们的声音、没有我们的代表的法律约束。钱满素选编.我,生为女人[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8.

如此气概、如此意识,与美国革命完全是一脉相承。这个头开得意气风发,开得有胆有识,此后每次社会改革发出的平等呼声,都会再一次唤醒和强化妇女的平等意识。

19世纪上半叶安德鲁·杰克逊当政时,精英政治进一步向民主政治推进,平民大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暴涨。共和国度过了初创的困顿,迎来社会稳定。国民信心满满,甚至雄心勃勃,他们满以为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可能一劳永逸地将社会改造得完美无瑕。他们发挥种种想象,掀起了一场全面的社会改革运动:废奴、禁酒、素食、女权、公有制……他们借助体制的自由,放手试验各种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确切地说是试验大大小小的乌托邦,妇女也积极参与其中。

差不多就在这次改革的发轫之初——1831到1832年间,法国贵族托克维尔受到这个年轻共和国的吸引,来这里进行了一番卓有成效的考察,写下了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目光敏锐的他也注意到了新世界妇女的新颖之处,用了整整五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妇女的地位、态度、教育,以及家庭和两性平等。他的观察无论巨细,从来不脱离美国社会的大框架,也从不忘记与欧洲社会进行对比。

托克维尔毫不吝啬地高度评价妇女对社会的影响:“社会的民情是由女性创造的,因此,凡是影响妇女的地位、习惯和思想的一切东西,在我看来都具有重大的政治作用。”[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商务印书馆,1991:739-756. 他对美国妇女的评价更是有点出人意料:

要是有人问我,你认为这个国家惊人繁荣和国力蒸蒸日上主要应当归功于什么,我将回答说,应当归功于它的妇女们优秀。

托克维尔对女性在美国社会中的表现深有感触,尤其以下几点:

第一是美国女孩享有更多的独立自主,“在美国,一个年轻姑娘可以只身长途旅行而不必害怕。”她们之所以能做到这点,主要是三种因素的作用——新教背景下个人获得的更大自主、自由政体下个人享受的言行自由,以及民主社会中的身份平等。相比于欧洲对女孩的过度呵护,美国社会更加鼓励女性的自主精神和理性智力,她们从小就比较不受障碍地接触到真实的社会,清楚知道人世间存在的邪恶。她们年纪轻轻就被允许独立思考和行动,自由发表看法,成为自己的主人,尽情享受生活。

第二是美国社会对女性的尊重,相信她们的智力,尊重她们的自由。得益于独立自主,美国女性也经常表现出不让须眉的头脑和心胸,刚毅果敢。

第三是美国人对男女平等的理解:不抹杀性别差异,不搞强制平等,而是让男女各自发挥不同特点,各尽所能,来维护家庭和促进社会发展。虽然两性做的事不同,但作为人的价值是相同的。表现在家庭内部就是:美国女性一旦婚配,便和其他地方的女性一样,丧失独立而从属于丈夫,“住在夫家就像进了修道院”——严峻的舆论“将妇女牢牢地封闭在只顾家庭利益和责任的窄小圈子里,不准她们越出雷池一步”。

对于这种约束,托克维尔并没有提出异议,而是加以肯定。他说:美国人将“指导当今工业的伟大政治经济学原则应用到两性方面来了,即细分男女的职责,以使伟大的社会劳动产生最好的效果”。他进而赞赏了美国女性的隐忍、坚毅——“毫不抵制和没有怨言”。他这样解释其原因:美国没有早婚,女孩在婚前会慎重考虑、反复衡量,婚约是她们心智成熟后自由选择、自由缔结的,因此她们在婚后会以意志力和自我牺牲精神去践约,献身家庭,决不去管家务之外的事情。他断言,美国妇女这样做是出于内在的力量,是自动就范,心甘情愿地放弃。

托克维尔的观察很是逼真,却未必说到女性的心里。美国妇女真的“毫不抵制和没有怨言”吗?他也许言之过早了,更大的可能是他来早了一步,倘若他晚十年到访美国,想来就不会这么高估美国妇女的忍受力了——一场女权运动正在蓄势待发,很快将遍地开花。

妇女素来对道德更加敏感,她们投身禁酒、废奴等各项社会改革,成为这场改革运动中的重要力量。然而她们很快发现,自己在这些活动中经常被排挤和压抑,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在1840年伦敦召开的反对奴隶制大会上,男士们竟然通过投票将卢克丽霞·莫特等六名美国妇女代表排斥在外。不平与愤怒是意识觉醒最好的催生剂,女士们认识到首先应该解放的就是她们自己,于是她们从被动转向主动,开始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维权。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迎来第一波女权运动,女士们多方出击,挑战男性主宰的传统习俗。

