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域评价研究(2000—2017)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本书是基于国家社科基金“我国区域新型城镇化统计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3BTJ019)”课题研究报告完成的。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驱动下,农村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配置的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国的城镇化是由改革开放兴起推进的。经历4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的城镇化,进入发展的后半程。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由富变强的历史任务,中央做出城镇化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决策和顶层设计规划。城镇化进入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通过系统评价信息,推动中央决策和顶层设计实践,是本书的研究主题。按以下基本逻辑展开:

首先,基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系统回顾和相关研究文献梳理解读,通过区分新时代城镇化与原城镇化的差别,解决应该评价什么的目标认知问题。

其次,基于对中央城镇化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决策和顶层设计规划的学习和解读研究,形成怎样评价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理论框架。

再次,进行理论框架向评价体系转换的方法研究,完成新型城镇化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最后,基于大量数据的搜集处理工作,以省级区域为评价对象,完成我国新型城镇化区域评价研究,得到一些服务于城镇化推进的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和结论。

本书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创新性工作成果:

其一,基于历史背景深入分析,提出新时代城镇化的理论认知。基于中央城镇化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决策和顶层设计规划等,本书提出将城镇化与其他社会经济领域进行适度分离的城镇化全局定位逻辑。由人本城镇化与其溢出的经济效应、农业效应、城乡一体化效应和绿色发展效应5个维度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概念框架,形成本书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其二,在概念体系框架转换为统计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体系的构成要素、子要素及其支撑因素的设定,基本做到与中央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决策、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和中央相关文件要求相对应,形成评价体系的严格理论支撑,为新时代城镇化理论建立了数量化解读版本。

其三,在评价的经验研究中通过要素指数信息关系检验,支撑了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基于水平监测、达标考核、要素组合与贡献、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等6个方面的相关信息,支撑了相关评价的价值和意义。

新型城镇化高度复杂,对其的研究需要完成大量基础性数据处理、代表性指标选择等工作,具体落实非常困难,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另外,发展城市群是中央近期推进高质量城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但目前相应统计制度与现行国家统计体制还没有完成衔接,本书难以纳入评价,是一个缺憾。

本书是在我主持并已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础上完成的,在此首先向课题组成员白永秀教授、王颂吉副教授、欧阳葵教授、李林梅教授、张龙副教授的工作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在研究过程中,恩师肖红叶教授的悉心指导,任保平教授、茹少峰教授、吴振磊教授、师博教授等给予的敦促和指导。我的学生薛飞、杨光、来倩、黄静、史益玮参与大量数据搜集整理工作,杨光、褚天骄、贾宁宁、闫骥瑞参与了其中大量图表的制作工作,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研究项目及该书的顺利完成,得到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还要特别感谢中国经济出版社的领导及贺静编辑、杨元丽编辑等有关同志在出版工作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当然,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