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东盟贸易活力指数
一、中国—东盟贸易活力指数框架
根据学者对“经济活力”的诠释,考虑到“贸易”是一国经济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贸易活力”主要表现为贸易的成长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编制了中国—东盟贸易活力指数(Trade Vitality Index,TVI),该指数使用贸易发展速度来衡量中国与东盟地区和各国双边贸易的成长性。
基于综合性、层次性以及可行性原则,中国—东盟贸易活力指数选取市场占有率增长率(Market Share Growth Rate,MSGR)和进口增长率(Growth Rate of Import,GRI)反映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双边贸易的成长性,选取单类货物进口增长率测度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单类货物贸易的成长性(如图2.1所示),各特征指标的数据来源见表2.1。在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专家评分法进行赋权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2010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东盟贸易活力指数。
图2.1 中国—东盟贸易活力指数框架
表2.1 中国—东盟贸易活力指数的特征指标及数据来源
(一)市场占有率增长率
市场占有率增长率指当年市场占有率相比上一年同期市场占有率的相对变化率,即同比增长率,反映中国出口货物在东盟国家的市场占有率的变化速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SGRk,i为k国第i期的市场占有率增长率,MSk,i为k国第i期的市场占有率,MSk,i-1为k国上一年同期市场占有率。
(二)进口增长率
进口增长率指东盟国家与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口额的同比增长率,反映中国对该国或该地区货物贸易的出口规模的发展速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GRIk,i为k国第i期进口增长率,Mk,i为k国第i期的进口额(从中国进口),Mk,i-1为k国上年同期的进口额(从中国进口)。
(三)单类货物进口增长率
单类货物进口增长率(Growth Rate of Import Volume of Single Species Goods,SGGR)指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单类货物进口额的同比增长率,反映中国对该国或该地区单类货物贸易的出口规模的发展速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GGRk,j,i为k国在第i期对第j类货物的进口增长率,Mk,j,i为k国在第i期对第j类货物的进口额(从中国进口),Mk,j,i-1为k国上年同期第j类货物的进口额(从中国进口)。
市场占有率增长率与进口增长率加权平均即可得中国—东盟贸易活力指数(TVI)。
二、中国—东盟出口贸易活力指数
为反映中国自东盟进口贸易的成长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经贸指数研究院编制和计算了中国对东盟出口贸易的活力指数,以反映出口贸易的发展速度。我们计算了中国对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东盟八国的贸易活力指数。
(一)中国—东盟出口贸易活力指数分析
由中国—东盟贸易活力指数计算结果可知,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地区的贸易活力指数为36.74点,是过去5年间活力指数最低的,比2015的46.94低了10个点,仅略高于2011年。这说明,2016年中国对东盟地区的出口贸易发展速度下降,出口贸易的成长性不足。
表2.2给出了2010—2016年中国对东盟各国出口贸易活力指数及排名。由表2.2可以看出,2016年中国对东盟各国的出口贸易活力在过去几年间皆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变化最显著的是菲律宾。中国对菲律宾的出口贸易活力指数由2010年的25.44增加到2016年的67.59,增加了42.15个点,排名也由2010年的第7名上升到2016年的第1名。中国对菲律宾出口贸易活力指数之所以在2016年发生较大变化,与2016年杜特尔特当选菲律宾总统并着力发展中菲外交关系、发展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密不可分。此外,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出口贸易活力指数也有大幅度增加,由2010年的19.03增加到2016年的41.16,排名上升了4位。
表2.2 中国—东盟国家贸易活力指数及排名(2010—2016年)
值得注意的是,2010—2016年中国对新加坡和泰国的出口贸易活力指数都有所下降,对新加坡的出口活力指数由36.05降至25.72,指数值下降了10.33个点,排名由第5名降到第8名;对泰国的出口贸易活力指数由42.99降至39.66,虽只下降了3.33个点,但排名由2010年的第3名降至2016年的第6名。
(二)中国—东盟出口贸易市场占有率增长情况分析
2010—2016年中国对东盟出口的货物在东盟市场的占有率增长情况发生了较大的波动。若以2001年为对比基准,则出口货物的市场占有率在2003年增长幅度最小,同比下降了7.14%。2006年、2007年和2010年出口的货物在东盟市场的占有率皆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明显。但从2014年至今,出口到东盟的货物市场占有率开始呈波浪式上升,2016年的增长率高达12.4%。