首先就是女性当自强,她们必须用知识和技能来武装自己。一些有志向的女性勇敢地踏入传统的男性就业领域,要求平等教育、平等就业。1835年,美国开始有女医生正式开业,20年后她们开设了女子医学院。1840年代,立志当牧师的女性进入神学院,争取宣教布道之权。她们还募款办学,创立分阶段的女子学校,重点开设培养女教师的师范学院。还有许多妇女公开巡回演说,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致力于改善公共卫生。也有妇女办杂志、当编辑,传播女权思想。有些女性则直接参与商业经营,拥有自己的实业。对这些踏进社会、敢作敢为的女性来说,受嘲弄是经常的事,但这动摇不了她们的决心。

同样重要的是平权意识,除了要求在上帝面前的人人平等,女权主义者还大力促进妇女的平等宪法权利。以家庭为例,依据美国当时的法律,已婚妇女完全是丈夫的附属,不能拥有自己的财产,甚至打老婆也是合法的。经过女权运动的努力,纽约州在1848年率先通过《已婚妇女财产法》,女性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和对子女的抚养权。1850年,丈夫酗酒可以成为妻子要求离婚的合法依据。有些州的妇女还提出了选举权等更高的要求。在当时民间所办的各种试验性社区里,包括宗教和世俗的,都一致主张男女平等。

正是在积极参与改革的过程中,美国妇女学会了维权的重要方式——那就是组织起来(在这个民主的大社会中,她们练就了自己的组织能力)。第一步,志同道合者就近组成小团体;第二步,小团体在州范围内进行整合;第三步,全国范围的大联合——召开全国女权会议。

1848年,第一次女权大会在塞尼卡福尔斯召开,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名代表参加,这是美国女权历史中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大会发表了一个《情感与决心宣言》,简称《女权宣言》,由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执笔,要求实现全方位的男女平等。贵格会的女信徒们为大会作出了特殊贡献,因为贵格会一向开明,其女性拥有更多公共演说的机会,训练出了像莫特这样思想超前、擅长演说的女性领袖。《女权宣言》在19世纪中叶的发表,说明美国妇女在意识觉醒和争取平等上远远走在了世界前列。

经验证明,只有产生了一大批同道中人,先进的代表人物才可能脱颖而出。独立后半个世纪的美国孕育出了一批女界精英,玛格丽特·富勒当属其中翘楚。富勒才智过人,学识渊博,性格独立不羁。在那个女孩不能上大学的年代,她的父亲将她像男孩一样培养成才。富勒自视甚高,从不甘心当任何人的附庸,她对贬低女性头脑的说法尤为愤慨,抗议各个领域中对女性的压制。

在汇聚了美国文化精英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俱乐部中,富勒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成员,她担任俱乐部刊物《日晷》的首任主编长达两年,而这本杂志总共存在不过四年(1840—1844)。富勒关注社会改革和妇女处境,她将自己对性别的观察和思考写成文章《大讼案:男人对男人们,女人对女人们》,以平等的姿态从灵魂平等说到两性平等,文章思想敏锐、词锋犀利,号召女性勇于追求自由和精神自立,做一个真正的个人。该文于1843年发表在《日晷》上,后扩展成书,改名《十九世纪的妇女》(1845),这是美国第一本有关女性的专著。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曾作文将富勒与英国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相提并论,后者的《为女权辩护》(1792)称得上女权主义的开山之作。

在组织和宣传女权运动方面,成绩斐然的女性不在少数,除了莫特、斯坦顿,还有格里姆凯姐妹、苏珊·布·安东尼、阿比盖尔·布什等,她们各有所长,贡献不一。莫特和斯坦顿,斯坦顿和安东尼彼此配合默契,四处游说,促成了各种妇女组织的成立和多次女权大会的召开。

内战的爆发致使这场女权运动,乃至整个改革运动都戛然而止。值得一提的是,内战时期最为畅销、影响最大的一本著作正是出于一位女性之手——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它的意义显然不限于一部小说,它是斯托夫人针对当时最大的社会问题——奴隶制——的表态和参与,她从人性的角度揭露批判这一违背人性的制度,使用的是文学这样一种诉诸感性的普及方式。小说成功激发了广大北方民众的良心良知,为推翻这一罪恶制度、维护联邦事业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思想和情感动员。

经过四年内战的浴血奋战,美国终于摆脱了奴隶制及其相关的南北区域对抗,社会重新整合,全国的重心转移到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进程上。仅仅用了40年,到19世纪末美国便雄踞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民众生活显著提高,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财阀垄断经济、贫富严重不均。城市里的贫民窟触目惊心,工人运动频发,农民处境艰难,平民运动此起彼伏。

