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三社联动”的理论基础
2.3.1 “三社联动”机制和模式的辨析
与发展较快的实务领域相比,“三社联动”的学理研究基础还相对薄弱。现实中,不仅面临着概念界定的困境,而且对“三社联动”是一种模式还是一种机制,尚无定论,两种说法并存且混乱使用,有必要正本清源。
整理和归纳相关文献后发现,目前对“三社联动”术语表达或使用基本是规范和统一的,但在具体语境下还有“机制”或“模式”的不同组合用法。如常见的“三社联动”机制或“三社联动”模式、“三社联动”服务机制或服务模式、“三社联动”运行机制、“三社联动”工作机制或工作模式、“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或社会治理模式等,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从构词和使用语境的不同角度来理解,应该有不同的意指。
我们先从构词角度来辨析“机制”和“模式”。现代汉语中,“机制”和“模式”两个词语是单独作为名词使用的,而作为合成词使用时多为动宾结构。其中,“模式”是结构主义用语,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含义,但核心内涵是用来说明事物结构的主观理性形式,多指事物的标准式样(25)或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具有一般性、重复性、结构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等特征;“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6)后被生物学和医学类比借用,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期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现已把“机制”的本义引申到自然现象和社会领域,产生了不同的说法,但本质上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或者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等。(27)
从社会学视域比较,“模式”强调事物稳定的形成和成熟的结构,是从不断重复的事件或现象中发现、抽象和升华出的规律,是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或经验总结归纳到理论的高度,并成为一种标准样式,凸显主体行为方式的稳定性和一般性。“机制”强调事物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即事物由哪些部分组成,为什么由这些部分组成?这些组成部分运动中的相关关系和功能是什么,工作原理是什么,等等,通常是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凸显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
具体到“三社联动”现象中分析,后缀加“模式”和“机制”是没有用法上的错误的,只是意指的领域和侧重有所不同罢了。在概念层级上,“三社联动”模式是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在社区层面的总体框架应用,是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模式的一种,而“三社联动”机制是作为一种社会动员机制在社区层面的具体行动方式,是政社合作机制的一类。也即,这两者不在同一个论域和概念层级上。另外,“三社联动”试点时间尚短,在各地做法不同、形式各异、变化多样,并未形成统一标准样式,更未抽象出一般性的规律或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理论,所以当前将其视为一种“模式”还为时尚早。但使用“三社联动机制”的说法,不仅恰好规避了实践中“模式”的解释限度,而且突出了备受争论的“三社”主体内涵、结构关系、运行规则的实质焦点,比较符合现实实践,这也是本研究倾向于“三社联动机制”这一提法的原因。
需要澄清的是,笔者并未完全否定概念更换式的创新,更不是说概念变化完全没有意义,毕竟学术研究是要面向未来的。但不同概念术语的说法和用法是有差异的,抛却其名带来概念体系的混乱不说,还是希望立足自身实际和尊重公众认知。如果现行“三社联动”的名词概念足够宽泛,内涵边界足够清晰,就尽量不要引入新的概念,更不要在原有概念基础上打“擦边球”,提出如“四社”“五社”或“六社”联动的名词,更何况有些“社”基本是“换汤不换药”,或者不在同一个概念层级,极容易引起更多的认识偏差和理解混乱。
在当前中国社会治理语境下,古今中外各种理论观点并行交错,介入的不同学科专业也都自有一套术语体系,而且社区建设本就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多个发展阶段和多国发展理念,落到具体实践层面就会遭遇“概念丛林”。(28)现如今呈现出一种名词概念漫天飞舞的状态,究其实际工作却是“旧酒装新瓶”,并没有多大实效。较为理想的状态是:基于实际谈问题、基于现状谈发展、基于实践谈概念,用最接地气、生动鲜活、易于理解的语言来反映客观生活,决不能盲目超前,让公众误解“三社联动”在中国已是一个成熟、定型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