市场占有率增长率反映的是中国出口的货物在东盟市场的增长变化情况,增长率为正值意味着市场占有率在扩大,增长率为负值意味着市场占有率保持不变或有所缩小。由上述分析可知,2008年之前中国出口到东盟的货物的市场占有率增长变动幅度较大,之后则呈现出市场占有率曲折扩大的缓慢变化趋势。
根据表2.3显示的中国出口至东盟各国的货物市场占有率增长率,我们发现:中国出口到新加坡、文莱和马来西亚的货物在该国市场的占有率一直在下降,虽然缩小的幅度在各年间不完全一致,但普遍呈市场占有率下降的趋势。相反,中国出口到越南、柬埔寨、泰国和菲律宾四国的货物所占市场份额却总体保持上升的趋势,说明中国出口的货物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表2.3 中国—东盟国家出口货物市场占有率增长率(2010—2016年)
三、中国—东盟进口贸易活力指数
(一)中国—东盟进口贸易活力指数总体分析
在编制中国对东盟地区和各国出口贸易活力指数的同时,我们还编制并计算了中国自东盟地区和各国进口贸易的活力指数,以反映进口贸易的发展速度。
基于中国—东盟进口贸易活力指数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自东盟进口货物的贸易活力指数较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刚成立时有所下降,由2010年的11.69降至2016年的10.32,但下降的幅度并不明显。而由表2.4可以看出,在东盟国家中,中国自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进口的贸易活力指数普遍下降,自菲律宾进口的贸易活力指数下降幅度最大。
表2.4 中国—东盟国家进口贸易活力指数及排名(2010—2016年)
(二)中国—东盟进口贸易市场占有率增长情况分析
进口贸易活力指数具体包括进口增长率和进口商品市场占有率增长速度两个指标。进口增长率反映的是进口货物的增长速度,2001—2016年中国自东盟进口的货物年均增长14.27%,但2014年和2015年的进口规模有所缩小,进口总额分别较上一年减少了2.53%和7.02%。由21类货物进口增长率雷达图(图2.2)可以看出,中国自东盟进口艺术品(第21类)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14.8%;其次是贵金属及其制品(第14类),进口年均增长13.23%;进口增长幅度最小的是机械设备(第16类),年均增长5.01%。
图2.2 中国—东盟进口增长率(2001—2016年)
虽然中国自东盟的进口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进口货物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增长得并不快,在2001—2016年的16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21%,且各年增长幅度不一致,2008年市场占有率下降5.28%,2016年又增长7.21%。由21类货物进口市场占有率增长速度雷达图(图2.3)可知,21类货物中自东盟进口的鞋帽伞杖(第12类)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达到20.74%;自东盟进口的动物产品(第1类)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年均下降6.24%。
图2.3 中国—东盟进口市场占有率增长率(2001—2016年)
四、小结与建议
通过使用2010—2016年中国与东盟地区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基于模型(2.1)、(2.2)和(2.3),我们计算了中国—东盟贸易活力指数。通过对中国—东盟贸易活力指数及其特征指标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地区的贸易活力近两年略有上升;
二是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各国的市场占有率增长变化情况不一,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传统贸易伙伴国出口的商品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而对泰国、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出口的商品市场占有率则逐年稳步上升;
三是自东盟地区进口的货物在中国市场的贸易活力近5年变动不明显,虽然中国自东盟地区进口货物的速度增长较快,但进口货物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增长得并不快。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几项激发中国与东盟地区或国家贸易活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大对东盟国家的投资,通过加大投资带动货物贸易的发展;
二是加强双边基础设施合作,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帮助东盟国家高铁网络的发展,使东盟国家利用中国已经铺设超2万千米高速铁路轨道的技术与经验,形成交通建设的后发优势;
三是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进一步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四是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关系,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提供更多的新动力,双边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应向传统产业渗透,为传统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