进入20世纪后,美国上下已形成共识:必须改革垄断经济的弊端、扩大政治民主、平息民众不满、恢复社会稳定,一场历史上称之为“进步运动”的改革由此而起。在这场世纪交接的运动中,美国妇女始终积极参与,有时还走在前列。她们以女性的关爱之心,将目光投向社会底层的生存问题,在基层建立扶贫机构以解燃眉之急——为穷人提供衣食住宿等直接援助,为孩子提供活动场所和教育机会。简·亚当斯等人在芝加哥创建的“赫尔会馆”就是这类机构的首创和典型。她们从事的扶贫济困是帮一个算一个,逐个解决问题,从基层做起,一直呼吁到最高层。她们孜孜不倦的努力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作为参与这一运动的众多美国妇女的优秀代表,亚当斯被授予193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在20世纪初的欧洲,存在着一个美国侨民群体,其中有位闻名遐迩的文化人格特鲁德·斯泰因。她学过医学、心理学,还曾师从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她一心创作她认为属于新世纪的美国文学,并热衷于鉴赏和收藏欧洲新崛起的先锋派画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作家纷纷来欧洲取经,斯泰因的沙龙名流往来,正是他们结交朋友和获取指导的好去处,她为这批美国作家起了个共同的名字——“迷惘的一代”。斯泰因并不囿于一个作家的身份,她心怀天下,两次世界大战时她都身在欧洲,热心主动地参与支援祖国的正义事业。对斯泰因这样卓尔不群的女子来说,性别早已不再对她构成限制。

可以说,每场战争都是在深度改造社会。“一战”时,当男子走上战场,妇女便不得不走出家庭去填补职场空缺,原本被迫的这一步成了女性走进社会的重要一步。有参与便有了发声的机会,也便萌生了平权的要求。美国妇女是敢于创新的,选举权是她们多年来不屈不挠地争取的政治目标,1920年时机终于成熟,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通过,梦想成真——“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缘故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妇女开始登上政坛直接参政,劳工部长弗朗西丝·帕金斯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部长。罗斯福夫人埃莉诺更是经常公开出面,代表总统四处奔走,开创了美国第一夫人历史中的先例。之前如阿比盖尔·亚当斯,虽然也是丈夫的好参谋,但建议从来只限于家庭范围,在公开场合只能充当白宫女主人,行礼仪之职,却不能直接参与政事,因为政坛历来是男性的领域。从罗斯福夫人开始,美国人逐渐习惯夫人出来关注政治,而且他们真的很欢迎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人们渴望享受和平生活,美国妇女纷纷返回家庭。或许是为了解决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也或许是因为战后迎来了婴儿潮,整个社会都在刻意营造一种城郊家庭妇女心满意足的幸福形象,似乎家庭就是她们的全部人生。

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男人觉得是,女人听着听着也觉得应该是。但是贝蒂·弗里丹出来说话了,她说这只是一个关于女性的神话。1963年,她在多年调研的基础上出版了《女性的奥秘》一书,将这种有意无意想象出来的女性状态称为“女性奥秘”。美国妇女——尤其是郊区中产阶级家庭妇女,对于自己衣食无忧的日子似乎没有理由不感到满足,然而她们内心却在困惑,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困惑。弗里丹在书中替她们一语点破——女性也需要属于自己的生活目的和人生意义。《女性的奥秘》启发了美国妇女的自我觉醒,激发了其他女性也开始踊跃发声,呼吁呐喊。她们彼此交流,形成团体组织,共同寻求女性更深层次的平等地位。以前女人的事业便是男人,现在她们要寻找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1960年代民权运动的激励下,全美形成一场狂飙式的女权运动,与一个世纪前的那场相比,声势更大,范围更广,人数更多,而且不限于精英妇女。这场运动普遍而深入,引发了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等全方位的深刻变化,说它改变了美国的社会面貌也决不为过,毕竟女性占了人口的一半。如今女性在就学就业上与男性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大学女校长、公司女总裁、女议员、女议长、女州长、女部长、女国务卿都已不足为奇,女性竞选总统也已发生。虽然总体来说,女性在政治经济的高层面上还处于劣势,但说性别歧视已不再构成合法障碍应该不是夸张。这态势不要说两百年前的阿比盖尔·亚当斯想象不到,就是一百年前的简·亚当斯也不敢奢望。尽管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回头一看,阿比盖尔所说的“反叛”已然发生,妇女在近一个世纪来取得的进步称得上“惊天动地”。那些无畏的女权先行者值得我们为她们作传,来表达敬仰与感激,没有她们的持续努力、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我们又如何能争取到今天的局面?

