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对于Keynes AS-AD模型的若干总结
Keynes AS-AD模型的贡献
主要由Keynes贡献的(Hicks和Hansen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AS-AD模型,是直到今天为止的宏观经济学分析短期经济波动的最基本的工具,也为相关需求管理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对于Keynes之前的经济学理论和之后的其他经济学学派而言,Keynes主义的贡献和基本特征或许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重视经济的需求方面,特别是货币方面,强调货币市场(通过利率)对产品市场的影响;
(2)强调名义冲击的重要性和私人部门调整的滞后性,因此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发挥积极所用。
对于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许多争论,都围绕Keynes主义总供给—总需求理论展开,但Keynes的理论提供的不仅是观点,而且是方法——即使是反对Keynes主义基本观点的许多意见,也只能在Keynes主义的总供给—总需求理论框架被阐述和提出。
挑战与发展
传统的AS-AD模型为分析经济短期波动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也受到长期的挑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对于传统AS-AD模型的许多“挑战”,实际上只是在争论AS-AD模型之中某一条曲线的斜率是应该更大些还是更小些。
宏观经济学对于经济波动的理解的一个真正发展,是主要由Prescott等人贡献的“真实商业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RBC)理论(Prescott和Kydland也因此获得了200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真实商业周期理论的基本点在于:产出与就业的波动是各种实际冲击(而非名义冲击)打击经济的结果。货币的作用在这一理论看来,即使不是完全不存在,也是基本可以忽略的。
真实商业周期理论模型一般建立在更加明确的微观主体最大化行为基础之上,通过加总最大化的微观主体行为得到经济总体变量,由于基于这一方法并且必须进行动态分析,这类模型常常具有一定的技术上的复杂性,也常常需要借助数值解(Numerical Results),因而常常要对一些函数的具体形式和参数的数值做出评价与估计。
需求管理政策与总供给:不只是AS-AD模型
Keynes AS-AD模型虽然包含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但就其政策含义而言,总需求方面是其关心的重点。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需求管理政策,是指这些政策旨在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在AS-AD模型框架下,需求管理政策影响对于总供给的影响只是通过影响总价格水平实现。
但是,所有这些旨在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却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的供给方面产生影响。例如:
(1)当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时,增加政府购买可能能够增加作为整个经济生产基础的基础设施存量,从而改变整个经济的生产函数;增加个人所得税和公司利润税可能会抑制要素投入;增加转移支付既可能增强,也可能抑制劳动者的就业积极性。
(2)当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时,增加货币供给一般意味着企业能够能更好地发挥其生产能力;无论是货币扩张还是货币紧缩,经济中的个体受到影响的程度和先后均有不同,因此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生产方面常常还具有结构性影响。
也会我们还能列举出更多类似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难以在一个传统的AS-AD模型下进行有效分析。实际上,供给学派早已就这些问题向传统的AS-AD模型和Keynes主义提出了挑战,我们在后面还会对供给学派有更多的介绍。
经济周期与调整:不只是价格与预期
Keynes主义的AS-AD分析框架,是对于现实世界经济周期的一个刻画(尽管直到此处,我们尚未完成对于这一框架的介绍),但这种刻画远非完整。
在AS-AD分析框架下:
(1)在短期,由于价格粘性和预期的滞后性,总产出与总价格水平正相关;
(2)在长期,价格和预期能够依据经济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总产出只能位于潜在水平上。
但是,这里的“长期”仍然是片面的:在“真正的长期”,主要由于技术的进步,潜在产出水平也会增长,而这正是我们在后面的经济增长理论中所要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