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2.2.1 经济发展的内涵
1.经济发展的概念
目前,学界关于经济发展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只是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联系和区别的角度进行反向定义。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也指一国或一地区人均收入和产出的增长。也就是说,一国或一地区商品和劳务的增加,即可视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和衡量,仅为数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不同,既指数量的增加,又指质量的提高;既包含经济的增长,又包含社会的进步;既包含经济总量的增加,又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其内涵和外延较经济增长更广泛。
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口生产与资源开发、区域增长与全域发展、城市发展与乡村进步、国内发展与国际分工的协同进步与发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同演进,是参与发展的一切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有效融合。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在社会经济生活诸领域的体现、衡量和归宿,经济发展的内涵较经济增长更丰富且复杂,是一国家或一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既包括社会财富量的增多,又包括社会财富质的提升、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与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
2.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1)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密切相关、协调统一的。有增长未必有发展,但要实现经济发展必然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断裂,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经济增长停滞必然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失业增加,民生凋敝。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是刚性的、持续的、长效的和稳定的。依据卡尔·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定时期内的物质资料生产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动。结合人类社会发展史和经济发展史可知,社会经济的增长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但是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如果实现了经济增长,社会财富和社会劳务大幅增加,但若不重视居民收入分配调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保护、区域和行业间差距的缩小、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体制的优化和改进,极易产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脱节、增长和发展出现“两张皮”“经济增长”单刀突进的现象,名义上经济增长只是数量上的扩张,但实际上经济增长在萎缩,社会事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反而出现了停滞和倒退。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如果社会主体生产方式、社会技术构成、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要素构成、产品质量结构、二元经济结构、财政支出效率、社会财富分配、居民福利状况、社会交易成本、政府效能等不及时跟进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虽然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要条件,但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发展。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人既是社会生产的主体,也是社会生产的最高目标。经济学不仅是研究经济运行的科学,更是研究经济人和理性人的科学,也是研究福利人的科学。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再到社会进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现代文明,均离不开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更应该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实现的个人能力提高、可支配收入增加、个人和家庭福利改善、平均寿命延长、个体健康状况改善、个体潜能激发和运用、文明素质提升、主体价值和尊重感增强等,均是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实现由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的重大飞跃。换言之,经济发展具备了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发展需求的能力和条件。经济学家丹尼斯·古雷特提出,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生存、自尊和自由,即只有在社会水平和个人水平上实现持续不断的经济进步,人力资源及其潜能得到有效发挥,个体的自身价值才能得到更大认同。随着自由选择范围的不断扩大,闲暇时间实现更多获取,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实现了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认为,发展的目的不在于个人商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而在于人们获得能力的提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人们选择的过程,强调“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指以人为本的发展。
(3)经济发展是代际持续衔接的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新古典主义、激进主义和结构主义三分天下。这些理论认为传统的经济发展过于看重GDP的增长,而没有看到GDP增长所耗费的社会环境等成本,因此提出建立涵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生活等各项指标的全新社会发展体系,合理使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各种政策组合,促使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与社会政治发展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6)。该理论发端于庇古的“外部性”理论,但已超出微观经济环境层面,着重从整个人类社会(包括后代人)、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问题,其强调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和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从纵向历史角度对经济发展提出的一种要求,是既满足当代需要,又满足后代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二是代际公平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从本质上消除向后代延伸的外部性。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缺乏节制,经济增长粗放,既破坏了人类在环境资源分配上的代内、代际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也损害了社会发展的整体质量。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后代人拥有和当代人同样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4)经济发展是科学理性模式的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经济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撑,经济增长消耗的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逐年加剧,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的治理难度加大。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当代社会,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需要探索和遵循一条健康、理性、科学的经济发展路径,科学处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
2.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1.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1)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由增长速度、增长内容、增长机制等共同组成,其本质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是指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即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是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现代经济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即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而实现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核心,经济增长的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核心,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经济增长。该种经济增长亦称内涵型增长,通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降低物耗,节约成本,经济增长质量较高。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为主转向质量型增长。受一国或一地区所处市场条件、资源环境、要素禀赋、技术水平以及就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渐变过程,其衡量标准也是全局性和整体性的,允许某些行业、部门和领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存在。
2.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
(1)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和模式,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而且还包括经济效益、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等)调整、增长质量、企业效益、收入分配、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程度以及现代化进程等方面的内容。在经济理论范畴中,经济增长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单纯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一般是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出现。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含义。(8)研究和分析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必须以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为基础,在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中加入经济结构优化、企业效益提升、社会福利完善、政治制度优化、体制机制变迁、社会交易成本节约、个人价值提升、政府职能转变、财政政策优化等内容,从全面、立体、宏观的角度进行认识,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质的规定和限的度量。一般理论认为,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转变,用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代替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依规范分类,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指的是一组发展方式集合:投资驱动型的,政府驱动型的,资本、劳动密集型的,外需拉动型的,出口带动型的,外延粗放型的。而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指的是另一组发展方式集合:市场导向型的、技术密集型的、消费驱动型的、内需驱动型的、内涵集约型的。(9)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由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转变,既要重视经济发展的“数量”变化,又要追求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既要求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推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生产、分配、就业、消费以及诸环节的有效衔接,又要在完善市场体制和结构的基础上顾及国民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文化消费、政治体制改革等社会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模式和手段的转变,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工业化水平、城市化程度以及现代化进程等方面转变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转变,更要强调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重视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失业就业、投资消费、收入分配等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10)。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在实现经济增长及其转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市场结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深化公平竞争、构建社会公平环境,减少要素资源过度使用、治理生态环境污染,节约资源要素投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2.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要素贡献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包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支持和鼓励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节约能源、资源等要素投入;调整和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深入推进政企分开和政府行政制度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按照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上述措施均是提高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现实选择,能够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制度变迁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助推作用,能够对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要素资源和组合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全要素贡献率提升的过程,无论是内生要素,还是外生要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要素贡献率的持续稳定提升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保证。任何时期经济发展均表现为全要素贡献率和生产率的持续提升,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要素贡献率的持续、稳定提升,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经济增长由以投资拉动为主向依靠消费、出口和消费综合拉动为主转变,市场体制、市场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的成本进一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边际收益递增趋势明显,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有效提升。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成为各种要素和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和平台,通过企业对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管理等要素资源的聚合,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推动各种要素资源自由合理流动,实现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之无限趋近帕累托最优,有利于企业经营效益、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期在新的经济增长阶段和周期中抢占机遇,实现经济发展的质变。经济现代化的过程,既是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在转型期,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高增长、资源高消耗、环境破坏严重、生产方式粗放、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的问题。在传统经济模式下,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比重不高,工业经济和服务业发展不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时降低第一产业比重,大力发展服务业,有效提升第二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形成质量型经济发展的格局,提高经济现代化水平。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和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和优化,三产所占比重合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恒定,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效益持续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重要前提。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维护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多,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有效供给。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满足经济增长的各种需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资源能源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由于资源和能源有限,在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情况下,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愈显重要。20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极限论代表人物麦多斯分析了人类面临的五种因素,即人口增长、工业化加速发展、粮食供应、资源日趋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该理论提出,按照目前的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率,世界经济将在100年内达到增长的极限,整个人类经济将会彻底崩溃。当前,世界各国出于能源、资源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考虑,从本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制定了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意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