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域评价研究(2000—2017)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规划

2.2.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背景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决定》,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全面小康实现的大局对城镇化的深化改革进行了思想理论的系统化论证。建立了城镇化的全局定位逻辑,对其定位做出重大调整,为城镇化的深化改革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2013年12月,中央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研究落实《决定》。作为重要举措,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规划》。《规划》是基于《决定》的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提出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顶层设计。其是以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为目标,就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完成的新型城镇化推进系统设计,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也是新型城镇化评价的依据,为评价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

《规划》由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和规划实施,共8篇31章组成。

2.2.2 新型城镇化全局定位溢出效应

这是基于城镇化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定位,作为《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而提出的。包括六个方面:一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二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人口集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创新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应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六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全面提升生活质量。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化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

2.2.3 新型城镇化四条推进路径

一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逐步推动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三是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发挥城市创新载体作用,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四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5)

2.2.4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目标

一是稳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二是更加优化城镇化格局。“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四是城市生活环境和谐宜人。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五是不断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基本消除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党中央高度重视《规划》的落实。先后公布5个文件,包括《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2014年6月),《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2014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关于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2015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等。

作为顶层设计的《规划》,为推进落实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大量指标,为我们的评价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指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