从本质上讲,女权就是女人作为人的权利——与男人平等的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权利。简言之,女权要求的只是女人的人权,并非要求一种特殊权利。比如,免于骚扰就是一种不分男女的基本人权,只是女性更容易受到骚扰,对此也就更加敏感。

从现今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上看,确实不大有专门歧视女性的条款了,但男尊女卑的历史毕竟太过久远,习惯乃第二天性,人们早已熟视无睹,这点群众运动也改变不了。如果我们运用一些想象力,将现实中的性别角色颠倒过来,换位思考一下,就很容易看清这种偏见。比如记者采访撒切尔夫人时会问:你当首相后怎么兼顾家务?但他会这样问同时代的里根吗?近期大家都在热议新组建的芬兰政府,19名政府要员中妇女占了12名,除了34岁的总理是女性外,内政、财政、教育三部长都是85后女性。然而各国内阁历来都是男性部长占多数,谁去好奇热议过?拿身边的事来说,上网一查,就看到成系列成品牌的“爱妻电器”:洗衣机、净水器、油烟机、燃气灶等,丈夫放心地把家务都交给了爱妻,可怎么就没有“爱夫电器”呢?家庭中太太打理一切家务,让先生专心成就事业的现象随处可见,反过来又有多少?

这样说只是在陈述事实,并没有否定的意思,因为现状的形成自有其纷繁复杂的原因,不是想否定就能否定的。传统观念不是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几声呐喊解决不了问题。若是脱离人类整体的发展来单独看待妇女问题,很容易走极端。回到太初,男女的分工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肯定与生理有关,妇女体能较弱,又承担着更多养育后代的责任,于是形成男耕女织的分工、内外有别的习俗,男主外女主内,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随着外面社会的日趋强大,主外的男子也越发强大,垄断了越来越多的权力。主内的女子则相应弱化,越来越处于从属地位,最后基本上失去了对社会的话语权。只要看看母系社会被父系替代的这一过程在世界各地重复,就说明这不只是偶发现象,而且也不会只是发生在主观层面上,它体现了物质条件对男女地位的制约。

这种状态延续了多久呢?光阴冉冉,无可测算,只知道变化是到了近代才刚刚开启的。其间东西方都有过女性执掌权柄的特例,英国的伊丽莎白和维多利亚是堂堂正正继承了王位的,中国的武则天是气势强悍地自行称帝,慈禧的垂帘听政虽说有点遮遮掩掩,毕竟也实际统治一个庞大帝国长达半个世纪。不过这些都是个例,不能说明妇女地位的总体变化。一直到大约200年前,妇女受压制的状态才首先在西方受到关注,确切地说是在英国,这和英国在现代化上的领先是一致的。可见,只有当整个社会步入文明繁荣之后,只有当人类的公平正义观念改变之后,才有可能来关注某个群体的平等地位和发展,妇女作为人类的一半才能顺势而为。如今,当我们的认知终于达到这一步,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推理:如果占人类一半的妇女持续处于不平等状态,人类也就谈不上文明。从未听说过一个社会能达到高度文明,而其妇女却承受着有系统的压迫和歧视。

精神文明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但有了物质基础也未必就有精神文明,观念变化的重要性不可低估。性别平等是一个观念,与种族平等、阶级平等一样,依据的都是人类平等这个总观念。横向比较一下就可看出,美国妇女能够走在世界前列,除了经济条件,更依赖于美国的民主制度,依赖于“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否则何来平等之说?何来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可能? 在一个不支持平等自由价值的社会里,男女平等也就失去理论基础。具体地说,无论哪个时代的女权运动,都需要一个广泛而长期的宣传组织过程,这就需要言论自由、集会自由与结社自由等宪法权利的保障,还需要一批受过教育、思想活跃的妇女作为领袖。至于女权主义的说辞,当然也是建立在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上,1848年的《女权宣言》不仅接过了《独立宣言》的精神,还照搬了它的措辞: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男子和妇女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得以建立,而政府的正当权力是经由被治理者同意而产生的。钱满素选编.我,生为女人[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35.

没有《独立宣言》,何来《女权宣言》?假如人不必平等,男女又何必平等?

女性不是单打独斗的,美国的女权运动离不开男性的支持,在100位《女权宣言》的签名者中,男性占了32位。妇女状态本来就是社会整体状态的一部分,其变化也势必影响包括男性在内的整个社会。女性为了独立、平等和尊严,要准备付出更多,要承受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而女性的变化也将对男性提出挑战,意味着他们将面临一种新的生存环境——也许他们将不得不放弃一些长期享有的特权,与女性分享权力和机会。然而女性在新观念的激励下,正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才智和能量,人类这一半的新动员势必为全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总的来说,社会整体必将从中获益。

女权运动的目的是促使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不是鼓动两性相互为敌,也不是要取消性别差异。如果女权运动走向性别对立,便是在偏离方向,甚至走向反面。女性在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新形态的过程中,应该像本书各位传主那样——放眼社会,关注时代,以造福人类的长久福祉作为自己的理想。

钱满素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